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企鵝有點兇,挪威AGM-119企鵝反艦飛彈

2020-12-18 武裝志

企鵝(Penguin)是挪威國防研究局和康斯伯格防禦系統公司合作研發的一種中短程反艦飛彈。

企鵝飛彈MK2 Mod7

企鵝飛彈

發展沿革

北歐五國之一的挪威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北部,海岸線曲折漫長,沿海島嶼眾多,有萬島之國的稱謂。1950年代,挪威知道到自己無法維持一支龐大的海上力量來防禦敵方來自海上的入侵。因此選擇把海軍發展重點放在魚雷和飛彈快艇上。利用複雜海岸地貌和峽灣來抗擊敵方從海上入侵和登陸。

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北部,有著漫長曲折海岸線的挪威

1962年,挪威國防研究局(Forsvarets forskningsinstitutt - FFI)和挪威康斯伯格防禦系統公司(Kongsberg Defence Systems)開始研製企鵝飛彈。

企鵝飛彈用於裝備巡邏艇,飛彈艇執行近海反艦作戰。由於挪威曲折的海岸和眾多的峽灣島嶼會對雷達產生大量雜波幹擾。在這種作戰環境下企鵝飛彈選擇熱成像紅外製導,這也是西方第一種使用紅外製導的反艦飛彈。紅外屬於被動探測,加上企鵝飛彈體型較小,增加了被攻擊艦船的告警和防禦難度。另外北歐氣候寒冷,目標和背景環境更容易形成明顯的溫度差,更利於紅外製導發揮優勢。企鵝飛彈的概念引起美國的興趣,向其提供了資金支持。1963~1965年,企鵝飛彈進行了技術驗證和測試。此時西德為獲得它的技術也開始進行投資。1972年,企鵝飛彈完成作戰評估開始服役。

結構特徵

企鵝飛彈的彈體呈圓柱形,頭部呈卵形,從前到後分為引導頭艙,戰鬥部艙和發動機艙。主彈翼布置在彈體中部,控制舵面布置在彈體前部。

企鵝飛彈結構示意圖

企鵝飛彈的引導頭艙有紅外引導頭,高度計,慣性導航系統和自動駕駛儀等設備。飛彈的紅外引導頭有寬窄兩種視場。寬視場用於在飛行途中對目標進行搜索,當檢測到足夠的決策信號後切換到窄視場對目標進行跟蹤鎖定。企鵝飛彈的紅外引導頭採用凝視焦平面陣列技術,對目標和背景產生的對比度進行跟蹤而不是追蹤單個發熱點。能在末段引導飛彈命中艦船和環境溫度差別最大的水線附近。

企鵝飛彈的戰鬥部為半穿甲彈頭,重113公斤,裝藥50公斤,引信延遲8~10毫秒,讓飛彈侵徹目標後起爆。

發動機艙分為起飛和巡航兩個火箭發動機艙段。起飛發動機將飛彈加速到0.7~0.8馬赫的巡航速度後巡航發動機接替進行工作。

企鵝飛彈的尾部火箭發動機噴口

下圖,企鵝飛彈結構:1,紅外傳感器。2,鴨式前翼。3,高度計。4,控制單元。5,慣性導航單元。6,戰鬥部。7,引信。8,巡航發動機。9,主翼。10,起飛助推發動機。

企鵝飛彈各部分示意圖

系統構成和作戰方式

艦艇上的雷達,微光電視,紅外探測器等發現目標後可以通過火控系統把目標信息傳輸給企鵝飛彈進行攻擊。也可以盲發射由飛彈在慣性導航制導下飛向目標區域然後自主發起攻擊。因為企鵝飛彈具有發射後不管的能力。

作戰時,操作人員可以選擇單發或者多發齊射對目標形成飽和攻擊。發射後艦艇可以立刻轉向規避敵方反擊。飛彈的飛行方式可以是全程以約22米的高度掠海飛行或者末端躍升至約80米高度再俯衝攻擊。

企鵝飛彈作戰方式示意圖

企鵝飛彈使用的發射器重500公斤,有上下打開的兩片蚌式前蓋。後期的型號使用薩博生產的發射器,只有一個向上打開的前蓋,重量也降到170公斤。

企鵝飛彈的發射箱

企鵝飛彈從後期的新款發射箱中發射

型號改進技術指標

1972年企鵝飛彈開始服役(或稱企鵝1,企鵝Mk1),裝備挪威海軍雪級,鷹級,風暴級飛彈艇和陸上部署。

車載的企鵝飛彈,用於近岸防禦

挪威海軍鷹級飛彈艇在發射企鵝飛彈

1974年挪威和瑞典籤署合同研發改進型的企鵝。1979年項目完成,新飛彈被命名為企鵝Mk2,瑞典名稱Rb12。Mk2是企鵝飛彈最重要的一個改型,這個型號又經歷過多次改進。

1981年挪威開始研發直升機發射的企鵝Mk2 Mod7。1986年美國海軍也對該型號進行測試,後命名為AGM-119B採用。1987年企鵝Mk2 Mod7開始服役。為適應直升機搭載,企鵝Mk2 Mod7的主翼可以摺疊,SH-2海妖,SH-60海鷹,山貓等直升機都可以搭載企鵝Mk2 Mod7。

搭載企鵝Mk2 Mod7飛彈的SH-2海妖直升機

SH-60海鷹直升機搭載的企鵝Mk2 Mod7飛彈

海鷹直升機正在投放企鵝飛彈,離機後主翼展開

飛彈點火,走你

1980年,挪威開始研發給F-16使用的企鵝Mk3。Mk3型採用更小的主翼,取消了火箭發動機的助推段。1988年美國空軍測試了企鵝Mk3,命名為AMG-119A,但最後未採用。1989年企鵝Mk3開始在挪威空軍服役,只裝備F-16。

攜帶企鵝Mk3的挪威空軍F-16

挪威空軍的F-16正在發射企鵝Mk3

企鵝飛彈性能數據:

Mk1長2.95米,彈徑28釐米,翼展1.42米,戰鬥部重113公斤,總重330公斤,射程20公裡,速度0.7馬赫。

Mk2 Mod7長3米,彈徑28釐米,翼展1.4米,摺疊後0.76米,戰鬥部重120公斤,總重385公斤,射程34公裡,速度0.8馬赫。

Mk3長3.18米,彈徑28釐米,翼展1米,戰鬥部重113公斤,總重370公斤,射程55公裡,速度0.8馬赫。

總結

在上世紀企鵝算是一種先進的中近程反艦飛彈,並且相對低廉的價格為它贏得多個用戶。在80年代,Mk1Mk2的單枚價格大約22萬美元,Mk2 Mod7和Mk3價格約50~55萬美元。挪威,瑞典,巴西,希臘,紐西蘭,澳大利亞,西班牙,美國,土耳其都裝備有企鵝飛彈。雖然用戶不少,但企鵝飛彈整個家族的總產量只有1200枚左右。

進入新世紀,艦艇的點和面防空能力已經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企鵝飛彈已經不能適應新的作戰需求。康斯伯格防禦系統公司研發了新的海軍打擊飛彈(Naval Strike Missile),於2012年開始投入使用並且已經出口波蘭,美國,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目前各國使用的企鵝Mk2 Mod7在到壽後也將被淘汰。

全文完,謝謝觀看。

本文由武裝志原創,歡迎關注,我們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如今技術飛速發展,現代化的反艦飛彈,能否擊穿二戰頂級戰列艦?
    從最初的主動雷達制導到現如今的複合制導,反艦飛彈的命中率得到了一個極快的提升。許多的反艦飛彈可以從各種各樣的武器系統中發射,包括最為普遍的水面艦艇與作戰飛機,此外反艦飛彈也擁有岸基型號,同樣也可以在直升機上發射。
  •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把企鵝放到北極能生存嗎?
    因此,企鵝並非只生存在南極,也不是所有的企鵝都喜歡寒冷的環境。 不過,在整個北半球,確實沒有企鵝生存。那麼,為什麼同樣以寒冷為主的北極沒有企鵝的分布呢?如果把企鵝運到北極,企鵝能否生存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波普先生的企鵝》小夥養了六隻企鵝,一番打鬧,和企鵝成為朋友
    毫不知情的波普先生被衝到了樓下,他還是小看了企鵝的威力差點被摔 成半身不遂。忍無可忍的波普找來鳥類動物管理員,本想讓自己糟糕的日子就此結束,沒想到企鵝不在管理的動物名單上,他們沒有辦法將企鵝給帶走。接著波普又找來魚類野生動物管理局給出的答案是這應該歸海洋館管,海洋局的人也不能接收這隻企鵝。
  • 鷹擊-18:亞超相結合反艦飛彈,領先亞音速反艦飛彈
    目前,我海軍在飛彈艇、飛彈護衛艇和護衛艦上普遍裝備鷹擊-83反艦飛彈,在個別驅逐艦上比如完成改裝提升的051B型驅逐艦167艦上,以及現代級驅逐艦136艦和137艦上裝備了鷹擊-12反艦飛彈,在052D型和055型萬噸大驅上裝備了鷹擊-18反艦飛彈。
  • 英魂之刃口袋版:我可是有雷射的超能企鵝
    一句話就足以證明這隻企鵝所承載的高端未來科技成果,萌萌的外表,憨憨的蹦跳式走路姿勢,一點也讓人看不出這隻企鵝的奇特之處。不過,你要是小看它,可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的。超遠的技能消耗,位移擊退技能於一身,超能企鵝用未來的尖端科技,在峽谷之中逆流勇進,時至今日,雖然企鵝出場的機率大大降低,但那群召喚師永遠不會忘記,在英魂峽谷中有著這麼一位來自未來的可愛的小傢伙,用這手中的雷射捍衛著屬於信仰它的召喚師的榮耀。今天小坑貨就與大家說說英魂之刃口袋版裡的一位射手——超能企鵝。
  • 《馬達加斯加的企鵝》——企鵝特工隊賤萌來襲!
    、瑞哥闖入了防守最嚴密的美國黃金儲備中心,只為找到金庫盡頭僅有的那臺銷售炸薯條的自動販賣機。在全封閉的設施內,四隻企鵝見到了偽裝成基因遺傳科學家的章魚戴夫。原來戴夫曾是動物園一隻明星章魚,但隨著萌態十足的企鵝們的到來,他便跌入了絕望的深谷。因此戴夫潛心研製了可怕的血清,發誓要向所有他曾待過的動物園中的企鵝展開報復。老大和夥伴們在逃亡途中得到北風特工隊的救助,而他們和這些高傲的特工隊員將分別阻止戴夫。
  • 北極為什麼沒企鵝?如果把企鵝運到北極會怎樣?還真有人這樣幹過
    從氣候條件來看,地球的北極和南極頗為相似,既然如此,為什麼只有南極有企鵝,北極卻沒有呢?這還要從很久以前說起。在距今約7000萬年以前,地球的大陸版圖並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現在的澳大利亞、南極洲以及南美洲曾經是一塊完整的大陸,我們管這塊大陸叫做岡瓦納大陸,而企鵝的祖先就是發源於這塊大陸之上。
  • 美軍啟動全新計劃,無人戰車安裝「反艦飛彈」,作戰力大幅提升
    據了解,這個計劃主要是讓海軍打擊飛彈NSM順利地裝備到ROGUE無人式戰車上,藉此機會提高陸基的相關性能。美國海軍如今正在太平洋地區進行反艦飛彈方面的部署,並且將此作為實現地面現代化的優先事項,陸戰隊表示,陸基反艦飛彈的實力是海軍進行反水面戰役的其中一部分,這類飛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海軍的戰鬥力。
  •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把企鵝運到北極,企鵝能生存嗎?
    其實北極是有過企鵝的。為什麼北極沒企鵝?因為你不知道。其實在歐洲大航海時代的時候,就有很多歐洲的航海家在北極發現企鵝了。不過北極的企鵝和南極的企鵝其實根本不一樣,北極的企鵝是一種大海鳥,而南極的企鵝則是一種大海雀,它們雖然名字是一樣的,但本質上完全不同。
  • 我是一隻企鵝,波普先生家的企鵝
    最近有糖因為一部電影,有糖開始看一本兒童小說《波普先生的企鵝》,作者是理察·阿特沃特據說,理察與兩個女兒一起觀賞了一部關於極地的影片,這部影片深深地影響了他,理察就有了《波普先生的企鵝》這一本書的靈感。
  • 專訪|企鵝蘭登創意總監:我們總是把「企鵝」置於危險
    關注出版業的,相信無人不知企鵝蘭登。它的出版物和周邊產品,以高顏值著稱。早年書籍封面千篇一律,西方人甚至需要自己拿著書頁到訂書人那裡去定製毫無特色的封面,而現在,書封的顏值,已經能影響一本書,能被多少人打開。9月底,企鵝蘭登美國創意總監保羅·巴克利來華,我們藉此機會和他聊了場天。來看看吧,這隻來自大洋彼岸的「企鵝」,為何能俘獲了全世界人的芳心?
  • 為什麼成群企鵝下水前會把第一隻企鵝踢下水?簡直太聰明了!
    一種類似於人類的群居動物在遙遠而寒冷的南極生活著,它們不僅團結一致,而且具有堪比我們人類的智慧,這種動物就是長得呆板可愛的企鵝,儘管我們不打算去南極看企鵝,但在一些展館裡還是有機會看到一隻搖搖晃晃、黑白相間的企鵝。
  • 《馬達加斯加的企鵝》主題曲MV 四企鵝熱舞賣萌
    《馬達加斯加的企鵝》主題曲MV 四企鵝熱舞賣萌 企鵝們跳起舞來憨態可掬    1905電影網訊 渾圓的腰身,粗短的四肢,怎麼看都不是跳舞的料,但《馬達加斯加的企鵝》中這群萌物做到了!
  • 《馬達加斯加企鵝》爆笑來襲 企鵝特工隊拯救世界
    《馬達加斯加企鵝》爆笑來襲 企鵝特工隊拯救世界 隨後兩部續集中,企鵝們的搞笑表現變本加厲,他們神出鬼沒,無所畏懼,在一次次拯救主人公的同時不忘賣萌犯賤,尤其是老大(Skipper)完全將高冷話嘮的個性發揮到了極致。    在2008年《馬達加斯加2:逃往非洲》上映之時,夢工場動畫CEO傑弗瑞﹒卡森伯格就開玩笑稱:「我們得時刻提防,以免讓企鵝們搶了主角的戲」,而全球粉絲對製作「企鵝電影」的呼聲也與日俱增。
  • 除了看企鵝和北極熊,還能在南北極幹什麼?
    南極圈看企鵝南極半島上棲息著無數企鵝與海鳥,它們是這片大陸真正的主人。△Credit: silversea.com人類則是徹頭徹尾的「客人」,所以除了「不能發出聲音」、「拍照不能使用閃光燈」以及「不能靠近任何動物5米範圍」等等規則,還要避開「企鵝高速」——企鵝常走的路。
  • 世上最大的企鵝保護基地,這裡有藍色羽毛的企鵝,被稱為神仙企鵝
    世上最大的企鵝保護基地,這裡有藍色羽毛的企鵝,被稱為神仙企鵝企鵝島自然生態保護區( PenguinParad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企鵝保護基地。菲利普島上生活著3萬多隻企鵝,其中小藍企鵝( Eudyptula minor),也叫小企鵝或神仙企鵝,是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小的物種,因身披獨特的藍色羽毛而得名。小企鵝是菲利普島上的明星,它們每天清晨出海覓食,黃昏時為家人帶回食物,周而復始從不間斷,這就是著名的企鵝歸巢( Penguin Parade)。企鵝館在靠近沙灘的位置建了一座天階看臺,在那裡可以近距離看到成群結隊的小企鵝搖搖晃晃地經過。
  • 馬達加斯加有企鵝嗎?
    這就是《馬達加斯加2:逃離非洲》裡的故事,還有《馬達加斯加3》,企鵝弄了一架飛機... 二 東方夢工廠的《馬達加斯加的企鵝》電視劇裡,也有4隻企鵝......
  • 唯一生活在赤道上的企鵝——加拉帕戈斯企鵝
    一說起企鵝,人們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南極,寒冷的冰雪中站立著成群的黑背白腹的企鵝。但是在南極以外的地區也有企鵝,比如非洲和美洲大陸的南部海岸線上,甚至有一種企鵝生活在赤道附近,這就是加拉帕戈斯企鵝。
  • 企鵝是「南極特產」,那麼北極為什麼沒有進化成企鵝呢
    北極企鵝消失到了太早,這導致了現在大多數人認為企鵝是南極的特產。在17世紀,歐洲的船員在北極發現了這種生物。他們是很近的親戚,但這會害死他們。寒冷是北極人類生存中最危險的事情,因此為了獲得北極企鵝厚厚的皮毛和脂肪來禦寒,船員們殺死了大量企鵝。後來,企鵝又經歷了一個冰河期,無法從水下獲取食物,兩隻企鵝在歐洲島上死亡,北極企鵝被宣布滅絕。
  • 防孤獨 澳動物園給落單企鵝看企鵝視頻
    【新華社微特稿】企鵝是群居動物。澳大利亞珀斯動物園一隻企鵝由於健康原因被工作人員暫時隔離。為幫助它戰勝孤獨,工作人員不僅經由視頻連線讓它見到同類,還給它播放關於企鵝的紀錄片和動畫片。《西澳大利亞人報》26日報導,這隻雄性北跳巖企鵝名為「皮埃爾」,先前被衝上奧爾巴尼海灘,後轉至珀斯動物園。獸醫發現它年齡不大,由於換毛過程出問題導致羽毛不能完全防水,暫時無法放歸野外。「皮埃爾」是眼下澳大利亞唯一在動物園裡養病的北跳巖企鵝,動物園工作人員得以近距離觀察它,但很快發現它有些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