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陸地面積為4457.9萬平方公裡,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29.4%,截止2019年12月亞洲總人口約為45.4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亞洲也是世界經濟實力最強的大洲,GDP總量位居各大洲第一,世界前20大經濟體中,亞洲佔有六席,分別是:中國、日本、印度、韓國、印度尼西亞和沙烏地阿拉伯。亞洲現有48個國家和地區,但經濟發展極其不均勻,有世界GDP總量排名第二的國家——中國,也有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阿富汗。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亞洲人均GDP排名前十的國家,雖然人均GDP不能全面體現居民生活質量和富裕程度,但是它能從側面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
N010、沙烏地阿拉伯(人均GDP2.31萬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國土面積215萬平方公裡,是阿拉伯國家中國土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阿爾及利亞,人口約3355萬人。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和輸出國,石油是沙烏地阿拉伯的經濟支柱,政府控制石油開採和出口業務。2019年沙烏地阿拉伯人均GDP約為2.31萬美元,排名亞洲第十位。沙烏地阿拉伯是高收入經濟體之一,人類發展指數極高,也是二十國集團中唯一一個阿拉伯國家。
N09、巴林2.35萬(人均GDP2.35萬美元)
巴林位于波斯灣西岸,國土面積767平方公裡,人口約156.6萬。巴林是海灣地區最早開採石油的國家,也是首個步入後石油經濟的海灣國家,當前經濟並不依賴石油。2010年巴林開始向多元化經濟發展,建立了煉油、石化及鋁製品等工業體系,同時大力發展金融業和旅遊業,現已成為海灣地區銀行和金融中心。巴林具有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世界排名第44位),也被世界銀行認定為高收入經濟體。2019年巴林人均GDP約為2.35萬美元,居亞洲第九位。
N08、汶萊3.11萬(人均GDP3.11萬美元)
汶萊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位於亞洲東南部,加裡曼丹島西北部,國土面積5765平方公裡,人口約46萬。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是汶萊的經濟支柱,佔整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60%。近年來汶萊政府大力發展伊斯蘭金融及清真產業、物流與通訊產業、旅遊業等,加大對農、林、漁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推動經濟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擺脫對自然資源經濟的依賴。2019年汶萊人均GDP約為3.11萬美元,位居亞洲第八位。
N07、韓國3.18萬(人均GDP3.18萬美元)
韓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200萬。20世紀60年代,在韓戰中韓國的基礎設施基本被摧毀,數以百萬計的韓國人在貧困和失業之中掙扎,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推動了韓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締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蹟」,並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韓國是APEC、世界貿易組織和東亞峰會的創始成員國,也是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等國際組織成員。韓國經濟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半導體、電子、汽車、造船、鋼鐵、化工、機械、紡織、化妝品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內存、液晶顯示器及等離子顯示屏等平面顯示裝置和行動電話都在世界市場中佔有地位。2019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64萬億美元,居世界第12亞洲第4,人均GDP約為3.18萬美元,。
N06、科威特3.2萬(人均GDP3.2萬美元)
科威特是一個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北部的君主立憲國,國土面積1.7萬平方公裡,人口約445萬。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約940億桶,約為世界總儲量的10%,居全球第四位。石油、天然氣產業是科威特國民經濟的支柱,其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5%。近年科威特開始發展多種經濟,減輕對石油經濟的依賴,加大在能源、鐵路、電網、基礎設施建設、通訊等領域的發展。2019年科威特人均GDP約為3.2萬美元。
N05、日本4.02萬(人均GDP4.02萬美元)
日本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6800多個小島組成 ,總面積37.8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26億。日本的科學研發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位居世界前列,應用科學、機械、及醫學等領域尤為突出,同時也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日本把電子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列為國家的3大支柱產業技術,每年的科研經費達130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二。2019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約為5.082萬億美元,全球佔比約為5.79%,人均GDP約為4.02萬美元。
N04、阿聯4.31萬(人均GDP4.31萬美元)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部,國土面積8.36萬平方公裡,人口約989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探明儲量均居世界第7位,經濟以石油生產和石油化工工業為主,外貿在國民經濟中也佔重要地位。阿聯的杜拜是中東地區的經濟金融中心和主要運輸樞紐,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2019年阿聯人均GDP約為4.31萬美元。
N03、以色列4.36萬(人均GDP4.36萬美元)
以色列是一個位於西亞黎凡特地區國家,總人口約902萬人 ,其中猶太人口共669萬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自建國以來,以色列一直致力於科學和工程學的研究,在遺傳學、計算機科學、光學和工程學等產業上的成就相當傑出,在農業、物理學和醫學上的研發能力也十分突出。以色列具有較高水平的勞動力,為全球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其公民擁有高等教育學歷的比例也是世界最高之一。2019年以色列人均GDP約為4.36萬美元。
N02、卡達6.48萬(人均GDP6.48萬美元)
卡達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阿拉伯國家,地處阿拉伯半島東部,國土面積1.15萬平方公裡,人口約288萬。19世紀中葉卡達發現石油和天然氣後,石油、天然氣工業逐漸取代了原有的採珠業而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由於豐富的油氣資源,使卡達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雖然卡達的人類發展指數非常高,國民極其富裕,但因其工業和製造業不發達,所以仍然不能被認定為發達國家。2019年卡達人均GDP約為6.48萬美元。
N01、新加坡6.52萬(人均GDP6.52萬美元)
新加坡位於中南半島最南端,扼守馬六甲海峽最南端出口,國土面積724平方公裡,人口約570萬。新加坡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以金融業、製造業、煉油業為主要產業,主要出口產品為精鍊石油、電腦及集成電路。2019年新加坡人均GDP約為6.52萬美元,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八。
通過上文比較我們發現亞洲人均GDP排名前十國家的人均GDP均超過2萬美元,但是人均GDP只能從側面反映該國的居民生活質量,並不能全面反映該國的具體發達程度。綜合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美國中央情報局等權威機構發布的發達經濟體標準,亞洲只有日本、新加坡、韓國、以色列四個國家被定義為發達國家,卡達、阿聯、科威特、汶萊等國雖然人均GDP也比較高,也屬於高收入經濟體,但是這些國家工業和製造業並不發達,主要經濟依靠自然資源,所以並不能被認定為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