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小將鎮:守得山水綠 迎來天地寬

2020-12-14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2月14日訊(記者 黃麗麗 俞偉波 俞 佳)「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走進新昌縣東部大山深處的小將鎮,千山競秀,萬水傳情,如詩如畫,自古以來就為文人墨客所鍾愛,也是唐詩之路的精華地段。

  近年來,小將鎮不斷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小將的實踐,憑藉「山之巔、水之源、花之海」的美譽,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以建設「大美小將」、打造「健康養生地、都市後花園」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改革發力、旅遊富民,走出了一條符合鎮情實際的鄉村振興之路,被評為中國鄉村振興發展示範鎮。

  2020年是原先的小將鎮、巧英鄉合併成立新小將鎮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鄉鎮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小將鎮積極發揚「肯幹、實幹、巧幹」的精神,描繪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為建設「重要窗口」貢獻小將力量。

  護綠固本 大美小將底色足

  遠處青竹層層、群峰疊翠,江面碧波蕩漾、一覽無餘,走進小將鎮巧英湖流域,如詩如畫的山水美景讓人心醉神怡、流連忘返。

  巧英水庫是紹興「母親河」曹娥江的水源地,也是小將鎮人民引以為傲的資本。2018年,這裡通過了紹興全市首個鄉鎮湖庫保護公約——《巧英水庫流域生態保護公約》,正式翻開了村民自覺守護綠水青山的新篇章。

  「有了公約,抓住了生態環保這個『牛鼻子』,就找到了適合小將發展的鄉村振興路徑。」小將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沈劍介紹,以巧英水庫為藍本,小將鎮率全縣之先完成生態文明建設三年行動,實施紹興市首個鄉鎮級《生態文明公約》和《湖庫公約》,全鎮老百姓共同守護「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生態環境,形成了保護生態環境的濃厚氛圍。

  小將鎮被評為美麗浙江魅力示範點,小將林場被省林業廳評為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小將鎮黨委書記何樂欽表示,小將鎮山水神秀,如詩如畫,擁有生態這一最寶貴的優勢。在發展的進程中,小將鎮一直在思考:如何將生態這一優勢轉化為千家萬戶的日常,讓老百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近年來,一場遍及全鎮的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正在小將鎮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小將鎮堅持頂格標準、最嚴要求持續「護綠固本」,以「汙水、垃圾、廁所」三大革命為抓手,持續優化人居環境,鎮村面貌不斷提升。

  作為新昌縣河道總裡程最長的鄉鎮,同時也是長詔水庫、欽寸水庫兩個大型水庫的源頭,小將堅持源頭治水,全面完成二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內企業搬遷拆除任務,完成省級「汙水零直排區」試點鄉鎮建設,被評為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優秀鄉鎮、市級「剿滅劣V類水」工作突出貢獻集體,莒根溪、茅洋江出境水體斷面水質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榮獲市級「美麗河湖」稱號。

  在全縣率先探索試行「黨建帶動、源頭推動、市場促動、智能驅動」的垃圾分類「四動」工作法,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運行,填埋垃圾減少30%,出肥量增加20%,垃圾分類正確率提高到80%以上。

  以高度責任感抓好河道治理、渠系建設、除險加固、封山育林等生態屏障保護修復工作,統籌資金1.2億餘元,實施全國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等水利項目300餘個,生態保障進一步提升……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如今的小將鎮,一個個美麗鄉村鑲嵌於綠水青山之間,與山水田園和諧共生,描繪了一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生態畫卷。

  產業升級 綠色發展天地寬

  對小將鎮來說,綠水青山並不意味著死守,而是活用。近年來,小將鎮以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通過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遊、特色民宿,有力邁開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

  巧英湖村是小將鎮生態興村致富的典型。這裡背靠連綿竹山,原來一直靠竹林產業吃飯,後來竹產業的衰退,又靠楊桐、柃木等樹木的樹葉賺錢,一直走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路。如今,這裡的閒置房屋被畫家陳惠青一眼相中,改建成「七間半·藝舍」民宿,打造出了充滿藝術靈感的水彩畫家村,吃起了「旅遊引領、三產融合」的「生態飯」。

  「如今,知名畫家、美院師生以及慕名而來的遊客成為了村裡的常客。」巧英湖村村民董文軍介紹,村裡每年除了獲得閒置房租金外,村民自產的農產品也搭上了書畫寫生經濟的順風車,像筍乾、筍絲這樣的農產品很快就被遊客搶購一空。2019年村集體經濟達到了89萬元,比前一年增收了24萬元。

  巧英湖村的產業轉型成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註解。從默默不語的綠水青山到噹噹作響的「聚寶盆」,當美麗山水與科學發展的理念激情碰撞,小將鎮正迎來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的乘法效應。

  「人在草木中」是「茶」字的謎面,對小將鎮南洲村來說,謎面應該換成「人在花木中」。尤其到每年5月份左右,紅楓樹的紅、海棠花的紅,櫻花樹的紅,一丘丘的花木田都變成極美的風景,吸引著遠近遊客慕名而來。

  「村裡6000多畝山林田地,沒有荒蕪的,大家種植的積極性很高。」南洲村花木種植大戶石林波介紹,花木種植、花木護養、花木銷售、花木運輸……經過20多年的發展,村裡已經形成了一條花木經濟鏈,村民也通過多種方式在花木經濟中致富,每年全村花木交易額達到了上千萬元。

  美麗的花木帶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鄉村旅遊又帶動了花木的銷售,在小將鎮,這樣的良性循環持續進行著。

  目前,小將鎮擁有花木基地3.5萬畝,毛竹7.2萬畝,家庭農場69家,農業科普示範基地9個。為了發揮「旅遊+」的強大效益,小將鎮通過舉辦紅楓櫻花節,開展浙江省鄉村武林大會、環巧英湖馬拉松比賽、英湖國際水彩畫家村寫生採風藝術周、環浙騎遊·唐詩之路等活動,發揮羅坑山、茅洋、巧英湖、鹽幫古道等特色旅遊基地輻射帶動作用,提升旅遊業態,帶動花木銷售年均700萬株,茶葉、水果、香榧等特色農產品銷售超500萬元。

  「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轉化為扎紮實實的行動,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我們就有信心、有能力繪就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畫卷。」小將鎮主要負責人表示。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吸引了年產5.8萬噸竹基複合板材項目、千畝香榧智慧農業開發項目、巧英水庫山泉純淨水瓶(桶)裝飲用水綜合型開發項目等招商入駐,目前小將鎮的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山鄉蝶變

  共享美好新生活

  遠處是連片竹海,近處為茶葉水稻,古道上偶爾會遇上一兩個趕著小馬的村民。在秋高氣爽的季節,走進小將鎮結溪村的鹽幫古道,感受其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歷史悠久的鹽幫文化、民俗文化,不由讓人陶醉。

  據介紹,鹽幫古道途經新昌沃洲鎮、小將鎮,直通寧波寧海,因古時鹽販們沿路去寧海販鹽而得名。隨著交通運輸功能日漸淡化,古道一度落寞,沿線村莊也因為基礎設施落後等原因背上「集體經濟薄弱村」的帽子。2018年,小將鎮以全省「千企結千村,消除薄弱村」幫扶行動為契機,與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結對,後者全額出資1000萬元建設鹽幫古道項目,通過古道修復與鄉村文化、鹽幫文化等的打造,帶動古道沿線鄉村旅遊的發展。

  在小將鎮結溪村,隨著古道修復、驛站改建、標識標牌、周邊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以及十八渡、露營基地等節點建設的完成,前來徒步、嬉水的遊客絡繹不絕,帶動了沿線村莊的餐飲、住宿的快速發展,「鹽幫味道」餐廳、「鹽幫客棧」高端民宿等項目相繼引進,通過依託旅遊項目激活閒置農房,村集體經濟收入得到有效增加。

  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山區鄉鎮基礎薄弱短板如何補上?小將鎮突出黨委主抓,探索「共生型、伴生型、新生型、創新型」四大消薄模式,落實精準幫扶項目,助推集體經濟薄弱村「摘帽快跑」,涉及13個村的「竹海水韻」景觀帶提升工程、環湖綠道建設、環庫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等項目全面完工。其中,海亮集團羅溪蒸菜旅遊餐飲民宿項目完工,大華股份鹽幫古道旅遊幫扶項目建成後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8萬人次以上,有效激活新昌東部沉睡資源。

  隨著一項項沉睡資源的喚醒,一個個項目的開工,激活了農民和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的活水,也讓小將鎮的鄉村越來越有希望。為了開拓更多富民增收的渠道,小將鎮還通過運用「網際網路+」,創設「共享小院」,建起小將民宿訂購、閒置農房交易、旅遊產品推銷等的平臺,為農村閒置資源的開發利用插上了「網際網路+」的翅膀。此外,推廣落地縣外新昌炒年糕示範店53家,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

  「小將鎮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生態與發展共生道路上不斷構建美麗鄉村、幸福城鎮,不斷促進人民共同富裕。」該鎮主要負責人表示。

  一手保護,一手發展,小將鎮全力以赴地奔跑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發展的道路上,奔向未來,奔向明天。

相關焦點

  • 新昌:小將鎮細心坑村莒根自然村垃圾分類七年印記
    浙江在線-新昌新聞網8月31日訊 近日,記者收到縣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的《致全體市(村)民的一封倡議書》,要求做垃圾分類的踐行者、參與者、宣傳者、監督者、志願者。籤下回執後,記者當即想到我縣生活垃圾分類的先行者——小將鎮細心坑村莒根自然村。如今,那裡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得怎麼樣?記者來到莒根一看究竟。
  • 大美小將——新昌縣小將鎮介紹
    小將鎮地處新昌縣東部,奉化、寧海、天台三縣市交界處,東與巧英鄉、寧海縣接壤,南和天台縣石樑鎮交界,西靠儒岙鎮,北與大市聚鎮、沙溪鎮毗鄰,38省道象西線自東向西橫貫全境。宋朝有孟強為將,立廟於此,鎮以廟為名,故名小將鎮。
  • 【石河子第八中學】藍•綠天地寬 紅•白八中遠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歡迎關注微信號:shz-8-z=====================藍•綠天地寬
  • 新昌10大超全登山路線,先收藏周末再出發!
    新昌屬於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貌,沿途有著看不完的好山好水好風光。這十條新昌登山線路,建議收藏!這是一條集高山雲海、奇峰、瀑布和古道曲水、古橋、古廟於一體,山水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機統一的線路。「2.登菩提高峰 賞南洲古村(菩提線)」路線:芹塘村—芹塘崗—菩提峰—南洲村到小將鎮芹塘村上芹塘崗(天台新昌分界山岡),走山脊線,賞竹山林海,登菩提高峰(新昌最高峰,海拔996米)賞群山林海、菩提三石。
  • 回歸自然放養身心 新昌推出8條特色療休養線路
    記者了解到,新昌被譽為「東南眉目」,旅遊資源極為豐富,近年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打造職工療休養的「理想之地」,為我縣職工提供舒適「本地遊」的同時,吸引更多外地職工來新昌療休養,推進我縣經濟社會發展。
  • 解碼新昌全域旅遊③|打造唐詩名城,新昌給你一次舒心休憩
    去年4月底,省文化和旅遊廳為貫徹落實省政府全省「大花園」建設部署和百城千鎮萬村景區化工作要求,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啟動了百城和千鎮景區化工作。其中景區城是以縣(市、區)建城區為建設範圍,要求建設成為文化稟賦底蘊深厚,人居環境優美和諧,休閒產品豐富多元,公共服務配套完善,綜合管理保障有力的宜居、宜業、宜遊區域。
  • 欸乃一聲山水綠
    ,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題記車過一路蜿蜓,眼觀窗外景致,心裝世間百態,許久未有閒心一遊,作別已久的鄉野倒是別有一番天地。用疲倦彳亍於鄉間小徑,用沉默守望林莽遠山,用含情的雙眼凝望含情的水,或合眸,或抬頭,或垂首,出生在窮鄉僻壤的我,歸于田園竟還有幾分不知所措。看著陌生的房屋與殘敗的寺廟,方覺時光悄然而逝,就像美麗的琥珀,一點一點被封鎖,還隔著一層堅硬的殼。
  • 新昌古籍影印叢書序(外一)
    明萬曆《新昌縣誌》有云:自建縣以後,凡剡中佳山水盡入也,山有沃洲天姥之勝,水有剡溪水簾之奇,人有石子重諸公之德望。新昌自古以來,名山簇擁,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六朝以來,高僧名士雲集,史不絕書;及至唐代,眾多詩人,追慕前賢高風而來,李白夢遊,杜甫歸帆,白傅垂文,沿剡溪溯流,自越入剡,且歌且行,踏成一條唐詩之路。
  • 新昌風光讓越野跑友魂牽夢繞
    「我是第一次來新昌,這裡的青山綠水讓人舒心愉悅,感覺非常好。」趙家駒在摘得比賽冠軍後樂呵呵地說:「跑過的每一步印象都非常深刻,明年我還要來。」來自東陽的楊維證是30公裡高級組比賽冠軍,這是他第二次來新昌。「新昌的賽道非常漂亮,也是我的福地。」楊維證說,去年他參加了同級別比賽並獲得第一名,今年他叫上東陽跑團的70名跑友一起來到新昌,體驗山水風光,感受運動快樂,大家都覺得不虛此行、收穫滿滿。
  • 新昌大佛寺深度遊
    那大片的森林和動物被下陷的峽谷、懸崖、泥土覆蓋得嚴嚴實實,這一幕幕可怕的畫面,已被科學家從新昌的地質遺蹟中解讀出來。這是一個以溪流、山林等自然環境為載體,以佛教文化為內涵,融人文景觀和自然山水為一體的景點。
  • 新時代 新青年|秦俊 放懷天地外,得氣山水間
    欣賞江西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青聯委員秦俊的瓷板畫,仿佛置身於一個奇妙的山水世界。他筆下的山水剛柔相濟,蒼潤互補,讓人感到溫馨雅致。他的創作中,既有奇峰絕壁,又有雲霧氤氳,近處樹木蔥鬱、遠處一葉扁舟,壯觀不失秀美,深邃中可見靈動。從秦俊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紮實的基本功,不論在構圖、用筆,還是山水意境上,都頗見功力。
  • 留白,天地之道——詩說明寬畫鼠
    □圖文:尉明寬 □詩歌:李武兵留白,天地之道——詩說明寬畫鼠——李武兵神秘,浩瀚造物主構架的大手筆讓宇宙成就了一幅擅長留白的中國畫留白,宇宙最高最大的智慧留白,宇宙最稱心如意的藝術明寬作畫,運筆惜墨如金深諳天地之道
  • 新昌沃洲湖的春天,好美
    新昌·沃洲湖 簡介: 沃洲湖(長詔水庫)於1972年10月動工興建,壩型為小骨料混凝土砌石重力壩,大壩高68米,壩頂高程140米,壩頂長度211米,寬12米。 沃洲湖風景名勝區在浙江新昌東南12公裡,是新昌三大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景區主要包括沃洲湖、天姥山兩部分,總面積達50多平方公裡。
  • 聽琴 欸乃一聲山水綠
    「欸乃」指的是漿櫓之聲或漁家號子聲,樂曲音調悠揚,清新雋永,以山水為意象抒發感情,乃是託跡漁樵,寄情山水煙霞,頤養至靜的一首名曲。此曲乃據唐柳宗元著名七言古詩《漁翁》所作,原詩「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欸乃」一般解作行船櫓聲或划船之聲。也有觀點認為《欸乃》是表現船夫拉縴的勞動的音樂作品,讀音應為「ǎoǎi」。
  • 一輩子造綠守綠護綠
    如今,山已成林,樹已成蔭,後灣村從山上搬遷到山腳下條件更好的塘川鎮,李洪佔也隨家人搬遷到這裡。從老村子到新村鎮,李洪佔還是穿著那件種樹的衣裳,要麼種樹澆水,要麼修枝剪杈,要麼培育樹苗,一天都沒停過。「從山上搬下來有兩年光景了,還是想種樹,只要走得動,就要種下去!植樹造林那是關係千秋萬代、利國利民的大事。」李洪佔說。
  • 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見聞錄 搬出大山天地寬
    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見聞錄搬出大山天地寬——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側記李 林 夏建生劉輝霞 雷鴻濤12月3日,漫步在洪江市灣溪鄉集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映入眼帘的是一棟整潔漂亮的新樓,水泥路通到門口,菜地劃分區域……在搬遷戶丁碧龍的新房外面,大紅喜字格外醒目。
  • 錢松嵒:畫青綠山水要這樣用石青、石綠
    青綠山水,墨稿皴擦不宜多,或乾脆勾一個輪廓就行。著好青綠後,石青底上用花青加點加皴;石綠底上用汁綠加點加皴。輪廓上有時可勾以赭色、花青、汁綠等線條增加厚重感覺,勾金粉更有輝煌的感覺。青綠山水,分大青綠、小青綠。
  • 跟隨「詩」的指引,他們在紹興新昌開啟了一場漫遊雜學之旅
    在新昌的兩天一夜中,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一起去看看吧~主打文旅探尋做有文學性的文旅探尋類節目《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是一場漫遊雜學的旅途,涵蓋了旅遊、詩歌、美食、創作等多層面內容。看美景、品美味,在「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之間吐故納新,觸動關於生活和藝術的靈感。
  • 歷史上南方政權都堅持「守江必守淮」,長江更寬,直接守不行?
    一、長江難守 估計很多人要笑了「小編,長江難守,你確定不是在開玩笑?」 真不是開玩笑,長江難守還要先從地理上來說。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從宜昌開始一直到入海口,這段長達一千六百公裡的江面卻水勢平緩,正常時節江面寬度一般在一公裡到兩公裡之間,雨季來臨時則江面更寬。按說這麼寬的江面應該算是天險,可以很好防禦北方軍隊的進攻才對。
  • 新昌狐巴巴自然教育營地開園 一個項目激活整條旅遊帶
    8月8日上午,狐巴巴自然教育營地開園活動暨「2020詩畫新昌·天姥文化季」發布會在十九峰景區舉行。李寧、黃旭榮、胡玲萍、楊哲文、嚴青雲出席活動。縣委書記李寧和御庭集團有關負責人共同為狐巴巴自然教育營地開園按下啟動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