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人眼中的日本馬拉松,感激日本幫助他們走向世界

2020-11-20 分享故事的人

很多關注日本跑步界的人經常會發現有很多黑人選手會出現在馬拉松比賽中。他們大多穿著企業或大學的隊服參與比賽。比如今年年初箱根驛傳,東京國際大學的Yegon Vincent就在第三區間21.4公裡的賽道上,跑出了驚人的59分25秒的成績。

肯亞選手來到日本生活、訓練與比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很多選手來到日本,一代一代的選手適應了日本的生活,改善了自己生計的同時,日本的生活經歷還影響了他們的職業生涯。

近日,肯亞媒體奈洛比之星報就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了肯亞人眼中的日本馬拉松是什麼樣子。

1,日本的獎勵無法抗拒

道格拉斯·瓦基胡裡(Douglas Wakiihuri)、埃裡克·瓦伊納納(Eric Wainaina)、科斯馬斯·恩德蒂(Cosmas Ndeti)、塞繆爾·萬吉魯(Samuel Wanjiru)、貝丹·卡羅基(Bedan Karoki)、保羅·塔努伊(Paul Tanui)這些選手在默默無名的時候來到日本,回到肯亞時候已是各個項目中的知名選手。

在此,先介紹下幾位比較有名的選手的成績

瓦基胡裡在1982年來到日本,是1988年奧運會馬拉松亞軍,1987年世錦賽馬拉松冠軍。

瓦伊納納是2000年奧運會馬拉松亞軍,在1993年來到日本。

萬吉魯是2008年奧運會馬拉松冠軍,在2002年來到日本,在仙臺的一所中學裡上學。

塔努伊是2016年奧運會萬米銀牌獲得者,2009年來到日本。

道格拉斯·瓦基胡裡

在日本,肯亞選手會進入大學或企業,作為一名職業運動員來學習、工作和訓練。而在肯亞,選手一般是隸屬於肯亞監獄管理局,肯亞國防軍和國家警察局。

瓦基胡裡是肯亞首位世錦賽馬拉松冠軍,也是首批來到日本的選手,他表示日本公司提供的經濟刺激簡直無法抗拒。這位先行者為後面的選手鋪平了道路,他的經歷告訴其他人,來日本不僅可以掙錢,還能提高運動水平,在這之後越來越多的肯亞選手來到了日本。

卡羅基是2016半馬世錦賽的亞軍,他也表示自己在日本的經歷為他的職業生涯和錢包有益。

貝丹·卡羅基

「在跑步公司工作,比與可能會拋棄你或騙取你獎金的經紀人一起工作要好得多。在日本,他們在滿足薪水要求外,還會滿足你所需的一切,包括住宿和食物。這是一項有利可圖的冒險。」 卡羅基說。

今年年初,卡羅基從待了八年之久的計算機製造公司D&B轉會到了豐田公司。

在日本,企業會有自己的運動隊,國內外的選手可以加入其中,平時不用工作,只進行訓練,然後代表企業參與比賽。如果是日本國內選手,退役後也可以繼續在這家企業裡工作,成為一名普通員工。

2,日本成功文化的挑戰

日本人追求成功的永不言敗的態度一直是許多肯亞人到達該國的挑戰。 用一句流行短語概括是:「我不會在累時停下來,只有完成後才停下來。」

肯亞田徑運動財務主管和中部地區主席戴維·米亞諾(David Miano)在日本執教了二十多年,他將這種態度歸因於日本文化,日本文化將成功置於生活的首位。

「日本人就像韓國人和中國人一樣,有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相信成功是必須的,而失敗則意味著你沒有理由活在這個世界上。」 米亞諾說。

這種態度甚至滲透到體育運動中,在這些運動中,進行嚴格的鍛鍊,無論運動員變得多麼疲勞,都不會停止運動。

米亞諾講述了自己在其中一所大學接受培訓時所目睹的事件,一名日本教練帶領一群女運動員進行嚴格的鍛鍊。

「女孩們變得疲倦,一個又一個地摔倒。我試圖請教練讓她們休息一下,但他沒有被打擾。最後,有一輛救護車來接送四個昏倒的女孩,」他說。

3,日本食物和訓練地點挑戰

對於肯亞人來說,接受生魚片和海鮮是困難的。米亞諾表示,他來到日本的第一晚都不敢看這些食物。

新一代選手卡羅基則表示,他現在習慣了這些,當然生魚片還是除外。他會吃在肯亞也會吃的肉類食品,雖然做法不同,但也可以接受。

日本選手普遍習慣的柏油馬路上訓練的方式也讓肯亞選手不適應,肯亞人喜歡跑各種不同的地形。經過很長一段訓練後,很多肯亞選手會出現應力性骨折等傷病。

肯亞人更習慣這種大自然的土路

4,堅持下去的人獲得了成功

能夠克服文化差異,堅持訓練的選手都取得了成功。萬吉魯在去日本之前默默無名,隨後他成為了奧運冠軍。

「去日本是我第一次看到能夠實現我參與奧運會夢想的機會。當你開始挑戰時,你會勇敢地完成任務。」先行者瓦基胡裡說。

勤奮、紀律和正直是肯亞選手在日本取得卓越成就的三個關鍵要素。

卡羅基說:「日本人最看重這三個品質。你可能並沒有一開始就達到他們的要求,但是如果你紀律嚴明,他們會一直和你在一起。」

​​

肯亞選手參與日本大學田徑比賽

米亞諾的感受是日本人重視透明度,他們遵守合同。 「他們對興奮劑的態度很嚴肅。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少有在那接受訓練的運動員陷入興奮劑問題。他們會付給你應得的每一分錢。」 米亞諾說。

當然,不能隨便換公司是肯亞人不習慣的。這與日本文化有關,日本人認為換公司就是不忠誠的。選手只能在合同到期後,再選擇去其他俱樂部。

​​

肯亞選手參與驛傳比賽

卡羅基能夠換公司一方面是因為他的表現很出色,另一方面是有些公司不會參加他喜歡的企業驛傳賽事,為了參與驛傳比賽,他的轉會得到了理解。

5,給肯亞帶來的啟示

馬拉松強國肯亞從日本這裡得到了一些啟發,來改良國內的體育環境。

瓦基胡裡認為他們需要在縣一級的地方建立國家培訓中心。除了建設標準設施外,還需要在技術和科學方面進行投資。

卡羅基認為肯亞需要改善對運動員的待遇,國家隊的選擇應該基於優點,而不是偏見。「退役運動員還應該去當教練或管理人員來管理國家的體育事務。他們更適合將體育運動推向更高的高度,因為他們更能了解影響運動員的因素。」 卡羅基說。

米亞諾認為未來會有更多的肯亞選手前往日本。

肯亞選手很感激日本的訓練讓他們走向世界舞臺,這裡就像將毛坯鑽石打造為一件精美的寶石。

相關焦點

  • 日本丨馬拉松世界第三強國!
    放眼當今世界馬拉松格局,由基普喬格領銜的肯亞軍團和貝克勒坐鎮的衣索比亞軍團幾乎囊獲了世界馬拉松大賽的所有獎牌。除此之外,曾多次在奧運會、世錦賽、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登頂的日本人,無論是國際大賽成績,國家馬拉松整體水平以及後備力量梯隊建設也都彰顯強國風範,甚至可以稱為世界馬拉松「第三」強國!剛剛過去的2019年,堪稱「世界中長跑年」。
  • 日本何以被稱為「世界上最愛馬拉松的國家」?
    2月25日的東京馬拉松是日本國內關注度最高的馬拉松賽事,時年26歲的設樂悠太跑出了2:06:16,這不僅幫助他拿下了本場比賽的第二名,更助他成功打破塵封14年之久的日本男子馬拉松的國家紀錄。設樂悠太在2018年東京馬拉松上驚喜不止這一個。
  • 日本何以被稱為「世界上最愛馬拉松的國家」?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2018年對於日本馬拉松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年份。 2月25日的東京馬拉松是日本國內關注度最高的馬拉松賽事,時年26歲的設樂悠太跑出了2:06:16,這不僅幫助他拿下了本場比賽的第二名,更助他成功打破塵封14年之久的日本男子馬拉松的國家紀錄。
  • 在2019大阪馬拉松,我有幸見到英國作家筆下的日本馬拉松教練高尾憲...
    在上海馬拉松的聚會上,說起我的大阪馬拉松之行,不久前剛看過《跑步鍛造靈魂》的群友似水流年又推薦了一次這本書。關於這本書的標題我們之前還討論過怎麼樣才能更好賣,而不是像喊口號一樣的空洞,書的內容其實是:跑出肯亞之後,作者去探求日本跑者成功的真相。作者是誰?
  • 2019大阪馬拉松,我有幸遇到英國作家筆下日本馬拉松教練高尾憲司
    關於這本書的標題我們之前還討論過怎麼樣才能更好賣,而不是像喊口號一樣的空洞,書的內容其實是:跑出肯亞之後,作者去探求日本跑者成功的真相。作者是誰?《跑者世界》雜誌首席記者,《衛報》編輯,英國作家亞德哈羅南德·芬恩,曾在此之前歷時六個月舉家搬到肯亞埃藤小鎮,一邊跟肯亞人訓練,一邊深入肯亞運動員的生活,寫出了一部跑者聖經《跑出肯亞》,這本書我以前也分享過。
  • 日本馬拉松成功的三大秘訣
    據說跑步在日本有很深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江戶時代,日本的信使系統要求信使在險惡的地形上傳遞信息。在所有的距離和訓練中,日本人最喜歡的恐怕是馬拉松。日本有我們眾所周知的「市民馬拉松跑者」——川內優輝,還有一些馬拉松僧侶式跑者,在100天的時間裡,每天跑84.39km,是標準馬拉松的兩倍。論絕對成績,當今日本男子210內成績的選手有一大把。在50年前,日本人的馬拉松成績更是遠遠領先肯亞人或衣索比亞人。
  • 2017東京馬拉松:日本史上最偉大的馬拉松比賽
    可能出於這個原因,如今只要有一線大咖參加比賽,似乎都會宣稱志在改寫世界紀錄。一個半月前在2017年杜拜馬拉松前夕,當今馬拉松世界三大高手中的另一人貝克勒(Kenenisa Bekele)正是如此。當時他也給出一個具體數字:2:01:30——但解釋說這是他的事業目標。至於那場比賽的目標,他只求能破紀錄就好。結局眾所周知:貝爺只跑了22公裡就棄賽,在起點摔傷應該是原因之一。
  • 為什麼肯亞人總能贏得馬拉松比賽?
    他們都來自裂谷地區。人們也注意到了,世界各地的馬拉松運動員在重大比賽前都會去那裡訓練。 東非人,特別是肯亞人和衣索比亞人,幾十年來一直在馬拉松比賽中佔據主導地位。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斷刷新自己或同胞的記錄。 肯亞馬拉松運動員長期主導長跑的現象,促使研究機構對他們展開研究。
  • 日本馬拉松為什麼能夠完勝美國?
    2021年1月2日-3日,是日本著名的箱根驛傳接力賽時間。
  • 大迫傑遭遇Rupp 奧運馬拉松日本將碾壓美國?
    日本、美國、肯亞奧運會馬拉松陣容分析。日本隊就在一山麻緒以2:20:29的日本歷代第四快成績,欣喜若狂地率先衝過名古屋女子馬拉松終點線的那一刻,2020年東京奧運會日本馬拉松國家隊名單也宣告出爐。說起奧運會馬拉松國家隊選拔,迄今已經公布名單的三個強國,正好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遴選方式。肯亞隊世界馬拉松頭號超級大國肯亞,這次屬於「實力-威望型」選拔。
  • 東京馬拉松:獎牌出爐!我們的目標是破世界紀錄和日本國內記錄!
    近日,東京馬拉松組委會主席Tad hayano在官網上公布了本屆精英選手的名單,並雄心勃勃對比賽給予厚望: 要做「 真正的世界一流的馬拉松賽事」 ,把打破2:02:57的世界紀錄以及2:06:16的日本國家紀錄繼續作為本屆賽事的目標!
  • 日本馬拉松崛起的秘密,藏在校園賽事與體育教育裡
    全球馬拉松都在停滯中,我們不妨把眼光投向別處,看看鄰國日本在馬拉松方面文化與成績,是什麼樣的跑步教育,能讓他們擁有前赴後繼的馬拉松後輩人才。當今日本馬拉松領域裡,90後人才佔據半壁江山,例如大迫傑、小椋裕介、設樂悠太等,都是當今佼佼者,源源不斷的人才輸送,是與全社會的跑步文化與教育相關。
  • 一個美國人眼中的驛傳精神 走進日本跑步文化及他們對驛傳的迷戀
    以下是一篇來自跑步網站TEMPO的稿件,一個美國人在眼中的日本跑步和驛傳精神,閒來無事,試著做了下翻譯,不足之處,還請斧正。幾通電話和郵件交流下來,我聯繫到一些驛傳隊伍的教練,他們可能願意讓一個頭髮蓬鬆的美國人帶著相機去看看。我的目標是了解日本跑步文化的全部。像許多的愛好者一樣,我對此充滿好奇。日本跑步文化的核心是驛傳,這是一項高中生、大學生及專業運動員參加的長距離接力。
  • 箱根驛傳,一個讓日本超越美國的殘酷馬拉松賽事是怎麼煉成的
    這是當初他們獲得箱根驛傳三連冠的時候拍攝的照片。每個人臉上洋溢的笑容讓人動容。2015年日本馬拉松完賽人數首次超過美國,而素有世界第一跑步大國之稱的美國其總人口是日本的一倍還多,可見日本民眾參與馬拉松運動比例之高。
  • 日本教練肯亞遭圍攻喊病毒 自稱被當成中國人
    網易體育5月4日報導:北京時間5月4日消息,據日本媒體《產經新聞》報導,日本排球教練片桐翔太接受採訪時講述在肯亞執教經歷,他透露自己在肯亞街頭遭到敵視,對他高喊「新冠病毒」,而片桐翔太表示對方是將自己當成中國人了
  • 日本馬拉松奧運名單出爐!實力碾壓美國隊,黃種人最強pk白人最強
    隨著日本馬拉松奧運會選拔賽的結束,日本馬拉松的奧運名單已經公布,中村匠吾,服部勇馬,大迫傑這位選手將會代表日本、甚至亞洲馬拉松最高水平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比賽,在主場迎戰來自世界各方的高手。日本隊的整體實力強大,在世範圍內僅次於肯亞和衣索比亞,更是碾壓美國隊,本次東京奧運會也會上演黃種人馬拉松最強選手大迫傑pk白人馬拉松最強選手魯普的盛況。先來看看日本男子馬拉松隊三位選手的基本情況吧。
  • 打破日本馬拉松記錄的新谷仁美為何討厭跑步
    比賽結束時,新谷仁美哭著說:「在這個世界上,贏得獎牌的人是公認的。沒有獎章就沒有價值。」為了這次比賽,新谷仁美將全力以赴。她的身體脂肪含量下降到只有5%,這對一個女人來說是非常低的。此外,新谷仁美在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後被診斷為右腳足底筋膜炎。但她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 賽事總監強調世界標準 期待東京馬拉松創日本男子紀錄
    1月底,東京馬拉松公布今年的男女特邀選手名單,我在第一時間根據世界田徑的文章對名單作了解讀。因為事關2020年東京奧運會日本男隊的最後一個席位,東京馬拉松官網則發布了賽事總監早野忠昭(Tadaaki Hayano)的分析文章,一起來看看:自2019年起,東京馬拉松對賽道做了調整,平坦的快速賽道更容易產生佳績。作為創立之初就提出了「世界標準」的賽事,應該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了吧。
  • 【馬拉松】冒著危險跑一場東馬,日本人是真愛啊
    2月29日,東京馬拉松按照原計劃舉行了參賽選手見面會,包括衣索比亞的衛冕冠軍萊蓋塞、日本名將大迫傑等選手將出戰3月1日進行的比賽。雖然參賽規模從38000多人銳減至210人,但東馬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形勢下如期舉行,由此可見日本人是真拼、真愛。
  • 日本馬拉松奧運名單出爐,英國老奶奶創80歲以下400米世界紀錄
    2 名古屋女子馬結束,日本奧運名單出爐 3月8日,名古屋女子馬拉松落下帷幕,日本選手一山麻緒憑藉2:20:29的奪冠成績,成功獲得最後一個今年東京奧運會代表日本國家隊出戰馬拉松項目的參賽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