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宿州的一個縣,位於四省交界,人口超百萬
宿州,是安徽省最北部的一個地級市,全市下轄1區4縣,其中,碭山縣位於宿州的最北部,處於安徽、江蘇、山東、河南四省交界,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碭山,處於四省交界,交通非常便利。德上高速、310國道、237國道以及多條省道在縣城交匯,隴海鐵路和鄭徐高鐵橫穿而過,設有碭山站和碭山南站,可以很方便地到達周邊各市縣。碭山是一個人口大縣,2018年全縣總人口突破100萬,達到100.2141萬人。
-
安徽一縣力爭設市,就在宿州境內,人口已達120.2萬,未來可期
安徽一縣力爭「設市」,就在宿州境內,人口已達120.2萬,未來可期一直以來安徽都是一個非常低調的省份與江浙接壤,卻沒有江浙那樣的熱鬧。雖然說是低調,但是並不代表著沒有實力,去過安徽旅遊的人都會被那裡的美景所驚豔。
-
宿州有望「合併」的兩個縣,未來「撤縣設市」,經濟或將超越市區
宿州是安徽最北部的一個地級市,自古就是安徽北部門戶城市,和江蘇徐州相望。宿州的歷史悠久,境內留存了不少的古建築、古遺址等文化歷史資源,這裡是淮河文化、楚漢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不僅在古代發展興旺,到了近代宿州的發展也比較不多,這裡是國內的量子通信節點城市,通信技術發展超前。
-
安徽這縣曾歸屬江蘇,65年前被「送給」宿州,現如今迎來大變化
安徽這縣曾歸屬江蘇,65年前被「送給」宿州,現如今迎來大變化提起安徽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我首先想到的是擁有迎客松,雲霧縹緲奇觀的黃山。當然想欣賞古村落之美的一定要去宏村和西遞。看正宗的徽派馬頭牆,青山綠水之間的世外桃源。
-
江蘇連雲港代管的大縣 人口達81萬GDP383億 可以撤縣立市了嗎?
灌南,簡稱「灌」,古稱「海西」 ,自西漢,3個工業園區,2個農業園區,238個村。連雲港市代管;因灌南當時為李廣利海西侯國的封地,故灌南地區有「海西故國」之稱。2018年戶籍人口81.92萬人,男性43.32萬人,女性38.6萬人,常住人口63.72萬。
-
安徽宿州下轄的5個行政區域一覽
截至2020年9月,宿州市下轄1個市轄區、4個縣。宿州市人民政府駐埇橋區銀河一路506號。埇橋歷史悠久,春秋時即為古「宿國」封地,秦漢時已是「舟車會聚、九州通衢之地」,隋朝開「通濟渠」後成為「扼汴控淮」的軍事重鎮。
-
安徽這個市,4個縣全部是國家貧困縣,卻是華東最大雲計算機中心
安徽省是我國華東地區的重要省份,但安徽省的經濟發展並不那麼強, 但是,近年來的增長勢頭也相當快,已經成為全國省份的第十名左右, 另外安徽省自古以來就是人文薈萃之地,有很多有名的景點,安徽省也有很多有名的城市, 例如省會合肥市和皖江名蕪湖市, 今天的小編介紹皖北的城市, 這個城市管轄的四個縣都是國家級貧困縣
-
江西省贛州市18個區縣戶籍人口排行:于都縣排第一,興國縣第二
江西省贛州市18個區縣(或縣級市)的戶籍人口: 1、于都縣,111.92 2、興國縣,85.65> 3、南康區,85.60 4、寧都縣,85.06 5、信豐縣,77.94 6、章貢區,76.90 7、瑞金市,71.01 8、贛縣區,65.88 9、會昌縣
-
江蘇有一個大縣 人口達121萬 GDP竟然超483億元
豐縣,又名鳳城,徐州市下轄縣,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東與銅山區、沛縣相連,北與金鄉、魚臺縣接壤,南與碭山、蕭縣毗鄰,西接單縣。處於淮海經濟區中心地帶和華北平原的東南邊緣。
-
這兩個縣原本屬於徐州兩千年!願你離鄉60載,歸來仍是少年
/保衛它,豐沛蕭碭從古多英雄!/ 1953年的區劃調整,造成了八個縣分屬於兩省三市的局面。即分屬於江蘇、安徽二省,徐州、宿遷、宿州三市,造成原來的徐州的支離破碎,結束了蕭縣、碭山從漢朝到建國前屬徐州管轄的歷史。
-
郴州管轄的一個縣,對接廣東第一城,人口65萬,GDP超215億
宜章古稱義章,建縣於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已有1400年的歷史。宜章是朱德、陳毅領導湘南起義的策源地,全縣有3780人跟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解放後被國家民政部認定的革命烈士有1670人。宜章養育了中國早期工人運動傑出領袖鄧中夏,以及黨政軍優秀人才毛科文、胡少海、張際春、陳光、歐陽毅、曾志、彭儒、肖新槐、吳仲廉等。
-
福建這4個縣,會是撤縣設區之地,有2個全國百強縣
福建面積12.4萬平方千米,人口3839萬人,下轄有44個縣,其中有兩個縣為全國百強縣,會是撤縣設區的地方,下面是它們的概況:1、閩侯縣,福建省閩侯縣,福州市下轄的一個縣,被稱為「中國橄欖之鄉」,古稱「八閩之首邑」,總面積2136平方公裡,人口69.5萬人,閩侯縣在百強縣排名第46
-
安徽「不甘落伍」,或將「合併」這兩個縣,當地必將迎來大變化!
宿州是安徽最北部的地級市,自古以來就是安徽北部的入口城市,與江蘇徐州眺望。 宿州歷史悠久,國內保留了許多古建築、古遺蹟等文化歷史資源,這裡是淮河文化、楚漢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不僅古代,向近代宿州的發展也很少,這裡是國內的量子通信節點城市,通信技術的發展正在進行。
-
河南這6個縣發展都不錯,或將「撤縣設市」,誰會最終脫穎而出
河南這6個縣近年發展都不錯,均已申請「撤縣設市」,誰會脫穎而出。河南古稱中原,是我國中部地區的一個省份,也是人口大省,人口數量位居全國第三名,這些年河南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五名。
-
肇慶有個縣,人口52萬,農村人均收入1.5萬,是「中國松脂之鄉」
截至2018年,封開縣轄16個鎮,年末常住人口37.01萬人,戶籍人口52.48萬人。有姓氏438個。縣人民政府駐江口街道。西距梧州市22公裡,東距肇慶陸路142公裡,水路152公裡;與廣州相距陸路255公裡,水路281公裡。封開縣曾是嶺南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之要地,是古嶺南人最早的繁衍生息地,是嶺南文化發祥地,是粵語發源地。
-
福建第一人口大縣:戶籍人口166萬,洪承疇出生於此
南安市是福建省縣級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市境東交泉州市洛江區、豐澤區、鯉城區、晉江市,南接廈門市翔安區,與金門縣隔海相望,西鄰安溪縣、同安區,北連永春縣、仙遊縣。東安縣上古時期,禹鑄九鼎分天下為九州,今境屬古揚州地域,西周時為七閩地。
-
最新人口普查;黔西南州8縣市人口一覽:興義市93萬,冊亨縣24萬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設立於1981年,首府駐縣級興義市,下轄2個縣級市、6個縣共計8個縣級行政區,另設有義龍新區(非行政區),2019年末全州戶籍人口368.81萬人、常住人口 288.6 萬人,常住人口規模略低於湖北荊門、內蒙古包頭,略高於湖南湘潭、山東威海。
-
該縣是河南傳統農業縣,古稱「裕州」,擁有人口百萬,歸南陽管轄
在河南省南陽市的管轄下,古稱「裕州」,有一個縣擁有人口一百多萬,是河南省的傳統農業縣,是河南省開發比較早的農業縣之一,同時也是南陽的北大門,該縣就是南陽的方城縣。方城縣擁有悠久的歷史,古稱「裕州」,為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同時也是我國的絲綢之路發源地之一,春秋時期為楚地,到了秦朝時期開始設置陽城縣,漢朝時期的時候改為堵陽縣,到了北魏時期開始改為方城縣,後來經過了多次廢置更改,到了民國時期再次復置方城縣。
-
宿州一縣「走大運」,迎來合青高鐵並設站點,未來有望「崛起」
宿州一縣「走大運」,迎來合青高鐵並設站點,未來有望「崛起」往常人們一提起經濟就會想到北上廣,提起旅遊就會想起江蘇杭州。畢竟這倆地,應了那句俗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安徽的小燒餅不光圓圓的看著小巧玲瓏,一口一個,能感受到黴乾菜香甜鮮辣的滋味在唇舌間迴蕩。安徽的美景就更多了,你沒有去過宏村,你根本不敢說你見過什麼世外桃源。除了宏村去安徽一定要看看黃山的雲海,感受一下肉眼可見的雲海翻湧世外仙境。2020年上半年安徽GDP為17551.1億元。
-
我國被稱「不南不北」的省,其中1省經濟一直上升,「人口過億」
江蘇省,我國4個「不南不北」省份之一,淮河自西向東經過中國第二大經濟省江蘇,將江蘇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其中南京、無錫、常州、蘇州等市屬於蘇南,是江蘇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淮河以北的徐州、宿遷、連雲港等屬於蘇北,經濟相對比蘇南地區差一些(但在全國來說,相當不錯),江蘇省在中國廣東之後的第二大省,也是長三角城市經濟群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