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9個月,我和老伴在村花卉苗木農民專業示範園打工收入快4萬元了。這可是兩年前種40畝玉米的淨收入哩!」10月16日,在寧縣春榮鎮王臺村百畝百花觀光示範園裡,說起在村集體經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園裡務工務工的收益,43歲的王國強邊趁微雨歇緩間的墒情移栽四季錦帶花苗邊地對筆者如是說,「就近村裡務工,照顧了老人,經管了孩子,掙到了票子,還抽空侍弄了家裡3畝國槐樹苗子,日子過得舒心哩。」
發展花木產業美鎮富民,是春榮鎮近年的一個創舉。在依照鎮上統一規劃的花木產業體質擴規發展中,王臺村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以由村集體控股的專業合作社為主體,動員村民通過土地、資金、技術、勞力入股,由合作社統一引種、繁育、移栽、定植、管護、銷售,通過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降低農戶單家獨戶經營風險。目前,該合作社經營凌霄花、魯冰花、無花果、海棠等22個品類的花卉110畝。建檔立卡貧困戶王國強將自家3畝地流轉合作社,每年地租收入1500元,入股5萬元,每年受益3300元,加上和妻子務工收入,去年就順利摘掉貧困帽。
筆者沿著兩邊時花鮮豔的水泥村道,來到宋莊村萬畝景觀林種苗繁育觀光示範基地,但見溝壑梁峁上的滿目苗木,生機勃發,美不勝收。寧縣麗景苗木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宋升印正在領著來自寧夏等地的苗木商在基地裡選訂香花槐等苗木。 「近5年來,我們合作依託鎮政府搭建的技術合作平臺,通過10多次邀請苗木專家來合作社舉辦景觀林種苗標準化生產技術等培訓班,組織社員到隴南等地觀摩考察,建立電商,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成功探索出了垂柳等扦插技術,在使2000多位農民由『糧農』蝶變『苗木農』的同時,先後從隴南等地引進培育市場上對路適銷的紅楓、碧桃、百日紅等22個品類的景觀林生態林種苗,使經營總品類達到了38個、面積達到1.5435萬畝,實現產地與消費地的無縫對接。通過電商等銷售渠道向北京、河北、內蒙等地外銷各類苗木3500萬餘株,創收2100萬餘元。預計今年社員戶均苗木收入3萬元以上。」該合作社已被市政府授予「苗林結合培育工作先進合作社」,被甘肅省林業廳授予「全省林業種苗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近年來,春榮鎮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借力脫貧攻堅、美麗家園建設行動勁風,堅持走「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先鋒,產品為核心,合作社為主體」之路,積極培育扶持花木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壯大,提高花木標準化生產水平。目前,全鎮引進繁育四季錦帶等35個品類的花卉1050畝,引進繁育碧桃等41個品類的景觀林種苗4.55萬畝。從事花卉苗木繁育的合作社達到了19家,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產生了良好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