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規律在教招考試中主要是考查理解類的內容,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一、感覺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響著對某種刺激的感受性的現象。在同一感覺相互作用中,我們需要掌握的是感覺對比。
感覺對比指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產生的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感覺對比包括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不同刺激同時作用於同一感受器時,便產生同時對比。例如,灰色方塊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來亮些。不同刺激先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時,便產生繼時對比。例如,吃了糖果後再吃橘子,會覺得橘子是酸的。
2.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產生的感覺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說,對某種刺激的感受性會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發生變化。一般表現為:對一個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對一個感受器的強烈刺激會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例如,微弱的聲音刺激可以提高視覺對顏色的感受性,強噪音會降低視覺的差別感受性。生活中,我們能體驗到味覺和嗅覺的相互作用。如果閉上眼睛,捏住鼻子,我們將分不清嘴裡吃的是蘋果,還是土豆;感冒的人常常味覺不敏感。
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還有一種特殊表現——聯覺,指一種感覺兼有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象。例如,切割玻璃的聲音會使人產生寒冷的感覺;看見黃色產生甜的感覺,看見綠色產生酸的感覺;紅、橙、黃色使人產生暖的感覺,綠、青、藍使人產生冷的感覺。
二、感覺適應
由於刺激物對感覺器官的持續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
1.視覺適應
視覺適應包括明適應和暗適應兩種。當我們從暗處來到光亮處,剛開始會覺得目眩,看不清周圍的東西,幾秒鐘以後才逐漸看清周圍的物體,這叫明適應。明適應使視覺器官在強光的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當我們從光亮處來到暗處,開始什麼也看不清,若干時間後才逐漸看清周圍事物的輪廓,這叫暗適應。暗適應使視覺器官在弱光的刺激下感受性提高了。
2.聽覺適應
生活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聽覺適應的現象。例如,去參加一個舞會,剛到舞會現場時會覺得音樂聲很強,呆一會兒後,會覺得音樂聲沒有剛開始聽起來那麼大了。一般認為,聽覺適應會使聽覺感受性暫時降低,而且聽覺適應具有選擇性。也就是說,在一定頻率的聲音作用下,人耳對該頻率聲音及鄰近頻率聲音的感受性會降低,而對其他頻率聲音的感受性不會有影響。
3.嗅覺適應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居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說的是嗅覺適應。不同的刺激,嗅覺適應的時間不同,有的只需一兩分鐘,有的需要十幾分鐘甚至更長。嗅覺的適應也具有選擇性,即對某種氣味適應後,不影響對其他氣味的感受性。
4.味覺適應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味覺適應的經驗。例如,「廚師做菜,越做越鹹」就是由於味覺適應的緣故。
5.膚覺適應
膚覺是物體的機械、溫度特性作用於皮膚表面而引起的感覺。膚覺的基本形態包括觸壓覺、溫度覺、痛覺。其他各種膚覺是由這幾種基本形態構成的複合體。觸壓覺的適應較快、較明顯。例如,戴手錶的人平時不覺得手腕上有重物。溫度覺的適應也較快,大約三四分鐘後便能感受到。痛覺是很難適應的。因為痛覺具有保護作用,正因為痛覺難適應,它才成為傷害性刺激的信號而具有生物學的意義,確保機體的健康。
以上便是有關感覺規律相關知識點的總結,在教師招聘考試備考過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結合以上的邏輯梳理來對其知識點進行熟練地把握。
最後,再次希望能對各位考生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