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放空大腦 閒聊放鬆心情

2020-12-26 珠江時報

佛山中考將在7月20~22日舉行,在最後一周的衝刺階段,考生要注意哪些事項?該怎樣調整自己達到最佳狀態?家長要做哪些配合?為此,珠江時報記者邀請南海多所學校名校長和資深老師給出備考建議,為考生和家長支招。

給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

「中考對學生來說,既是對三年努力成果的有力證明,也是學生實現目標回報父母的理想方式。對於即將到來的中考,很多同學都可能處在一種高壓狀態下。這種狀態不調整,會影響考試水平的正常發揮。」南海實驗中學資深心理老師陳怡華建議,越是重大的挑戰,考生越是需要平穩的狀態。

在陳怡華看來,同學們在中考時想把最佳狀態調整出來,平穩而不是高漲的狀態更有利於正常發揮,所以考生首先需要做的是放平心態,要有合理期待,正常要求,「情緒就像彈簧,你越壓制它,它的反彈就越厲害。而調節情緒的有效方式是接納出現的各種情緒,就像接納月有陰晴圓缺一樣,然後把壓制情緒的精力轉到每天的學習任務上,人也更容易平靜下來。」

「考試不僅考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運用和遷移,還考學生的狀態和心態。」南海區樵北中學副校長黃德慶同樣認為,中考衝刺進入最後一周,學生的焦慮情緒進入最高峰,所以最後一周要以調整心態為主,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學會給予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樹立必勝信心。

課餘時間走出課室舒展

臨考前,同學們每天看書做題,大腦長期處在高速運轉中容易疲勞,出現心理飽和,就會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更容易胡思亂想。

黃德慶建議初三同學在最後一周的衝刺階段,複習需要回歸基礎知識,不要再去鑽研難題。課間和課餘時間,一定要走出課室調節、舒展一下,不要長時間轟炸頭腦。他還特別提醒考生,一定要嚴格按學校的作息時間休息,保證每天都有良好的睡眠。

陳怡華則支招說,這時候同學們可以試試放空大腦,可以選擇跑步、深呼吸或冥想,來作為解壓方式,「慢跑的時候,你的注意力會放到身體的感覺中,煩躁的心情和焦慮的思緒慢慢消失,大腦就處在一個放空的狀態。什麼都不想,靜靜感受身體的前進和感覺,這時的你,身體上會有一些疲憊,精神上卻是平靜舒展的。」

唱歌閒聊放鬆心情

很多同學都有自己放鬆心情的方式,那麼在考前一周選擇哪些放鬆心情的方式比較好呢?陳怡華專門向同學們推薦兩种放松的方式。首先是唱歌,音樂的節奏、旋律,能調動體內的能量和抗疲勞能力,使大腦神經系統興奮,心情舒暢。此外,隨心所欲的輕吟淺唱還有利於消除緊張心理,建議同學們可以挑幾首自己喜歡的歌,在洗澡的時候、散步的時候、和好友一起的時候唱唱,讓自己在喜歡的旋律中放鬆心情。

「其次是閒聊。我們常說學習要勞逸結合,張弛有度,閒聊就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放鬆方式。」陳怡華表示,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比如在下課、吃飯、洗衣服、散步的時候,和其他同學沒有目的,沒有壓力地聊聊新聞,聊聊八卦,可以讓人感到輕鬆愉悅,緊繃的神經得到放鬆,在臨考前特別管用。

家長多傾聽多肯定

本周末是考生考前最後一次回家調整,黃德慶建議家長要在家陪陪孩子,拉拉家常,營造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做些美味,滿足孩子的味蕾,但要以清淡為主,不要吃燥熱的食品,「在家的話,家長和孩子就不談學習,學習的事交給老師。」

「孩子在這段時間的壓力肯定是非常大的,心裡有許多事情想向家長傾訴,但又擔心傾訴會浪費複習的時間,就把煩惱憋在心裡。」黃德慶特別強調說,孩子周末回家,家長應多與孩子溝通,讓孩子盡情傾訴。在傾聽的過程中了解孩子的心情狀況、對事情的處理態度,然後有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見。

黃德慶提醒,家長需要看到孩子備戰中考所付出的努力,給予發自內心的肯定與鼓勵。這樣,孩子能感覺到父母的支持,會變得積極自信,也有利於正常或超常發揮。

文/珠江時報記者區輝成通訊員周秀麗

相關焦點

  • 快走和慢跑哪個適合自己?
    快走和慢跑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鍛鍊方式,不僅能鍛鍊身體,還能幫助減肥。那快走和慢跑哪更適合自己呢?慢跑的時候全身肌肉得到活動,脂肪得到燃燒,一般持續慢跑半小時以上就能夠快速燃脂,消耗糖原。慢跑每小時能消耗熱量600-1000卡路裡,而快走一小時8公裡的速度走一小時消耗的熱量為 555卡,這也意味著慢跑的減肥效果要優於慢跑。
  • 慢跑的重點在於時間而非距離
    倘若是以跑完全程為目標的馬拉松新手,重點練習姑且不論,不妨先一點一點地增加慢跑的距離 。跑的時候悠閒地欣賞景色,繞著公園外圍跑也不錯,如果已經厭倦了單調的跑道,不妨開發幾條只有自己知道的路線 。只要結果能演變成長達一百二十分鐘左右的慢跑就行了 。
  • 如何放鬆心情,通過4種方法來放鬆心情
    如何放鬆心情?你是否感到壓力或不快樂?你需要讓自己平靜下來?訓練自己放鬆心情可幫助你在任何時候都覺得精力充沛,自信滿滿地應對各種挑戰,通過4種方法來放鬆心情,而這些訓練都是非常容易做到的。放鬆心情方法一:通過冥想放鬆1、進行深呼吸運動。雖然看似陳詞濫調,但深呼吸運動能對放鬆心情起非常奇妙的作用。在有壓力的時候或每天練習深呼吸有助於撫平焦慮。合上嘴巴,用鼻子深吸一口氣。嘗試計時,讓這次吸氣能維持4秒鐘。屏住呼吸7秒,然後用8秒慢慢把氣呼出。共重複此步驟4次。
  • 每天慢跑5公裡,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比較贊同慢跑這種鍛鍊方式。慢跑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比較適合中老年人及剛開始鍛鍊,身體素質稍弱的人群。從養生的角度來說,每天慢跑五公裡 ,強度不是很大,速度距離合適,運動量大小適中,更有益於身體健康,長期堅持,同樣能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 堅持慢跑1小時,輕鬆甩掉肥肉
    慢跑有哪些好處?在早晚上下班的路上,總能看到一些穿著休閒的人在跑步,對於不愛運動的人來講,滿身大汗的樣子實在太難受,但是對於愛運動的人來講,大汗淋漓的感覺才更加暢快。慢跑是一種比較簡單且貼近生活的運動方式,很多減肥的人都喜歡在各個時間段慢跑。
  • 堅持慢跑,會有5大驚喜等著你
    不過在選擇運動方式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喜好,慢跑就是很多人的最佳選擇。慢跑有哪些好處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跑步以後要做拉伸運動,讓身體更加的放鬆和舒展,不會出現乳酸堆積而引發的疼痛問題。  3、讓人的頭腦更清楚  跑步能夠增加大腦區域內的聯通性,能夠提高記憶力、專注力、分析力等等,讓人在工作和學習中的效率更高,也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 幫孩子放鬆大腦
    其實,身體往往會最直接反映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一個過度肥胖的人總是改不了糟糕的飲食習慣,可能來源於他內心對自己的不接納;一個經常憤怒、焦慮的人更容易引發代謝問題;人遭遇重大打擊時,可能瞬間引發大腦和心臟的疾病;擁有長期健身習慣的人對挫折的容忍度更高……  關注孩子的心理,首先要從關注孩子的身體智能開始。今天,就邀請你和我一起幫孩子覺知自己的身體,科學地運用它、關愛它。
  • 慢跑的好處,慢跑對身體的好處,你知道幾個
    健康對現在的人來說特別重要,為了健康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人在鍛鍊身體,慢跑也是大家喜愛的運動之一,慢跑的好處很多,比如保持良好的心肺功能,增加肌肉的耐力,排毒等。慢跑減肥也是當下流行的減肥方式,慢跑速度,慢跑時間等,對於一個慢跑愛好者來說都需要了解一下,只有科學的慢跑才能有益無害。
  • 迎著朝霞慢跑
    非競技性運動,以強身健體愉悅心情為目的,面帶微笑慢跑是不錯的選擇。早晨迎著朝霞,在湖畔、在山間、在公園、在操場、在田野,慢慢地跑上幾公裡,出出汗,頓時神清氣爽,自信蓬勃!慢跑不以競賽為目的,也不用標榜速度和距離,不要動用意志。跑步時全身放鬆,重心前傾帶動雙腿,一邊跑能一邊微笑聊天說明速度合適,若非要定量,大概配速8左右。
  • 為什麼說慢跑是跑步的精髓?這樣做,讓你愛上跑步
    學會享受跑步,在跑步過程中什麼也不想,痛痛快快的向前邁進,讓大腦得到片刻的放鬆與休息,而跑步結束後也要享受跑步後的拉伸,畢竟這一切都是閉環的訓練,只有充分的掌握跑步的精髓,跑出真實的自我,才能享受跑步帶來的好體力,好心情,好身材,當你的心情以及身材變得更好了,依然也就能夠慢慢堅持下去。
  • 慢跑和快走哪個方式對減肥更有效?
    慢跑:能較好地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腦功能,增強代謝,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和肺部的有氧供應,使大腦處於最佳狀態。每天堅持30--40分鐘的慢跑,不僅會減少各類疾病,身體素質也會不斷增強,大腦精力也會充沛起來。
  • 慢跑可以代替跑步前的熱身嗎?3個動作,有效提高熱身質量
    所以在很多人的腦子裡慢慢變成了慢跑=熱身。那麼跑步的話,是不是不需要熱身呢?只要開始慢跑就可以了那慢跑真的像熱身嗎?今天來談談跑步熱身吧。01熱身對跑步有用嗎?此外,熱身還可以幫助我們調節我們的心理狀態,大腦達到興奮狀態。這樣看來,跑步前熱身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很多剛開始跑步的人在準備跑步之前不需要跑步,想跑步的時候直接跑就行了,進入了錯誤的道路。但是如果跑步前不做好熱身運動,跑步中很有可能受傷。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如果在沒有熱身的情況下跑步,身體會處於有點緊張的狀態,身體裡的血液也很黏稠,韌帶和肌肉也很緊繃。
  • 體育魅力無處不在:慢跑
    從20世紀60年代起,在美國估計有700~1000萬人堅持慢跑,目的在於增進健康、增強體質、減肥防胖並求體態優美和心情舒暢。慢跑每分鐘消耗10~13大卡的熱量(打網球每分鐘消耗7~9大卡熱量)。1967年俄勒岡大學的徑賽教練鮑爾曼和專門研究心臟的醫學家哈裡斯合著的《慢跑》一書出版,大大促進慢跑活動的普及。醫學權威認為,慢跑是鍛鍊心臟和全身的好方法。慢跑通常以隔日進行為宜。
  • 周末是放鬆心情的節點
    周末閒暇之餘,不願宅在家裡,還是喜歡出去走走,放鬆一下自己。這算是性格還是算愛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有時候也是真羨慕有的人能為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奮不顧身的去投入一切時間和金錢,不去考慮後果。想想自己感覺真心做不到。喜歡旅行,有時候會去看一下別人旅行的視頻。
  • 3練習放鬆大腦
    笑是身體和大腦減除壓力的生理機制。笑會釋放兒茶酚胺、多巴胺和腎上腺素,這是神經傳遞質,使大腦的感覺更加敏銳、明亮。笑是與人產生連結的破冰好方法,人際連結對大腦有非常多益處。「玩」是遇到或創造新的狀態,投入大腦的預設網絡模式,制定新規則、新角色或新世界,這是對大腦很好的訓練。
  • 50歲以後,早晨走路和慢跑相比,哪個鍛鍊身體效果好
    早晨慢跑和走路鍛鍊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方式,達到一定強度和時間,都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目的。50歲以後,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鍛鍊方式。如果身體素質比較好,有一定運動基礎,慢跑效果好一些。如果關節不好,體質比較弱,堅持走路鍛鍊,既能保護自己,也有很好的鍛鍊效果。
  • 50歲以後,早晨走路和慢跑相比,哪種鍛鍊身體效果好?
    1、增強心肺功能 慢跑可以增強呼吸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增加。慢跑會輸送大量氧氣,到身體各個器官,慢跑時輸送的氧氣是靜坐時的8-12倍,長時間慢跑,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有效保護心臟健康,預防「三高」、脂肪肝及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
  • 慢跑可以天天跑嗎?
    慢跑可以天天跑嗎?筆者覺得答案是可以的,但要注意跑量和強度,要量力而行。慢跑是一種較好的運動方式,可以鍛鍊全身肌肉,能增強心肺功能,增強體質。不過,由於個人不同,運動耐受能力也不同,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進行,在運動之前,最好做熱身,讓身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樣可以避免運動損傷,運動之後,可以做舒緩放鬆運動,減少體內乳酸積聚。此外,一定不要運動過量,易引起膝關節損傷,出現滑膜炎或關節炎等情況,都會影響個人的身體健康。
  • 快走和慢跑,哪個對身體更好?
    (1)慢跑的鍛鍊強度和全身的參與程度都比快走要高  (2)慢跑的運動效果和減肥效果更快更好  (3)慢跑更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傷,主要是膝蓋  (4)老年人、有一定疾病(比如心臟病)的人以及超重的人不適合慢跑  第二:為什麼慢跑的減肥效果更好?
  • 體育課常用放鬆方法
    下面將我在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放鬆方法羅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1、慢跑放鬆法:慢跑3--4分鐘,能較全面的促進肌體恢復,既能緩解大腿肌肉的緊張狀態,又能恢復肌肉彈性。  5、舞蹈放鬆法:舞蹈加上優美的音樂使人心情歡快,可以調整、轉移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從而達到心理上放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