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國家落地實施全面的開放政策,國門初出打開旋即興起了一股「出國潮」。據說,這股熱潮來勢兇猛,當時美國駐上海總領館門口辦理出國籤證的人群有時都能排成好幾裡長。
哪怕到了本世紀,我國仍有很多優秀的人才選擇轉入他國籍貫,這其中不乏各行各業的翹楚,每年海量的留學生就是其中的主力之一。比如,清華的顏寧、北大的許晨陽等等,都先後定居國外,這無疑讓我國的人才資源造成了一定的缺失。畢竟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值得慶幸的是,仍有不少優秀的學子仍把自己的祖國當作發展的第一也是唯一選擇。中國天才曹原就曾霸氣回應「美國綠卡算什麼?我是中國人,我要回國」,實力上演著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魂。
據悉,美國曾以優厚的待遇,主動邀請曹原加入美國國籍。面對所謂世界第一大國的優待,我們的曹原卻斷然拒絕,選擇回國利用所長報效國家。此外,他還曾提出「海外交流計劃」,呼籲更多的中國學子在外提升後,重回祖國報效國家。這樣的中國曹原,真正詮釋了「兩彈一星」錢學森先生的話——「我是中國人,我的根在中國,我可以放棄在美國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
曹原,無疑是新時代學子的榜樣。1996年出生的他,生於四川成都。14歲,高考成績669分,被中國科技大學直接錄取;18歲,就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22歲,在世界權威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兩篇石墨烯重磅論文,在相關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同年12月,被英國《自然》雜誌授予影響世界十大科學人物稱號,且位列榜單首位。
曹原的成長之路,可謂是年紀輕輕卻步步輝煌。他才的回歸,直接促成了中國石墨烯商業化應用的切實落地,助力華為的石墨烯電池技術提到了空前提升,助推我國成為了擁有世界上最先進電池技術的國家。
如此人才,懂得感恩祖國、回報祖國,才當得起是真正的國之棟梁。相信,在曹原等愛國棟梁的帶領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在走出去,而是走進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