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以來,加拿大的人權和民族意識高漲,追求共處一國的各個民族群體在各自保持它的文化獨立和發展自己。加拿大的拼合主義,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馬賽克文化心態自然會走進各自文學藝術的社會探索。
一、加拿大的拼合主義,植根於各自社會文化經驗所形成的社會形態,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調和妥協的方式迴避衝突而達到和平共處,使得加拿大文化成為所謂的「新世界的舊人」的文化
20世紀60年代以來,加拿大人的權和民族意識強烈,使得加拿大當中的文化的馬賽克精神進一步的得到發揚光大。保持它的文化獨立和發展自己的文化特徵的前提之下多元一體的團結,且文化保守傾向。
這一史詩般的三部曲故事有三個主題,對親英同化主義的憂慮、對於折衷的英國法國二元文化主義的探索以及對多元文化主義的呼喚,又散見於文獻著作的字裡行間,雖然非常地難以把握,卻也是赫然地存在著。
我們之所以認為它是文化的拼合性而不是融合性的文化的心態,和其尊重各個文化社團一直有的傳統的文化秩序以及倫理道德和宗教、以調和妥協的方式迴避衝突而達到和平共處。
強調群體存活的民族群體之間的和平共存,這一種文化的存活心態和美國式的個體的開拓主義心態有非常明顯地區別。
對於少數民族和土著的群體,有更加開明和更加容忍的態度,這一種文化容納的心態是加拿大馬賽克主義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一個基本條件。
我們對於這一類文化心態強調,不同民族文化就像馬賽克瓷磚一樣相互地融合或者整合,這一種文化心態時隱時現,但是又是執著地在加拿大文化文學作品當中顯現出來,逐漸地成為其文學主體當中的一種特色和傳統。
早期的時候,加拿大作家在它的作品當中表現出來的那一種親英主義民族歸化政策的憂慮、窘迫似乎就是加拿大馬賽克主義文學傳統最早的文學反映,加拿大現代作家在他們的作品當中經常精心地探索英國法國兩大文化的二元共存和交流。
這似乎是加拿大馬賽克主義文學傳統由二元主義向多元化主義的發展,三者相連形成加拿大文學文學當中的鮮明的馬賽克拼合主義傳統。
二、保守主義的親英歸化政策,使得加拿大社會產生了和美國文化相區別的文化特點和獨特的文化歸屬感,造成了印第安人、法籍加拿大人和英籍加拿大人之間的懷疑、不和,甚至是衝突的局面
美國的獨立革命使得一大批的親英主義者逃離到加拿大,他們逐漸地開始創建屬於他們自己的國家以及政府,並且非常努力地創造自己的民族文化,親英主義成為這一些人的立國的神話,這一個時期也就成了加拿大民族文化的神話的創造時期。
美加邊境的衝突和戰爭、龐蒂亞克大起義,這一些立國的大事件使得當時的加拿大白人產生了以親英歸化為特徵的文化歸屬感,親英歸化就是要將英國文化主義作為一個標準來改造加拿大非英語民族及其文化,從而形成統一的民族文化歸屬感。
這一種保守主義的親英歸化政策,雖然使得加拿大社會產生了和美國文化相區別的文化特點和獨特的文化歸屬感,但是也造成了印第安人、法籍加拿大人和英籍加拿大人之間的懷疑、不和,甚至是衝突的局面。
然而,當時還是十分年輕的加拿大社會還必須建立在三大種族的和平共處的團結上,才能夠去抵抗美國的吞併的企圖,這當然成了親英主義的早期的加拿大社會所能夠感受到的文化困惑,這一種困惑使得不少的加拿大早期的作家們,在他們的作品當中流露出對親英歸化的民族文化政策的惶惑。
1812年,美軍入侵加拿大,印第安大酋長德古莫塞在痛苦的思索之後,毅然而然地帶領其部族加入加拿大親英主義軍隊,英勇的抗擊美國軍隊,並且為初創的加拿大民族國家捐獻戰場。在作品當中,在明顯的軍事優勢的美國侵略和擴張面前,加拿大親英力量只有聯合印第安人的力量才能夠與之抗衡。
在作品的開始,描述了德古莫塞怎麼樣憤怒地譴責加拿大白人的親英歸化政策給印第安社會文化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困難。
在這一基礎上,刻畫反映了這一位印第安大酋長對於印第安人介入戰爭的猶豫,是布洛克令博大的基督教寬容精神和對印第安民族的同情以及理解,最終贏得了德古莫塞的忠誠,他決定和加拿大的白人結成合作性的聯盟,帶入印第安人進入抗美戰爭。
這一個聯盟,就是加拿大文學當中最先明確地表達的馬賽克文化拼合主義思想,在梅爾的故事裡面,布洛克犧牲之後,接任的司令官對於印第安同盟軍的不信任、不友好,在戰鬥當中,它帶領軍隊悄悄地撤退,而且讓德古莫塞部隊孤軍奮戰。
由此,拼合主義的文化意識已經明確地呈現在加拿大的文學,繼梅爾的作品之後,德古莫塞的故事成為一種文學上的主題,廣泛地出現在加拿大文學當中,那些如同溪流一般的文化拼合意識流似乎已經匯成長河,召喚著文化二元拼合主義的到來。
三、英、法籍加拿大文化在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以及價值觀方面擁有很多共同點,他們文化和馬賽克式拼合,建立聯邦政府成為很多加拿大文化人士觀念,於是,「多元團結」的文化拼合心態轉換成「一個國家兩種交流文化共存發展」的發展政策
進入二元拼合時期的加拿大社會,我們好像是在閱讀一個爭吵不休的古老家族的隱喻的故事,遠遠的在大洋一邊的已經衰弱貧困,沒有能力去照看遠在北美的加拿大,鄰居美國,不僅僅越來越強大而且越來越聰明,他不再使用武力而是用金錢和微笑來收買加拿大。
加拿大已然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英籍加拿大似乎就像是一個丈夫,而法籍加拿大就像是嬌妻,其他的族籍的加拿大人就是子女,作為一家之主的英加拿大已經建立起來了基業,並且企圖用最為古老的傳統來面對新的局面。
他不畏懼發現美國正是在用金光閃閃的美元和殷勤的微笑來引誘法加拿大,法加拿大有所心動,現代工商化就像華美的服裝,令其嚮往,也是緊急需要金錢的。
在早期的加拿大文學裡面出現的馬賽克拼合主義意識,雖然是對親英歸化的民族政策提出了質疑,親英歸化政策仍然是加拿大政府的一個基本的民族政策。1812年美加戰爭之後,加拿大已經消除了美國軍事兼併的威脅以及外部的壓力,於是法加拿大開始確保其語言文化的獨立的發展,而且反對親英歸化政策。
美國人萬分高興地看待魁北克獨立運動,並且別有用心地從政治和經濟上支持魁北克地區工商業化,企圖使得該地區美國化,法加拿大知識分子首先意識到,魁北克美國化才是直接地威脅到法語文化的生存和發展,甚至是法語文化的自殺。
這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英和法籍加拿大文化在政治和經濟以及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方面其實都擁有著很多共同的地方,他們的文化和馬賽克式的拼合而建立聯邦政府成為很多加拿大文化人士的觀念。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多元團結」的文化拼合心態就越來越強烈的使得加拿大政府將其親英歸化民族政策轉換成為二元拼合的文化政策,即是「一個國家兩種交流文化共存發展」的發展政策。
在加拿大的文學當中, 很多重要的英法國籍的作家都要在他們的作品當中探討過英和法兩大文化怎麼樣去和諧共存,又能夠獨立的去發展的問題,我們只需要瀏覽一些在他們的作品當中,既講述了怎麼樣去組建和維繫加拿大這一個英法文化拼合性共存的民族的大家庭,將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結合起來,創造出重要的小說。
加拿大的文化二元拼合主義,並不僅僅是針對英法語民族文化,對於加拿大所有的民族群體都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其實質是加拿大二元拼合文化潛在的原則強調,在加拿大一切的民族都是平等的,都是可以在馬賽克式的拼合團結的基礎上維持其自身的文化獨立的發展,也正是因為這樣,文化二元拼合主義為加拿大文化多元拼合主義奠定了基礎。
文獻:
《加拿大文學主義中的親英主義》
《加拿大文化多元拼合主義》
《文化二元拼合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