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頂著「中華商業第一股」的光環,而立之年的豫園股份近來動作不斷。
今天(6月19日),豫園股份(600655.SH)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投資收購復星津美(上海)化妝品有限公司74.93%股權的關聯交易議案》。這意味著,不久後豫園股份將完成對復星津美的控股收購,AHAVA、WEI 等諸多國際知名化妝品將被豫園股份收入囊中。
無獨有偶,就在一周前的另一紙公告中,豫園股份對外表示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收購甘肅亞特集團持有的金徽酒 29.99%股份,股權標的對應總價達到 18.37 億元,交易完成後豫園股份將成為國內建廠最早的中華老字號白酒釀造企業之一金徽酒的控股股東。
在外部不確定性加大的2020年前半程,豫園股份逆勢而動接連完成了幾筆重大資本交易,實現了對包括法國輕奢設計師珠寶品牌DJULA,以及AHAVA、WEI等一眾國內外知名消費品牌的控股。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上述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交易收購,豫園股份在對外的解釋中都無一例外地提及其家庭快樂消費產業集團的戰略定位。那麼豫園到底在下著怎樣的棋局?又將如何在此刻如同驚弓之鳥的二級市場穩住投資者呢?要回答這些恐怕要先從豫園股份身上流淌的復星血液說起。
復星入局,「老八股」豫園何去何從?
作為中國第一個上市的商業股份制公司,「老八股」之一的豫園股份見證了 A 股市場的發展和變革。從1988年的掛牌上市到1992年的重組改制,在解決了體制和資金的問題後,豫園股份完成了第一次蛻變,從「豫園商場」進入到「豫園商城」時代。2002年,復星首度入主,為彼時陷入瓶頸的豫園商城注入了的活力。16年後,豫園加快了市場化的步伐並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正式成為了復星控股的生態企業。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豫園,已不再是30年前的那個商場。
重組之後的豫園加快了多元業務經營的步伐,形成多個產業集群,業務布局覆蓋中國、亞洲和歐洲等地,業務涵蓋珠寶飾品、文化商業、文化餐飲、文化食飲、中醫健康、房地產開發、化妝品、寵物等多個領域。截止2019年年末,公司營業收入達到429.12億元,總資產近千億元。
「豫園的業務分布廣泛,但並非『披頭散髮』,毫無章法」,復星國際聯席 CEO、豫園股份董事長徐曉亮這樣解釋。
近年來,控股股東復星將自身定義為創新驅動的家庭消費產業集團,植根中國, 服務全球億萬家庭客戶,圍繞健康、快樂、富足三大業務板塊構建家庭幸福生態。而豫園,正是「快樂」業務的一艘旗艦,承擔著為全球家庭智造快樂體驗的領航重任。有了這個邏輯前提,回過頭來再看豫園股份的產業布局,似乎印證了徐曉亮的那句話,形散而神不散。
收購不斷,老商場化身全球買手?
郭廣昌和他的復星在投資界聲名赫赫,戰績卓著。而作為旗下的快樂旗艦,重組 之後的豫園股份似乎延續了復星在投資領域的強大基因,在全球範圍內收購不斷, 斬獲頗豐。
2019年11月,隨著「海鷗」手錶的加入,豫園股份旗下的中華老字號品牌已增至16家,而就在此前豫園業已控股收購了上海表業,由此形成了國民腕錶一南一北雙品牌的戰略格局。
在珠寶時尚板塊,豫園股份在 2019 年初宣布完成了總部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的International Gemological Institute(國際珠寶學院)80%的股權交割,IGI 在全球珠寶培訓和鑑定市場影響力巨大,在全球設有 23 家實驗室和寶石學院,引入 IGI 對於豫園來說是在為其布局全球珠寶產業鏈夯實地基。
在文化食飲板塊,2019 年 7 月豫園股份收購了國內第三大菌菇類生產企業-如意情,作為一家集鮮品食用菌研發、工廠化培植及銷售為一體的規模化食品企業, 如意情的加入讓豫園股份在大食品產業的集群效應明顯增強。
而在疫情影響還在持續,前景尚未明朗的情況下,豫園似乎沒有要停下腳步的意思。DJULA、AHAVA、WEI,短時間圍繞多個賽道,接連敲定了一筆筆重要的投資。在一季度 A 股三分之一公司出現虧損、眾多中小企業風雨飄搖之際豫園股份的逆勢表現令人眼前一亮。
除了豫園充裕的現金流和健康的財務指標保障之外,對於家庭快樂消費產業集團這一戰略定位的堅定也讓豫園在投資收購中保持主航道不跑偏。在對外的聲明中,豫園股份解釋其對任何產品或品牌的收購併非完全從一個單產業賽道來理解,而更多的是從用戶的角度、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正因如此,即便化身職業買手,但選品的邏輯始終聚焦家庭,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快樂的體驗。
志不在此,產業運營路漫漫其修遠
投資不是目的,是手段。
翻看豫園股份的官方資料,「雙輪驅動」四個大字赫然其中。在豫園撰寫的故事大綱裡,「產業投資」和「產業運營」是並行的兩條主線,產業投資擴張版圖補強產業,持續運營實現豫園產業間協同合力,最終推動豫園乘數發展。
然而產業運營路漫漫其修遠,抓手在哪裡?當看到李寧出現在紐約時裝周,600 年的故宮博物院彩妝斷貨,有著460年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的豫園首先將目光 投向了文化紅利。
藉助日益增長的物質條件和年輕人的文化自信,豫園旗下各個產業紛紛搭上國潮、國漫、國風的文化便車。據阿里研究院統計,近一年時間在天貓平臺上,老字號品牌被搜索的總次數超過10億次,老字號的消費者超過8600萬人,由此可見文化紅利的經濟潛力何其大也。
「文化紅利裡最大的痛點是內容創意、活動策劃和營銷創新。關鍵在於要用現代的方式演繹傳統,用年輕人喜歡的酷酷的方式詮釋經典,用流行的方式訴說文化。」徐曉亮如是說。
豫園似乎深諳此道。往遠看,豫園燈會跨界王者榮耀,用遊戲IP引燃年輕熱情;往近說,老廟黃金最近出人意料地邀請「德雲一哥」郭麒麟成為古韻金福運綿綿系列代言人,這是老廟首次為單一系列產品啟用明星代言,在外界看來此舉亦是豫園注重品牌年輕化發展和粉絲經濟運營的縮影。
無論是品牌年輕化發展還是粉絲經濟的需要,直播已經成為了必不可缺的企業運營能力,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加速了這一趨勢。
「未來,線上直播必將成為與客戶溝通的重要平臺。」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表示,加強直播能力的建設也會是復星運營戰略重點和轉型的一部分。話音剛落,郭老闆身先士卒,親自上陣,在帶貨「一姐」薇婭的助攻下,完成了自己的淘寶直播首秀,1900 多萬人次線上觀看,一度站上熱搜。
旗下擁有眾多老字號的豫園股份應該算是復星生態打響直播戰役第一槍的部隊。 豫園股份總裁黃震表示:「 2019 年是消費品行業直播模式啟動的元年,豫園在這波直播熱潮下也沒有落後,基本成為了整個市場第一波的玩家,未來直播將成為常態化的工作。」
此前豫園旗下各個產業板塊與薇婭、李佳琦等頭部主播已經開展了多次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豫園股份旗下復地產發和薇婭聯手做了一次跨界試驗,首度將地產與直播串聯,一起探索了線上化的便捷,商業模式的重塑。同時,在豫園股份內部也掀起一股直播熱潮,今年1-5月份豫園各板塊員工直播超450場。其中,豫園珠寶時尚集團自建直播體系,搭建專業直播間,老廟黃金員工直播 270 場實現超千萬收入,公司通過該方式逐步內部培養和孵化直播新人。
看得出,直播這一新經濟形式已經和豫園旗下的老字號運營密不可分。
復星 FC2M 旌旗飄蕩,豫園旗手何在?
3 月以來,C2M 概念突然爆火。所謂C2M指的是英文Customer-to-Manufacturer (用戶直連製造)的縮寫,展現的是一種由用戶需求導向的生產關係。其實 C2M並非是新概念,更像是「炒冷飯」,當年更是被認為是「偽命題」。然而面對急劇增長的勢頭和2022年達到1.4萬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加入「炒飯」大軍的巨頭絡繹不絕,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蘇寧、網易等一批網際網路電商平臺紛紛入局,把豬吹上天的風似乎又來了。
復星不甘落後,更不願意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因為早在 2015 年,郭廣昌就提出復星集團要進行 C2M 的轉型。1.2 億人走進復星線下的商場,1.4 億人年輕媽媽在寶寶樹等平臺消費,540 萬人選擇復星醫療服務,這一連串的數字加上覆蓋全球的金融、保險、醫療、時尚、文旅等產業資源,復星似乎是 C2M 概念最合適的貫徹者,今年更是旗幟鮮明地提出了「FC2M」,這個「F」既代表 Fuson復星,也代表復星錨定的全球客戶——Family家庭。
集4500萬線下流量和一眾快樂消費產業布局為一身的豫園股份,在FC2M方面已提早布局。對此,徐曉亮表示,「早在2018年豫園就已啟動 C2M 生態系統孵化,以客戶數位化、供應鏈柔性化、生態乘數化為目標,持續發力產業創新、組織進化、文化復興和品牌升級,並不斷進化戰略思維深耕產業運營。」
在整個復星生態都在全力FC2M之時,能夠為豫園擎起這面旗幟的旗手又在哪裡 呢?從最近徐曉亮在內部的一次講話中可以看出,已經擁有百萬級精準流量,上萬名優秀匠人的東方美學線上平臺-東家被寄予厚望。
東家是豫園「1+1+1」戰略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個「1」,即線下轉入線上的重要會員生態,未來的東家將作為東方文化的引領者承擔起與豫園M端相連的C端入口重任。
落子還在繼續。
然而圍繞家庭快樂消費產業集團這一戰略定位的棋局框架已經完成,中盤正悄然來臨。在這個對弈的最關鍵階段,總是充滿著無限可能。
能否在中盤脫穎而出,成為決定勝負的頂級棋手,豫園的未來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