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準扶貧經驗幫助東南亞國家減貧

2020-12-14 新華社客戶端

廣西參與援建的寮國萬象市版索村新橋。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供圖

新華社南寧11月28日電 近日,隨著最後8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作為中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在致力消除自身貧困的同時,廣西還利用毗鄰東協國家的優勢,與一些東協國家分享減貧經驗,積極開展減貧合作。

「新橋已經建好,村民出村便利多了。如今,村裡的泥巴路變成瀝青路,環境衛生持續好轉。」望著廣西參與援建的新橋,49歲的坎佔·布維奈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

坎佔·布維奈是寮國萬象市版索村村民,曾兩次到中國交流學習脫貧經驗,對廣西梯田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發展以及旅遊扶貧項目頗感興趣。他和其他村民一起將中國種養經驗運用到當地,成立養牛、種玉米和織布的生產小組。「我們參考中國精準扶貧做法,準備擴大產業規模,帶動更多人增收。」

近年來,中國和寮國不斷加強在扶貧領域的交流合作。2017年9月,廣西負責實施的中國援寮國減貧示範合作項目在萬象市版索村和琅勃拉邦省象龍村啟動,旨在完善當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開展技術援助。

49歲的版索村村民妮·坎帕馮莎參加了由20多戶村民組成的織布小組,作為一項副業,妮·坎帕馮莎一年增加收入約4000元人民幣。51歲的萬萍和愛人加入了養牛小組,一頭牛平均利潤超過3000元人民幣。

此前,項目工作團隊和養牛技術員到版索村檢查養牛示範戶牛欄建設、種母黃牛到戶情況,還對村民進行養殖技術、疾病預防等培訓。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西援助寮國版索村種母黃牛養殖示範戶40戶,共分配120頭種母黃牛。其中,60頭種母黃牛已懷小牛犢。

「現在我們有了更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和村莊工作經驗,還學到許多新技能和實用知識,確保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坎佔·布維奈說,中國援助項目為村莊帶來許多新理念,還建立了村級項目管理組織。

「借鑑中國的減貧經驗,當地有關部門不再簡單送錢送物,而是在項目村開展更有效的『造血型』扶貧。」中老減貧示範合作項目中方專家組組長、中老國家聯合項目辦公室中方常駐負責人範西寧說,中方專家組與老方執行團隊相互學習借鑑,統籌推進項目實施。

2014年,中國在第17次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提議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開展鄉村減貧推進計劃,建立東亞減貧合作示範點。隨後,中國選擇在寮國、柬埔寨、緬甸3個國家開展東亞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派出專家組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社區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村民能力建設等活動,為這些國家減貧提供示範。

從基礎設施到產業、從扶貧到扶智,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模式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得到推廣,讓當地村民切實感受到中國減貧的智慧和力量。

在近日召開的「一帶一路」減貧與發展聯盟成立大會暨「全球可持續減貧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上,亞洲理工學院教授拉金德拉·什雷斯塔說,目前泰國通過提供就業服務、提升農村地區「造血」能力等舉措推進減貧事業,這與中國的精準扶貧理念有很大相似性。

寮國工貿部部長兼老中合作委員會主席開瑪妮·奔舍那說:「繼續加強貧困村硬體和軟體系統的全面建設,實現脫貧致富、可持續發展,老中雙方可以更深入地探討與合作。」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廣西先後承辦6屆中國—東協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舉辦數十期國際減貧經驗研修班,與國際社會共享減貧經驗。亞洲、非洲、拉丁美洲70多個國家扶貧官員先後到廣西開展學習交流,考察農村電商發展、產業扶貧、旅遊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等領域重點項目。目前,廣西已完成中國—寮國合作社區、東亞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等減貧示範項目。(記者:何偉、潘強、章建華、黃慶剛)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中國婦女扶貧減貧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扶貧減貧領域的生動實踐,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促進全球婦女減貧進程乃至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一、堅持用黨的光輝思想指引婦女扶貧減貧的前進方向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婦女群體。
  •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經驗」
    冉昊 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教授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立足我國減貧經驗,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闡釋了中國減貧的世界意義。當前全球疫情肆虐,更加劇了減貧事業面臨的嚴峻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自2012年以來,在之前扶貧攻堅的基礎上,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持續努力,今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 中國精準扶貧經驗令泰國受益(國際論壇)
    中國書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偉大奇蹟,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中國今年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目標,意味著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中國為全球減貧作出巨大貢獻,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減貧注入信心。
  • 談及人類減貧經驗,大家都聊了啥?
    12月14日,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中國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向與會朋友分享了中國脫貧攻堅的主要體會。中國脫貧攻堅所採取的方式和獲得的成績,為世界所矚目。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背景下,繼續討論減貧事業,大家都談了些什麼?
  • 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減貧工作要肯下「繡花功夫」
    「減貧工作只要以解決貧困人口的具體問題為導向,肯於下「繡花功夫」就能收到實效。」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的「與世界對話·國際減貧論壇2020」上,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從宏觀和實踐兩個角度分享了中國減貧實踐的寶貴經驗。在他看來,改革開放、扶貧創新、問題導向和全社會參與是中國減貧成功的重要智慧。
  • 中國減貧時間線,開發式扶貧、精準脫貧效果顯著,今年目標是什麼
    隨著兩會即將召開,我們國家的減貧時間線也再度被提及,2020年將是我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40年的時間,我們國家已經有7億多人擺脫了貧困,這裡不是愛國情懷的渲染,也不是民間的狂熱,而是真實的數據擺在面前,確實在這個40年間,中國在用自己的方式擺脫貧困,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哈佛大學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傑弗裡·薩克斯表示:中國的減貧是典範,是榜樣,
  • 中國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相信中國一定能如期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減貧經驗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國際農業發展基金駐華代表馬泰奧認為,中國減貧取得顯著成就,得益於制定了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規劃和務實政策,例如加大農村教育和衛生投入,提升農村人口素質和勞動能力;技術人員深入農村田間地頭,幫助農民利用科技增產增收等,這些精準扶貧政策,從源頭幫助貧困人口勞動致富。「精準扶貧是中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有效舉措,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提供了重要思路。」
  • 中國減貧經驗對他國非常有借鑑價值——訪柬埔寨政府新聞發言人...
    新華社金邊12月16日電 柬埔寨王國政府首相助理大臣、政府新聞發言人機構主席帕西潘日前在金邊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了偉大成就,中國的減貧經驗對其他國家非常有借鑑價值。帕西潘說,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成功使7億多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
  • 中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介紹減貧經驗
    中國日報10月8日電 10月8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020年社會論壇在瑞士日內瓦開幕。中國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陳志剛作為嘉賓,在論壇發表視頻講話,介紹中國減貧經驗和成就。陳志剛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人類的共同追求。
  • 劉文奎:中國扶貧基金會援助24個國家,探索民間組織走出去的經驗
    「自2005年到2019年底,我會已經在24個國家和地區落地實施了國際人道救援及減貧發展項目,總投入超過2億元人民幣,惠及約90萬人次。」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的「與世界對話·國際減貧論壇2020」上,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奎分享了中國扶貧基金會的減貧成果。
  • 推進全球減貧、分享中國經驗 「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舉辦
    「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 中國社科報楊崇海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陳溯)1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農村發展研究所承辦的「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舉辦,會議旨在推進全球減貧事業、分享中國減貧經驗。
  • 專訪:中國減貧經驗對他國非常有借鑑價值——訪柬埔寨政府新聞發言...
    新華社金邊12月16日電專訪:中國減貧經驗對他國非常有借鑑價值——訪柬埔寨政府新聞發言人機構主席帕西潘  新華社記者毛鵬飛 高炳南  柬埔寨王國政府首相助理大臣、政府新聞發言人機構主席帕西潘日前在金邊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了偉大成就,中國的減貧經驗對其他國家非常有借鑑價值
  • 劉文奎:中國扶貧基金會援助24個國家,探索民間組織走出去的成功經驗
    「自2005年到2019年底,我會已經在24個國家和地區落地實施了國際人道救援及減貧發展項目,總投入超過2億元人民幣,惠及約90萬人次。」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的「與世界對話·國際減貧論壇2020」上,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奎分享了中國扶貧基金會的減貧成果。
  • 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中國脫貧攻堅成績斐然、世界矚目。中國式扶貧是中國道路的亮麗篇章,同時也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中國方案。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不僅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為人類社會治理貧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聯合國糧農組織減貧項目官員安娜·坎波斯指出,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巨大成果,是因為始終把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且在扶貧方面有清晰的目標,中國在減貧領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誠如所言,在中國,消除貧困一直是重要的政治議程。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消除絕對貧困明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
  • ...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式及主論壇發言...
    推動農村發展,在最貧困的地區推出試點項目,如社區綜合民生、農業生產和加工項目、有機種植和商品交易設施項目,以及全面漁業發展項目,有助於實現減貧。在菲律賓,仍然有2100萬人生活在貧困之中。我們的減貧政策取得了成效,但依然面臨各種挑戰。我們正在採取具體行動,加強國家之間的減貧合作,學習和探索更多有益的減貧經驗,不斷改進減貧計劃。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幫助民眾脫貧,還要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更好。
  • ...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式及主論壇發言摘編
    我們正與歐盟加強合作,通過擴大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包括加強基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等,幫助貧困地區擺脫貧困。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讓世界更加關注貧困問題。
  • 專訪:中國減貧經驗具有世界意義——訪烏克蘭鮑裡斯·庫爾茲當代...
    新華社基輔10月19日電 專訪:中國減貧經驗具有世界意義——訪烏克蘭鮑裡斯·庫爾茲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奧莉加·德羅博丘克  新華社記者李東旭  烏克蘭鮑裡斯·庫爾茲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奧莉加·德羅博丘克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
  • 綜合消息: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借鑑...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4日在北京開幕,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的200餘位代表通過視頻參會。海外人士表示,中國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許多國家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