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又一「新零售」倒下,負債3億關店130家,創始人和高管全被抓

2020-12-14 財料

今年的零售行業可不好過,在今年上半年特殊公共事件的影響下,我國眾多零售行業迎來了寒冬。

作為我國零售行業代表的聯華超市,僅在2020年上半年就關停了148家門店,並且裁員3萬。而如今的超市巨頭沃爾瑪也受影響關閉了4家門店。

雖然線下門店發展受阻,但另一個行業卻乘機迅速追趕,這一行業就是新零售行業。

其實早在2016年起,新零售這個概念就已經在我國出現了,並引來了無數入行者,其中還包括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網際網路巨頭。

但在今年,才是新零售爆發的一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數據,2020年10月我國物流供應鏈以及電商新零售合計融資超90億元。此外,美團、餓了麼、拼多多、滴滴等網際網路知名企業也在今年紛紛開始了其在新零售行業的布局。

可見,如今的新零售行業是多麼的風光。

可曾經卻有一家新零售品牌,被估值10億美元,門店數量最高達130多家,被人們認為能夠超越盒馬生鮮和永輝,但如今卻欠債3億元,創始人和高管被捕。

這個品牌就是鮮生友請。

賣水轉行新零售

2016年,作為鮮生友請的創始人,那時的張知豪還在社區賣純淨水。而當時新零售已經開始在全國掀起了創業熱潮,眾多資本商家紛紛入局,新零售行業成為了「香餑餑」。

張知豪也看到了新零售潛在的商機,於是,在2017年4月,他放棄了原來賣水的工作,並用自己的積蓄創辦了「鮮生友請」。

其實張知豪對於新零售並不了解,但早年賣水出身的他卻對營銷有著十分深入的研究。其深知買菜的人大多為老年人或是家庭主婦,而要想吸引這一部分人的關注,就要從價格入手。

於是,早期的鮮生友請開始頻繁地使用價格戰來吸引顧客,其店內的產品普遍低於市面的均價,也正因此鮮生友請獲得了大量的顧客資源,為其之後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營銷手段引爆市場

積累了一定客戶基礎後,鮮生友請立即趁熱打鐵,推出了會員制度,並且利用大額滿贈活動來吸引顧客們的充值,最高甚至能夠獲得1500元的贈額。

該活動的推出立刻引爆了消費市場,低廉的菜價,高額的滿贈,引得無數消費者紛紛充值會員,而鮮生友請也因此獲得了大量的運轉資金,而這一活動的火爆也使得鮮生友請成為新零售行業中的一名新星。

此外,為了提高鮮生友請的影響力,張知豪還通過投資加盟的手段來擴張門店。

當時的鮮生友請提供了「股權融資」和「固定投資」兩種融資手段給投資者進行投資選擇,並給當時的投資者們承諾了10%-30%年化收益。

高額的收益自然引得不少投資者們紛紛投資,鮮生友請也因此得到高速發展。

截止至2018年年底,鮮生友請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130多家,而其估值最高時也達到了10億美元。鮮生友請發展之迅速引發了眾人的關注,其也被諸多投資者們稱為能擊敗盒馬生鮮和永輝,成為未來的零售巨頭。

騙局終被揭穿

事與願違的是,自鮮生友請達到巔峰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其通過會員和融資得到的資金根本不夠其維持低價銷售和迅速擴張的策略,所以,鮮生友請被曝出資金鍊不足。

直到2019年5月,鮮生友請以暫停營業為由關閉了全部門店。同年7月,鮮生友請創始人以及一眾高管因涉嫌違法集資被強制執行。

而據2019年6月知情人士提供的資料顯示,鮮生友請還拖欠了3億元的投資商欠款,以及共計7600多萬的供應商欠款、員工工資、會員充值餘額。

截止到2020年12月,鮮生友請以及其管理層旗下的所有資產均被扣查和凍結,並即將迎來拍賣用以抵債。已查封涉案人員名下30多處房產(房產存在抵押情況)、查封涉案車輛8輛、凍結涉案銀行帳戶資金39萬餘元,向涉案人員追贓260餘萬元。

作為曾經最有發展潛力的新零售行業新星,鮮生友請可以說是佔據了市場不小的風頭,但作為鮮生友請的創始人,張知豪卻不在產品上用心,而是專注於營銷和擴張,雖然在短時間內為其吸引了不少資金,但如今卻淪落至欠債3億,資產被凍結拍賣的地步。

雖然營銷是能為企業帶來更好的發展,但經商最重要的還是腳踏實地,歪門邪道雖然能帶來一時的發展,但最終受害的也是自己。

本文由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這家超市關店130家,創始人被抓,不是誰都能玩得起新零售
    正因為傳統零售和電商存在這種缺點,所以就催生出了一種新的零售模式,那就是新零售,在新零售模式之下,企業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以及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從而重新塑造業態結構和生態圈。
  • 又一新零售巨頭騙取3億敗走,130多家門店無人接手
    馬雲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在電商行業中屬於殿堂級的人物,他深知自己所處行業的現狀,正當電商處於巔峰時期,馬雲又潑冷水了,他預言未來不存在電子商務這一說法,新零售將會取而代之。
  • 又一國產零售巨頭倒下!企業負債10多億,創始人跑路被懸賞通緝
    而對於負債的部分,並不會計算。如此以來,財富數值就會存在極大的差異。舉個例子,一個企業家的所持的股票,按照市值來計算為500億。但是他卻欠銀行1000億的部分卻不會折算其中。最終我們看到的榜單數據,只會顯示企業家的資產為500億,而不是負500億。正是由於這種差異性,從而導致很多企業家前一秒還是富豪榜常客,下一秒就會變成負債纍纍的狀況。
  • 關店、跑路!零售業巨頭全時逃離北上廣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北京大面積關店前夕,天津區域的全時便利店也出現了大規模關店,61家店已經關店的有11家,其他店鋪在美團外賣的狀態都是"休息中"。雖然,全時便利店未在公告中透露關店的原因,但在兇猛的疫情之下,線下零售行業一片哀嚎,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寒冬。
  • 又一巨頭倒下!曾家喻戶曉,現關店超4391家,總部大樓被出租還債
    專做數據的歐睿的報告顯示,拉夏貝爾的市場佔有率曾一度在國內超過ZARA,在當時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勢頭非常凌厲。特別是在2014年到2017年,拉夏貝爾門店每年增加1000多家,鼎盛時期門店到達9448家。
  • 又一房企巨頭倒下:曾規模千億,現負債超2000億,賣公司都還不清
    前有中弘集團老闆負債33億套現60億跑路,留下價值33.12億爛尾樓。後有地產巨頭泰禾集團負債2000億,賣公司還債 ,都還不清。泰禾集團的創始人叫黃其森,一開始其實與房地產業的關係不大,到31歲時才開始轉型做房地產。憑藉良好的口碑,泰禾集團在2010年上市,只花幾年時間就完成了銷售額破千億的業績。2017年,泰禾集團銷售額達到了1007億,2018年又增加了400億左右,達到了驚人的1382.9億。
  • 又一網貸巨頭倒下,48歲創始人突發身亡,旗下美女高管四散而逃
    目前仍然還有8000多億的出借人資金沒有回收,這些投資人很可能是血本無歸。都說「天上不會掉餡餅」,但在面對高利息回報的承諾時,很多人就抵不住誘惑,將自己的積蓄投入進去。一旦出了問題,就開始維權,甚至找代言人要說法。比如在今年早些時候,愛錢進出了問題,很多人就找其代言人汪涵和劉國梁討要說法。還有有利網,楊迪只是拍了一個視頻而已,也被挖出來說。
  • 又一浙江富豪「倒下」,資產超500億,卻被21億債務壓垮倒閉
    以馬雲和盧冠球為代表的富人,不僅為我國的GDP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帶動了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但是,也有一些曾經在浙江商業界獨領風騷的大人物,由於債務危機而倒下。又一浙江富豪「倒下」,資產超500億,卻被21億債務壓垮倒閉!
  • 負債8億的上蔬永輝申請破產清算,去年CEO揚言未來要開200-300家店
    融資已至C輪年營業額超10億,負債卻高達8億訴訟多達30起上蔬永輝官網顯示,公司成立於2013年12月,是一家經營生鮮菜市場為主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截至2018年9月,上蔬永輝共擁有28家門店,覆蓋上海12個區,每日每店服務客戶2000+,日成交逾5萬次,全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全市會員數突破35萬。
  • 9500家門店,超700億市值是李寧特步361°總和近3倍…百麗倒下,但新...
    來源:創業投資家作者:燕秋百麗倒下,但中國的新一代千億鞋王已經在路上……而且,或許就出自長期讚譽與爭議並存的晉江。截止2017年8月6日,安踏市值達到726.04億港幣,是市值135億的李寧、67.7億的特步、58.9億的361°三家市值之和(261.6億)的2.8倍。
  • 國內女裝第一品牌「跌落神壇」?3年蒸發百億,僅一年關店4391家
    不少老牌企業在市場逐漸「不吃香」,逐漸出現了關店、裁員等現象。比如運動市場的貴人鳥,曾經在市場是數一數二的運動品牌,現在卻逐漸被安踏、特步等國產品牌超越,風光不再。除了運動市場之外,女裝市場的競爭也是格外激烈的。而它曾經是國內女裝第一品牌,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風光無限,如今也「跌落神壇」。
  • 百麗每天關店3家 「中國鞋王」敗落的原因是什麼?
    業績連年下滑,從原來的日開2家店到如今的日關3家店,「中國鞋王」百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20年從一間小廠到千億市值,一朝敗落,百麗在中國鞋業市場稱霸的時代已經終結。     零售寒冬季,關店潮來襲,業績下滑,覆巢之下,焉有安卵。作為中國第一大女鞋公司,百麗也沒能倖免,業績持續下滑,關店加劇,面臨著船大不好掉頭的困境。
  • 全球經濟陷入了低迷狀態 服裝行業掀起了新一輪「關店潮」
    疫情發生以來,各行各業都遭遇了巨大的衝擊,尤其是服裝行業,近期更是掀起了新一輪「關店潮」!除關店外,GAP停發8萬人工資GAP更是迅速衰敗,該品牌於4月24日表示,由於疫情爆發,為響應政府和公共衛生當局的指令,GAP已暫時關閉了北美零售商店和全球範圍內的許多商店。從2020年4月開始,GAP將立即中止北美地區商店租賃的每月租金1.15億美元。
  • 75%航企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國內44家航空公司誰先倒下
    3月5日,收入損失將在630億至1130 億美元之間。3月25日,收入損失2520億美元,同比下降44%。實際上這都是基於目前疫情形勢下的預測,全球民航業的走向取決於疫情如何演變。3月5日,主要經營英國國內支線的Flybe公司成為受疫情影響第一家倒閉的航空公司。
  • 關閉所有門店負債350億!這家百年零售巨頭也撐不住了
    原標題:關閉所有門店負債350億!這家百年零售巨頭也撐不住了   本周,美國兩大零售商J。 Crew、Neiman Marcus先後宣布申請破產。
  • 負債3000億扛不下去了?國內最大校企倒下,無人願意接盤
    國內很有名的馬雲,第一次創業的時候,搞了一個海博翻譯社,就是利用退休老教授的資源的,當然啦,最後海博翻譯社還是倒閉了;當然,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老美的高通和思科,他們的創始人都是大學的研究人員。尤其是思科公司,簡直就是典範,它的兩位創始人列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和桑德拉·勒納(Sandy Lerner),就是在史丹福大學裡面搞研究,利用史丹福大學的技術,偷偷在外面創業。但是史丹福大學沒有計較,很寬容,共享技術,擁有了大量的股份。
  • 拉夏貝爾大潰敗:預虧21億 一年關店4400家衣服太難賣
    最高預虧21億 一年關店4400家!衣服太難賣?A股市場業績預告天雷滾滾,服飾領域也未能倖免。那些年我們曾經追過的品牌,也陷入了重重危機。近日,拉夏貝爾一次性公布的多份公告引起市場震驚。除了2019年淨利潤預虧達到16億-21億,拉夏貝爾還暴露了門店大量關閉、客流下滑、成本結構失衡、子公司破產等問題。
  • 又一奢侈品零售商倒下,Neiman Marcus百貨申請破產
    ,每天都有零售商倒下。  在美式休閒代表品牌J.Crew宣布破產僅僅數日後,Neiman Marcus成為第一個因疫情倒下的美國百貨公司,也是繼去年年底Barneys New York的倒閉之後的又一令業界驚訝的新聞。去年10月,Neiman Marcus剛剛在紐約新地標Hudson Yards開設新店。
  • 又一個汽車巨頭將倒下?負債高達1328億,創始人早就逃到美國去了
    讓許多人想不明白的就是,今年上半年華晨集團營收為846億元,而且淨利潤還高達63億元,半年賺了63億元,但是卻拿不出4億來還債。最大的問題就是華晨集團目前負債不僅僅是4億,而是1328億。
  • 信義集團曾是業內第一,如今轟然倒下且負債8億,為何會走向衰敗
    它就是信義集團,一個國內頂級的汽車行業公司。不過這些都是過去式了,現在的信義集團在市場上已經很少人知道了,因為它已經破產,走向衰敗,淡出人們的視野。像這類的公司在中國還有很多,比如金立手機,哥侖步,它們都經歷的輝煌,最終都走向了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