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評測出爐!功耗和速度完勝x86競爭對手

2020-12-14 雷鋒網

Apple M1作為由ARM驅動的晶片,引起了許多關注,尤其是對於眾多果粉而言更是一件興奮的事情。因此,我們對這些設備及其生態做了一些比較傳統典型的評估,仔細研究新M1的性能,同傳統的x86進行對比。

M1的CPU是5nm 8個大小核設計,具有4個性能內核和4個效率內核。其中,以用戶為中心的需要低延遲的前臺任務將在性能核心上運行,對延遲要求較低的後臺任務在四個效率內核上運行。

除了8個CPU內核,Mac Mini中的M1還具有8個GPU內核,總共128個執行單元,儘管在新架構上獲得關於「蘋果VS非蘋果」的準確基準測試非常困難,但是我很有信心地說,這確實是世界領先的設計。可能在現有的CPU中有比M1更快的CPU,但如果在功耗不變的情況下,並沒有可以與其進行競爭的電腦和伺服器CPU。同樣的,或許可以使用高端Nvidia或Radeon臺式機卡擊敗M1的GPU,但二者會在功耗、物理尺寸和熱量方面存在巨大差異。

ARM架構的擴張

與傳統的Windows、Linux和macOS的架構基礎64位X86相比,ARM架構通常會有電源效率優勢,這種能效優勢使得ARM很早就贏得了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領域的壓倒性勝利,其毫瓦級別的能耗使其在之後開始侵佔數據中心領域,即使單個ARM處理器的性能通常不及他們的x86同類產品,但它們在完成相同工作量時,所需的功耗和散熱更低。

臺式機和傳統筆記本電腦是64位x86架構的最後堡壘,在這些設備中,性能以及運行經典的作業系統和軟體堆棧能力是最重要的評估標準。近些年,基於ARM架構的臺式機逐漸多了起來,儘管它們往往運行速度慢且大多數處在低端市場,例如Pinebook Pro設備等。

不過,蘋果的新型M1 SoC絕對不屬於低端市場的產品之一,M1從一開始就被設計為功能強大且相對於傳統PC架構而言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M1具體表現如何?

Geekbench 5.3.0

我們試圖將M1與其基於x86架構的競品進行直接的性能比較。在我們的設備測評中,通常非常依賴通用的綜合基準測試套件,該套件可以針對平臺進行各種測試,最終生成一個直觀的分數。但遺憾的是,並非所有基準測試的套件都能在macOS上運行,很少有套件能夠在Apple silicon上運行,而且幾乎沒有能夠在Apple Silicon的macOS 11上運行的套件。

不過,Geekbench 5.3.0是個例外,其全新版本已經能在Apple Silicon macOS本地運行。。

在Geekbench的測試中,無論是單線程CPU還是多線程CPU,M1都以最高的分數擊敗了競爭對手。而在OpenCL GPU測試中,M1依然以19482分的成績擊敗了i7-1185G7和Ryzen 7 4700U。

Cinebench R23

Cinebench的最新版R23提供了對ARM版本macOS的支持,它通常比Geekbench更受歡迎,儘管有人批評其使用Maxon圖形渲染軟體面向範圍過於狹窄,但我們認為它既能分辨CPU之間的差距,有比Geekbench更加接近現實世界的期望和Passmark通用基準。

在用Cinebench測試中,蘋果M1以7804分的成績輕鬆擊敗了4核8線程i7-1185G7和8核8線程Ryzen 7 4700U,而 8核8線程Ryzen 9 5950X的分數達到了11850,遠超M1,不過值得注意的是,M1的八個內核中只有四個是Firestorm的高性能版本,5950X的功耗(TDP)則是Mac Mini整個系統功耗的三倍以上。

在接下來的單線程測試中,M1以1520分的成績幾乎與Intel的i7-1185G7持平,Ryzen 9 5950X則以1625分的成績超過M1。如果將世界領先的單線程x86 CPU Ryzen 9 5950X和M1都限制為在4個線程,再次運行Cinebench R23,5950X與M1的4個高性能內核同時運行,M1性能提升8.3%。

遊戲與瀏覽器測試

瀏覽器的基準測試是一項可以在不同架構之間進行良好轉換的測試,因為它可以衡量相對真實的任務,例如複雜的操作在Web瀏覽器中呈現出的效果。儘管像Jetstream 2.0和Speedometer之類的基準測試仍然具有綜合性,但它們可以模擬每個用戶所期望工作的世界操作,完成一些細節性任務。

通過測試瀏覽器,M1驅動的Mac Mini表現出色,當在Apple Silicon上使用Safari時,比用Ryzen 4700U驅動的Acer Swift 3和用 Rosetta運行x86 Google Chrome時分數都要高。不過可能這些測試結果無法與實際的瀏覽體驗進行直接比較,它們都是運行速度非常快的設備,在Web和其他地方都會比較流暢,而Mini及其M1 ARM體系結構也並不慢。

Mac Mini的M1處理器與最新的iPad和iPhone中的A12 Z和A14 Bionic共享ARM架構,而蘋果在其App Store中為這些設備提供了共同的測試應用程式3D mark的Slingshot Extreme移動遊戲測試套件。可以從圖表中看出,M1表現最優秀,如果想要在Mac Mini上玩手機遊戲,那麼只要該應用能適配電腦,就會得到一流的體驗。

功耗

測試Ryzen7 4700u和Mac Mini功耗的方法不太相同。

對於Mac Mini而言,測試整個系統的功耗很簡單,將其插入Kill-A-Watt儀表,然後觀察顯示屏。測試由Ryzen 7 4700u驅動的Acer Swift 3時,測試了空閒狀態以及運行pigz -p1、pigz -p4和pigz -p8的狀態,使用Linux實用程序powertop,同時重複運行每個工作負載,直到電池放電穩定到不超過0.1w波動。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比較並不是特別公平,Acer Swift 3必須為顯示器供電,而Mac Mini則使用分立顯示屏,不過結果依然很明顯,由M1驅動的Mac Mini所消耗的電量依然比Swift少。

ARM與x86之間的競賽升級

儘管嘗試在少數通用的平臺上對全新的體系結構進行基準測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很明顯,M1確實將高性能與高效率結合在了一起,這裡測試的Mac Mini,其功耗和散熱特性不受限制時,M1的性能超過一些高性能移動CPU。

不過,M1也並非十分強大,如果競爭對手將更多的核心和線程帶入到大規模的並行競爭中,那麼M1可能會被擊敗,不過競爭對手只能在功率和熱差異嚴重的情況下這樣做,可能在製造成本上也存在巨大差異。

除了對大規模並行的工作負載感到困惑之外,蘋果公司顯然已經打破了高性能ARM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設計的局限,即可以構建一個即使是在高性能水平之下也能與x86競爭的ARM系統。

需要指出的是,這只是蘋果公司第一代ARM筆記本電腦,還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新Mac Pro的後續設計可能具有8個性能核心,而不是4個。

另外,M1是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製造的,該工藝比目前AMD和Intel使用的工藝更小,Intel即將推出的Rocket Lake臺式機CPU預計將在14nm上運行,而 AMD的5nm Zen 4架構應在2021年上市。

文章編譯自https://arstechnica.com/gadgets/2020/11/hands-on-with-the-apple-m1-a-seriously-fast-x86-competitor/

原文作者Jim Salter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焦點

  • anandtech最新M1晶片評測出爐
    近日,國外知名硬體評測網站 anandtech 發布了對 Mac Mini 2020 的詳細測試,結果顯示,在 CPU 性能測試中,M1 晶片的單線程和多線程都很優秀。在 GPU 性能測試中,M1 晶片在多個基準測試中超越了之前的 Mac 系列產品,在某些情況下還能超越獨顯產品。
  • X86挑戰ARM 29項測試揭秘鮮為人知的功耗
    2012年是智慧型手機步入「核戰爭」的起始之年,這一年中,ZOL手機頻道為廣大網友帶來了接近1000款機型的全面評測,同時制定出了更完善的產品評測規範。,摩託羅拉MT788取得了加載速度上的領先優勢,加載ZOL和新浪時分別快於搭載STE U8500處理器的HTC One ST一秒和三秒。
  • 魅藍2搶先評測:除了兩點 無可挑剔!
    此外全新魅藍2代後殼和機身更貼合緊湊,塑料機身按壓不會感覺到「後殼和背面之間存在明顯縫隙(魅藍一代存在這一問題)」。實際體驗中魅藍2在光線良好情況下對焦速度不錯,成片率不低,樣張效果維持在該價位普遍水準;但是在弱光下,尤其是弱光微距下,對焦準確率較低。所以結論再次回到了,像素的升級並不能代表拍照實際表現這種老問題。
  • AMD Threadripper 3990X深度評測:史上最強x86...
    同時,我們也期待Intel能夠能像前兩次一樣給我們帶來足夠多的驚喜,畢竟有競爭才會有動力!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這顆處理器的熱情,下面將向大家奉上詳細的評測!二、外觀:快科技鎮店之寶6、Corona Benchmark 1.3Corona Render有著非常優秀的渲染質量和速度,它可以作為一個插件被3Dsmax以及C4D等軟體使用。
  • MacBook Pro 13英寸M1評測:性能強悍所向披靡
    只有蘋果公司敢在2020年基於自家的M1晶片處理器銷售筆記本電腦,主要是憑藉自家晶片性能強悍的信心,蘋果公司已經設法對其新的M1晶片和運行它的Mac進行了大量宣傳。經過一系列的評測體驗,展示了搭載M1晶片的MacBook Pro的狂野表現!
  • Freedman指出了多年來有關Nvidia瞄準x86處理器領域的謠言
    不要讓Nvidia開始推出與x86兼容的處理器。在宣布英偉達第三季度財務狀況良好後,執行長黃仁勳駁斥了一份分析報告和其他謠言,這些傳言暗示英偉達可能正在x86晶片領域尋求與英特爾競爭。分析師在本月早些時候寫了一份報告,建議英偉達(Nvidia)為了回應英特爾和超微(Advanced Micro Devices)將更大的圖形功能集成到各自的CPU中的努力,將開始製造自己的x86處理器。
  • 中國臺灣的X86晶片往事
    1998年10月,曾有一間很小的x86處理器廠商,很低調的推出低功耗的低價位產品,但在1999年底,就閃電退出市場,轉戰嵌入式應用。某個晚上,筆者被某位在竹科工作的友人敲訊息:「你知道這顆CPU是靠臺灣資金做出來的嗎,聽說老闆還是臺灣人」。什麼,真的還假的?
  • R9 280X|270X評測_R7 260X|240評測_R9/R7系列顯卡評測_評測...
    R9 290X使用基於Hawaii,規格和參數都提升另一個高度,性能力敵GTX780,按照AMD官方定價為4999元。●高端級R9 280X:由HD7970轉變競爭對手:GTX770/GTX760參考價格:1899-2099元
  • 兆芯KX-U6780A評測:辦公強於i5-7400
    兆芯KX-U6780A評測:辦公強於i5-7400 一、前言:最新兆芯KX 6000處理器有一點比Intel還強在上世紀90年代,x86處理器市場曾是三足鼎立的形態,除了大家所熟知的Intel以及AMD之外,還有一家名為Cyrix的公司是第三大微處理器廠商
  • 蘋果剛發布的M1晶片,是把鴻蒙的思路提前完成了?-虎嗅網
    AMD 和英特爾設計生產的 CPU 的指令集架構是英特爾發明的,被稱為 x86 指令集架構。雖然最近在市場上這倆打得火熱,但 AMD 和英特爾有許多 x86 的交叉專利,一起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上玩兒開心農場。指令集是什麼?就是計算機軟體使喚這些晶片做運算時,所用的計算機語言。
  • 比爾蓋茨創立的軟體公司微軟,似乎要在軟體領域輸給競爭對手了
    微軟,這家享譽世界的軟體巨頭,由比爾蓋茨在1975年創辦,在過去的四十多年裡擊敗了無數的競爭對手。蘋果、網景、金山,分別在電腦系統、瀏覽器和辦公軟體領域輸給了微軟,這對於微軟的員工和粉絲,自然都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一件事。當時,微軟的 Windows、Office 出現在大街小巷,也出現在各種大公司的電腦上。但現在呢?
  • 強到沒對手,銳龍9 5950X、銳龍5 5600X處理器評測
    我們之前評測了銳龍9 5900X和銳龍7 5800X處理器,見證了AMD處理器的崛起,拿下最強遊戲處理器的稱號。這兩款CPU從規格上來說,會是銳龍5000處理器中最受歡迎的兩個型號,前者是雙Die 12核24線程,兼顧多線程和遊戲性能,後者是8核16線程,足以應對各種高負荷應用。
  • 青橙m1無法開機怎麼辦【圖文】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和樂趣,由於需求大的關係導致市面上的智慧型手機產品也越來越多和豐富,消費者在選購智慧型手機的時候可以有很多選擇。青橙m1為國產手機的一種機型,它雖然不是市場上的主流機型,但也有使用這款手機。在使用青橙m1的時候可能會遇到相關問題,比如無法開機。那麼,青橙m1無法開機怎麼辦?
  • ...x86 跑分出爐/Apple TV 正式登陸 PlayStation 應用商店/蘋果或...
    iOS 14.3 測試版代碼再度洩露 AirTags 信息在蘋果公司推送 iOS 14.3 測試版後,有開發者發現了關於一款利用超寬帶和藍牙連接的設備的代碼,進一步證實了 AirTags 的存在。蘋果 M1 處理器模擬 x86 跑分出爐MacRumors 消息,蘋果 M1 晶片在 Rosetta 2 下模擬 x86 的跑分結果流出。運行在 8GB 內存的 MacBook Air 上的 M1 晶片的單核和多核成績分別為 1313 分和 5888 分。
  • 兆芯KX-U6780A評測:辦公強於i5-7400-兆芯...
    兆芯KX-U6780A評測:辦公強於i5-7400 2020-04-26 12:11:23  出處:快科技 作者:流雲 編輯:流雲     評論()
  • x86再迎變數!ARM發布Cortex-A78C衝擊市場
    其中A78支持4大核和4小核(Cortex-A55)的Big.LITTLE混合配置,兼顧性能和功耗。隨著蘋果再6月公布,計劃用兩年時間將Mac從x86架構全面轉向ARM,也讓高性能ARM架構更受關注。但Cortex-A78主要面向低功耗平臺,對於擁有更高功耗上限的筆記本平臺來說,Cortex-A78的性能略顯不足。
  • Windows和Intel聯盟,其實壓根就算不上是對等關係的聯盟?
    其實只是Windows不想和Intel這艘船一起沉而已,所謂聯盟,其實壓根就算不上是對等關係的聯盟,打個比方,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聯盟,美國和加拿大的聯盟,本質上並不是美國和澳大利亞抱團取暖,也不是美國和加拿大抱團取暖,而是澳大利亞,加拿大當美國的舔狗。
  • 蘋果新款M1晶片Macbook Air日常使用全面體驗評測
    清晰通透的屏幕看著賞心悅目(2)ios軟體app體驗這次m1晶片一個重要意義就是支持ios和ipad os軟體,對於我個人來說體驗提升算是「例如office和wps mac版本體驗最好,功能最齊全。但是像喜馬拉雅和拼多多,一個是mac端打開速度比較慢,另一個是沒有網頁端,這兩個軟體在mac上面打開都非常迅速,能想像應用在dock欄沒有跳動就直接打開的畫面嗎,ios app在mac上基本都是秒開,同時微信在mac上顯示的也是ipad端,所以可以登錄。
  • 無懼八核推土機 三代酷睿i5-3450評測
    在Ivy Bridge發布之前,Intel Core i5在千元價位上可以說是沒有競爭對手的,但近期AMD的八核推土機連續歷經幾次價格大跳水,殺入1300元價位,直接與Intel Core i5 3450競爭,究竟誰勝誰敗?我們將在這場PK中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