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盧森堡 113196美元
盧森堡擁有全球最高的人均GDP。自1999年以來,盧森堡一直是歐元區的一部分。盧森堡的經濟過去以工業為主,現在盧森堡則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盧森堡是歐元區內最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及全球第二大的投資信託中心(僅次於美國)。
2 瑞士 93716美元
瑞士經濟市場穩定且科技先進,於2011年瑞士就人均財富而言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包括金融及非金融資產)。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雖然瑞士公營事業的服務範圍相當廣泛,但瑞士的經濟自由度仍居歐洲首位。瑞士依國際匯率計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較西歐及中歐主要經濟體及日本為高;以購買力平價換算則居世界第8位。
製造業為瑞士最重要的產業,製造業以生產專業化學製品、藥品及醫療產品、科學精密測量儀器、樂器為主。主要出口產品包括化學製品(34%)、機械及電子設備(20.9%)、精密儀器及鐘錶(16.9 %)。服務業為瑞士另一重要產業,包括銀行業、旅遊業、保險業及國際組織等。
3 挪威 77975美元
挪威經濟是市場自由化和政府宏觀調控成功結合的範例,依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長期位居世界第二或第三位(僅次盧森堡及瑞士),遠高於鄰國瑞典與丹麥,是當今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且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所得分配亦相當平均。政府控制主要的經濟領域,例如石油工業。挪威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其主要表現在石油、水利、漁業、農業、森林和礦產等方面,其中挪威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石油產業及國際油價,例如1999年,挪威的石油及天然氣佔其出口總額的35%,作為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挪威的石油輸出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2007年,挪威的石油及天然氣佔其出口總額的45%,對GDP的貢獻率超過20%。挪威國內先後兩次投票表決是否加入歐盟,都未能在議會中通過。主要是挪威擔心加入歐盟後會對本國農業帶來巨大的衝擊。但是,挪威屬於歐洲貿易自由圈,所以在很多程度上,挪威經濟和歐盟緊密相關。
4 愛爾蘭 77771美元
愛爾蘭經濟規模較小,主要依賴出口貿易。1995年至2000年之間,愛爾蘭取得了10%的經濟增長率,在歐洲名列前茅,2003年成為世界上人均GDP排名第二的國家(僅次於盧森堡),因而贏得了凱爾特之虎的美譽。農業的主導地位已被工業所取代,而工業佔GDP的38%,總出口量的80%,以及勞動力資源的28%。雖然出口貿易依然是愛爾蘭經濟的主要支柱,但近年來國內消費額的提高以及建築業和投資方面的復甦也帶動了經濟的持續發展。
5 卡達 69687美元
卡達的政府收入主要來自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這個國家的石油儲量估計有150億桶(24億立方米),天然氣則佔世界13%。卡達為最富有的國家之一,該國並無居民處於貧窮線以下,失業率不到1%。由於石油和天然氣作為國家的經濟支柱只能支撐未來有限的時間,所以卡達正致力於尋求鼓勵生產部門私有化並發展知識經濟。在2004年,卡達科學技術公園落成使用,吸引國內外以技術為基礎的公司和企業,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
6 冰島 67037美元
冰島經濟主要依靠海洋漁業。漁業佔冰島60%的出口收入,僱用了8%的勞工。
7 美國 65111美元
美國經濟高度發達,生產規模巨大,生產技術領先,部門結構完整;農工業均發達先進;公路、航空的技術及運量均居世界首位;對外貿易額世界第二;金融業非常發達;經濟規模長期居世界首位,人均GDP超過5萬美元,高居人口5000萬(含)以上國家首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體,在人類的經濟生活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8 新加坡 63987美元
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經濟迅速成長,使之逐漸發展成為新興的發達國家,並因此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在重工業方面,主要包括了區內最大的煉油中心、化工、造船、電子和機械等,擁有著名的裕廊工業區。國際貿易和金融業在機場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此外,新加坡也是亞洲的區域教育樞紐,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中國和馬來西亞等地的留學生前來升學,為國家帶來豐厚的外匯和吸納許多人才。旅遊業也在總體經濟結構中佔重要比例,遊客主要來自日本、中國、歐美地區和東南亞其他國家。
9 丹麥 59795美元
丹麥是食品以及能源出口大國。雖然丹麥的經濟水平遠高於歐洲貨幣聯盟所制訂的標準,但2000年9月舉行的全民公決最後決定丹麥不使用其他11個歐盟國家共同使用的統一貨幣歐元,即不加入歐元區。
2015年調查發現,近40%丹麥人都不用紙幣和硬幣,而使用電子貨幣付款,例如:MobilePay等。2016年,丹麥基本服務如醫院、藥房、郵局等改以電子貨幣取代付款。
10 澳大利亞 53825美元
澳大利亞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亦是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人口只有2400萬的澳大利亞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561萬億美元,為全球第十二大經濟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達68973美元,遠高於同是英語世界的英國和加拿大,居全球第五位。人類發展指數雄踞世界第二名,僅次於挪威。澳大利亞是世界十大農產品出口國和六大礦產資源出口國之一。被稱作「騎在羊背上的、坐在礦車上的、手持麥穗的國家。」澳大利亞的金融業,商業和服務業也極為發達。此外,澳大利亞的旅遊業也在全球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