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榮花木產業美鎮富民

2021-03-04 掌上春榮

   「今年前9個月,我和老伴在村花卉苗木農民專業示範園打工收入快4萬元了。這可是兩年前種40畝玉米的淨收入哩!」10月16日,在寧縣春榮鎮王臺村百畝百花觀光示範園裡,說起在村集體經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園裡務工務工的收益,43歲的王國強邊趁微雨歇緩間的墒情移栽四季錦帶花苗邊地對筆者如是說,「就近村裡務工,照顧了老人,經管了孩子,掙到了票子,還抽空侍弄了家裡3畝國槐樹苗子,日子過得舒心哩。」

發展花木產業美鎮富民,是春榮鎮近年的一個創舉。在依照鎮上統一規劃的花木產業體質擴規發展中,王臺村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以由村集體控股的專業合作社為主體,動員村民通過土地、資金、技術、勞力入股,由合作社統一引種、繁育、移栽、定植、管護、銷售,通過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降低農戶單家獨戶經營風險。目前,該合作社經營凌霄花、魯冰花、無花果、海棠等22個品類的花卉110畝。建檔立卡貧困戶王國強將自家3畝地流轉合作社,每年地租收入1500元,入股5萬元,每年受益3300元,加上和妻子務工收入,去年就順利摘掉貧困帽。

筆者沿著兩邊時花鮮豔的水泥村道,來到宋莊村萬畝景觀林種苗繁育觀光示範基地,但見溝壑梁峁上的滿目苗木,生機勃發,美不勝收。寧縣麗景苗木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宋升印正在領著來自寧夏等地的苗木商在基地裡選訂香花槐等苗木。 「近5年來,我們合作依託鎮政府搭建的技術合作平臺,通過10多次邀請苗木專家來合作社舉辦景觀林種苗標準化生產技術等培訓班,組織社員到隴南等地觀摩考察,建立電商,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成功探索出了垂柳等扦插技術,在使2000多位農民由『糧農』蝶變『苗木農』的同時,先後從隴南等地引進培育市場上對路適銷的紅楓、碧桃、百日紅等22個品類的景觀林生態林種苗,使經營總品類達到了38個、面積達到1.5435萬畝,實現產地與消費地的無縫對接。通過電商等銷售渠道向北京、河北、內蒙等地外銷各類苗木3500萬餘株,創收2100萬餘元。預計今年社員戶均苗木收入3萬元以上。」該合作社已被市政府授予「苗林結合培育工作先進合作社」,被甘肅省林業廳授予「全省林業種苗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近年來,春榮鎮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借力脫貧攻堅、美麗家園建設行動勁風,堅持走「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先鋒,產品為核心,合作社為主體」之路,積極培育扶持花木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壯大,提高花木標準化生產水平。目前,全鎮引進繁育四季錦帶等35個品類的花卉1050畝,引進繁育碧桃等41個品類的景觀林種苗4.55萬畝。從事花卉苗木繁育的合作社達到了19家,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產生了良好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相關焦點

  • 新昌小將鎮:守得山水綠 迎來天地寬
    近年來,小將鎮不斷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小將的實踐,憑藉「山之巔、水之源、花之海」的美譽,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以建設「大美小將」、打造「健康養生地、都市後花園」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改革發力、旅遊富民,走出了一條符合鎮情實際的鄉村振興之路,被評為中國鄉村振興發展示範鎮。
  • 2020·中國—太湖明珠長興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花木大會開幕
    胡俠在致辭中表示,花木產業是浙江省林業主導產業之一,2019年全省花木生產面積達238萬畝,全產業鏈年產值668億元,產業規模、經濟效益居全國前列。長興是全省花木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近年來長興持續加強政策扶持,積極培育品牌市場,已成為全國著名的花木之鄉和長三角地區綠化苗木的重要集散地,走出了鄉村振興、綠色富民的新路子。中國長興花木大會歷經多年耕耘,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已成為國內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花木展會之一。
  • 森源苗木:花木產業推動綠色發展
    下一步,林場將按照規劃完成好後續建設工作,逐步將林場打造成甘肅乃至西北地區最大的雲杉成品苗貯備基地,將苗木產業和生態旅遊產業相結合,把森源林場建設成當地老百姓的林場,打造成構築區域生態屏障和利國利民、惠及子孫的造福工程。
  • 花樣揭密沭陽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億元村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鎮億元村名單公示》,農業農村部擬推介91個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新河鎮堰頭村月季花基地據了解,新河鎮圍繞「花木強鎮、電商大鎮、旅遊名鎮」發展定位,採取花木全面升級、電商高度集聚、旅遊深度開發等措施,有效促進花木、電商、旅遊經濟融合發展,連續兩年獲評市、縣高質量發展先進鄉鎮,今年1—10月份,全鎮快遞發件量6200餘萬件,銷售額25.6億元,從業人員2.5萬人。
  • 廣州花都赤坭鎮:著力做好「六篇文章」 小盆景成為大產業
    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首要任務是要把鄉村產業發展起來。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作為農業大鎮和鄉村振興示範鎮,正依託百年盆景之底蘊打造嶺南盆景小鎮,紮實做好規劃、布局、市場、人才、電商、「文旅+」六篇文章,讓老產業煥發新活力助推鄉村振興,把盆景做成推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大產業。目前,全鎮盆景從業人員已超過3000戶、1.5萬人,佔全鎮人口的四分之一,盆景年銷售額達5億元。
  • 優基礎、興產業、美村莊 興化昌榮奮力建設「紅色小鎮」
    中國江蘇網4月20日泰州訊(顧日升 陸榮華 竺小蘭)唐子新大橋及連接線正在如火如荼建設,協鑫風農旅升壓站已建成、正在進行風機安裝,協美陳唐、昌富民興、醉美雙星、鳳鳴朝陽等美麗宜居特色村已啟動建設......春風四月,興化市昌榮鎮到處洋溢著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這是該鎮建設「紅色小鎮」特色鎮迸發的行動。
  • 深度觀察丨花卉苗木產業,能否成為湖南下一個林業千億產業?
    瀟湘大地跨越千百年,如今,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湖南,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5030億元(數據截至2019年),其中包括油茶、竹木加工、森林旅遊、林下經濟四大千億產業。而作為湖南傳統優勢產業,也是綠色富民產業的花卉苗木產業,在這一朵朵花,一株株苗背後,能否誕生下一個林業千億產業?紅網時刻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解讀花木產業發展的趨勢與困境。
  • 小楊營鎮:產業奏響富民曲
    近年來,小楊營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市委「一抓三突破」戰略部署,立足實際,大力鼓勵經濟能人返鄉創業,指導服務各村產業發展,把綠色生態作為「底色」,讓「一村一品」成為「特色」,讓強村富民檢驗「成色」,收到了顯著成效,伍仲村瓜蔞產業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 信陽平橋區:特幫花木產業學院成立
    此次信陽農林學院和信陽特幫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共建的「特幫花木產業學院」,標誌著信陽農林學院以服務地方為宗旨,以學生就業為導向,聚焦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產學研之路掀開了新的篇章。平橋區委副書記、區長董立淳在講話中指出,平橋區政府與信陽農林學院進行戰略合作,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平橋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 伊州區陶家宮鎮富民興農市場人氣旺
    消費者在富民興農市場買菜。 12月10日,伊州區陶家宮鎮富民興農綜合市場內熱鬧非凡,蔬菜水果肉類以及各類百貨產品豐富齊全,不少市民來這裡採購日常生活用品。市場帶動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實現了增收致富。 富民興農綜合市場是河南援疆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總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共有300多個攤位,10月中旬對外營業。
  • 鄧州小楊營鎮奏響產業富民曲
    近年來,小楊營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市委「一抓三突破」戰略部署,立足實際,大力鼓勵經濟能人返鄉創業,指導服務各村產業發展,把綠色生態作為「底色」,讓「一村一品」成為「特色」,讓強村富民檢驗「成色」,收到了顯著成效,伍仲村瓜蔞產業就是其中一個縮影。「咱現在過的是半工半農的日子,像半個城裡人呢。」
  • 新洲:產業興鎮 旅遊活鎮
    「以鄉村振興為主線,堅持『生態固本、產業興鎮、旅遊活鎮』發展思路,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日前,竹谿縣新洲鎮舉行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安排部署新一年工作,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 優基礎 興產業 美村莊 興化昌榮奮力建設「紅色小鎮」
    「力爭做到以建設紅色小鎮為抓手,在傳承紅色基因發展旅遊經濟上、在發揮區域優勢實現商貿集群上、在招引清潔能源壯大新興產業上、在實施「十百千萬」工程美化鎮村環境上,深度著力,更大力度推進補短板、解痛點、攻難點、疏堵點,探索出一條符合昌榮實際的差異化高質量發展之路。」昌榮鎮黨委書記邵國昱說。
  • 「產業興農」曹縣樓莊鎮:推動林果種植 打造富民產業
    產業基礎比較薄弱的鄉鎮,要推動鄉村振興,關鍵是要因地制宜,找到一條切合本地實際的發展之路。近年來,曹縣樓莊鎮依託位於黃河故道區的有利條件,大力推動林果種植,打造「十裡桃林」、萬畝林果產業園區,走上了一條鄉村振興、林果先行的康莊大道。
  • 新泰市泉溝鎮引導勘探「遊擊隊」變身「集團軍」壯大富民特色產業
    新泰市泉溝鎮就是全國有名的勘探產業專業鎮,通過當地政府規範引導、扶持整合,「遊擊隊」變身「集團軍」,把勘探做成了一個富民大產業。最近,在泰安最近召開的一次推動鄉村振興現場觀摩中,新泰市泉溝鎮的勘探產業表現優異:去年產值達到12億元,稅收三年翻了三翻。
  • 阿拉騰朝格蘇木:發揮黨建引領 發展富民產業
    阿右旗阿拉騰朝格蘇木以「黨支部+合作社+農牧戶」黨建富民新模式,建成集規模養殖、科學飼養、科技示範為一體的駱駝產業合作社,走出一條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有增收、村民有奔頭的多贏之路。通過「一股三帶」產業發展模式,以入股分紅、崗位帶動、產業帶動、經營帶動方式帶動農牧民增收,發展壯大嘎查集體經濟。
  • 橫向攜手有力縱向拓展有勁湖北英山縣農業產業「混搭」發展富民又...
    4月16日,氣溫回暖,英山縣石頭咀鎮杜家山村貧困戶江幸平,在自己的紅菜苔基地邊,砌石岸扎籬笆,忙得滿頭是汗。他告訴筆者,紅菜苔產業效益很好,眼下村裡正在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紅菜苔搞好了,也是一處好看點。
  • 浙江長興營造「中國花木之鄉」提升新農村建設
    浙江省長興縣近幾年來因地制宜大規模發展苗木花卉產業,已成為長江三角洲各大中城市、公路、工業區綠化苗木的主要來源,被國家林業部授予「中國花木之鄉」稱號。卓有成效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力地推動了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使長興的鄉村面貌日新月異。長興縣泗安鎮是始建於西晉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的古鎮和革命老區,但前些年這個鎮主要靠種植效益低下的番薯,經濟特別滯後。
  • 西海岸這個鎮未來可期!打造「三融三強三美」特色鎮,是你家鄉嗎
    是不是可以通過茶葉相關的旅遊產業以及招商引資遊樂園引進來吸引遊客帶動經濟發展?據西海岸新區海青鎮落實:海青鎮創新實施「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產業基地」三級聯動模式,建設全域美麗鄉村大景區,打造茶產業、文化產業、旅遊產業三產融合產業集群,以產促城、以城帶產,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產城產鎮產村深度融合、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養魚治水鄉村美 生態富民好景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養魚治水鄉村美 生態富民好景長——江蘇省海安市墩頭鎮打造新時代美麗鄉村水生態環境樣本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王學軍 通訊員 周強)水花四濺,魚兒歡騰,一條條七、八斤的鰱魚在村民懷中撲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