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齊心「戰疫」。終於,在8月29日,北京市中小學生陸續如約迎來新學期。按照教育部關於秋季開學的工作部署要求,各地方要「推進秋季學期安全開學、正常開學、全面開學」。為此,北京市教委也制定了全市大中小學生及幼兒園的分批、分次開學時間。截至9月1日,全市共99萬中小學生赴約新學期,9月7日,也就是下周一,小學二至四年級52萬學生將第三批開學,屆時,全市中小學全面「啟封」新學期。
在今年的「最長開學季」中,各中小學「花式」迎新——院士鳴鐘、發布吉祥物、師生「破冰」……新學期「腦洞」層出不窮。但「開學第一課」主旋律還是聚焦「戰疫」,各校以「開學思政課」致敬戰疫英雄,為學生系好新學期的第一粒扣子。
北京二中組織高一新生開展「談談高中階段各學科學習」培訓,學唱校歌、誦讀「勵志銘」、發送新課本,品嘗高中生活的第一餐。周良/文並攝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
學生擔「導演」 新學期揭牌「英才學院」
夢想牌、時光郵箱、闖關地圖……今年,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的開學典禮趣味橫生又不乏溫情。這種「走心」的設計,全部出自學校高二年級學生團隊的巧思。學校提供機會,為學生的各項技能搭建展示平臺,這是一零一中始終的教育理念,今年在開學典禮上揭牌的「英才學院」也正是這一理念的「高水準」延伸。
此次開學典禮以「以家國凝聚理想,讓青春譜寫華章」為題,開學流程分為「百川歸海—入校儀式」「中華脊梁—開學典禮」「精耕密布—勞動光榮」「拾翠尋芳—遊園活動」4個部分,其中,既保留了學校「歷年大戲」——鳴鐘開學,同時也新增遊園打卡活動,展示新學期的校園新貌。其中,「含金量」最高的環節,莫過於「英才學院」揭牌儀式。據介紹,英才學院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科院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創新學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聯手,致力培養響應國家重大需求的創新人才,由國內最高水平的專家和院士領銜,在英才學院創建實驗室,並親自擔綱指導。學院覆蓋八個維度的校本課程、高端的實驗室項目式學習課程,學段覆蓋一零一中教育集團的小學、初中和高中。
現場,「英才學院」榮譽院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校友陳左寧揭牌;同濟大學校長陳杰、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楊國強為國科大創新實驗班、同濟實驗班授牌;錢學森之子、校友錢永剛,法治校長、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副院長宋魚水,海澱檢察院檢察長劉惠為新高一年級錢學森實驗班、人文實驗班和領軍實驗班授牌。
北京一零一中國際部:
迎新「接棒」畢業 新生、師長攜手「破冰」
喜迎「萌新」,揮別「愛徒」。8月31日,北京一零一中國際部舉辦了最暖心的「新老交接開學禮」。
在昨天的開學典禮上,國際部為百名高一新生舉辦了溫馨的迎新儀式。按照國際部慣例,在歷年的新生見面會上,學校都將以「破冰禮」迎新,今年也不例外。新學期,國際部除迎來「萌新」外,更擴招了「名師天團」。在昨天的「破冰」活動中,學校就將師生「混編」,共同在校內闖關,同時,學長、學姐協助。在「做任務」的過程中,打破陌生隔閡,迅速「升溫」,也讓新生對校園環境有了更快、更全面的了解。
彼時「迎新」,此時「送行」。在開學典禮當天,國際部也在線上舉辦了「畢業壓軸大禮」——畢業大戲。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國際部高三畢業生排除萬難,仍舊以雲端形式將畢業大戲呈上熒幕。此次畢業大戲的主題是《我•人類(I•M•MORTAL)》,聚焦夢想、徘徊、社會與未來。是國際部畢業生對於「我與社會」「我與國家」「我與世界」的思考與凝練,更是他們對於過去3年在國際部學習的回望與總結。
「畢業」與「迎新」同日,預示「3年閉環」,善始善終。
北京市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
「火神山記錄」創造者親述「武漢史」 「片塊」吉祥物登場
致敬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接棒「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發布新學期「片塊」吉祥物……8月31日,在北京市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我與世界,世界有我」的開學典禮上,「思政」佔C位。
「戰疫」是今年的年度關鍵詞,同時,也是一堂最好的思政課。在昨天的開學典禮上,十一龍樾就將「戰疫」作為「開學思政課」的主旋律,向英雄致敬,勉勵學生。開學典禮以戲劇化的方式開場,「火神山記錄」創造者——301醫院醫生李雙磊講述了他的「武漢戰疫故事」:手繪圖紙,自製胸腔閉式引流瓶;熬夜加班,組織團隊數十次培訓;堅守了75天的重症患者,最終接受肺移植手術後,重獲新生……他的每一段武漢記憶,都是此次疫情中無數「逆行者」的光輝時刻,也是同學們不能忘記的時刻。
致敬英雄,就要從「片塊」點滴做起。自去年起,十一龍樾發布首個校園吉祥物——陳國強,學校制定了「每年設計一個吉祥物」的目標。在昨天的開學典禮上,「陳國強」的新朋友片片、塊塊首次亮相,他們以2隻貓為藍本,分別呈現了二維和三維的視覺。學校也特別根據吉祥物的原型找到了兩隻真貓,在校園咖啡廳中為它們築巢,呼籲學生新學期挑起「愛心志願者」的責任。
這也是學校對學生提出的新學期要求:關注點滴,從身邊做起。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
首次「迎新」 真實情境帶「萌豆」「趣未來」
海洋球、大型充氣滑梯、森林實景還原……9月1日,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首度開學。這所九年一貫制新建校,也在這一天迎來了它的首批「萌豆」新生。現場以「森林樂園」主題布景,高度貼合「趣未來」主題,以親子項目帶學生、家長共同開啟「新學期的挑戰賽」。
「我是大灰狼!我絕對不會讓你們去上學!」在情景劇般的開學典禮上,一隻「大灰狼」突襲「森林」,他以可怕的病毒將森林裡的小動物「褪色」,組織孩子們上學。此次開學典禮,就這樣戲劇性的開始了。接下來,孩子們在家長、老師的陪同下,手拿顏料將「森林」中褪色的小動物重新上色,他們相互配合、他們耐心模畫,最終獲得象徵「善良、勇氣、合作、擔當、智慧與和諧」的6把鑰匙,將病毒褪去、將「大灰狼」擊退。活動現場未搭設舞臺,師生、家長圍坐參與,執行校長王海霞及全部教師身著動物服飾,「cosplay」上場,將開學典禮變成兒童版「密室闖關」現場,也將學科要素整合融入。
活動後,家長、學生在教師的陪同下,共同參觀「未來學校」,在新校區開啟新學期。
北京醫科大學附屬小學:
表彰300名家長「戰疫先鋒」 「第一課」緊扣時政
餐飲浪費、垃圾分類……9月1日,北京醫科大學附屬小學「學榜樣 做榜樣 爭做新時代好少年」主題開學典禮舉行。在開學典禮現場,學生們分享關於垃圾分類、節約糧食的心得與經驗,緊扣時政熱點,仿佛一次「小學版」的「思政大課堂」。但此次開學典禮的「最高光」時刻,莫過致敬「戰疫」逆行者環節了。現場,學校特別表彰在「戰疫」中貢獻力量的學生家長,同時,為他們的子女頒發「自立自強獎」。
新學期,日常行為規範要從小事做起。在今天的開學典禮上,北醫附小「開門」說時政,重點在落實,以學生的視角與口吻,為新學期同學們的日常行為規範設立「準則」。疫情期間,五年級(7)班學生針對糧食浪費進行了詳實的調查,並在現場匯報了報告結果;六年級(4)班的同學們將在新學期擔任「垃圾分類監督員」,為垃圾分類貢獻自己的綿力。孩子們以個性化的表達、朗朗上口的「規則條例」,為全校師生「科普」,樹立新學期行動方向。
有方向,更要銘記榜樣。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一年,無數戰疫先鋒衝上一線,保障我們的健康與安全,其中也不乏我們的身邊人。據學校統計,疫情期間,有近300名學生父母作為醫護工作者、公安系統工作人員衝在「戰疫」一線。在開學典禮現場,學校對這些家長提出表彰,同時也為自立自強、不為家長添麻煩的北醫少年頒獎。身邊的人、身邊的事,都是我們在新學期應該學習的榜樣。
北京市海澱區培英小學:
歌頌祖國感恩時代 培養習慣智樂成長
整潔的樓道粉刷一新,嶄新的操場平整開闊,五彩的文化牆斑斕絢麗……9月1日,海澱區培英小學的同學們懷著激動、愉悅的心情,帶著對新學期的期待,回到熟悉的校園。全校教職工張開懷抱,用愛心與責任等候培英學子「歸巢」。
在主題為「致敬嶄新時代 爭做最好自己」的開學典禮中,學生們通過系列雲端愛國主義活動回顧歌頌祖國、感恩時代,通過家本項目暢談居家學習主動成長的收穫,一年級同學的到來更是為校園增添了勃勃生機。
培英小學書記、校長祝莉娟在開學致辭中對師生致以親切問候,她希望全體教師五育並舉,立德樹人;寄語同學們要以「規範」為關鍵詞,培養習慣、快樂成長,祝願每一名師生智慧前行,在新學期都有新收穫、新發展。
同時,在新學期,全校同學也為自己設定了新目標:愛護環境懂得節約、講究禮儀遵守規範、習慣養成主動成長。
「抗疫」期間,學校精心組織了「自主學習 責任擔當」網上升旗儀式、跟著老師把愛大聲說出來」——《我愛你中國》誦讀、「在經典中踏春 在詩歌中銘記」——清明詩歌會等一系列德育活動,用責任助力疫情防控,用擔當書寫愛國初心,守望「雲端」,並肩前行。「開學第一課」上,祝莉娟校長希望師生珍惜疫情防控成果,感悟今日校園美好,致敬偉大時代,綻放培英人「智慧」和「快樂」的新精彩。
北京市第171中學:
讀書報家國 連續11年鎖定「閱讀」主題
9月1日,北京市第171中學舉行了「讀書報家國」2012-2021學年開學典禮。今年,是171中學連續第11年以「閱讀」作為開學典禮的主題,也是學校海量閱讀工程實施的第11個年頭。
校長陳愛玉在致辭中回顧了171教育集團開展「海量閱讀工程」的十年經歷與成果,尤其是疫情期間,171讀書人執著於閱讀、寫作,成為抗疫時期珍貴的文化記憶。她為全體師生奉上了新學年寄語:「讀書需趁早!讀書報家國!勤學是少年最美的姿態,奮鬥是青春最亮的底色,如今的你們是未來社會的棟梁之才,希望你們把報國之志激活起來、凝聚起來、昂揚起來,成為新學期刻苦學習的內驅力!明日國家強盛、國土安全、經濟發展、社會安寧、人民福祉全在今日之你們!希望你們少年擔大任,讀書報家國」,從今天做起,從自己做起!「
著名作家曹文軒特別錄製了視頻,寄語171中學的同學們:世界上最優美的姿態就是閱讀,望你們通過閱讀成為一個有境界的人,一個高貴的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可以為社會擔當道義職責,為人類提供完美的科學技術!
每一年的開學典禮,師生最期待的就是海量閱讀表彰環節。今年除了表彰海量閱讀小狀元、海量閱讀小講師、海量閱讀小作者、海量閱讀大講堂優秀個人、海量閱讀優秀班級、海量閱讀優秀學習小組、晨跑換美文先進個人等獎項外,還增加了線上學習能手、居家生活小達人、雲端活動示範班級等獎項,共有663名個人和27個集體受到表彰。
東城區體育館路小學:
「聰慧」走進新學期 開學禮包添活力
開學日,東城區體育館路小學的「小豆包」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開學禮物,為了建立班級體這個「大家庭」的感念,每個班主任老師為孩子們精心挑選和設計了獨一無二的禮物——班級形象吉祥物,孩子們可以通過它找到自己的「新家」,還可以通過它結識自己的新夥伴,找到自己的班主任新媽媽。
學校的智慧形象「聰聰」「慧慧」還代表孩子們接受了校醫老師的「衛生防疫大禮包」,「小豆包」們還開開心心地學習了衛生防疫知識。
據了解,學校依照年級的不同分別設立「學校就是我的家」、「做茁壯成長的好少年」、「做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分主題,將愛同伴、愛師長、愛校、愛環境、愛健康、愛生命、愛國、愛家的教育做為教育活動的主線,將禮儀教育,安全教育,貫穿其中,在美的享受的同時,激發對校園生活的愛。活動側重學生的展示,力求激發孩子對新學期的嚮往和自信。
東城區回民實驗小學:
傳承民族美德 爭做民族少年
9月1日,早晨8點30分,東城區回民實驗小學2020-2021學年度秋季《傳承民族美德 爭做民族少年》開學典禮在莊嚴的國歌和嘹亮的校歌下,拉開了序幕。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開學季,東城區回民實驗小學堅持把做好疫情防控作為第一責任、第一前提、第一標準、第一要求,把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嚴評估、細化落實,確保學校開學工作穩妥有序推進。
開學典禮上,通過《我的和美假期》視頻,師生們一起回顧了精彩的假期生活,並送上夥伴與老師的新學期寄語。劉燕君校長從「要珍惜時光,要迎難而上,要健康成長!」三個方面,號召同學們繼續走在「知行合一」的路上,將此次戰「疫」過程中,所學習到無畏精神、忘我精神、拼搏奮鬥和科學探索精神作為人生的寶貴經歷、學習動力,以積極良好的心態、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踐行百年校訓,做新時代的四美少年的行動中,人人爭做最好的自己!
東城區回民小學:
民族團結卡通形象代言人「新生」入校
9月1日是五、六年級學生開學的日子,回民小學也在這一天開展了「抒家國情懷鑄少年之志促健康成長」2020至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典禮暨科民族團結月啟動儀式。
儀式上,學校新增添的兩位新成員——回小卡通形象代言人隆重亮相。學校少先隊向學生們介紹了回小民族娃:哥哥回小團、妹妹回小結所代表的不同含義,體現出學校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小朋友緊密團結的生活在一起的寓意。
活動中,鮑宇紅校長和回小團、回小結共同宣布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正式啟動,精彩的活動內容、豐富的活動體驗,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在學生們的倡議中,孩子們不僅開啟了「尋寶」之旅,更是獲得了學校頒發的闖關通行證。
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
開學第一課致敬抗疫英雄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9月1日,垂楊柳中心小學全體師生,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了新學期的序幕。開學典禮上,學校把握開學第一課教育契機,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校長鍾亞利主講了新學期的開學第一課,鍾校長把愛國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責任教育有機融於講話之中,帶領全校師生向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全體服務在抗「疫」戰線的英雄們致敬。
北京師範大學亞太實驗學校:
踏上傳統文化門 人生邁出重要一步
北京師範大學亞太實驗學校為了給孩子們營造一個活力、向上、積極的氛圍,在進入校門後設立了「開學真好」傳統文化門,踏上象徵著憧憬與期待的紅毯,走入承載夢想的文化門,在這份神聖的儀式感下,孩子們走進校園,開啟新的校園學習生活。
北京市第十中學:
科學盒子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新學期伊始,北京市第十中學的初一新生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隻別致可愛的科學盒子,裡面別有洞天,奧妙無窮。
據了解,這隻科學盒子將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和當下比較熱點的盲盒文化結合在一起,採用了盲盒設計理念。學校攜手中國科學院和專業教育科研機構依據不同學段的年齡特點和知識儲備,為同學們研發定製了包括《消毒防護產品防護性能研究及抗菌藥物敏感性探究》《不同環境下空氣微生物的差異性探究》《博物實驗室——洗手盒子》《垃圾分類「環保達人」直通車》等環境科學與生命科學主題的盒子。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盒子裡面提供的專屬二維碼,同學們迅速掃碼進群,成立研究小組,專家導師線上指導,小組成員線上交流,同學自己線下動手實踐,最終完成課題,形成研究報告。
豐臺區豐臺五小萬柳分校:
「打卡」新校園認識新朋友
「我上一年級了!」「我真的長大了!」「我好高興呀!」——8月29日,伴著清晨的朝陽,一年級的新同學們帶著興奮和喜悅的心情,走進豐臺五小萬柳分校,他們的心裡開了花,像陽光一樣燦爛。
同學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來到學校,經過測溫門,井然有序的在老師們的引導下,沿著安全通道走進教學樓。走進教室,黑板上的「歡迎新同學」,展板上豐富多彩的內容,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同學們感受到校園的溫暖和幸福。
在接下來的培訓中,同學們自我介紹,認識新夥伴,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課堂常規、練習站隊、認識新環境。老師們認真細緻的講解,愉快的互動問答,讓剛剛來到新環境的孩子們儘快融入校園生活。
石景山區古城小學:
「生命之光」首映開學禮 「戰疫勇士」闖關新學期
口罩防禦、身份核實、1米警戒……9月1日,石景山區古城小學的開學典禮現場,變成了「戰疫闖關賽」。對於新入學的一年級「小豆包」來說,新學期的「防疫」要求不能忘。但如何時刻銘記在心,入心入腦又做好呢?古城小學以闖關賽、童謠+講堂、「戰疫」微電影的形式浸潤學生頭腦。
此次開學典以「加油吧,古小勇士」為主題,分為童心齊闖關、童謠抗疫情、童德大課堂三部分。在抗「疫」勇士闖關卡這一環節中,「小豆包」通過入校防疫檢查、進班防疫須知等考驗,集贊「至慧幣」,隨學生完成不同的任務,逐步晉級,最終獲得最強抗「疫」勇士稱號,並由班主任頒發榮譽勳章。期間,由教師創編的「防控童謠」「生命之光」微電影都將分別與學生初次見面,在益智中迎接新學期、落實新規範。
校長葉豔勉勵學生、寄語新學期:「新學期,希望你們敢求真,心向善;新學期,希望你們能尚美,人至慧。」
昌平區天通苑小學:
致敬英雄 新學期開啟「校園英雄評比」
「無論是精忠報國的嶽飛,還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無論是『大刀將軍』趙登禹,還是寧死不屈劉胡蘭……英雄的民族,代有英雄出。」在昌平區天通苑小學「你好,英雄」的主題開學典禮上,「英雄圖譜」是關鍵詞。在今年的「戰疫」中,我國醫護、警法、社區等湧現的一批批「逆行背影」,也是新時代的英雄楷模。天通苑小學特別以此為背景,不僅致敬英雄,更在新學期開啟「校園英雄評比賽」,號召學生選出心中英雄,在新學期向英雄致敬。
當天,學校「盛裝打扮」,以紅毯儀式迎接學生返校。在儀式上,學生、家長分別發言,就「戰疫」英雄人物和事跡發表感想。校長張子路特別勉勵學生:「希望你們珍惜眼前,不負自己與明天,以紮實學識、勤奮態度、創新精神書寫新時代英雄事跡,向建黨百年獻禮,向偉大祖國致意!」
現場,新學期德育「禮包」也同期發布——向英雄學習日常行為評比,垃圾分類、節約糧食落實,都將成為本學期的日常規範重點,在新學期開啟。
順義區第一中學附屬小學:
開學第一課從認識一米線開始
9月1日,順義一中附小的重回往日的熱鬧,學生相繼返校迎來新學年的開始。
入學第一課從認識一米線開始,開學課程分為科學防疫、行為規範、文體活動三部分。科學防疫課程中,同學們觀看了《順義一中附屬小學學生在校一日生活指南》視頻,視頻通過兒歌、遊戲等有趣的活動引導學生認識一米線,掌握了戴口罩、摘口罩、存放口罩的方法,懂得了校園防疫的重要。課後,在校園裡,和老師一起找找一米線、練習七步洗手法,有序如廁。在行為規範課程中,同學們學會了端正地坐、挺拔地站、規範地走、勇敢地說……在文體活動中,同學們歡快地唱、盡情地畫、開心地跳……
門頭溝區新橋路中學:
專設心靈「SPA」屋迎新開學
9月1日,學校迎來初二年級學生返校上課。至此,全校師生重返校園,開啟了他們新的學年。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學校新增了一個新的地方——心靈「SPA」屋,學生可以預約在課間或午休時間,通過聽音樂,做減壓小遊戲,一對一心理諮詢,書寫心情寄語等方式緩解壓力和焦慮等,以幫助學生因疫情打亂了原來的學習節奏,面臨開學後可能存在學習壓力大、精神緊張焦慮,人際社交恐懼、親子關係等問題的心理復位。
除此之外,據了解,今年的開學典禮,學校三個年級以年級為單位,突出不同年級的教育內容,通過校園視頻進行。
謝國平校長通過視頻的形式圍繞愛國主義、理想信念、疫情防控、垃圾分類、節約糧食、創城創未等方面內容進行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教育,並圍繞著疫情防控這場「人生大課堂」,對全校學生提出了希望,即倡導全體學生要志存高遠、要立志成才、要全面發展、要報效祖國。
三個年級還召開了開學前的線上家長會,與家長溝通開學相關準備事宜。初一新生入校時贈送開學大禮包,包括:學校文化宣傳冊、印有學校標誌的學習用具、校園安全讀本、抑菌香皂等防疫物品,使新初一學生第一時間了解學校文化、拉近學生與學校之間的距離,最快融入新中校園生活。初一新生還要進行為期三天的以《你好,新中》為主題的入學教育銜接課程。學生發展中心老師們集體備課,以學生養成教育為基點,用豐富的形式開展銜接課程,讓學生心中有規矩,行動有提升。內容包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新時代四有新人》《「兩學一唱」做合格中學生》《發現自我精彩綻放》《團旗隊旗齊飄揚文明新中我擔當》四部分。在高年級學生講解員的引領下,新生步入校園的每個角落,走進校史館,親身了解學校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