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點名「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詞:生造晦澀

2020-12-22 北京日報客戶端

11月13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950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規範漢語用語承續傳統文化的建議」的具體內容。

教育部在《答覆》中指出,語言文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正確規範使用祖國語言文字,對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基礎性作用,也是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正如您所言,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對語言文字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既出現了一些可以反映時代特徵、傳播正能量的新詞新語,如『給力』『點讚』『硬核』等,也出現了一些不規範、不文明的誤讀誤寫誤用現象,如『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生造晦澀的詞語,甚至是一些低俗的語言,對網絡生態環境,以及社會語言生活和文化安全產生了不良影響。」《答覆》稱,對此,教育部、國家語委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引導。

《答覆》稱,下一步,教育部將認真研究並吸納您的建議,一是通過籌備召開新世紀以來第一次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研究出臺指導性文件《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研製《國家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完善出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辦法》等繼續加強對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的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二是繼續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及時監測全媒體時代下的語言生活動態,根據語言發展規律,加強對重點領域語言文字使用的監督管理,引導社會語言生活健康和諧發展。三是推進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深入實施,繼續打造語言文化品牌節目,廣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書寫、講解等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創新「網際網路+語言文化」,開發寓學於樂、寓讀於樂的多樣化新媒體資源,加大融媒體渠道宣傳推廣力度,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答覆全文——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950號建議的答覆

教語用建議〔2020〕89號

您提出的「關於規範漢語用語承續傳統文化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

語言文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正確規範使用祖國語言文字,對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基礎性作用,也是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正如您所言,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對語言文字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既出現了一些可以反映時代特徵、傳播正能量的新詞新語,如「給力」「點讚」「硬核」等,也出現了一些不規範、不文明的誤讀誤寫誤用現象,如「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生造晦澀的詞語,甚至是一些低俗的語言,對網絡生態環境,以及社會語言生活和文化安全產生了不良影響。對此,教育部、國家語委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引導。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法律法規

一是在《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將「語言文字規範化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之一,指出要推動機關、學校、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公共服務行業等重點領域的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發揮其引領示範作用;要引導網絡、手機等新媒體規範使用語言文字,糾正語言文字使用不規範的現象,引導社會語言生活健康發展。二是專門成立語言文字立法課題組,著手研究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修訂和實施辦法制定工作,在修訂草案中對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一步提出明確要求。三是開展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和語言文字督導評估工作,通過評估進一步推動各地區、各行業系統將語言文字規範化要求納入常規管理,加強檢查監督和對語言文字使用不規範現象的治理整頓,尤其是進一步加大對網絡、手機等新媒體語言文字規範使用的監管,提高全社會語言文字應用規範化水平。

二、開展監管監測,加強規範引導

近年來,教育部、國家語委與相關部門通力合作,通過多種方式加強語言文字使用的規範引導。如與廣播電視總局建立合作機制,對廣播電視語言文字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管;成立平面媒體、有聲媒體、網絡媒體、教育教材語言文字使用監測研究中心等,委託相關高校、研究機構、協會開展報刊、政府網站、網絡語言等的監測研究;與文化部、市場監管總局、文化和旅遊部等部門開展調研,在此基礎上聯合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提高行業系統語言文字規範化水平;在文明城市評比、圖書質量管理中,對文化、信息產業等部門提出語言文字規範化的要求;由國家語委牽頭,與中央編譯局、外交部、教育部、民政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署、國務院新聞辦、新華社、中科院共同組成外語中文譯寫規範部際聯席會議,密切關注社會各領域已有的和新出現的外語詞及中文譯名應用動態,定期向社會公布推薦使用的外語詞規範中文譯名。

三、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為進一步發揮語言文字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性作用,教育部、國家語委推進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廣泛深入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書寫、講解實踐活動。如連續五年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中國詩詞大會」,全網收視超過30億人次;舉辦兩屆包括誦讀、講解、書寫、篆刻等系列賽事的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建設「中華經典資源庫」,製作完成五期約1.2萬分鐘的誦寫講視頻資源;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建設「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打造高標準、高品質的「有聲語文教材」;每年開展經典誦寫講專項師資面授培訓、實施萬名教師網絡專項培訓計劃,提升教師文化素養和教學水平等,通過多種方式引領社會大眾熱愛祖國語言文字、親近中華文化經典、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下一步,教育部將認真研究並吸納您的建議,一是通過籌備召開新世紀以來第一次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研究出臺指導性文件《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研製《國家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完善出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辦法》等繼續加強對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的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二是繼續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及時監測全媒體時代下的語言生活動態,根據語言發展規律,加強對重點領域語言文字使用的監督管理,引導社會語言生活健康和諧發展。三是推進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深入實施,繼續打造語言文化品牌節目,廣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書寫、講解等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創新「網際網路+語言文化」,開發寓學於樂、寓讀於樂的多樣化新媒體資源,加大融媒體渠道宣傳推廣力度,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感謝您對教育事業和語言文字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0月19日

來源 澎湃新聞、教育部網站

編輯:胡德成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人艱不拆等詞被教育部點名 說了什麼?
    【人艱不拆等詞被教育部點名】11月13日,教育部公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950號建議的答覆,指出目前網絡上出現了一些不規範、不文明的誤讀誤寫誤用現象,如「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生造晦澀的詞語。
  • 「人艱不拆」、「十動然拒」是新詞語嗎?被教育部點名
    11月13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950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規範漢語用語承續傳統文化的建議」的具體內容。  教育部在成文於10月19日的《答覆》中指出,語言文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
  • 人艱不拆等生造詞被教育部點名 教育部提文字誤讀誤用現象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教育部最新資訊 > 正文 人艱不拆等生造詞被教育部點名 教育部提文字誤讀誤用現象
  • 人艱不拆等詞被教育部點名 2020年度熱詞中哪些能轉正?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艱不拆等詞被教育部點名 2020年度熱詞中哪些能轉正? 馬上要期中考試了,為鼓勵兒子好好複習,我給予他物質誘惑: 語數外平均90分以上,獎30元奧特曼卡包一個。 就這?兒子滿臉不屑。 單科100分,獎品牌書包一個。 就這?兒子頭也不抬。
  • 教育部提語言文字誤讀誤寫誤用現象,「人艱不拆」「十動然拒」被...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對語言文字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既出現了一些可以反映時代特徵、傳播正能量的新詞新語,如「給力」「點讚」「硬核」等,也出現了一些不規範、不文明的誤讀誤寫誤用現象,如「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生造晦澀的詞語,甚至是一些低俗的語言,對網絡生態環境,以及社會語言生活和文化安全產生了不良影響。對此,教育部、國家語委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引導。
  • 教育部點名批評人艱不拆等生造詞: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引導
    【教育部點名批評人艱不拆等生造詞: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引導】11月13日,教育部網站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950號建議的答覆》。《答覆》中稱,「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對語言文字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既出現了一些可以反映時代特徵、傳播正能量的新詞新語,如『給力』『點讚』『硬核』等,也出現了一些不規範、不文明的誤讀誤寫誤用現象,如『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生造晦澀的詞語,甚至是一些低俗的語言,對網絡生態環境,以及社會語言生活和文化安全產生了不良影響。」對此,教育部、國家語委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引導。
  • 人艱不拆十動然拒 年輕人網絡創造「新成語」
    人艱不拆、十動然拒、喜大普奔、累覺不愛,這些貌似成語的四字組合,如果你看不懂,說明你已經落伍了。近日,人人公司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這些詞在今年人人網熱詞月傳播量均達到數萬次以上,且累計傳播趨勢呈上升比例。人人網註冊用戶以年輕人為主,喜歡以娛樂自己、自我解嘲的方式來排解負面情緒。
  • 「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網絡用語的意思是什麼?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焦點新聞>正文「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網絡用語的意思是什麼?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人艱不拆
  • ...文字誤讀誤寫誤用現象:「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網絡詞語被...
    IT之家11月13日消息 今日,教育部網站公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 3950 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 「關於規範漢語用語承續傳統文化的建議」的具體內容。
  • 教育部提語言文字誤讀誤寫誤用現象:人艱不拆等網絡詞語被點名
    IT之家11月13日消息 今日,教育部網站公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 3950 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 「關於規範漢語用語承續傳統文化的建議」的具體內容。IT之家了解到,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語言文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正確規範使用祖國語言文字,對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基礎性作用,也是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 杜海濤買給沈夢辰的包被「十動然魚」了?「十動然魚」是啥意思?
    例如「人艱不拆」,表示就是人生已如此艱難,有些事就不要拆穿,它原來出自林宥嘉的歌曲《說謊》裡的歌詞: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不明覺厲」大家也很熟悉了,它出自周星馳的電影《食神》中的對白:「雖然不知道在說什麼,但感覺好厲害。」
  • 媒體年度盤點網絡新詞:人艱不拆 該拆還得拆
    張濱畫  新語文……………(2013網絡盤點系列報導今日起陸續推出,敬請期待)  你如果不了解這些2013年網絡新詞說明你「凹」了  「人艱不拆」、「累覺不愛」、「我夥呆」、「說鬧覺餘」、「十動然拒」、「人幹事」……今年的網絡熱詞,你看得懂幾個
  • 十動然魚是什麼意思 十動然魚出處哪裡是什麼故事
    十動然拒」是2019年新出來的一個梗,相信很多人在網上都看到過這個成語,那麼十動然魚是什麼意思?「十動然拒」事件出處。下面來看一下。十動然魚是什麼意思作為網絡語的該詞,完整的說法為「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Ta「的縮略形式。用來形容屌絲被女神或男神拒絕後的自嘲心情。
  • 男生16萬字情書求愛被拒 興網絡熱詞"十動然拒"
    報導結尾處「女孩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引發網友瘋狂模仿造句,誕生了最新網絡新詞「十動然拒」。情書作者王文瑾連日謝絕媒體採訪,昨日首次向本報回應此事。  【起因】 16萬字情書求愛被拒  王文瑾是華中科大文華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大四男生,他心儀學妹小羅(化名)。小羅經常向他請教專業問題,他就想到寫一封萬字情書放在課程設計裡送給她。
  • 網絡新詞「十動然拒」引造句熱潮 網友藉此自嘲
    報導結尾處「女孩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引發網友瘋狂模仿造句,誕生了最新網絡新詞「十動然拒」。情書作者王文瑾連日謝絕媒體採訪,昨日首次向本報回應此事。  【起因】 16萬字情書求愛被拒  王文瑾是華中科大文華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大四男生,他心儀學妹小羅(化名)。小羅經常向他請教專業問題,他就想到寫一封萬字情書放在課程設計裡送給她。
  • 人艱不拆,棋艱可以「拆」嗎?▏圍棋術語:拆
    今天我們來說說圍棋裡的拆。看了一本書,裡面解釋「拆」,拆,拆撐、拆開之意。特指三四線子向同線對邊部平行有間距地拆開,為布陣所用。三線稱為低拆,四線稱為高拆。網上和很多書上都差不多這樣解釋,我覺得看了一臉懵逼。讓我們來說人話:按我的理解來,拆,是一個組合。
  • 新成語「十動然拒」走紅 男生送心儀女生16萬根菸頭
    揚子晚報網訊 據《江南時報》報導 昨日,新成語十動然拒走紅。十動然拒,即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Ta。用來形容屌絲被女神或男神拒絕後的自嘲心情。   它的出處來源於,華中科技大學男生王文瑾,向他心儀的女生送出了一封他用212天時間寫的16萬字情書。
  • 評論:網絡語言"來去匆匆"對語言失範說不
    原標題:評論:網絡語言"來去匆匆"對語言失範說不   網絡語言自產生以來,其利弊就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支持者有之,質疑者亦有之。針對一些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中尚存的語言文字不規範問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各類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不得在成語中隨意插入網絡語言或外國語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紹根據網絡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的詞語。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廣播電視作為擔負著引領和示範職責的大眾傳媒,理應做出表率。
  • 人艱不拆,狗生巨拆。金毛阿拉斯加拆基犬前來報到
    衛生紙撕了就算了,床單也不放過?瀚瀚剛入手的NY就這麼被糟蹋了,據她說這個帽子還是自己省吃儉用入手的,還沒捨得戴呢,就被狗子給啃成這樣了一回到家發現這貨把臥室差點給拆了,瀚瀚當時氣的就差點腦溢血了,這才搬新家的第一天!!!跟它動手吧,看它這蜷縮在角落這樣兒,自己又不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