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賽在即,英超仍在奮力找尋繼續在中國市場「留下來」的機會。
9月10日,繼英超與騰訊、新英、優酷、咪咕等均多家媒體平臺進行溝通無果後,網傳新賽季英超版權大概率由騰訊接手,版權費相比之前有一定降幅。與此同時,國內知名英超解說員也正在與騰訊洽談籤約事宜。
記者與業內解說員求證,回復傳聞不實。
目前來看,騰訊或成為英超在華的最後一根稻草。據了解,上周英超在和多家媒體平臺溝通探討未來英超賽事媒體傳播的可能,但是在價格意向上,各方和英超的訴求都相去很遠。開賽日益臨近,英超在中國的轉播權卻始終無人問津。
無獨有偶,和英超問題類似,網傳西甲與新英、愛奇藝也一直處於重新談判階段。在雙方僵持不下、幾近談崩時期,西甲也曾密集與國內多家轉播商接觸,但最終重新審視,西甲終與新英重新達成合作。
「大家身處一個行業,說到底是利益共同體。這種短期低價示好策略更像是版權方的救急方案,長期未必能實現價格理性,這樣一來的話,國內版權市場的泡沫還是破不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國內轉播商之間達成維護市場秩序的默契並不難,「不會有平臺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落井下石,這個時候不一致對外,那不是助長了海外版權方繼續扛著『雙標』、對國內轉播商持續傲慢的氣焰。」
該人士表示,英超近年來的商業價值呈走下坡路趨勢,對國內轉播商「雙標」導致PP體育解約事件曝光之後球迷對其抵制情緒也日益高漲,「一個這樣的版權擺在面前,就算他承諾一兩年內可以讓利給多少,但在行業大局與氣節大義面前,誰會接手?為了眼前丁點利益毀了企業長期未來,自然是得不償失。」
雖然新賽季開賽在即,但是球迷針對英超CEO的表態也非常一致的表達了對英超事件的觀點,紛紛表示「可以不看,有中超就夠了!」「別假裝重視,話裡話外透著威脅的成分。」 「國內轉播商集體拒絕籤約一年,明年起集體籤版權費用,五折起談,各家平攤。」「國內代理都聯合起來了,除非英超自己找一個,要不然,市面上這些都沒可能」「有錢一起賺,分攤風險,球迷也受益。」 「對於英超不合理的收費就應該反擊,不是不願意接受付費,而是不接受突然的暴漲,國內轉播商可以以此談判,降低轉播成本」,甚至有球迷爆出粗口,直言讓英超「滾」!
中國轉播商此番的堅守,也意味著全球賽事版權格局重塑的關鍵時期,已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