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悅陽
庚子新春,時疫肆虐,使得原本喜慶熱鬧的過節氣氛,變得頗不尋常。雖然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取消了新春演出等公共文化活動,但上海文藝人沒有休息,以畫作、募捐、祝福視頻等各種形式,為身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點讚,為大家加油打氣,同樣也宣傳防護知識。
文藝輕騎兵
23日小年夜,為控制疫情蔓延,上海開往湖北省的省際班車全部停運。一輛「逆行列車」載著上海各大醫院的百餘位醫護精英馳援。這一條感動人心的消息在全網刷屏,也引起不少上海文藝人的注意。短短一個晚上,一支十多人的創作團隊在微信群集結完畢,最終趕在年三十之際,上海曲藝人獻出了全新的說唱節目《逆行天使》,值得一提的是,從撰稿、作曲、演唱、錄製,每一位曲藝人都是通過手機與網絡完成的。大年初一,這部帶著上海文藝人熱情、感動與祝福的作品,通過網絡平臺向全社會推送,真可謂「人不碰頭心相連,音集八方成一曲」。
與此同時,上海評彈團的主創也行動起來。青年編劇杜竹敏也在大年夜完成了她的評彈開篇初稿《眾志成城迎春歸》。「不把報酬計,生死腦後拋,將紅手印在那請戰書上敲。這是兄弟姐妹血脈相連匯一道。白衣戰士衝鋒第一線,前赴後繼誓把重擔挑。」唱詞同樣把上海「逆行」醫護人員的感人事跡寫進了唱詞裡。最終在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帶領下,集結另外六位中青年評彈演員在大年初三趕到劇場集體錄製完成。
曲藝是文化藝術領域的「輕騎兵」,不僅能發揮「短、平、快」的特徵,更因琅琅上口的曲調,通俗易懂的唱詞,傳播面更廣,影響更大。正如高博文所說的那樣,如今疫情當前,很多人陷入對於疾病的焦慮之中,上海在第一時間派出醫療隊,不僅感動人心,同樣帶給大家希望。尤其需要文藝人以膾炙人口的作品將這樣的好消息廣為傳播。
上海文藝人的作品不僅傳遞積極溫暖的正能量,同樣可以傳播疫情防護知識,向大眾普及。同樣在大年初一網絡上線的還有年輕的90後戲曲人張艾嘉用家鄉方言創作演唱並錄製的嘉善宣卷,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小曲形式,把防疫知識唱出來,特別是讓防疫知識較為薄弱的老年人,能夠第一時間接收信息,做好防疫工作。不僅如此,上海越劇院副院長、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錢惠麗,動員家人一起,錄製拍攝了一段小視頻,號召大家不信謠不傳謠,並特別示範了口罩的正確佩戴方式。大年初二,青年越劇演員李旭丹也在家中拍攝了抗擊疫情,介紹防疫知識的短視頻,並在微博、抖音上發布,許多粉絲與網友紛紛留言、點讚,更有留守武漢的粉絲留言:「湖北的我在家看美涼(粉絲對李旭丹的暱稱),我們相約共渡難關」。有了彼此的祝福與關注,更增添了大家一起和衷共濟,共克時艱的信心。對此,李旭丹表示,作為文藝工作者,應該在這樣的特殊時期,通過以身作則,積極引導大家進行科學防護和正確面對疫情的信念與態度。
漫畫作用大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許多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們也積極參與其中。81歲高齡的書畫篆刻藝術大家韓天衡先生,自年三十晚上就筆耕不輟,連續數天時間,刻下了「安康」、「去疾」、「庚子吉祥」等數方印章,寄願國安民康。而著名書畫家毛國倫先生,不僅畫了《今日重繪鍾進士,只緣妖邪又重來》,更將網友撰寫的對聯「辛棄疾,霍去病」書寫於大紅灑金紙上,以此祝福祖國。
「防治疫情,人人有責。我在小年夜看央視新聞時,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我們有自由漫畫聯盟、市文聯、市美協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能不能創作一批漫畫作品在上面發布,為抗擊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漫畫藝委會副主任孫紹波說,於是,他向美協主席鄭辛遙提議,在除夕推出「眾志成城戰疫情」網絡漫畫展。鄭辛遙率先繪製了《一定要贏——戰勝新型冠狀病毒》,漫畫家沈天呈則在兩小時內畫了一幅《大刀向兇頑病毒砍去》的招貼畫。以這兩幅漫畫為引,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漫畫藝委會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徵稿啟事。「沒想到,中午發出去的啟事,兩三個小時後就收到上海漫畫家的來稿了。初一大早,各地漫畫家也紛紛發來漫畫作品。」
網絡漫畫展自除夕發出徵稿啟事以來,漫畫、版畫、國畫等各個畫種的畫家紛紛加入,以繪畫的形式引起人們對疫情的關注,也給大家加油打氣。短短數天時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漫畫家通過網絡郵件投稿來數百幅作品,孫紹波先生對此感動不已:「五天來陸續收到200多位作者發來的近500幅作品,這其中既有古稀之年的老畫家,也有年僅8歲的小朋友,令人難忘!」
居家有意義
文藝工作者們不僅通過作品與捐獻等方式表達了對抗擊疫情的信心,也以各自實際行動響應政府號召,安心在家,不給社會添亂。正如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所說的那樣:「先保護好自己,才能保護好家人和周邊的人。」
新春假期至今,儘管大大小小的演出都取消了,卻給文藝人留出了更多陪伴家人的時間。原本自年初三至初八每天兩場演出的滑稽表演藝術家王汝剛,這回為家人做起了「馬大嫂」,燒菜煮飯,一日三餐,冷盤熱炒,小菜點心,忙得不亦樂乎。儘管親友、學生都無法來家裡拜年,使得原本熱鬧的生活清閒了不少,卻不失是一次享受天倫之樂,家庭溫馨的好機會。女高音歌唱家黃英則笑著表示:「現在不僅有了時間,可以把那些想看的書都看完,還能在家多陪陪爸爸媽媽。」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則在家裡教女兒唱歌,太太在一旁鋼琴伴奏;舞蹈家黃豆豆帶著老婆孩子在家裡做遊戲,崑曲名家張軍在網絡上與粉絲們玩起了「接唱互動」……居家之餘,也不忘積極投身鍛鍊,評彈演員陸錦花在家弄了一個微型羽毛球,刻苦練習;歌唱演員吳睿睿在找到了一套無器械健身秘籍,在家揮汗如雨,崑曲名家谷好好、舞蹈新星朱潔靜剛從央視春晚的舞臺回到家,卻依然不忘堅持練功……忙碌了一年的文藝工作者們,這回終於有時間在家定定心心過個與家人相伴的年,別有一番滋味。
網絡時代,宅在家裡一點也不寂寞,雖然見面的機會少了,卻絲毫不阻隔彼此的心。上海的文藝工作者們,以各自的方式,履行著「精藝報國」的信念,疫情終將會過去,未來的生活只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