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解放軍攻克諒山,沒繼續進攻河內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2020-12-14 騰訊網

1979年的時候,越南不斷對我國邊界進行侵佔騷擾,讓邊界百姓民不聊生。解放軍被迫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20萬大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攻克越南軍事重地(諒山),打的越軍節節敗退,可謂是讓越南傷亡慘重,諸多王牌師一一被解放軍打敗。

諒山被攻克後,在往前走全是平原,越南首都河內無可守之地,當時嚇得河內政府準備遷移。眼看河內唾手可得,解放軍卻被下令撤回,這讓許多人表示不解,當時為何沒有繼續進攻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對越自衛反擊戰最終目的是教訓越南,而不是佔領越南。攻克越南最重要的防守軍事城市,就算是達到目的,撤軍也就比較合理。

越南在挑逗中國邊境前,曾與蘇聯籤訂友好條約,其中就包含如果一方遭到第三方攻擊,便會無條件進行幫助。當時蘇聯曾我國北方屯兵百萬,如果解放軍繼續進攻越南,搞不好蘇聯出兵就得不償失了。畢竟當時的中國剛經歷過戰亂,不宜再次發生大規模戰鬥,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也是忍無可忍,當時的越南實在太過分,讓邊境百姓得不到安寧。

相關焦點

  • 攻克諒山後,鄧小平下令收兵,許世友火線「抗命」:打過奇窮河!
    那麼,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於讓許世友將軍怒氣衝天,置鄧小平收兵的命令於不顧,向中央軍委提出繼續進兵的請求,更讓中央軍委更改了原定作戰計劃,非要打過奇窮河不可呢?本文就為大家揭開這背後的來龍去脈。諒山,是越南首府河內的「北大門」,也是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極為關鍵的一點。我軍如將此處攻克,再往南去將一馬平川。
  • 1979年的三月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中國凱旋而還
    對越自衛反擊戰以中國979年3月7日勝利撤回、3月16日勝利凱旋而歸結束,圖為凱旋而歸的中國軍隊。1979年2月17日,中國解放軍動用20萬人的兵力,在長距離的越南邊界上拉開了戰線,對越南發動了進攻。在二十天的的戰鬥中,雖然中國軍隊雖有傷亡,但向越南一方推進約40公裡。
  • 諒山戰役,解放軍半小時打了幾萬發炮彈,所有房屋被炸毀
    諒山市,位於廣西北部地區,北距中越邊境只有18公裡,南距越南首都河內130公裡。諒山坐落在一個小盆地中,層巒起伏、叢林密布的越北山地,這裡是越南首都河內的北大門,諒山以南就是廣闊的平原地區。諒山還有通往河內的鐵路,公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 對越反擊戰:如果越軍以主力迎戰,情況會變成什麼?
    在解放軍雷霆萬鈞的攻擊下,越軍一再敗退。僅僅28天,解放軍便成功攻陷越南諒山陣地。可以說,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軍一敗塗地,昔日抗法抗美取得的優秀成績全部化為灰燼。 這場短暫而激烈的邊境局部戰爭,已經結束40年。幾十年以來,一直流傳這樣一個話題:如果越軍以主力迎戰,情況會怎麼樣呢?他們能否頂住解放軍的進攻,會不會打敗解放軍呢?
  • 對越反擊戰中,中央為何派遣74歲的許世友出徵,而不是粟裕?
    在對越反擊戰中領導了由解放軍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0軍、第54軍和第59軍組成的東線兵團前往越南邊境作戰。自此解放軍分為東、中、西三路向越南發起進攻,開始了捍衛我國領土主權的戰鬥。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最倔師長:寧可被罷官,也絕不放過一個俘虜!
    原來,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是有劃下底線的,而這個進攻的底線,就是攻佔諒山後,不許越過奇窮河。我軍設下這條底線,並非是對敵人手軟的「婦人之仁」,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戰略部署。諒山市作為通往越南首都河內路上的必經城市,攻克諒山便意味著河內大門已經向我軍敞開,想要破敵首都根本不是問題。這裡就要提到我軍第二階段的主要目標——越南諒山地區了。
  • 對越反擊戰,越軍的實際戰力如何?真實戰例讓我軍大開眼界
    對越反擊戰,越軍的實際戰力如何?真實戰例讓我軍大開眼界1979年,因為越南的挑釁,中國解放軍打響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僅僅一個月時間,越軍便展現出難以招架的態勢。對於越南的屢次挑釁行為,解放軍予以多次警告,但並未得到越南的理解。不僅如此,越南反而變本加厲地對我邊境用兵,一度威脅著邊境居民的人身安全。對此,中國不再容忍,派遣20萬解放軍奔赴越南同越軍激戰。由此,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
  • 對越反擊戰中,重創越軍的四支威武之師,第一被人們稱為外戰專家
    眾所周知,諒山戰役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組成部分,1979年3月1日,諒山爆發激戰,越軍自河內增援精銳的首都防衛軍第308師向諒山展開反擊,並使用化武。42軍被迫後撤,中國緊急將後方炮兵師拉至前線進行壓制即拼刺刀。
  • 對越反擊戰:此人從莫斯科飛到河內,稱10天打退我軍,後被打臉
    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看似只有中越兩國參戰,其實在冷戰格局下,牽扯的勢力遠比明面上多,就比如蘇聯。其實越南倒向蘇聯的原因就是跟他「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美夢有關,在其統一獨立後,想要將版圖再擴大,把昔日法國另外的兩個殖民地國家寮國、柬埔寨也一併統一了,並且還希望中國能跟以前一樣進行大量、無私的援助。
  • 對越反擊回顧:看到最後戰士犧牲的樣子,才體會到戰爭的殘酷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僅僅幾天時間,我軍便順利進攻到越南重鎮諒山。越南的諒山北臨山嶽,南接平原,堪稱越南北方最重要的戰略要地。當時,諒山戰役打響之前,越南當局自恃諒山地勢險要,加上他們所布置的交叉火網。
  • 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的第一天,越南有什麼反應?
    而一直以來,我們都秉持著國家主權不容侵犯的觀念,而且在中越交戰前中國還對越南進行過經濟和國內建設等大規模的援助,但沒想到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花了幾百億美元就養出了這個白眼狼。於是我國迅速調集在雲南和廣西的兩支邊防部隊,開始進行對越南的反擊戰。
  • 真實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遠比電影《芳華》要殘忍
    這從自衛反擊戰開打的同時, 瀋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部隊均進入一級戰備的情形中,就能看出端倪。美國的算計如此險惡,居然有人說中國在給美國送「投名狀」,這不是扯淡嗎?其實,中國之所以對越南動手,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越南在蘇聯的扶持下,野心迅速膨脹,而對中國領土,尤其是海上領土的覬覦,讓越南國內的反華浪潮越演越烈。
  • 無法磨滅的屈辱烙印 對越反擊戰中448團集體投降!_騰訊網
    1979年,因為當時越南當局的錯誤政策,爆發了中越邊境對越自衛反擊戰。說實話,中國79年的仗打的不是很漂亮,官方的報導看不到一些真實的內容,一些中國軍人所做的事情已被掩蓋,而這其中最恥辱的一幕莫過於數百解放軍集體投降! 3月2日,越北重鎮諒山失守,拱衛首都河內的門戶已被推開。
  • 中越戰爭,我軍打贏諒山戰役後,為什麼會突然撤軍?
    今天我們接著講中越戰爭的諒山戰役,這次戰役解放軍大獲全勝,本可以繼續擴大戰果,但是指揮部突然收到國內的命令:迅速撤軍,撤回中越邊境線上。那為什麼解放軍要撤軍呢?
  • 越軍怎麼也沒想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進攻
    越軍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進攻 戰役發起之後,步兵和裝甲兵在強大的炮兵火力支援下,迅速突破越軍在邊境一線的防禦,
  •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的真實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中國一共調派了56萬的兵力參與此次戰爭,而越方參與此次戰爭的兵力是陸軍10萬名,還有民兵15萬名,戰爭結束之後我軍的總傷亡人數為27000人,而越軍的總傷亡人數為6萬人,另外還有50000名民兵,中國以較小的代價就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結局。
  • 對越反擊戰的宏大計劃,從寮國打出去,直插越西北,攻克奠邊府
    眾所周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79年初春進行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是分為兩個方向同時進行的。廣西方向是東線,由許世友司令員、向仲華政委為首的廣州軍區前指指揮,當面之敵是越軍第一軍區所屬部隊,戰場是越南的廣寧省、諒山省和高平省;雲南方向是西線,由楊得志司令員、劉志堅政委為首的昆明軍區前指指揮,當面之敵是越軍第二軍區所屬部隊,戰場是越南的萊州省、黃連山省和河宣省。
  • 壯士一去不復還:對越作戰勇士們出徵前合影
    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動用20萬人的兵力,在1000多公裡長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進攻。在兩個星期的戰鬥中,雖然中國人民解放軍傷亡慘重,但向越南一方推進約40公裡。
  • 越軍怎麼也想不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發起進攻
    越軍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進攻 「中國邊防部隊忍無可忍奮起還擊,完全是正義的行動。 越軍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進攻 戰役發起之後,步兵和裝甲兵在強大的炮兵火力支援下,迅速突破越軍在邊境一線的防禦,繼續敵人縱深發展進攻。
  • 對越反擊戰結束後,解放軍是怎麼撤軍的?說出來你別不信!
    1979年3月4日早晨6時50分,在廣西友誼關方向執行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任務的廣州軍區55軍,集中了21個師屬以上炮兵營共計276門大口徑火炮,對越南諒山市南市區,及其以南5公裡的主要制高點、防禦工事等37個目標進行了10分鐘的炮火準備,打出炮彈5520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