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獨挑大梁的首檔純網綜藝《男子甜點俱樂部》試圖以小而美的路徑姿態開拓美食綜藝這片藍海。節目找準「甜點」作為了切入口,擊中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甜點本身所能附加的意義和價值空間也能夠與當下普遍的社會心理相共振。
文 | 夕姐
蔡康永也進軍網綜了,獨挑大梁的首檔純網綜藝《男子甜點俱樂部》已經在愛奇藝上線兩期,主打「甜點」元素,試圖以小而美的路徑姿態開拓美食綜藝這片藍海。
事實上,美食綜藝顯然已經成為當下頗受追捧的一種節目類型,特別是對網絡平臺來說,垂直類節目的傳播和市場空間似乎更大一些,因此小而美的美食綜藝也就成為了發展的一條重要線索。
而值得注意的是,《男子甜點俱樂部》與當下的許多美食綜藝形成了區隔,找準「甜點」作為了切入口,擊中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而甜點本身所能附加的意義和價值空間也能夠與當下普遍的社會心理相共振。
節目主打真實的社會場景,將演播室設置在了鬧市之中的甜點店裡,上演一場場有關甜點的美食大作戰,但節目並沒有簡單停留在對味覺和視覺的滿足之上,也沒有以挖掘明星話題為內容,而是將普通個體的人生故事、個人際遇與情感一同結合,試圖為都市心靈帶去一場從味覺到心靈的甜蜜之旅。
蔡康永獨挑大梁網綜首秀
甜點為切入、打上康永式獨特烙印
在北京三裡屯的鬧市之中,一家名為「男子甜點俱樂部」的新店開張,老闆正是蔡康永本人,而在這裡,六位性格和技能各異的型男甜點師通過不斷的競逐來爭奪成為蔡康永甜點店合伙人的機會,這正是網絡綜藝《男子甜點俱樂部》的整體場景和內容框架所在。
真實的甜點店和美食元素的搭建讓節目可以稱之為一檔真正的美食綜藝,而「誰能成為蔡康永合伙人?」的終極命題也讓節目更多了一份真實比拼的真人秀特性。
美食的評判者則來自最普通的大眾,他們是甜點店裡的顧客,也成為節目必不可少的來賓組成元素。素人成為節目的主角之一,是《男子甜點俱樂部》的一大特色所在。
因《康熙來了》在兩岸三地的走紅,讓蔡康永與小S成為大陸一代年輕人的記憶。隨著兩岸媒介生態環境的變化,北上發展成為了許多臺灣電視人的選擇,蔡康永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其中一員。
與小S不同,蔡康永一直以來的形象就是一個外表溫和但實則犀利的讀書人,如今北上單飛開始獨挑大梁,《男子甜點俱樂部》成為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檔網綜。
蔡康永在節目中承擔起甜點店「老闆」的角色,在每一期節目中他要帶領甜點師們完成主題比拼,招待飛行嘉賓與甜點店的客人們,這個結構成為節目走向的核心所在,節目也因此打上了真正的「康永式」風格烙印。
看上去儒雅謙和,沒有進攻性,實則擁有能看穿生活和世事的能力,他在節目中是一個不乏嚴格的老闆,同時也是一個觀察者,一個聆聽者。
當甜點師們發生爭執的時候,他會淡然處之,認為這是廚房中必然會發生的事情,而聽到張杰如何去度過最難時期的時候,他也會現身說法,「如果抱怨一件事,同時也讓自己想到開心的一件事。」他也能夠敏銳的觀察到王嘉爾是一個很好的激勵者、積極的參與者。
蔡康永實際上並不是以一個說教者的姿態出現,而是真正的觀察和聆聽者,願意去坐下來為平凡的故事提供更多的空間,為節目的調性把關,成為節目溫暖積極調性的主要定調者。
甜點這個元素本身可以附著很多的隱喻和意義,甜點口味的豐富性也可以成為人們心態、心境和情感的某種寄託。能為每一個孤獨和受傷的都市心靈帶去療愈的功效,相信這也是蔡康永最想實現的目標。
因此你能看到素人在《男子甜點俱樂部》中變成了主角,他們是甜點店的顧客,決定著甜點店合伙人的成績和未來的走向,同時他們也被請到了臺前,分享自己的生活百態和喜怒哀樂,從蔡康永的店定製的一款款甜點中得到慰藉和治癒。
來到甜點店的顧客中,有被父母傷害而自殘後因為愛情而重獲新生的普通女孩,也有因為照顧侄子們的生活而放棄自己生活的姨媽,也有用事業去幫助人們終結單身的女神……他們成為節目中甜點店的坐上賓,是蔡康永和飛行嘉賓聆聽和尊重的對象,他們的人生機遇和故事,他們的情緒與情感,與每個觀眾也能形成共鳴和某種情緒的關聯。
《男子甜點俱樂部》並沒有以明星為核心賣點,每期一位飛行嘉賓,與蔡康永一起分享自己的近況和故事,但卻佔據了很小的一部分,他們的角色可以是甜點店運營的臨時參與者,也可以是甜點店的一個普通食客,參與到甜點打造之中,或者作為普通人故事的聆聽者。
同時,節目在主題設計上每期各有不同,例如第一期節目以甜點店開張為主題,每一個甜點師都用自己的作品去招攬顧客,夢想自然成為了集結的理由,「能在殘酷的現實中,做一個可愛的夢,是件奢侈的事情……」正如蔡康永在結束一天的營業後所總結的那樣,一起為了夢想成真而努力拼搏的樣子很令人振奮。
而第二期節目中,將苦瓜作為了甜點師比拼必須使用的食材,甜蜜與苦澀的搭配,正是寓意著人生本身的況味,甜點師們的一道道甜點也與這些普通人的故事相映照。
節目從整體氣質到內容上都透著濃濃的溫暖,儘管在節目中也有不乏激烈的比拼以及伴隨其中不可避免的矛盾甚至衝突,但整體是以治癒和溫潤為主,沒有大場面和大製作,用的是真誠和走心的理念和製作來俘獲觀眾。
與一些號稱的美食綜藝不同是,《男子甜點俱樂部》中的美食並不是點綴,可以將其定義為一檔真正意義上的實境綜藝,打破了過往美食綜藝囿於演播室之中的局面,將演播室直接搬到了真實的甜點店裡,直接對外營業。
而蔡康永邀請到的六位甜點師除了顏值在線之外,同樣技能滿滿,例如法國正統知名甜點學校出身的Alexandre Sun已經在節目中獲得兩連勝,他的甜點往往能實現意義和味道的雙重升華,擅長法式甜點和巧克力的許少宇則被Alexandre Sun稱為可敬的對手,他執著的性格和不俗的甜點製作技巧已經在微博上圈了不少粉絲。而擅長翻糖蛋糕製作但是不大愛說話的胡皓佑也用精細的手工作品獲得網友的好感。
這些甜點師們成為節目年輕化和趣味化重要的條件,在節目中用自己的甜點去為顧客們送去治癒,「甜點+暖男」的搭配,成為吸引觀眾的重要一極。
從創意到製作,《男子甜點俱樂部》都試圖用小而美的方式在美食類網綜中開拓出新的空間,目前看來,節目還有待進一步的養成,但已經看到了這種路徑的價值所在。
看電視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歡迎關注「看電視」!
深度行業透視、獨到客觀評論、新鮮內幕資訊
廣電行業、文娛產業資深媒體人運營打理
看電視,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見識的內容行業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