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腳墜大跑鉛線組的製作與調釣

2021-02-23 釣魚和垂釣

在08年,當時有北京、山東以及東三省100多名高手參加的大連第一屆友好杯釣鯽精英邀請賽中,獲得冠軍者就是一直用腳墜大跑鉛釣法的。當時釣場情況,水深1米8左右,高密度瓜子鯽。

在2007年大連釣王杯進前八名的半決賽時,當時起風又是逆光,對我們眼睛不好的釣友很多只能洩氣放棄了,釣友用腳墜大跑鉛釣法順利的進入決賽。下面說腳墜大跑鉛釣法的兩個例子可行性。


一、 腳墜大跑鉛的應用

在以臺釣為主的手竿垂釣中,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如比賽中使用3米6的竿,想拋到4米的窩點、使用4米5的竿子想拋到5米的窩點,在限定漂長50公分以內,子 線不得超過竿長20公分後,你是無法實現的;當有風波,逆光時,野釣走水時,以上這些情況臺釣很難應付時,腳墜大跑鉛釣法就可以適當彌補這些缺陷了。


二、 腳墜大跑鉛線組

1、線組除了在漂腳處加了一塊鉛皮外其它和臺釣線組一樣。


腳墜大跑鉛線組所示:

2顆太空豆、漂,在漂腳處加鉛、2顆太空豆、2顆太空豆、鉛墜、1顆太空豆、八字環、子線、鉤。

註明:實際就是一付臺釣線組,不同處是在漂腳緊挨著漂座上方加一塊腳鉛,此墜是固定的,不要活墜。


三、腳墜大跑鉛的調、釣

1)垂釣

在正常臺釣中,如需要腳墜大跑鉛釣法時,將原來的浮漂摘下換上提前調整好的帶腳鉛的小漂,再將漂移到離竿尖20~30公分處,將鉛墜上面兩粒太空豆拉上10公分變活動鉛墜,子線不要太長10公分之內。

2)腳墜的調漂



選一個浮力較小的小細身漂,漂角上鉛皮調4~5目。從圖片看,鉛墜躺底,主線松垮彎曲來調漂的。

3)釣2目為易

垂釣時必須打滿竿,鉛墜到浮漂之間的斜線要求越拉直越好。正常情況是拋滿竿後,浮漂會被拉入水中,要求適當往回拖竿再慢慢送竿儘量將漂露出2目或是1目,有時平水也不要緊。


4)釣目為什麼以2目為好呢

因為漂在主線松垮情況下調的4目,由於水的漲力加之水流,風等原因,別說釣4目,可能在釣3目時,主線都是松跨彎曲的你也不知道,這樣就會影響垂釣的靈敏度了。

5)漂的大小、調目、釣目和水流、風力、主線粗細成正比

也可以用原來正常的臺釣漂加腳鉛來垂釣但必須再將原來的鉛墜加鉛躺底。

6)腳墜大跑鉛水下狀態


鉛墜躺底,並成活動鉛墜,從浮漂到鉛墜不是垂直而是一條斜線。

四、腳墜大跑鉛的利弊

(一)優點

1)同樣的竿長和線組,腳墜大跑鉛比臺釣的窩點要遠。

2)看漂清楚。從釣組來看,浮漂就在竿尖處,在有風浪、逆光、視線不好的條件下使用效果較好。

3)靈敏度好。從靈敏度來看,因為是小浮漂同時腳墜又平衡了浮漂的浮力了,整個浮漂只剩下4目的浮力,也就是零點幾克左右的浮力了,可以講靈敏度也是非常好的,比大跑鉛要靈敏很多。

4)抗走水性好。

5)餌下底快,對付小魚鬧漂效果不錯。

(二)缺點

控制釣目時對剛使用者要多練習一下。

對比圖:A代表臺釣線組,B為腳墜跑鉛線組


評論功能已開通,歡迎評論留言,關注【釣魚和垂釣】,回復或留言你想知道的知識,立刻為你科普信息!

相關焦點

  • 冬季一種效果不錯的釣法,傳統長竿短線單鉤結合靈敏的雙墜調釣
    魚竿應選擇硬調竿,控魚方便,能快速起魚,防止掛草跑魚,長度要在5.4米以上,使用短節竿,攜帶和收放比較方便。釣線根據水深,2或3米都可以,冬季也不宜釣太深,太深雖然溫度比較穩定,但溶氧量也會隨之下降,而且淺水隨空氣溫度變化,增溫較快,比較適合魚棲息。
  • 【釣魚技巧】墜上鉤釣組,別看造型獨特,做到這幾點,提竿就有口
    、石堆底,因為這幾類地形,不管是重鉛沉底,還是懸墜釣法,都有非常強的局限性; 而生活在這種水情、地形的魚種,簡單的用釣浮、離底等思路來作釣,明顯又不太合適,所以墜上鉤釣法,並沒有特別可說道的地方,但是釣組的配置,就比較有意思了;其釣組配置,主要根據目標魚不同來搭配的: 1、目標魚為中大體型魚,多用通線墜上鉤
  • 野釣必殺技:雙鉛線組和雙墜跑鉛,有啥神奇之處?
    再比如說風大或者釣流水,採用的方法往往也都是調整到鉛墜到底,鉛墜到底的鉛墜懸浮首先來說鉛墜會更重一些,其次就是增加了跟水底的摩擦力,這樣方便了拋竿也減少了走漂。不過鉛墜到底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要求,但是靈敏度不夠,採用雙鉛的好處就是既能讓鉛墜很重,又能提升鉛墜到底的靈敏度,實在是野釣中非常實用的釣法。介紹下雙鉛線組和雙墜跑鉛,供各位釣友參考下。
  • 【釣魚技巧】雙鉛線組的製作和使用技巧
    我們通常在釣魚中使用的線組基本都是一個鉛墜,這個鉛墜的目的是平衡浮漂的浮力,讓線組能到底,鉛墜的大小影響線組下降的速度,也影響了線組的靈敏度。雙鉛線組,顧名思義,是兩個鉛墜,兩個鉛墜有兩個鉛墜的妙處。今天聊聊雙鉛線組,雙鉛線組在臺釣和傳統釣中都有使用,原理相同,但是應對的魚情稍有差別。
  • 穩定性好、雙泳層找魚、抗風浪走水,6方面淺析3種雙鉛釣法
    從而可以應對,風浪過大或流水過急的野釣環境。一、3種雙鉛釣法的調釣方法雙鉛釣法大家都聽說過,常用的一般為主線雙鉛下墜跑鉛釣法,另外它還有主子線雙鉛子線跑鉛釣法,主子線雙鉛子線定鉛釣法。2:主子線雙鉛子線跑鉛的調釣方法不同於主線雙鉛,這種釣法是把主線上的子鉛加到了子線上,從而保持了另一條子線的靈敏度!調釣方法和主線雙鉛差不多,也是帶主線上鉛調漂。雙鉤空鉤半水調2目至全目,子線加鉛後雙鉛重力大於浮漂浮力。
  • 調釣和浮漂吃鉛量有啥關係?別把調平釣二神話了,老手自己都不用
    浮漂吃鉛、調釣對釣組的影響臺釣又稱之為懸墜釣法,它比傳統釣最具優勢的地方在於靈敏度高,這點和它獨特的釣組構造分不開關係。靈敏度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關鍵的兩個分別是浮漂的吃鉛量、調釣。浮漂是釣組的關鍵組件之一,浮漂的吃鉛量越大釣組的整體重量越大,具有的穩定性越高。
  • 長竿短線的線組和朝天鉤線組,哪一個更適合野釣
    長竿短線釣法中,關於線組的搭配,有一個特色是單鉤、單墜,並不像臺釣釣組一樣,專門設置一個鉛皮座,比較常見的做法是單獨放個太空豆,然後鉛皮裹在太空豆上就可以了;而長竿短線釣組的調釣,相對簡單,基本上釣鈍守死口為主;但是長竿短線釣組中,還有一種朝天鉤釣組,因為鉤型的原因,配鉛直接附在鉤柄上
  • 是一鉤到底一鉤懸浮好,還是一鉛到底更合適?
    釣大魚的時候,很多釣友都習慣把精力放在餌料和窩料上,從而忽略了浮漂的調釣,可能大家覺得釣大魚難的是目標魚「不進窩」、「不吃餌」,相反只要是能進窩的,線組粗點、調漂隨意點都沒問題。這種說法不能算錯,但我認為裝備和釣法最好還是根據魚情來制定,畢竟釣得到和釣得好是兩碼事,下面關於垂釣大魚時浮漂的調釣我來講講自己的想法。
  • 野釣:3種跑鉛線組,哪個好用?子線雙鉛用過嗎?
    雙鉛釣法在野釣中應用廣泛,主要是為克服小河走水、颳風,而導致的浮漂移動。雙鉛釣法在實踐應用中不斷演進,逐步形成了:母線雙鉛、母子雙鉛、子線雙鉛三種形式,且各有特色。那麼他們分別是什麼結構,又是如何垂釣的,以及釣友的問題,子線雙鉛到底好用與否。
  • 黑坑釣青魚子線能不能加鉛
    下面我把我在黑坑釣青魚,常用的幾種線組的製作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其實大部分線組都可以在子線中加鉛,關鍵看怎麼用:正常懸墜釣法單鉤通線雙鉛滑鉛釣法單鉤通線雙鉛滑鉛釣法(優勢)此種釣法也是國內著名釣魚人李大毛老師常用的釣法,目的還是一樣,讓魚真正的餌吃到嘴裡,提高中魚率。此種釣法在線組上,都是採用單鉤通線,單鉤通線的好處是整根線組沒有連接的地方,提高線組的拉力,碰到大魚發力的時候,不容易斷線。
  • 守大魚線組要結實,論「通線單鉤」在野釣中的優勢及用法
    首先是強度不高、容易跑魚:無論使用哪種魚線,只要線組上打結的地方越多,它整體的拉力就越弱,如果我們使用雙鉤釣組,那麼必須得綁一個八字環,八字環上就會出現兩個節,一是連接主線、二是連接子線。魚鉤是最關鍵的問題,因為通線單鉤更換魚鉤不方便,要換就只能剪斷重新綁,會比較麻煩,所以魚鉤必須買質量好的。釣大魚最基本的就是粗鉤條、大鉤門同時鉤尖要鋒利,至於帶不帶倒刺我認為倒問題不大,無倒刺只要能刺穩一樣跑不了。
  • 魚層混亂,常規釣行程與飛鉛釣法誰佔優勢,了解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釣行程與飛鉛線組區別前文是兩種釣法的由來,儘管原理類似,但線組仍有差別,具體如下:1、浮漂:常規釣行程選用的浮漂,為適應釣行程的要求,通常「兩頭長、中間短」即長腳、短身、長尾。這種浮漂翻身快、下沉慢、速度穩定、信號真實;而飛鉛線組的浮漂還是延續原來線組的浮漂,並沒有更換,如果原來是棗核型的,現在仍然是棗核型的。
  • 三種跑鉛釣法對比,大跑鉛、跑鉛釣夏季常用,小跑鉛是個啥釣法?
    大跑鉛,可以理解傳統釣中的睡鉛。這種釣法的原理就是讓鉛墜躺在水底,固定住釣組,減少颳風流水的影響;如果有小魚,小魚能拉動躺底的鉛墜,浮漂才會出現動作。所以核心就是鉛墜大小適當,小魚拉不動,大魚拉得動,這樣就能實現釣大魚的目的。
  • 【釣魚技巧】冬季降溫自然水域魚口輕該如何調釣?解析2調釣技巧
    最近不少新手釣友會遇到,浮漂沒動而中魚,或浮漂動了就是不中魚的情況,這都是調釣的出現的問題。 冬季的水溫比較低,魚的活動量小,開口吃餌的動作輕而慢,浮漂的動作是相當微弱,作釣時調釣要一定的技巧。對於自然水域的輕口魚情,調釣應該是從釣法開始,選擇不同的浮漂,搭配相應的調漂方法,這樣才能應對冬季的魚情。
  • 【釣魚技巧】重鉛沉底釣法為何越來越深受老釣友的喜愛
    當窩點有魚吃口時,剩下的才是考驗你對餌料狀態味型的掌控,以及合理的調釣,線組鉤子的搭配,只有這樣你才能更加精確的抓住魚口,真正做到漁獲滿滿。如果窩點要是就沒有魚,又何談什麼餌料,小藥,調釣。所以說,釣魚講究的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次的爆護不代表你就次次都能把魚釣好,一次的空軍更不能代表你就不會釣魚。
  • 新學一招,綁好的子線上加一個小鉛豆,釣的更靈對抗走水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一種臺釣應對江河流水的全新釣法––咬鉛釣法。一、咬鉛釣法原理解析在江河流水中臺釣時由於鉛墜是懸於水中的,鉤餌釣組會在水流的影響下捲成一團漂浮於水中,或者在較重的鉛墜作用下(大跑鉛)鉤餌進入水底淤泥從而無法使魚兒發現釣餌,亦或者施行傳統釣鉛墜到底釣組不靈敏。
  • 巧用塑料瓶改串鉤釣組,從水皮到水底,只要草魚進窩就跑不了
    ,這樣串鉤容易沉底,但是這樣一來,如果水比較深,很難做到全水層控制;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自制一下線組,最簡單的做法,是在串鉤和線組連接處,多加上一個塑料瓶,250ml的即可,這個塑料瓶有兩個作用,放我們需要釣浮的時候;這個塑料瓶就起著大浮力浮漂的作用,水滴鉛就起著錨的作用,將整個串鉤錨在半水;如果需要釣底,那麼我們可以將塑料瓶裡裝滿窩料
  • 戶外野釣,重鉛釣底和滑鉛,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戶外野釣,最常見的調釣方式,一是重鉛沉底,二是滑鉛,但是真要讓老鳥來說,其實區別並不算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大多數老鳥,在實戰的時候,並不會輕易將鉛墜鎖死,一般都會給鉛墜餘上2~3釐米的餘量,之所以會這樣做,因為鉛墜鎖死,和放開一定的餘量,是有講究的。
  • 臺釣掛活餌,用子線夾鉛釣法,野生大鯽魚被拿捏得死死的!
    臨近寒露,氣溫真正逐漸降低,到了釣大鯽魚的好時候。此時釣鯽魚,在釣點的選擇上主要兩大類,第一就是選擇釣草,第二就是選擇水底是坡的地形,此時都是容易出大鯽魚的好釣點,還是屬於求釣邊範疇。如果釣草,長竿短線效果最佳。如果釣坡上的淺水明水,臺釣也是完全可以的。不過野釣大鯽魚,使用活餌效果更佳,尤其是在較小的水域中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