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創破密奇蹟的中國「天才」截譯日本偷襲珍珠港

2020-12-26 中國網文化

兩創破密奇蹟的中國「暗算天才」

在電視連續劇《對手》中,中國的密碼專家們多次破譯日本的軍用密電。事實上,二次大戰期間,日本陸軍與海軍的密電碼始終未被破譯過,日本的空軍密電碼則比較簡單,容易破譯。

中國的「暗算」天才叫池步洲……

不到一個月,池步洲破譯了日本幾百封密電

池步洲生於1908年,福建省閩清人。他從小就聰慧好學,高中畢業後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在機電專業就讀。畢業後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武官署任翻譯,並娶一位名叫白濱曉子的日本姑娘為妻,育有三個兒女,一家人其樂融融。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池步洲的人生從此改變了。

1937年7月25日,也就是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抗戰演說的第八天,一心想回國參加抗戰的池步洲,歷經周折,終於帶著家人回國。為此,他的妻子白濱曉子與自己的日本家人斷絕了關係。五年前,白濱曉子自作主張嫁給池步洲,她的家人極力反對。這次白濱曉子居然要跟夫婿回國,破壞天皇的「聖戰」,白濱家庭更是氣憤萬分,但是,按照日本望族的傳統家規,嫁出去的女兒改從夫姓,就不再算是家庭成員了,一切行動,悉聽夫家的意志。白濱家宣布,白濱曉子一定要跟夫君回國,白濱家人不幹涉,但從此兩家不再有任何瓜葛,以後白濱曉子無論死活,都不許再回娘家,視同潑出去的水。

池步洲回國後,初在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統計科機密二股做破譯日軍密電碼的工作。其時,一腔熱血的池步洲對電碼一無所知。但他聽有關宣傳說,如能破譯出日軍的密電碼,等於在前方增加了十萬大軍,愛國情深的他就欣然接受了這份工作。

1938年6月,池步洲奉命調到漢口陸軍密電研究組。這個機構既不屬軍統,也不屬中統,而是直屬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是蔣介石的秘密諮詢機關,由蔣介石的內弟毛慶祥任組長,原交通部電政司對密電素有研究的霍實子任主任,後來又把李直峰(其真實身份是中共地下黨員)調來當副主任。

在兩個破譯密電碼的機關工作了一年多後,池步洲發現其內部派系林立,爾虞我詐,很是厭倦這樣的環境。他報國心切,不久便辭去密電研究組的工作,到國民黨中央電臺國際臺擔任日語廣播的撰稿和播音,同妻子白濱英(白濱曉子的中國名字)一起進行抗日反戰宣傳。

後來,軍政部部長何應欽又調他到軍政部無線電臺總臺去做破譯日軍密電碼的工作。他再三推辭,仍無法推掉,最後只好以「每晚去指導兩小時,不妨礙對日廣播工作」為條件接下了這份差事。於是,他從1939年3月1日起開始業餘從事對日軍密電碼的破譯研究,該小組由池步洲負責,相關業務仍由「密電研究組」領導。

因系統不同,日軍的陸海空軍的密電碼差別很大。其中,陸軍的密電碼最難破譯。整個抗戰期間,日本陸軍與海軍的密電碼始終未被破譯過。而空軍密電碼則比較簡單,容易破譯。當時,池步洲收到的密電碼、有英文字母的,有數字組成的,也有日文的,其中以英文的為最多。但不論哪種形式,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字符之間不留任何空,一律緊密連接,不像英文電報每個單詞一組,也不像中文電報每四個數字一組。有些英文密電,只從報頭的TOKYO判知它是發自東京,內容則連一個字也看不懂。開始還以為它是軍事密電,後來根據其收報地址遍布全世界,初步判斷是日方的外交電報。池步洲決定從這些數量最多的英文密電碼開始著手。

由於精通日語,很快,他逐漸破譯了一些字詞,再根據日語的漢字讀音,順藤摸瓜,又破譯出一部分相關字,直至整篇電文的全部破譯。

就這樣,從1939年3月起,池步洲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裡,就把日本外務省發到世界各地的幾百封密電一一破譯出來了。被破譯的密電,其特點是以兩個英文字母代表一個漢字或一個假名字母,通常都以LA開頭,習慣上即稱之為「LA碼」。這等於池步洲為自己弄到了一本日本外務省的密電碼!像這種破譯密電碼的工作,今天就是使用計算機,也要花費相當時間,而池步洲在不到一個月就大功告成,這不能不說是破譯密電史上的一個奇蹟。為此,軍政部還給他頒發了一枚獎章。

成功截譯日本偷襲珍珠港

1940年8月1日,美國宣布對日禁運,並凍結日本在美的銀行存款。當時日本外務省緊鑼密鼓地給西南太平洋各地,包括菲律賓、安南、暹羅(泰國)、仰光、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以及其他群島上所有的使領館發出密電,命令除留下LA密電碼之外,其餘各級密碼本全部予以銷毀;同時頒布了許多隱語,如「西風緊」表示與美國關係緊張,「北方晴」表示與蘇聯關係緩和,「東南有雨」表示中國戰場吃緊,「女兒回娘家」表示撤回僑民,「東風,雨」表示已與美國開戰,共有十幾條之多,並明確規定這些隱語在必要的時候會在無線電廣播中播出,要求各使館注意隨時收聽。一時間,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一直關注日本情報的池步洲發現,從1941年5月份起,日本外務省與其駐檀香山(今美國夏威夷州首府)總領事館之間的密電突然增多,除了僑民、商務方面,竟有軍事情報摻雜其中。他加緊了密碼破譯工作,並對美軍的一些情況做了研究,他驚訝地發現日軍電碼的內容主要是珍珠港在泊艦隻的艦名、數量、裝備、停泊位置、進出港時間、官兵休假時間等情況。外務省還多次詢問每周哪一天停泊的艦隻數量最多,檀香山總領事回電:「經多次調查觀察,是星期日。」這便是後來日軍選擇12月8日(星期日)偷襲珍珠港的重要依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電文中還頻繁提到夏威夷的天氣:說當地三十年來從來沒有暴風雨,天氣以晴好為主。

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截獲了一份由日本外務省致日本駐美大使野村的特級密電,要求他:一、立即燒毀各種密電碼本,只留一種普通密碼本,同時燒毀一切機密文件。二、儘可能通知有關存款人將存款轉移到中立國家銀行。三、帝國政府決定按照御前會議決議採取截然行動。

池步洲認為,這是「東風,雨」(日美開戰)的先兆。結合此前譯出的檀香山軍事情報,池步洲作出兩點推測:一、日軍對美開戰的時間可能是星期天;二、襲擊的地點可能是珍珠港。他把譯出的電文送給頂頭上司霍實子主任,並談了自己的判斷。霍實子點頭稱是,當即提筆籤署意見:「查『八·一三』前夕日本駐華大使川越曾向日本駐華各領事館發出密電:『經我駐滬陸、海、外三方乘』出雲『旗艦到吳淞口開會,已作出決定,飭令在華各領事館立即燒毀各種密電碼電報本子。』說明日寇已決定對我國發動全面戰爭。現日本外務省又同樣密電飭令日本駐美大館立即燒毀各種密電碼本子,可以判明日本已經快要對美發動戰爭了。」

這份密電譯文被迅速呈遞給蔣介石,蔣介石差人立即通知美國駐重慶人員,讓其急報美國政界與軍方。至於羅斯福總統接到警報後為什麼沒有採取任何防禦措施,至今是一個謎。

破譯出巡密電,掐死「海軍之花」

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乘專機出巡,既為鼓舞官兵士氣,也進行實地考察。殊不知,他這一次踏上的是一條不歸路。

山本五十六大將的行蹤,自然是日軍的最高級絕密,只有極其少數的高級指揮官方知。長期以來,日本方面對山本出巡的日程、路線何以洩露一事無法破解,因為日本海軍的密電碼是在4月1日剛剛更換的,不可能那麼快就被破譯,只能根據種種跡象妄加推測:有的說是日本海軍內部有盟軍的潛伏特務;有的說是因為兩艘美國潛水艇襲擊馬琴島,全殲島上43名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諜隊員,繳去了密電碼本;有的說從1942年夏到1943年春這一段時間中,索羅門群島上空被擊落的日本飛機為數甚多,機上攜帶的密電碼本雖然立即停用,但是有經驗的密電碼專家仍可以根據舊碼把新碼破譯出來。後來日本拍的電影《軍閥》,也據此演繹為美軍破譯了日軍的密電碼,導致此次襲擊成功。

而真實的歷史是,這份密電也是池步洲破譯出來的。

池步洲破譯的並不是海軍密電碼,而是外務省專用的LA碼。關於山本五十六出巡的日程,原來有兩份電報,一份用海軍密電拍發的,通知到達地點的下屬;一份用LA碼拍發,通知日本本土。池步洲截獲並破譯的,是後一份密電。這份密電交毛慶祥上報蔣介石,蔣介石立即派人通知駐渝美方。這一回,美國人完全折服於中國破譯專家的水平了,迅速行動,當即部署空軍攔擊,終於將山本五十六在南太平洋上空擊落,使其機毀人亡。

池步洲因在破密方面屢立不世之功,被晉升為國軍少將參謀,以文職而晉身將軍行列。來源:中新網

相關焦點

  • 密電,提前上報日軍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上午8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機動隊偷襲珍珠港成功後,擔任這次偷襲的空中指揮官淵田大佐下令,向偷襲珍珠港的艦隊司令官南雲發電報: 「TOH!HUH!HUHru!(虎! 虎!虎!)」並向東京轉發。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早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前5天,在重慶歌樂山的叢林裡,國民政府軍政部軍技室的密碼破譯專家池步洲,就已經破譯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密電!
  • 珍珠港事件的背後:是誰把日本的「宣戰」變成了「偷襲」?
    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偷襲美國的珍珠港海軍軍事基地,美國太平洋艦隊受到重創,太平洋戰役隨之正式爆發。珍珠港事件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的轉折性戰役,一直被後人所銘記。美國一度將12月7日定為國恥日,以紀念珍珠港事件對美國造成的巨大影響。對於這次著名的偷襲事件,時至今日依然眾說紛紜。
  • 兵不厭詐,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錯在何處?
    日本突襲(偷襲)美國珍珠港,無疑是抱著打贏美國的想法而發動的。日本既然與美國的戰爭已經無法避免,至少應該要明白什麼是「打蛇就要打七寸」這個簡單的道理。否則需要針對的戰場首先發生選擇錯誤,就可能要導致槍一響戰爭就已經滿盤皆輸了。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真正目的是啥?為啥是日本最後最好的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當時二戰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之一,當時的日本聯合艦隊,以偷襲的方式對美國在珍珠港太平洋艦隊發動了襲擊,隨後這場戰爭迅速把美國拖入二戰,很多人認為,這是日本人非常「魯莽且愚蠢」的一次進攻,對於美國發動攻擊,簡直是加速日本的失敗。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這是美國給日本挖的坑嗎?
    中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說的一句話。或許歷史上的山本並沒有說過這句話,但他確實有這種感覺,其後戰爭態勢的發展也如他所料,美國在此後不久後參戰,珍珠港事件成為二戰重大轉折點。日本偷襲珍珠港背景1939年,日本當局制定「北上」、「南下」兩個作戰方針,「北上」即侵略蘇聯,佔領西伯利亞,與德國遙相呼應,最後瓜分蘇聯;「南下」則是利用強大的海軍實力,入侵東南亞、掠奪資源,為日後進一步的戰爭做儲備。
  • 偷襲珍珠港解讀
    研究此次事件的成敗得失,有利於我們了解二戰歷史和今天美日關係之緣,對未來戰爭的偷襲戰也有一定借鑑或啟迪作用。偷襲珍珠港(英文: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真珠灣攻撃)是指由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宣告大艦巨炮終結的一戰
    在早期,由於日本主要侵略朝鮮和中國的東北地區,和美國的在華利益(華南地區)並不接壤,所以美國也樂於和日本做生意,但是,隨著日本軍隊在諾門坎戰役中被蘇軍擊敗,原先的「北進」方針遭到打擊,日本開始轉向「南進」,而這樣就和美國發生了嚴重的利益衝突。隨著日本對華侵略的不斷擴大,華北、華中、華東等大片中國領土被日本佔領,而美國在中國的利益也受到嚴重的損害。
  •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 珍貴老照片記錄整個過程
    時間進入1940年代,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失敗,進入持久戰,而日本又展開了在東南亞的行動,讓戰爭陷入了僵局,於是在1941年,日本軍方提出大膽的偷襲美國計劃,希望通過對珍珠港太平洋艦隊的野蠻突襲來打擊美國的士氣
  • 二戰最愚蠢的決策,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一為續命二為翻身
    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推到自己的對立面,真是因為愚蠢嗎?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這個強大的戰爭機器拉到了自己面前。很多人認為這是日本二戰中最愚蠢的一次戰略決策,加速了自身覆滅。
  • 明知挑戰美國自不量力,為何日本還要孤注一擲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美國正式介入二戰,如今很多人都認為日本此舉是極為愚蠢的一步,先不說讓自己的軍事劇增,而且就論國力來說,美國在一戰後就已經超過了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日本挑戰美國完全是自不量力,實際上日本高層也都知道這點,那為何日本還要孤注一擲偷襲珍珠港呢?真的是因為自大的原因嗎?
  • 日本當年為什麼執意要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呢?
    日本在初期和德國兩線開花,完全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可惜這樣的優勢並沒有保持下去,儘管日本戰前誇下了海口要三個月拿下中國,不過最後被中國控制住局勢,這場戰爭也被拉鋸成持久戰。 長時間的交戰讓日本在亞洲戰場陷入劣勢,但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日本選擇了偷襲珍珠港,甚至連希特勒在收到消息後都是大為不解,認為日本已經瘋了,那麼當年日本要執意偷襲美國珍珠港呢?
  • 一代傳奇特工,破譯日本偷襲珍珠港計劃,幫美國殺死山本五十六
    講的是美軍在珍珠港被偷襲後,與日軍在中途島決戰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埃德溫·萊頓。萊頓是美軍在珍珠港的首席情報官,可以說,珍珠港遇襲,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之後,他便說服上層領導相信他手下領導的羅徹福特情報小組破譯的情報。而正是因為羅徹福特準確偵察出日軍「偷襲中途島」的計劃,所以美軍才能反敗為勝,扭轉戰局。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偷襲珍珠港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這一天上午,日軍突然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全軍覆沒。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目的又是什麼呢?一九四一年,二戰進入了極為重要的一年,日本深陷中國戰場,資源短缺的短板開始顯現,當時戰爭最關鍵的兩個資源鋼鐵和石油主要由美國本土提供,而日本的不斷擴張嚴重觸犯了美國在我國和東南亞的利益。美國對日本採取了石油鋼鐵的禁運。為了解決問題,日本嘗試與美國協商,但美國提出的要求是日本必須從中國撤軍,對日本來說這是不可能接受的條件。
  • 日本偷襲珍珠港愚蠢?這是它當時最明智的選擇
    我們現在站在上帝角度來觀察第2次世界大戰,日本做的最愚蠢的一件事或許就是偷襲珍珠港了!將美國艦隊直接拉入到太平洋戰場,這給軸心國造成了致命的麻煩。可是就以日本當時的情況來說,偷襲珍珠港是當時最明智的選擇。
  •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大勝還是大敗?明知實力懸殊為什麼日本還要去招惹...
    時至今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75年了,但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看待其中的一些戰役還是會有著一些疑惑,小編一直就很疑惑當年日本為什麼要去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的參戰,也正是因為美國的參戰從而加速了軸心國的敗亡,這不是自掘墳墓嗎?
  • 偷襲珍珠港事件震驚世界,卻也讓日本喚醒了美國這個沉睡的巨人
    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卻也讓美國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其龐大的戰爭機器如今被徹底發動,工廠的轟鳴聲如同隆隆的炮聲。可以說偷襲珍珠港本身,在某個意義上改變了戰爭的形式,也使得本來優勢的德國蘇聯戰場變得緊迫起來。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的實力對比如何?
    偷襲珍珠港偷襲珍珠港就是日本舉國上下的豪賭,拿日本未來的國運在賭。我們來看一下偷襲珍珠港時美日兩國的實力對比,大家就明白日本這場豪賭有多麼瘋狂,完全是自殺式偷襲啊。首先是工業實力對比,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前,日本的工業產值約為90億美元,這還包括日本在中國的殖民掠奪;而美國的工業產值卻達到2000多億美元,是日本的20多倍。這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對手,當時美國的任何一個工業州都抵擋上日本全國。
  • 日本人你偷襲珍珠港反惹一身騷,是愚蠢嗎?
    當然不是,偷襲珍珠港是日本的一場豪賭,亦是一場必打之仗。 1、和美國必有一戰,晚打不如早打 美國的計劃是什麼?肯定是和一戰一樣的策略。先讓英德蘇日中這幾個主要交戰國使勁打,都打到奄奄一息,最後出來收場。
  • 明知差距很大,日本當年為什麼還要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那麼在二戰時期的日本,為什麼在明知差距不小的情況下還要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呢?它怎麼敢這樣做? 那個時候的日本確實因為缺少石油而不得不停下進攻的步伐,但是日本根本不甘心就這樣停止,因此日本決定偷襲美國的珍珠港,打一個時間差,只要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行動能夠快速取得成效,那麼就不用害怕美國的海上威脅了
  • 二戰往事: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因為在此期間美國以及日本等國家都使用了核武器,隨著科技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們知道核武器對人以及野生動物的危害都是特別大的,會使生物變異等,而且重金屬也汙染土地,水資源。之後人們食用水的話就會中毒或產生其他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