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第一次超越美國,中國領先優勢在哪裡?

2020-12-16 盤古論今2020

中國世界500強超越美國,領先優勢在哪裡?

《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500強企業入圍數量實現歷史突破,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如果加上中國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佔據領先優勢。

從500強覆蓋的行業領域來觀察,中國133家企業覆蓋了《財富》世界500強中56項分類中的大多數行業,並且在金融、汽車製造、計算機、網際網路、電子和電子元器件、房地產、生物醫藥、硬體製造等多個關鍵領域,中國企業開始佔據重要地位。

在最賺錢的全球50家企業中,中國有10家企業入圍,但幾乎為金融行業,可惜的沒有一家製造業企業入圍。

在計算機及辦公設備細分市場中,美國企業佔據了前三名,中國的聯想排名第四。

在工業機械分類中,排名第一的為德國的西門子和美國的通用電氣,排名第三的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但營業收入只相當於有前兩名的50%左右,說明賺錢能力和發達國家企業相差很多,由於營業收入是利潤的主要來源,所以這個指標更能說明企業的獲利水平。

在汽車行業中,中國入圍企業數量達到了7家,在日本的10家企業之後,超過了德國的6家。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7家企業全部利潤總和僅為132.63億美元,不及豐田汽車一家企業利潤的190.96億美元,中國全部7家企業僅相當於豐田一家利潤的69%! 中國在汽車製造領域的利潤達不到德國和日本的50%。

在2018年的世界500強利潤榜單中,美國的蘋果高居利潤榜首位,第二名是英美菸草集團、第三名巴菲特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當時中國菸草公司沒參加評選,中國菸草利潤破萬億,稅收破萬億,穩穩的世界第 1。

2018年,美國 126 家企業總營收約為 8.89 萬億美元,中國(不包括中國臺灣)111 家企業總營收約為 6.77 萬億美元,美國是中國大陸的 1.3 倍。美國企業的總利潤約為 6564 億美元,而中國大陸約為 3472.2 億美元,美國是中國大陸的 1.9 倍。

根據《財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進入榜單的中國的銀行企業共有10家,這10家銀行利潤佔全部上榜中國大陸企業利潤總額的44%。如果不計算銀行所得利潤,2019年中國大陸上榜的非銀行企業114家平均利潤只有近22億美元。

對比之下,113家美國非銀行企業平均利潤高達到63億美元,接近中國大陸企業的3倍。

在粵港澳大灣區企業中,廣汽集團在全球整車汽車企業排名中僅位於第16名,與傳統發達國家的日、德、美、法等老牌汽車企業存在一定距離。

在電子及電器分類中,美的集團僅排名第9位,格力排名最後一名,營業收入分別為404.4億美元、290.23億美元。

而排名第一的韓國三星電子營業收入高達達1977.04億美元,美的與格力營業總額相加僅相當於三星電子的35.13%,這個數據再一次說明了中國企業的大而不強。所以,必須清楚的認識到,目前我們的很多企業只能稱得上「500大」,而不能稱「500強」,因為「大」不意味著獲利能力。

世界500強也被稱為世界經濟的晴雨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入圍500強總數上超過美國已屬不易。

中國在20年之前的世界500強:

在2000年,美國、日本和中國分別為:179家、107家和1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佔比分別為:美國36%、日本21%、中國2%,當時中國佔比落後美國18倍之多。

中國在20年之後的世界500強: 在20後,美國世界500強企業的數量由179家減少到121家,減少了58家。中國從10家猛增到124家。

雖然如此,僅憑數量的減少並不代表美國企業真正的衰落。比如在最賺錢的世界500強企業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蘋果公司、微軟、Alphabet公司等都是美國的並且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從賺錢能力來看,作為全球第一科技強國,美國上榜世界500強的企業盈利能力很高,平均利潤達到約70億美元,遠超全球500家大公司的平均利潤約41億美元。可見,美國500強數量上減少了,賺錢能力一點也不差。

在世界500強中數量銳減的還有日本,在財富雜誌發布的最新的世界500強榜單中,日本共有53家企業上榜,比20年前減少了54家。全球佔比近11%。當然這和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的經濟發展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有關。

但日本依然在很多方面技術水平全球領先。比如在半導體材料、精密工具機、汽車工業等十幾個主要的科技產業領域,日本都是全球的領導者;並且在企業傳承及工匠精神上,日本是全球的楷模。例如,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日本擁有25321家百年企業,牢牢穩居全球第一。

日本經濟增長長期停滯,但歐洲傳統三大經濟強國德法英在長達20年時間裡卻一直沒能超越日本;日本的古老企業數量比世界上任何發達國家都要多,在所有歷史超過兩百年的公司當中,日本佔了一半多。無論是擁有378年歷史的清酒製造商,還是從承包寺廟木工活發家的有400年歷史的建築公司。

日本企業的傳承還表現在企業的壽命上。根據東京商工調查公司之前發表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全日本超過150年歷史的企業竟達21666家之多,而之後近一年將又有4850家將滿150歲生日,後年大後年大大後年將有會有7568家滿150歲生日,一個企業家說:企業長壽的秘訣就是誠信和不上市。甚至於日本的稻盛和夫先生畫龍點睛一句話:京瓷公司7年不賺錢,公司不會垮。

回過頭來,世界500強從某種角度而言實際上類似世界500大。因為世界500強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應該是營收規模。比如沃爾瑪長期位居世界500強第一名,沃爾瑪就是世界上最強的企業嗎?

顯然不是,因為從企業價值上來看,亞馬遜比沃爾瑪要大很多,並且美國企業真正的價值核心應是亞馬遜、谷歌、微軟、臉書、高通、英特爾之類的企業,而這些價值核心企業在500強排名中往往在很多大石油公司、大銀行的後面,顯然,僅憑500強的市值及規模無法看清楚價值的排序。

再比如由於經濟體制的原因,中國很多資源類、金融類、公共服務類的領域,本來壟斷性及集中度就非常之高,從這個角度出發,世界500強的排名規則「更有利於」中國的國有企業,讓我們看上去擁有很多的大公司,雖然這個排名具有很強的公平性。

把時間再拉回到2018年。在世界500強年上榜的中國銀行 10 家,平均利潤 179 億美元,是全部中國企業 31 億美元的利潤的 5 倍多,銀行總利潤高達 1,760 億美元,佔中國入榜企業總利潤的 50.7%。從上榜的中美前十大最賺錢的公司名單來看,中國最賺錢的公司除了中國移動、騰訊、阿里巴巴之外,其餘七家都是金融行業,說白了大都數利潤是依靠銀行賺來的。

值得一提是世界500強的五大房企,房地產行業 5 家全部來自中國

在世界房地產行業中國的房企前12345都是中國的,排名如下:

恆大以 460.19 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世界第一;

綠地以 429.70 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世界第二;

保利以 370.02 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世界第三;

萬科以 351.17 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世界第四;

碧桂園 335.72 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世界第五。

在全球經濟舞臺上,中國房地產企業一騎絕塵。

另外一個因素,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區域經濟平衡性上差異性很大,並且有資源高度集中現象。比如從中國「500強」企業的發布的區域觀察,北京僅一個城市就佔據了一半,比很多省的企業總和還多,很多省也僅僅只一兩個「世界500強」的企業,並且排名相對比較靠後,而且基本大都是隸屬於傳統行業。

如果未來在區域發布上能夠全面開花更具平衡性及競爭力。因此,從這份「世界500強」名單來看,企業數量上大部分資源幾乎集中在北上廣一線大城市。

有的中國500強,還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的500強,因為存在很多的中國企業依然賺國內的錢為主,企業在國際化競爭力方面顯得能力欠缺。

比如美國之所以經濟強大,擁有遍布全球各地的跨國公司,能夠從全世界範疇賺取大量的利潤,並且眾多美國企業具有領先的創新能力以及全球價值鏈的管理能力。他們不僅具有核心技術和產品,而且具備吸納、整合全球最優資源和引領全球價值鏈的管理能力。這是美國經濟強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雖然中國國內市場龐大,但畢竟是世界的幾分之一,未來中國企業實現真正的大而強,需要學會在五分之四空間裡去賺錢,具備競爭力。

同時,還應該正確、辯證看待「世界500強」並非是數量越多越好。因為一個國家在某些方面的資源空間是有限的,壟斷型的大企業往往利用自身優勢會分佔大部分資源,使得中小型企業生存空間艱難,無疑會降低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力。

通過世界500強的結構分析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受益於過去多年的高速發展,雖然取得了非常顯著成績,但「大而不強」,「大而不精」的問題非常突出,尤其在部分核心技術上仍然未能實現領跑趕超,最為突出就中國企業的利潤較低下,當然除了管理水平、企業家精神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還有一個重中之重就是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能夠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驅動力。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進步很快,比如中國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布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方面,以58990份專利申請,打破了美國長達40年的專利申請第一地位,但在「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僅排在第14位。

可喜的是中國在專利技術、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等細分指標方面,已經開始走在了全球的前列。

中國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與投入的資金成正比,在2019年的時候,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的經費就一度達到了22143.6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強勢崛起之時,西方國家卻出現了下滑的趨勢。比如美國的技術創新能力下跌到了全球第三名的位置。有專家評論稱:世界創新核心區域正在逐漸向東方轉移。

中國事實上已確定了創新領先者的地位,中國擁有17個全球領先的科技集群,尤其在專利申請、實用新型和創意產品出口等重要指標上面,都是名列前茅。

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2019年專利數據顯示,中國的專利總數就達到了5.899萬件,超過了美國的5.784萬件,成為了世界上專利總數最多的國家。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的專利總量雖然最多,但專利質量需有待提升。因為到目前為止,美國專利總數裡面,有90.43%都是發明專利,而中國專利裡面,只有35.53%是發明專利,甚至沒有超過日本,日本發明專利佔比達到了82.92%。因此,中國專利質量確實需要大力去提升,不能因專利總量超過了美國就沾沾自喜,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科技大國,必須努砥礪前行、埋頭苦幹。

相關焦點

  • 世界500強最新出爐!中國首次超越美國,靠什麼?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備受矚目的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日前正式發布,榜單顯示,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營業收入達到3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上榜的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
  • 世界500強名單出爐,中國企業數量全球第一!首次超越美國
    推薦語:隨著經濟全球的不斷加速,中國企業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正在迅速擴大。由此,也誕生了一批世界知名的500強企業。前不久,500強企業榜單再次更新,這一次中國企業的表現十分亮眼,不僅數量第一,而且有三家巨頭位列前五名,創造了歷史!
  • 世界500強正式出爐!中國上榜企業超越美國,但還有一點需注意
    2020年的財富世界五百強榜單,比2019年來得稍晚一些。在8月10號的時候,《財富》終於公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強企業的排名,而排名的結果也是一度引起了不少國內外大量學者和新媒體的議論。在2019年的世界500強排名中,美國企業的上榜數量由2018年的129家下降到121家,而中國以129家企業上榜的數量力壓美國。
  • 最新世界500強!美國減少58家,日本減少54家,中國首次超越美國
    最近二十年的時間是中國發展的最為迅速的二十年,中國的經濟不斷超越那些發達國家,如今中國已經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經濟體,並且從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上來看,是遠遠超過美國的,國際上很多專家都預測說,中國將會在2030年的時候,經濟超越美國登頂第一。
  • 世界500強汽車榜單出爐:中國車企超越美國車企,驕傲一下?
    日前,《財富》雜誌公布了2020世界500強排行榜。今年,中國大陸共有124家企業上榜,上榜企業數量第一次超過美國(122家)。如果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上榜企業達到133家。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看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裡的汽車企業。
  • 《財富》世界500強新榜中國企業數量首超美國 意味著啥?
    8月10日,《財富》雜誌發布最新世界500強排行榜。據該榜單顯示,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營業收入達到3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上榜的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
  • 中國財富世界500強數量首超美國(附上榜名單)
    來源:遠見財訊引言:8月10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揭曉。今年,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先是超過了德國、法國和英國,後來超越了日本。在今年的排行榜中,中國大陸企業超過了美國,上榜企業數量位列第一。《財富》官方稱,自《財富》發布世界 500 強公司排行榜以來,該榜單中,還沒有任何一個別的國家或地區的企業數量如此迅速地增長。
  • 世界500強|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企業數量變遷史
    《財富》雜誌的世界500強企業,是全球經濟發展格局的一個切片。1995年,財富雜誌第一次推出世界500強企業。本文選取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19世紀老牌強國英國、二次世界大戰發起強國德國、曾經的亞洲第一大經濟體日本,以及中國進行對比,可以明顯地看到什麼是中國速度。
  • 最新世界500強出爐:印度7家,德國27家,法國31家,中國超越美國
    企業越來越多,各行各業都在競爭,世界上也有專門的榜單,來統計企業的財富值。 世界500強榜單由財富雜誌發布,是世界各國企業發展情況的「風向標」。這個榜單發布的26年中,每年都有新面孔上榜,也會有老霸主退出舞臺。企業之間也因為這個排名而激烈的競爭。
  • 世界新500強出爐:美國121家,日本52家,中國有多少家?
    推薦語:如今要評價一家實力是否強大,最核心的指標應該就是能否進入世界500強了。在全球範圍內,這500家企業不管是品牌知名度還是自身實力,都領先競爭對手不少,也獲得了大部分消費者的認可。前不久500強榜單正式更新,印度共有7家入圍,而美國有121家,那麼中國有多少企業呢?
  • 「992|熱點」世界500強中國首次超越美國,來看還有哪些亮點
    8月10日,最新《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據悉,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接近中美兩國GDP的總和。一起來看看,今年的世界500強榜單都有哪些亮點~中國大陸世界500強124家首次超過美國今年,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
  •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發布 中國企業上榜數量首次超越美國
    鳳凰網科技訊 8月10日,《財富》雜誌公布了2020年世界500強排名。今年排行榜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中國大陸公司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在上榜公司數量方面,中國首次超過美國位居第一名。今年中國大陸(含香港)上榜公司數量達到124家,如果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美國則為121家。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接近中美兩國GDP的總和。進入排行榜的門檻(最低銷售收入)也從248億美元提高到254億美元。
  • 世界500強企業「洗牌」:美國少了58家,日本少了54家,中國呢?
    對於世界500強這個詞很多人都會知道,美國《財富》雜誌,每年都會對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進行排行。 而在2000年的時候,中國躋身進入世界500強名單的,只有10家企業,可以說這種距離相差甚大。這也意味著,當時的中國在全球中的地位,都屬於靠後的。
  • 中國首次超越美國!世界500強,看看中石化排第幾?
    昨天,《財富》2020年度世界500強排行榜單發布中國石化再獲世界第二榜單排名前5的分別是沃爾瑪、中國石化、國家電網中國石油、殼牌石油>本次榜單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中國大陸公司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
  • 中國大陸世界500強企業數量首次超美國,華為首次進入前50
    世界500強中的133家中國公司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規模和大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加,這是中國整體經濟規模發展壯大的結果。1995年,《財富》雜誌第一次發布「世界500強」排行榜時,世界貿易組織剛剛成立。中國開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到1997年,中國大陸只有四家企業進入這個排行榜。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當年進入排行榜的中國企業為12家,以後逐年迅速增加。
  • 2020世界500強企業出爐 中國大陸企業入榜數量首超美國
    近日,備受矚目的2020《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正式發布,榜單顯示中國共有133家企業上榜,其中中國大陸公司數量達到124家,臺灣地區企業9家。這也是歷史上中國大陸企業第一次超過美國。
  • 世界500強企業「大洗牌」!美國少58家,日本少54家,中國呢?
    對於世界500強這個詞很多人都會知道,美國《財富》雜誌,每年都會對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進行排行。要知道《財富》所發布的500強名單是最權威的榜單,因此每年《財富》發布榜單的時候,會引起全球的熱議,要知道這已經是跨出國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了,可想而知,競爭是多麼的激烈。
  • 2020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出爐 中美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對比
    北京時間今天下午,《財富》雜誌發布2020年世界500強排行榜。根據榜單數據,今年上榜的中國企業總數為133家,繼去年首超美國之後,今年中美差距繼續拉開。《財富》介紹,今年中國大陸世界500強企業(不含臺灣)數量達到了124家,也在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家)。在總排名中,沃爾瑪繼續蟬聯第一。
  • 《財富》500強全球數量第一,是不是真牛了?
    數量首次超越美國。 中國大陸(含香港)上榜公司數量達124家,加上臺灣地區133家公司,數量居全球第一,更是歷史上第一次超越美國。 2019年經營數據,中國上榜133家企業平均利潤34.9億美元,而世界500強平均利潤41億美元,中國企業的差距還有點「刺眼」。
  • 中國5家涉紡企業上榜《財富》世界500強
    北京時間8月10日,《財富》官方APP與全球同步發布了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  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接近中美兩國GDP的總和。進入排行榜的門檻(最低銷售收入)也從248億美元提高到25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