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場,生死之際。
熱與凱爾特人兩隊,都打出來了。
熱開場施壓,凱爾特人還以突破。
熱上小球陣容連續六個長投,外加聯防。
凱爾特人用三分球和空切追上。
就在凱爾特人第二節追上時,吉米·巴特勒和伊戈達拉持球接管。
肯巴和塔圖姆以突破回應聯防,逼熱回復單防。
斯瑪特在阿德巴約頭頂不顧身高劣勢點進前場籃板。
塔圖姆持續挑伊戈達拉。
伊戈達拉連續出手拉開8分,我猜他想:
「勒布朗在總決賽等我呢!去年沒碰到,今年不能錯過了。」
凱爾特人再連續施壓反擊追上比分,這期間是杰倫的天下:熱一度落後到91比96。
然後,熱的反擊照常開始了。
而且又是一串出人意料的套路——儘管熱先前已經夠出人意料了。
羅賓遜送出全場第一次助攻,給希羅弱側橫切三分球,這個套路本來是希羅傳羅賓遜為主的。
希羅在斯瑪特頭頂強行中投。這是個伏筆。
阿德巴約三分線持球突破一個,又一個,再一個。
塔圖姆在吉米和伊戈達拉四隻手面前強投三分命中。熱無敵的2-3聯防雙鐵鎖上線,被他硬破了。
阿德巴約終於吸引夾擊,給吉米內線一個助攻,給羅賓遜一個遞手三分球。
然後是羅賓遜斷球,希羅反擊,斯瑪特防他中投,前後步側身,希羅一口氣突破籃下,斯瑪特沒想到,我也沒想到。
之後希羅又突破肯巴(第四場貫穿全場的戲碼)上籃。
阿德巴約再給吉米一個助攻上籃。下一回合,等吉米內切帶走凱爾特人注意後,阿德巴約助攻羅賓遜三分鎖定勝局。
昨天湖人收尾是勒布朗,誰都想到了。
今天熱收尾是阿德巴約,誰能想到?我反正沒想到。
阿德巴約接管方式,還不是招牌的高位遞手策應,而是三分線持球突破,然後半節內4個助攻。
羅賓遜給希羅做球了,吉米內切了,希羅之前欺負肯巴也就算了,今天還跟斯瑪特玩上心機了。
以及,熱沒用本系列賽得分王德拉季奇收尾。
放著吉米在場,卻用阿德巴約持球突破主攻。
(此處省略吐槽懷特塞德不會傳球的一千字)
我反正沒想到。
斯波教練太牛了。都到第六場,還能,還敢,變出新花樣。
昨天鯊魚爆料,說湖人內部希望總決賽遇到熱。
我的理解:凱爾特人更不穩定,但他們的天賦更有爆發力。熱更頑強穩健,但限於天賦,他們爆發的上限要低一些。對湖人而言,碰熱的話,遇到意外的概率也就小一點?
熱真不是靠天賦。本系列賽第一場贏3分,第二場5分,第三場3分。今天12分,但第四節中還91比96落後5分。
把把險勝。
六場比賽,凱爾特人總得分675,熱674。
然而熱過關了。
1997年季後賽以來所有比賽的關鍵時刻分差——差5分之內,第四節/加時最後5分鐘——本季東決的熱歷史第三,+28。
第二是1999年東決,黑八進總決賽那支尼克斯,+29。
第一是2002年西半決過了馬刺的OK湖人。
即,這支邁阿密熱,是歷史級的大心臟了。
團隊、堅韌、按住葫蘆起來瓢。第一場的德拉季奇和克洛德,第二場的阿德巴約和羅賓遜,第四場希羅的37分,今天第二節的吉米,第三節的伊戈達拉,第四節的阿德巴約和希羅。
團隊。努力。從頭到尾的防守韌性。
去年12月哈斯勒姆所謂「泥土中的鑽石」,終於到了總決賽。
這故事有多勵志?
這麼說吧:熱是本季常規賽東部第五進的總決賽。
2007年和2015年那兩支勒布朗獨臂擎天撐進季後賽的騎士,都是常規賽東部第二。
2018年勒布朗天神下凡帶到總決賽那支騎士,常規賽東部第四。
2011年德克那支無敵勵志的達拉斯,常規賽西部第三。
本世紀最壯麗的下克上歷程?
真就得追溯到1999年黑八尼克斯、1995年大夢那支「德州蟑螂」,才有類似的傳奇了。
過去十年,熱第五次總決賽。第五次「勒布朗與斯波教練同現在總決賽賽場」。伊戈達拉連續第六次總決賽。
吉米·巴特勒終於趕在唐斯、恩比德、西蒙斯這所有天才之前,帶著自己的哥們,到了總決賽。
但我想多說一句的,是另一位。
這應該是帕特·萊利的……第17次NBA總決賽?
——作為球員三次(1972、1973、1976)。
——作為教練九次(湖人王朝七次),1994年總決賽和2006年總決賽。
——作為經理,作為斯波教練的後臺,第五次。
三巨頭那時代過來的,大概會詫異:
以前萊利不是狠用三巨頭的嗎?這支邁阿密熱,怎麼那麼草根,那麼團隊,那麼不一樣?
我頭兩天還在盤算這事:
萊利在湖人王朝時,打出史上最華麗籃球表演時刻,四冠軍,然後被戴利爺爺的壞孩子活塞給撅了。
到紐約,打出了比活塞更壞的惡漢籃球,1994年總決賽。在邁阿密也一度如此,莫寧都被用傷了。
在尼克斯和熱,他年年被喬丹和一群老將花式打。於是2006年,他用韋德(矮了兩寸的喬丹)、鯊魚和一群老將奪冠了。
三巨頭當然滿足了他大場面超巨星的玩法,然後2014年被馬刺的團隊籃球和多點進攻打了。
於是過去這幾年,他一直在收羅搖擺的團隊球員。
終於靠多點傳切,開花結果了,又總決賽了。
表演時刻、黑幫猛男、尋找自己的喬丹、巨頭合作、團隊開花。
快四十年了,萊利一直在變。
他不像有些教練,一個套路整一輩子,到處找球星往自己的筐裡裝。
他是真正從失敗中學習出來的,從選材到用人都不停改革,也會將對手的套路用到另一個極致。
籤人趕人的確辣手無情,但真正是大刀闊斧,拿得起放得下。
回看他過去四十年的履歷,實是NBA真正的風流人物,真正的大玩家。
今年到現在為止,他已經成功了:
組一支天賦不算卓越的年輕球隊,靠團隊與堅韌進了總決賽。
甚至連偉大如他自己,都沒做到過這樣的事。真是到75歲,自我挑戰成功了。
所以這不僅是勒布朗vs舊主熱,也是洛杉磯的二代教父(韋斯特算初代),要來對決洛杉磯湖人了。
這更是勒布朗vs萊利的對決。出走少年,要跟教父生扛了。
我們都知道,勒布朗不滿足於僅僅一個球員的影響力;就像萊利離開洛杉磯和紐約,因為他不滿足於僅僅當個教練。
他們都是渴望擁有無限影響力的大夢想家。
敞開說好了:總決賽,熱的勝機顯然不如湖人。
天賦差著呢,何況湖人還有兩大巨星。
實際上現在湖人還真有點像2006年熱:兩個巨星,一群總決賽經驗豐富的老將。
而本世紀總決賽,兩次明顯的「對方有兩個超級巨星依然輸了」的,一次2004活塞對湖人,一次2011達拉斯克熱。
湖人那是OK內部眾所周知的問題。昌西事後說的:
「我們知道沒法單防鯊魚,我們也知道沒法單防科比,所以我們就單防鯊魚,等湖人把所有傳球都給鯊魚,然後隨著比賽眼神,布萊恩特先生就會因為缺少球權而焦慮,然後就會開始盲目單挑——那就正中我們下懷了。」
而熱那個系列賽的第二場到第五場,勒布朗的表現則是出了名的奇怪,猶豫不決。
即,想扳倒超級巨星,除了自己頑強之外,還得指望巨星自己心態出問題。
2020年的勒布朗已經很穩定了。實際上,2011年那一次之後,每年夏天,他就沒動搖過——也許除了2013年總決賽前四場?
萊利和斯波,能不能動搖湖人一群老將的心神,動搖勒布朗和戴維斯的心神?
這也是總決賽真正的懸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