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脫貧攻堅 敢教日月換新天
原標題:敢教日月換新天 ■ 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攻堅克難,乘勢前進。從巍巍武陵到莽莽雪峰,從湯湯湘水到浩浩洞庭,「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湖南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在瀟湘大地書寫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壯麗篇章。
-
連平:敢教日月換新天
上角小組80多歲的貧困戶江友娣,兒媳身體患病,兒子在外打工。今年1月,要辦新農保,她無法到村委會辦理像她這種情況的農戶。縣農行扶貧幹部得知後,帶上新農保及社保票據,上門辦理,減少了群眾辦事「兩頭跑」的情況。「『百寶袋』是流動便民服務包,能更好地服務群眾。」目前,縣農行扶貧幹部已全部配置了「百寶袋」,共為村民提供1000多人次的服務。
-
毛澤東詩詞與革命文化:敢教日月換新天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
敢教日月換新天——致敬為石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無私奉獻的志士們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偉大戰役中,武陵山片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石門,帶領67萬多石門兒女,立下「愚公移山志」,發揚「為有犧牲多壯志」的革命精神,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壯志豪情,攻破一座又一座貧困堡壘,讓湘西北的貧困山區變了模樣,換了人間。2014年,通過精準識別,石門縣共確定貧困村122個,貧困發生率達到14.4%。
-
雄心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宣布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
立下愚公移山志 敢教日月換新天——國開行貴州省分行「十三五...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十三五」以來,國開行貴州省分行以長期大額融資不斷助力我省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累計提供表內貸款支持超過3000億元,為貴州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開行力量」,託起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穩穩的幸福。
-
我們的萬春,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希望的田野上》誕生於近四十年前被大家爭相傳唱的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順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紅遍祖國大江南北孰不知,歌中描繪的「希望的田野」指的是成都的溫江萬春鎮!「春氣為詩人所覺」,1980年,當陳曉光先生來到溫江的萬春鎮幸福村,有感於農村的巨變,也被眼底的田園美景深深折服,於是激動地揮筆鑄就了歌詞《在希望的田野上》。這樣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如何不令人嚮往,如何不給予人希望。一首佳作應該是作者思想和感情的真誠抒發。陳曉光說,雖然歌詞寫出來所用時間不長,但這思想和情感卻在胸中醞釀了二三十年。
-
小劇場 | 在希望的田野上
陳曉光 詩人,發表詩歌近千首,著名曲目有《在希望的田野上》等。01序章時間:2020年5月2日晚場景:陽陽的臥室人物:陽陽夜深了,書桌前。陽(斜靠在椅子上):一直很敬慕施光南先生,他的歌曲展現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每個人都對生活充滿希望。今年是先生誕辰80周年,他離開也整整30載。陽陽又望著手中的票根出神,思緒久久未能平靜。陽:記得我曾和亮亮去天津歌舞劇院觀看紀念演出,《在希望的田野上》真美啊~好想親眼見見本人呢。
-
是田野上的希望之光
1979年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唱響青年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故鄉深深的眷戀2020年浙師大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施俊天教授團隊領銜「希望之光」象徵著施光南的代表作《在希望的田野上》始終迴旋在中華大地,閃爍著音樂藝術的光芒;施復亮、施光南的名字都有希望與光明的含義,父子雙傑,交相輝映,他們始終投身於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該理念同時也代表美好、光明之意,寄託了每一位設計者與村落村民對美麗鄉村的寄託和對當代鄉村發展振興的美好願景。
-
宜蘭羅東,一個不容錯過的寶藏小鎮
而這次同樣也有礁溪,還添加了一個目的地,羅東。來羅東契機大概是,凱凱在川西遇到的阿姨是羅東的,而我跟浩文共同認識的靖如也在羅東,來玩一下也見見朋友。車子從臺北車站出發,一路東行,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大量的水田,我知道宜蘭到了。那幅畫面很美,一幢幢的房子就這樣立在水中,沒有什麼風的時候都是倒影,像鏡子一般。
-
青平:涵養80後白髮書記「無我」之境
近日,四川省理塘縣濯桑鄉漢戈村駐村第一書記文雪松一張推介青稞餅乾的照片吸引了網友的目光——這位1983年出生,年僅37歲的駐村幹部竟幾乎滿頭白髮。網友們對他的一頭白髮感到吃驚,更對高原扶貧幹部的辛苦表示心疼。
-
《在希望的田野上》誕生記
在調研過程中,曉光親眼見到鄉親們用艱苦勞動和辛勤汗水改變著家鄉面貌:「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親耳聽到農民在實行「包產到戶」後最真切樸素的表達:「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奮鬥,為她幸福,為她增光」;親身感受廣大農村男女老幼發自內心的歡悅之情:「老人們舉杯,孩子們歡笑,小夥兒彈琴,姑娘歌唱」。曉光的腦海裡不停地閃過兩個金色的大字——希望!
-
國足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世預賽日益臨近之時,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送給國家隊隊員們。歌詞很適合國足的過去和現在,符合當下的心情。希望如歌詞一樣,走在了希望的田野上!國家隊在最年輕主教練李鐵的帶領下,是否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
馬雪梅:幸福在希望的田野上生長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幸福在希望的田野上生長,有滋有味的日子不再是奢望。正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的一樣,「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為她富裕,為她興旺」。唱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唱出了美麗鄉村的幸福生活,而我有幸生長在這樣一片熱土,作為親歷者、踐行者,感到無比自豪。
-
青海:深溝高壑找路子,敢教日月換新天
張蘊 攝貧困群眾搭上了旅遊脫貧的「順風車」,再也不用出門謀生打工,有人開起農家樂、有人做起服務員、有人通過培訓當上廚師,實現家門前創業就業。在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朔北鄉東至溝村旅遊產業園,39歲的趙文科是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成了地方脫貧致富帶頭人。2016年,趙文科自籌9400元,加上產業扶貧項目補助的3.24萬元,他購買了1輛雙排貨車,開始販賣蔬菜,當年實現脫貧。
-
臺灣宜蘭羅東竹林車站,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導語:臺灣宜蘭羅東竹林車站,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是隱藏在水泥叢林中的最後綠森林,羅東文化林業園區位於羅東市區,又名羅東林場,距離羅東火車站不遠處,每回來到宜蘭總是只記得吃好吃的林場肉羹,而卻忽略了羅東林場的存在。太平山、阿里山、八仙山為早期臺灣三大林場,一條專門載運木材的太平山鐵路也孕育而生。太平山鐵路於一九二四年通車,起點為大同鄉的土場車站,鐵路一路蜿蜒了數十公裡來到了位於羅東鎮的終點站竹至林車站。
-
羅東市場將改造成商業綜合體
■羅東市場將改造成商業綜合體。(效果圖) 珠江時報訊(見習記者/楊世聰通訊員/遊耀東)借力鄉村振興建設,昔日老舊市場將改造成商業綜合體。記者近日從獅山鎮羅村社區獲悉,該社區羅東市場即將迎來「華麗轉身」,成為居民休閒購物娛樂的好去處。 今年以來,獅山鎮羅村社區以「五位一體」提升工程進行自我改造,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其中,羅東市場升級改造項目、楊氏祠堂修葺工程以及祠堂前的水塘環境美化提升工程即將動工建設。 近日,在羅東市場內,部分工人已進駐開展拆除工作,所有商鋪此前已搬離清空。
-
敢與老虎叫板的「硬漢」,自己也是一隻大老虎!
因為,大家都叫它清水衙門。劉向東的出現,讓人有了被打臉之感。山西2億貪官劉向東,是位真正的偽裝者。他在任時被認為是鐵腕治汙的硬漢,敢與大老虎叫板。最近有媒體就披露了這樣兩個細節:山西省委原常委、副省長杜善學,曾是三晉政壇的明星人物,許多人巴結還來不及,偏偏劉向東不給面子。
-
陳濤:在希望的田野上起航
面對親人的不理解、創業的艱辛,他始終堅守初心,默默奮鬥,他堅信, 家鄉這片希望的田野大有作為。順河鎮陳濤的創業故事耐人尋味。由於自己和弟弟相繼考入大學,陳濤的家庭因學致貧,2015年被評為貧困戶。2018年,已經在外工作四年的陳濤決定利用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回家創業,發展養殖。那一年,他才26歲。
-
墨園村:把希望寫在田野上
墨園村:把希望寫在田野上 2021-01-08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