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型FPGA數據架構賦能5G網絡和數據中心智能網卡(SmartNIC...

2020-12-23 EDN電子設計技術

概要

了解網絡基礎設施功能迅速增長的一種便捷方法是回顧一下過去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如下圖所示)。蜂窩網絡技術的創新,加上新型的數據存儲和搜索技術,正在轉變行業的發展模式。創新的技術不僅為公司和個人提供了全新的應用場景,也使他們去認真思考如何利用那些原本不屬於其產品組合的技術。也許最能說明問題的變化的是新的商業模式導致了價值從基礎設施轉向了服務。2xeednc

聯網設備正在從2G向5G演進,以支持移動應用的爆發,並為不斷增長的用戶群擴展連接。一個日趨成熟的行業需要一種具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而這種模式可以被詮釋為優化帶寬管理。據估計,到2023年,聯網設備的數量將超過全球人口的三倍(如圖1所示)。2xeednc

圖1:網絡基礎設施的演進2xeednc

圖2:全球行動裝置和連接增長(來源:思科)2xeednc

註:此圖表包括M2M。LPWA包括蜂窩LPWA(例如NB-IoT)和非蜂窩LPWA(例如LoRa)2xeednc

*數據(n)為2018 - 2023年網絡連接類型份額2xeednc

5G的興起和數據中心的重構將更好和更多地集成和應用加速技術,這給通信和網絡設計人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要求他們去打造每秒可處理和轉發萬億字節數據的系統。這些新的系統不僅必須要具備高度可靠性,而且還需要滿足人類思維級別的響應時間,以確保嚴格的性能保證(如圖3所示),這就需要全新的架構。2xeednc

儘管可編程邏輯提供了最佳的功能組合,以支持新一代通信和網絡系統的複雜需求,但是傳統的可編程晶片產品無法滿足這些需求。為了平衡片上的處理、互連和外部I / O,必須對整個FPGA架構進行重新考慮。需要最先進的片上網絡(NoC)和總線布線能力,來實現所需的帶寬和性能。集成的NoC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來構建可支持高效計算、巨大數據吞吐量和深度內存層次結構的系統。大規模的並行性與FPGA獨特的卸載和加速功能相結合,以實現單位功耗可實現的最高的性能和最高的性價比。2xeednc

圖3:5G性能指標2xeednc

不斷變化的網絡技術格局

對由高帶寬連接提供的先進服務的需求正在重塑通信和網絡領域。數據中心、邊緣系統和接入設備中的新型應用正在推動對傳輸海量數據的需求,但同時又要滿足嚴格的延遲要求。FPGA正在成為所有實際網絡的核心,如下面的圖4所示。2xeednc

圖4:各種實際網絡中的FPGA2xeednc

例如,為了支持諸如增強現實和機器人控制等應用,與之前的蜂窩無線通信技術相比,5G基站及其背後的網絡設備必須保證極低的延遲。這項要求同時還與對更高的每用戶吞吐量需求相伴而來,因而它們利用了多種不同的技術,包括多天線、波束成形以及作為網絡密集化進程的一部分而增加使用的小基站。所有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在集中式基帶單元中進行更密集的處理,這些基帶單元通過光纖鏈路與多個遠程射頻單元進行協同。2xeednc

智能網卡(SmartNIC)的興起

運營商已經採用了諸如軟體驅動網絡(SDN)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等技術來提高其系統的響應能力。為了運行這些服務,數據中心所有者正在為其伺服器添加智能網卡(SmartNIC),以便將許多網絡功能有效地卸載到加速器上。2xeednc

智能網卡能夠處理傳入和傳出伺服器的大部分數據流,只有在需要處理異常情況時,才會請求核心伺服器上的處理器來提供幫助。藉助足夠的加速功能,此類智能網卡能夠以線速度執行一系列服務。這些服務範圍從對傳輸中的數據進行壓縮到詳細的數據流控制,再到能夠檢測異常和可能的安全漏洞的深度數據包檢查應用。隨著智能網卡技術的成熟,正在考慮引入諸如機器學習等越來越先進的功能,以最大程度地發揮數據流和數據包分析的潛力。下面的圖5顯示了智能網卡的一些功能。2xeednc

圖5:智能網卡功能原理圖2xeednc

對傳輸高速數據和快速響應不斷變化的條件的需求,要求系統能夠同時處理高吞吐量和低延遲。在傳統的架構中,很難同時滿足這兩個要求。現在,基於微處理器的架構集成了高度並行化的流水線,能夠處理高帶寬數據。但由於需要不斷地將數據從複雜的內存體系結構中傳入和傳出,結果使得確保低延遲變得極其困難。即使藉助於專用的卸載處理器,智能網卡也面臨著由不斷增加的數據速率和延遲要求所帶來的挑戰。2xeednc

應對智能網卡設計的挑戰

在傳統的FPGA架構中,用戶需要設計電路來連接加速器,從而導致不理想的布局和布線。更新的FPGA架構使用了一種網絡,在邏輯陣列內的處理單元與各種片上高速接口和內存埠之間傳輸數據(如下面的圖6所示)。2xeednc

圖6:在傳統的FPGA架構中連接加速器2xeednc

圖7:先進的FPGA減少了所需電路的數量2xeednc

硬連線架構極大地改善了處理的延遲和能效,但是缺乏應對需求變化的靈活性。對於數據壓縮和加密等應用,數據中心運營商希望能夠接納算法的改進,並更加容易地應對不斷變化的威脅態勢。對加速器進行(重新)編程以適應這些變化的能力是一個關鍵的需求。一種能夠實現這種重新編程的方法是通過部分重新配置,利用內置的地址轉換表來簡化實現(如下面的圖8所示)。2xeednc

圖8:Speedster7t器件中的地址轉換表2xeednc

一種可編程邏輯架構為實現靈活的控制和數據流結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從而可以為諸如數據包處理等多種通信操作提供高吞吐量。但是其他FPGA架構中的傳統方法仍然受到了許多限制,難以達到下一代5G和數據中心網絡設備所需的性能等級。2xeednc

Achronix Speedster7t系列FPGA通過一種平衡的架構克服了這些限制,其結果是在計算密度和數據傳輸能力上都有重大改進。2xeednc

Speedster7t系列中的第一款FPGA器件AC7t1500提供了一系列高速接口,包括可分段(fracturable)乙太網控制器(支持高達400G的速率)、PCI Gen 5埠和多達32個SerDes通道,其速率高達112 Gbps。AC7t1500器件是首款部署多通道GDDR6存儲器接口的FPGA,它滿足了需要高速緩存海量數據和存儲大型查找表的通信系統的需求。除了可編程邏輯架構採用的面向位(bit-oriented)的布線結構外,這些外圍設備還通過一個智能二維片上網絡(NoC)進行互連。因此,Speedster7t FPGA是第一款能夠實現太比特乙太網(TbE)交換功能的器件,對於數據中心、網絡和電信基礎設施提供商來說,這是一項關鍵的賦能技術。2xeednc

這種架構使得網絡設計再向前更進一步成為了可能。例如,它集成的面向矩陣的算術單元可實現網絡內機器學習。使用諸如深度學習或更簡單的統計技術等技術,網絡設備可以分析數據流量模式,以觀察和增強通過網絡的數據包流量,並對不斷變化的情況作出快速反應。2xeednc

針對性能而優化的Speedster7t架構

在通信和網絡中,對任何FPGA的關鍵要求是支持最新協議的密集I / O需求。Speedster7t系列FPGA通過在器件的I / O環中實現的全套硬體I / O控制器來滿足了這一需求,包括400G乙太網、PCI Gen 5和GDDR6接口。2xeednc

為了避免由於需要將一些核心功能置入可編程邏輯而造成的瓶頸,Speedster7t FPGA提供了完整的400 Gbps乙太網MAC。這些MAC處理前向糾錯(FEC),支持400G配置的4×100G和8×50G選項。但是要充分利用這些功能,FPGA架構還需要更多的東西 —— 一個能釋放其全部性能的互連框架。2xeednc

通常來講,FPGA已經使用了通過可編程互連來實現的超寬總線,以使高速串行通道與內核中可編程邏輯的處理能力相匹配。互連矩陣的可任意編程性質限制了數據在邏輯模塊之間的傳輸速度。為了彌補這種速度上的代價,從事網絡類設計的FPGA用戶經常採用極寬的總線——通常寬達1024位——這些總線是由面向位的互連矩陣匯聚合成。例如,在傳統的FPGA架構中,為實現400Gbps所需的總線寬度將需要2048位(運行速率為642MHz),或1024位(運行速率為724MHz)。如此寬的總線難以布線,因為它們會消耗FPGA架構內大量的布線資源。其結果是,即使在最先進的FPGA中,也不太可能用所需的時鐘速率來處理輸入數據並實現時序收斂。2xeednc

Speedster7t架構通過提供一個聚合帶寬可高達20 Tbps的多級NoC層級化結構,消除了由於需要將高速I/O通道直接連接到以較低時鐘速率運行的可編程邏輯所造成的瓶頸。與採用FPGA邏輯陣列實現互連方式相比,NoC不僅在速度上有了巨大的提升,而且NoC還能夠在不消耗任何FPGA可編程資源的情況下傳輸大量的數據。內部NoC不僅提供了更高的帶寬,Speedster7t系列FPGA中的智能連接機制還簡化了將數據從NoC埠傳輸到邏輯陣列中的任務。2xeednc

NoC有兩個主要部分。NoC的外部設備部分負責PCIe Gen 5接口、內存控制器和核心FPGA邏輯陣列之間的數據傳輸。NoC的另一部分由在FPGA結構頂部運行的行和列組成。NoC提供雙向的、256位寬的水平和垂直通道,這些通道在可編程集群之間運行。每個NoC行或列可以同時在相反方向上以512 Gbps的速率處理數據流。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基礎架構及其在Speedster7t器件上快速分發數據的能力,NoC還直接連接到片上400G乙太網控制器,並採用智能數據流分配策略,通過易於實現的256位寬接口,沿NoC通道將數據流劃分為並行的可編程邏輯集群組。2xeednc

NoC數據模式

為了實現400 Gbps的性能,設計人員可以使用一種稱為數據包模式的全新處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傳入乙太網的數據流被重新排列(如圖9所示)成四個較小的32位元組的數據包。這些數據包在四條獨立的256位總線上以506MHz的頻率運行。這種模式的優點包括:當數據包結束時,浪費的字節更少;並且數據可以並行傳輸(前後相接),而不是必須等到在第一個數據包完成傳輸後才開始第二個數據包的傳輸。2xeednc

對於運行在分組化數據上的典型網絡應用,每個模塊可以對其接收到的數據包報頭進行分類和標記,並通過調用NoC接口的服務來連接片外GDDR6或DDR4存儲器,將不需要進一步處理的工作負載卸載到外部存儲器的緩衝區存儲。對每個數據包的處理完成後,通過NoC引導來自外部和內部緩衝區的數據流,將必要的數據傳送到相關的乙太網出口埠。因此,許多操作並不需要調用FPGA邏輯陣列中的資源,並且可以充分利用NoC和乙太網埠之間的直接連接。2xeednc

圖9:數據包模式(Packet Mode)下的數據總線重新排列2xeednc

圖10:使用數據包模式(Packet Mode)的400 Gbps乙太網2xeednc

通過NoC通道的數據分發也可以採用非數據包化的模式來完成,以支持目前在乙太網上使用的、儘可能多樣化的協議,例如5G系統中的eCPRI,並幫助設計人員避免在邏輯架構中不得已去創建超寬總線。2xeednc

高速存儲接口

Speedster7t的架構師對存儲接口的選擇反映了乙太網和NoC連接可提供的巨大容量。一種可能的方法是在一系列設計中採用即將推出的HBM2接口。儘管這樣的接口可以提供所需的性能水平,但HBM2價格昂貴,這將迫使客戶去等待必要的組件和集成技術的出現。2xeednc

與此不同,Speedster7t系列則採用了GDDR6標準,該標準為當今片外存儲器提供了最高的性能。Speedster7t FPGA是市場上首款支持該接口的器件,每個片上GDDR6內存控制器可維持512 Gbps的帶寬。在單個AC7t1500器件中最多可帶有8個GDDR6控制器,使總的內存帶寬可達到4 Tbps。2xeednc

對PCIe Gen 5的支持

除了乙太網和存儲控制器,Speedster7t FPGA上提供的對PCIe Gen 5的支持還能夠與主機處理器緊密集成,以支持諸如sidecar智能網卡(SmartNIC)設計等高性能加速器應用。PCI Gen 5控制器使其能夠讀取和寫入存儲在FPGA內存層級結構中的數據,包括許多位於邏輯架構內的塊RAM,以及連接到FPGA存儲控制器的外部GDDR6和DDR4 SRAM設備。在FPGA邏輯陣列中實例化的數據傳輸控制器(例如DMA引擎),可以類似地通過PCIe Gen 5總線訪問與主機處理器共享的內存,而無需消耗FPGA邏輯陣列內的任何資源即可實現這種高帶寬連接,並且設計時間幾乎為零。用戶只需要啟用PCIe和GDDR6接口,就可以通過NoC發送事務數據。2xeednc

下面的圖11展示了PCIe子系統與任何GDDR6或DDR4存儲接口之間的直接連接。2xeednc

圖11:無需消耗FPGA邏輯陣列即可實現PCIe和GDDR6之間的數據傳輸2xeednc

112-Gbps SerDes

AC7t1500器件搭載了400G乙太網通道用於物理層訪問,該器件可提供多達32個高速SerDes通道,它們可用於需要數據速率高達112 Gbps的其他標準,並完全支持PAM4信令。這些SerDes通道支持器件間實現極短距離(XSR)和超短距離(USR)通道,事實證明這些通道對一系列通信系統都非常重要。SerDes實現方式的靈活性加上對各種乙太網速度的支持(因為已集成了一個可分解型控制器)為設計提供了現成可用的支持,這些設計將能夠與任何規劃的CPRI和eCPRI格式(用於5G前端傳輸設計)一起使用。2xeednc

機器學習處理器

對於計算密集型任務,在Speedster7t FPGA上部署的Speedster7t機器學習處理器(MLP)是靈活的且可分解的算術單元。MLP是高密度乘法器陣列,帶有支持多種數字格式的浮點和整數MAC模塊。MLP帶有集成的內存塊,可以在不使用FPGA資源的情況下執行操作數和內存級聯功能。MLP適用於一系列矩陣數學運算,從5G無線電控制器的波束成形計算到加速深度學習應用,諸如數據流模式和數據包內容分析。2xeednc

圖12:機器學習處理器原理框圖2xeednc

結論

從5G網絡的邊緣到數據中心內部的交換機,通信和網絡系統對晶片的功能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以支持其所需的計算能力和數據傳輸速率。傳統的可編程邏輯為這些系統提供了靈活性和速率的最佳組合,但是近年來卻因乙太網等協議的速度提高到100G和400G而面臨新挑戰。Speedster7t架構通過採用創新的、多層級片上網絡,使數據能夠在器件周圍輕鬆傳輸,而不影響FPGA的邏輯陣列,從而充分保障所有已集成在內的全球最先進的I / O接口,諸如400G乙太網、GDDR6和PCI Gen 5,以支持充分發揮核心的可編程邏輯結構的潛在能力。2xeednc

本文由Achronix半導體公司供稿2xeednc

責編:Amy Guan2xeednc

相關焦點

  • 採用片上網絡(NoC)的新型FPGA數據架構賦能5G網絡和數據中心智能...
    數據中心、邊緣系統和接入設備中的新型應用正在推動對傳輸海量數據的需求,但同時又要滿足嚴格的延遲要求。FPGA正在成為所有實際網絡的核心,如下面的圖4所示。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kmBEETC-電子工程專輯智能網卡(SmartNIC)的興起運營商已經採用了諸如軟體驅動網絡(SDN)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等技術來提高其系統的響應能力。為了運行這些服務,數據中心所有者正在為其伺服器添加智能網卡(SmartNIC),以便將許多網絡功能有效地卸載到加速器上。
  • 華為CloudFabric,引領數據中心網絡進入智能時代
    數據中心正走向以全快閃記憶體存儲數據湖為核心,以 GPU/AI多樣化計算為算力底座的智能時代數據中心新架構。存儲和計算設施正在發生顛覆性的變革:全快閃記憶體化存儲介質使得存儲性能提升百倍,GPU/AI智能計算使得計算性能提升百倍。  如果說單個伺服器的運行效率通過提升處理器和存儲介質的性能來獲得,而整個數據中心的運行效率則取決於數據中心網絡的性能。
  • 基於FPGA的報文數據分析模塊的設計
    編者按:  摘要:網絡報文數據的記錄和分析在智能化變電站中尤為重要,通過對整個通信過程的記錄可以為事故分析及運行維護提供依據。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FPGA技術、結合相關通信協議的報文數據分析系統的設計方案,實現了報文數據分析系統的各功能子模塊,通過仿真運行驗證了系統良好的處理能力。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及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基於這三種核心技術的自動化智能裝置在電網控制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其中以交換式乙太網和光纖光纜實現的網絡通信系統已經逐漸成為變電站的重要單元。
  • 5G賦能中國首臺5G+氫燃料電動拖拉機
    據悉,由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牽頭髮起,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洛陽先進位造產業研發基地聯合打造的中國首臺5G+氫燃料電動拖拉機,採用蘑菇頭GPS天線、鯊式呼吸信號燈、隱形式不鏽鋼外殼、毫米波雷達、大數據云平臺……是在「超級拖拉機I號」基礎上基於移動5G,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無人駕駛電動拖拉機。
  • Σco時間 | 站在未來看現在:智能時代數據存儲產業談
    面向智能時代,5G、AI、大數據等新技術帶來的數據爆炸式增長,智能時代數據存儲如何突破現有思維,充分利用前沿硬體、低延時網絡技術,結合創新的算法和融合架構來滿足智能時代業務新需求。
  • 先智數據:如何實現數據中心的智能運維?
    近日,在2017中國存儲峰會上,先智數據中國區總經理董唯元圍繞「人工智慧時代的數據中心運維」展開演講,作為智能存儲的先鋒者分享其獨特觀點與最佳實踐。以下內容根據演講實錄整理:先智數據,大家看這個名字覺得好像跟人工智慧有點關係,公司成立已有五年時間,我們起和智能相關的名字時,人工智慧還沒有那麼熱,我們的團隊大多是原先做存儲的研發人員,存儲領域多年來在應用上始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有的動態都須配上預測能力,當磁碟空間不夠時再去解決,這個動態沒有太多意義。
  • 海光芯創打造光電子集成IDM平臺 面向5G和數據中心高速光通互聯
    7/08/2020,光纖在線訊,隨著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明確將5G和數據中心納入範疇,電信運營商和雲網際網路公司正攜手大力推動我國5G基站和數據中心的投資與建設,5G和數據中心共同組成新一代通信基礎設施,將釋放海量的高速光學連接需求。
  • 構築智能聯接底座 新華三400G交換機賦能數據中心超寬發展
    400G核心交換機是承載數位化時代的重要網絡設備之一,主要應用於數據中心、城域網或骨幹網等關鍵節點。隨著5G、雲、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的發展,網際網路流量呈現爆炸式增長,400G互聯技術已經成為未來數據中心應對數字洪流的關鍵技術之一,國內大型數據中心更逐步向400G乙太網絡過渡。
  • 工行軟體開發中心楊龍如:推進數據架構轉型及智能化應用
    來源:中國金融雜誌《中國金融》|推進數據架構轉型及智能化應用作者:楊龍如 系中國工商銀行軟體開發中心總經理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9期經過多年信息化建設,商業銀行普遍積累了較大規模的數據,其內容也日趨豐富
  • 承建國家文化大數據西北區域中心 廣電網絡為文化產業「上雲用數賦...
    而在此次大會上,由廣電網絡承擔建設運營任務的國家文化大數據西北區域中心正式揭牌。今年5月份,中宣部文改辦下發了《關於做好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工作通知》,指出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大基礎性工程,也是推動文化數位化成果走向網絡化、智能化的有力舉措,提出體系建設具體任務和要求。
  • 《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全文發布|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
    《指南》對智能計算中心進行明確定義:智能計算中心是基於 人工智慧理論,採用領先的人工智慧計算架構,提供人工智慧應用所需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算法服務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礎設施,通過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高效支撐數據開放共享、智能生態建設、產業創新聚集,有力促進AI產業化、產業AI化及政府治理智能化。
  • 5g網絡還有多遠_5g網絡什麼時候普及
    也是4G之後的延伸,正在研究中,5G網絡的理論下行速度為10Gb/s(相當於下載速度1.25GB/s)。   5G的技術指標   標誌性能力指標為「Gbps用戶體驗速率」,一組關鍵技術包括大規模天線陣列、超密集組網、新型多址、全頻譜接入和新型網絡架構。
  • 乘5G和大數據中心之風,力維動環監控業務提速
    以5G、大數據中心為首的「新基建」主要圍繞數字經濟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展開,為政府和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堅強助力。「新基建」也代表著新機遇,將會給相關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機會。例如,如火如荼的5G網絡和大型IDC的建設就為動環監控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動環監控為5G基站和數據中心的運維自動化、運行智能化和決策科學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 ...WAN亮相雲數據企業家海口峰會 打造面向5G和邊緣計算的軟體定義...
    5G和邊緣計算的軟體定義網絡》為題進行主題演講,分享了青雲QingCloud打造新時代軟體定義網絡平臺的思路,介紹了光格網絡SD-WAN支持企業構建雲網邊端一體化架構、全面支撐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實踐成果。
  • 大數據要賦能個人
    我仔細揣度,確實是這個道理,數據正在重新架構這個世界。基於這個緊迫的現實,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紛紛制定專門的戰略,展開高位競爭。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又正式發布了《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數據是一種新型的生產要素,像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一樣重要,要求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你瞧瞧,大數據已經賦能了一個國家,大數據也成就了一大批網際網路企業,那我們自然要問,大數據有沒有給個人賦能,如何給個人賦能?或者說,你有沒有想過,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時代如何競爭,又如何發展?
  • 數據基礎架構如何演進,威騰電子有話說
    威騰電子介紹,在新的存儲架構模型中,數據根據應用特點被分為了極熱存儲、熱存儲、溫存儲、冷存儲和極冷存儲共5種類型,這五種數據類型往往需要通過不同的存儲盤來滿足需求。因此可見,所謂創新存儲架構,首先體現的就是存儲架構模型更加細分化,通過分而治之的策略讓應用數據存儲在合適的介質與產品上。
  • 啟迪數據資產研究院院長王鼎:發展區塊鏈,賦能新基建
    王鼎:當前,我國區塊鏈基礎設施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技術集成創新能力逐步提升,產業和市場基礎日益堅實,新產品、新應用、新模式不斷湧現。區塊鏈基礎設施的開放性、通用性、使能性進一步顯現,推動構建支撐數字經濟和智慧社會發展的全新網絡環境和價值交換體系。
  • 第三屆中國安防產業賦能大會:聚焦大數據賦能,共話行業新動能
    9月14日下午,由全國安防協會合作互助聯盟、深圳市安全防範行業協會、CPS中安網主辦的「CSIEC2020-第三屆中國安防產業賦能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6樓茉莉廳隆重召開。會議圍繞「大數據賦能安防」主題展開,並邀請到業內領導專家以及知名企業參會,深入探討大數據賦能下安防行業的新態勢。
  • 新中大發布了數據遠傳終端新型產品——工地芯
    在2019建築業P20(廈門)峰會上,新中大發布了基於新中大智慧建造4.0整體架構的數據遠傳終端新型產品——工地芯。 新中大董事長石鐘韶、總裁韓愛生共同為「工地芯」揭幕 新中大「工地芯」軟體部分涵蓋勞務實名制管理、智能地磅收料管理、機械設備監管、綠色施工監管、視頻+AI分析、工人安全教育和交底登記、IOT水電錶數據展示等業務功能
  • 如何將智慧型手機變成無線網卡,實現臺式機暢遊無線WiFi網絡?
    智慧型手機熱點共享的功能想必大家都已經較為熟知,該功能可以將運營商的網絡信號轉變成無線WiFi信號,供智能移動終端上網使用,例如筆記本、平板、手機等。那麼,該功能是否可以衍生出其他更加有趣、好玩的應用呢?答案是有的,利用智慧型手機的這個功能,可以將手機轉變成為臺式機的無線網卡,甚至是不再耗費運營商的網絡流量便可實現免費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