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中方國防部和俄羅斯聯邦國防部聯合宣布:12月22日,中方與俄羅斯兩國空軍位亞太地區組織實施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中方空軍派出4架轟-6K戰略轟炸機,與俄羅斯空天軍2架圖-95MS戰略轟炸機聯合編隊,位日本海、東海有關空域組織聯合巡航。飛行期間,兩國空軍飛機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未進入他國領空。中俄雙方開展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旨在進一步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升兩軍戰略協作水平和聯合行動能力,共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此次行動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內項目,不針對第三方。
作為我國自行設計的新一代中遠程轟炸機,轟-6K「戰神」一經問世便一躍成為我國空軍遠程進攻作戰的核心力量。資料顯示,轟-6K的最大作戰半徑超過3500公裡,最大航程可達8000公裡左右,可以一次性搭載6枚具備對陸和對海能力的長劍-10A型巡航飛彈,飛彈射程達上千公裡,打擊精確率小於10米,作戰速度1.5至2.5馬赫,戰鬥部重500千克,這令轟-6K具備了強大的遠程打擊能力,成為我國空軍空基遠程打擊的一個重器。而至於圖-95MS,其取消了翼下機炮塔座、後機身觀察窗和部分電子對抗天線,機身相比老式的圖-95更加簡潔流暢,如今早已成為俄羅斯空天軍的標誌性武器。據悉,圖-95MS的高空最大巡航速度達到735公裡/小時,掛載6枚Kh-55核彈頭巡航飛彈時可一口氣在空中飛行超過1萬公裡,且掛載的飛彈可在防區外打擊目標。毫不誇張的說,中俄兩國空軍此次派出的6架戰略轟炸機完全可以滅掉一個美日聯合艦隊。
對於中俄兩軍組織實施的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有評論認為,這不僅給日韓兩國,還給將日韓兩國視為該地區安全戰略要地的美國造成巨大震動。分析稱,中俄針對的是在亞太地區擁有影響力的美國的存在。中俄對外展示了共同發現和攻擊海上目標的能力,而美國介入亞太地區紛爭的門檻也將會提高。此外,也有觀點指出,中俄兩軍組織實施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正顯示兩國軍事關係不斷提升,進一步表明了兩國合作已經進一步成熟,並對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同盟關係構成直接挑戰。事實上,在當前美國與中俄關係進一步緊張之際,俄方曾暗示俄中有結成軍事同盟的可能,但目前無此必要。有專家分析指出,一旦俄中結盟,兩國的軍事實力在總體上將壓倒美國。當然,面對中俄的強勢出擊,美日韓聯盟下一步如何應對,也必將成為東北亞局勢的新看點。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的要求下,美日艦隊曾準備在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附近演習,但現在已經出現了撤退的跡象,因此可能是受到了此次中俄兩軍組織實施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的影響。分析人士認為,中俄兩次巡航都選日本海、東海方向,說明中俄對此方向的戰略穩定抱有持續的、共同的擔心和關注。對俄羅斯來說,到公海上空開展戰略巡航是家常便飯。但隨著中方面臨的安全風險增大以及中方空軍相關能力的提升,預計中方空軍的遠程戰略巡航也會逐步增多。與去年相比,今年聯合訓練編隊中中方的轟-6K從2架增加為4架,有專家對此表示,隨著中俄戰略轟炸機聯合巡航越來越多以及雙方演練水平的提升,未來雙方聯合巡航的規模會發生變化,機型也會有所變化,比如出現空中加油機,航程也會更遠一些。當然,中俄空中戰略巡航都是在國際海空域進行相應訓練,其它國家也沒有權利對此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