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dman指出了多年來有關Nvidia瞄準x86處理器領域的謠言

2020-12-23 INeng財經

不要讓Nvidia開始推出與x86兼容的處理器。在宣布英偉達第三季度財務狀況良好後,執行長黃仁勳駁斥了一份分析報告和其他謠言,這些傳言暗示英偉達可能正在x86晶片領域尋求與英特爾競爭。

黃在11月5日的電話會議上與分析師和記者交談時說,GPU(圖形處理單元)製造商將繼續專注於其圖形晶片和並行計算卡產品。

分析師在本月早些時候寫了一份報告,建議英偉達(Nvidia)為了回應英特爾和超微(Advanced Micro Devices)將更大的圖形功能集成到各自的CPU中的努力,將開始製造自己的x86處理器。

Broadpoint AmTech的分析師道格·弗裡德曼(Doug Freedman)在11月3日的報告中指出,憑藉x86晶片組合,英偉達可以更加積極地佔領主流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以及蓬勃發展的迷你筆記本電腦市場等市場。結合了GPU和CPU策略。

Freedman指出了多年來有關Nvidia瞄準x86處理器領域的謠言,可能是通過收購另一家x86晶片製造商Via Technologies來實現的。但是,他還指出,英偉達(Nvidia)最近已經僱用了許多工程師,他們曾經為現已不復存在的Transmeta工作,後者是一家提供低功耗x86兼容晶片的晶片製造商。

隨著英特爾和AMD都希望為其處理器增加更大的圖形功能,趨勢是創建同時使用GPU和CPU的計算環境。

Nvidia的Huang表示,對GPU技術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這為其公司的產品打開了機遇,這使Nvidia有機會在HPC(高性能計算),雲計算和視頻流,

相關焦點

  • 兆芯開先KX-U6780A x86處理器,兼容最新的SSE4.2/AVX x86指令集
    打開APP 兆芯開先KX-U6780A x86處理器,兼容最新的SSE4.2/AVX x86指令集 佚名 發表於 2020-04-26 14:26:33
  • 一款海光處理器曝光 x86架構8核心16線程
    目前國產處理器中採用x86架構的產品並不多,海光是其中之一。如今一款基於x86的海光處理器曝光了。3DMark資料庫顯示,這款海光處理器擁有8核心16線程規格,頻率為3.2GHz,似乎不支持加速。外媒爆料這款處理器的跑分為9175分,不過並沒有明確該分數是在哪個模式下得到的。不過考慮到海光與AMD合作時拿到的為第一代Zen架構技術,所以可以參考第一代銳龍處理器的成績。
  • 蘋果M1憑啥能威脅X86處理器 答案:有錢,任性
    以前大家都認為ARM處理器只適用於低功耗市場,如今在蘋果的努力下,自研ARM架構的M1處理器已經具備相當的生產力了,取代x86似乎指日可待。確實大部分人都被M1的性能給震撼了,此前幾乎沒有人能想到ARM架構性能也可以正面威脅高端x86處理器了。
  • ARM首次成功模擬運行x86-ARM,二進位轉換器,模擬器,x86...
    ARM在移動領域風生水起,但是要想在桌面和伺服器上佔領一席之地,最大的麻煩就在於不兼容最為普及的x86代碼系統和程序,而出路只有兩條:要麼大力推進自己的生態系統,要麼模擬運行x86,就像曾經的全美達那樣(下場比較慘)。
  • 國產x86崛起 兆芯KX-U6780A八核處理器圖賞
    4月24日消息,兆芯開先KX-U6780A x86處理器正式發布,售價2499元。我們快科技已經拿到了這款國產處理器,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其採用35×35毫米HFCBGA封裝,單晶片集成八核心x86 CPU、雙通道DDR4內存控制器、DX11 3D圖形加速引擎、高清流媒體解碼器,以及PCIe 3.0、SATA 3.2、USB 3.1等通用外設接口。
  • 蘋果放棄x86 金融機構狂贊:ARM席捲一切時代來臨 利好華為
    今天凌晨,蘋果真的宣布推出自研的處理器(基於ARM)取代x86成為Mac電腦的核心,再加上TOP500超算中,日本基於ARM研發的處理器以41.5億億次的性能登頂,這一天ARM處理器在高性能桌面及超算上同時開花。
  • 騰訊QQ升級支持蘋果M1處理器,全面支持x86及ARM兩種架構
    打開APP 騰訊QQ升級支持蘋果M1處理器,全面支持x86及ARM兩種架構 憲瑞 發表於 2020-12-11 14:25:43
  • 威盛為何出售x86技術給上海兆芯?
    對此交易案,PC業者則認為,威盛x86處理器平臺近年發展並不順遂,於全球PC市場已無存在感,目前威盛已全力轉進AIoT戰場,能將x86處理器、晶片組技術、資料等IP產權賣給兆芯,換來2.57億美元的好價錢,按其說法交易案不影響威盛及子公司業務,算是一筆相當值得的好買賣,同時也有助力拓中國大陸市場。
  • 突破ARM與x86重圍,RISC-V後發制人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RISC-V作為近年來才開始興起的架構,同樣需要打通硬體、軟體和生態等多層桎梏,才能在x86和ARM主導的市場下撕開一道口子。比如軟體生態,蘋果在近日發布了搭載ARM處理器M1的筆記本產品,但早在蘋果之前,微軟已經推出了不少基於ARM處理器的筆記本了,也與高通共同打造了Windows on ARM。然而其軟體生態依然乏善可陳,原生ARM的桌面端軟體稀缺,x86軟體的兼容性也一般。
  • 威盛向上海兆芯出售x86技術,然而,兆芯未來前景埋有隱憂
    OFweek維科網製圖此次交易,所涉金額共計2.57億美元。推進交易緣由引猜想在當前的這個時間點推進這種交易,難免被外界認為與中國大陸去美化政策/產業環境有關,對此,陳文琦沒有直接回應,他只表示,市場變化很多,仍在持續觀察。此外,DIGITIMES還表示,近期臺灣經濟部擬修訂行業管理相關的法律條例,避免高級技術外流至中國大陸。
  • 中國臺灣的X86晶片往事
    1998年10月,曾有一間很小的x86處理器廠商,很低調的推出低功耗的低價位產品,但在1999年底,就閃電退出市場,轉戰嵌入式應用。某個晚上,筆者被某位在竹科工作的友人敲訊息:「你知道這顆CPU是靠臺灣資金做出來的嗎,聽說老闆還是臺灣人」。什麼,真的還假的?
  • 威盛x86處理器、晶片組技術轉讓上海兆芯:只要17.2億元
    威盛在會上宣布,旗下100%持股子公司VIABASE、VIATECH將部分x86晶片組相關技術、資料等IP產權賣給上海兆芯,交易價格約1.38億美元。同時,VIABASE將部分x86處理器相關技術、資料等IP產權賣給上海兆芯,交易價格約1.18億美元。
  • 國產X86處理器開先KX-U6780A性能測試
    國產處理器何時能夠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這個問題幾乎是每一個關心國產半導體的人都在期待的,尤其是國產的X86處理器,在這方面國內主要有兩家公司在做,一個是海光,授權自AMD Zen處理器,另一個是上海兆芯,授權自VIA,但已經開始自研架構。
  • 為何AMD在 x86 CPU被英特爾打壓整整 10 年?
    最近拜 AMD「準時」推出 Zen 微架構的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與重返伺服器戰場的 EPYC 產品線所賜,自從因 AMD Bulldozer 微架構被 Intel Sandy Bridge 打爆、至今一路死氣沉沉的 x86 處理器市場,終於再度人聲鼎沸,熱鬧滾滾。但 AMD 在 x86 處理器的前景真的有值得樂觀的理由嗎?
  • 功耗和速度完勝x86競爭對手
    ARM架構的擴張與傳統的Windows、Linux和macOS的架構基礎64位X86相比,ARM架構通常會有電源效率優勢,這種能效優勢使得ARM很早就贏得了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領域的壓倒性勝利,其毫瓦級別的能耗使其在之後開始侵佔數據中心領域,即使單個ARM處理器的性能通常不及他們的x86同類產品
  • 國產x86轉向三星臺積電代工 7nm版年底流片
    在中國電信日前公布的 5.6 萬臺伺服器採購大單中, 國產的 ARM 及海光 x86 處理器也斬獲 20% 的份額 ,這件事意義重大。 目前海光 x86 處理器還在使用美國 GF 公司的 14nm 代工,但二代產品會轉型三星、臺積電, 7nm 升級版今年底流片。
  • 臺灣處理器拾遺(下):唯偏執狂得以倖存,但卻不會帶來成功
    各位可回想一下,2000 年剛好是Intel 和AMD 爆發1GHz 主頻爭奪戰,並點燃後來長達20 年x86 雙雄戰役的關鍵時刻。產品時程表出現了Centaur 史上第一個超標量流水線的x86 處理器核心C5X,與全新的CX,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Nano。
  • 英特爾:停產 Gemini Lake 系列 Atom 處理器
    近日,據外媒報導稱,英特爾宣布,將停產 Gemini Lake 系列 Atom 處理器。據了解,停產的 Gemini Lake 系列 Atom 處理器包括賽揚 J4005、J4105、J4115 以及賽揚 N4000 和 N4100。
  • 超500人的研發團隊,國產海光x86將升級7nm工藝,放棄美國代工
    說起國產x86處理器大家是否知道?過去幾十年來,x86架構一直由英特爾、AMD和威盛(VIA)控制。直到2016年AMD與天津海光達成了合作協議,以2.93億美元的價格將Zen架構授權給海光,至此海光x86處理器發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
  • 中國公司被臨時斷供x86 CPU:國產當自強
    根據每日經濟的報導,浪潮信息最近被加入美國出口管治名單,Intel公司已經對浪潮暫停供貨x86伺服器晶片等產品。 Intel方面在回應中表示,Intel需要根據美國相關法律對我們的供應鏈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因而不得不臨時性暫停對此客戶的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