真新鎮小茂 | 文
「哦!我親愛的老夥計!我對聖母瑪利亞起誓,這輩子關某的命任由劉兄使用,上帝見證絕無二心!」
「俺也一樣!」
如果把桃園結義的經典臺詞換成翻譯腔,大致就是這種味兒吧。
不過即使是把堂堂「大秦賦」寫成「後宮嫪毐傳」的神奇編劇,想必也不敢把洋人文化移花接木到國粹上面。直到高舉國際主義旗幟的國產遊戲《三國群英傳8》出現,才把原本的陳規舊俗打得粉碎。
時隔14年回歸的系列新作《三國群英傳8》於昨晚在Steam解禁。截止撰稿,本作在Steam上的評價顯示為「褒貶不一」,好評率剛過40%。
評論區被頂到最高的吐槽將其稱為一款「頁遊」,三國裡如此多的武將、立繪、語音填充在一起,遊戲體量才剛過3G,讓人玩後直呼「爺青結」。
還有玩家適應不了遊戲立繪,覺得一眼掃過,三國裡英姿颯爽的武將似乎個個都是高加索血統,讓人恍惚以為自己在玩P社遊戲。
了解前作的玩家應該明白,《三國群英傳》系列從不對歷史較真,有時魔幻程度更甚於《三國戰紀》。它的主要特點是RPG濃度爆表,策略簡單粗暴,什麼「落日弓」、「地雷震」、「天地無用」、「炎龍無雙」等玄幻的武將技放在街機裡都足夠新穎。
《三國群英傳》也是我小學時最愛的三國題材系列遊戲。雖然不能在裡面引經據典,但上手簡單,戰鬥有趣,還能扮演劉皇叔收集呂布、典韋等天下豪傑,就足夠滿足一個中二少年的三國夢想。
只是沒想到,十幾年不見,《三國群英傳》的藝術審美又上升到了全新境界。漢子們個個高鼻梁深眼眶,好似歐洲古典時期從壁畫裡走出的宮廷貴人。
女將則才貌出眾,滿面春風,眉宇間洋溢揮灑著異域風情。
趙子龍堅毅的眼神竟讓我想起了哲學大師Van的老對手「獵天使魔男」。
更牛的就是典韋了。和遠在北歐的奎爺像是雙胞胎裡刻出的一樣,買衣服都要買同一款式。
玩家們的討論熱度之高,讓相關話題衝上了知乎熱搜榜單。
我覺得這些武將立繪是好看的,亞洲遊戲出現歐美臉也算大勢所趨。只是製作組沒能像SE和光榮那樣找到日系和美系畫風之間的平衡,而是直接把硬朗立體的歐美五官嫁接到三國人物臉上,給部分玩家帶來了堪比「恐怖谷」的不適感。
FF7完美的介於二者之間
而且立繪翻車也是《三國群英傳》的一項傳統藝能。前代角色雖然不是什麼歐美型男,但也能帥的家喻戶曉,或是醜出一番特色。
比如慘遭設計師鬼畜的文丑,既然名字裡有個醜字,想必長得不會好看吧。
《三國群英傳》也熱衷於追星,尤其是世紀初最火的歌神張學友格外受到設計師青睞。
仔細想想,戰鬥魔幻,人設抄襲的《三國群英傳》其實從來算不上真正優秀的三國遊戲,但它實打實承載了一批人的情懷和青春,屬於人們回憶中美好的那一部分。只是它代表不了我們自己的歷史,也不是國產遊戲的上限。在這個口碑影響銷量的年代,與其販賣情懷,不如腳踏實地,才是對我們自己歷史更好的尊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