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次向中國進貢時,帶來了當地「特產」,皇帝看了哭笑不得

2021-02-13 太有度

當一個國家強大的時候,它的政治制度,經濟模式,歷史文化都會受到他人的重視並爭相模仿。漢朝是中國第一個鼎盛王朝,漢文化也隨著絲綢之路傳播出去,尤其在周遭鄰國影響至深。日本、朝鮮以及越南諸國到今天還留有古代中國城市布局、建築風格的痕跡,可見中華文化影響力之深遠。

當年中國與日本如同大哥與小弟的關係,日本每年都要像小弟奉承大哥一般向中國進貢,在漢朝時,日本第一次派遣使者來到中國還鬧了一番笑話。

《後漢書·東夷列傳》「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這是有關中日外交的記載:東漢初年,日本國王對漢帝表示願意成為其藩屬國,請求漢帝賜名。古代日本人多數較矮,因此得名「倭國」。這次出使讓日本人學習了不少中國的禮節,等到下次再來的時候他們便明白了,這覲見宗主國皇帝是要備上貢品的!

《後漢書》有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願請見。」想來漢帝也是哭笑不得,誰能想到這大海東邊的彈丸小國,進貢的禮品竟然是他們本國的國民。

沒辦法,當時的日本實在是太窮了,沒什麼拿得出手的禮品。而女人在他們的定義裡和財產無異,一個倭國貴族就可以擁有成百上千的女奴。因此漢安帝統治時期的這次外交禮品,便是由一百六十個人組成的。仿佛女子就是日本的特產一般,絲毫沒有人權可言。

漢末三國時期,日本迎來了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古代女性統治者--卑彌呼。日本國九州島東北部邪馬臺國內亂之時,卑彌呼橫空出世,統一了倭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卑彌呼還需要大漢的認同作為政治背書。可東漢政府名存實亡,卑彌呼也只好找上了曹魏。

《三國志·魏志·倭人傳》載:「帶方太守劉夏遣使送汝大夫難升米、次使都市牛利奉汝所獻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意思是曹魏接受到日本送來的男子四人,女子六人,布匹若干。可真是有些可憐了。所以魏帝才會回復道:「汝所在逾遠,乃遣使貢獻,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

你還別說,日本這樣的送禮方式也得到了中國皇帝的欣賞。皇帝立刻派人備禮回贈日本,當時我們中國是大哥呀,我們有錢呀,出手就是不一般:「以絳地交龍錦五匹、絳地縐粟十張、茜絳五十匹、紺青五十匹,答汝所獻貢直。又特賜汝紺地句文錦三匹、細班華五張、白絹五十匹、金八兩、五尺刀二口、銅鏡百枚、真珠、鉛丹各五十斤,皆裝封付難升米、牛利還到錄受。悉可以示汝國中人,使知國家哀汝,故鄭重賜汝好物也。」以幾個人換取價值不菲的物件,日本人想必是嘗到了甜頭,這樣的進貢方式持續了十幾年之久。

回看當今日本學者時常諷刺我們古代王朝不值一提,但是他們要是能在發聲之前,看看以前他們政府做出來的那些事情,是不是感到十分羞恥呢?

太有度 一個懂生活 知分寸 有態度的傳統文化平臺

相關焦點

  • 古代日本向中國朝貢時送了什麼?日本網友稱:這是奇恥大辱
    來中原朝貢的國家,需要帶上自己國家的特產,包括珍稀的玉石珠寶,或者寓意吉祥的寶物。當然,它們來華朝貢,中國也不會虧待這些國家,往往在各國使臣離開前,皇帝會加倍賞賜他們,一是為了顯示「天朝」的大度,二是為了像其他國家「炫耀」中國地大物博。朝貢體系在世界歷史上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是古代世界主要的國際關係模式之一,廣泛存在於全球各地。不過,日本曾鬧出了一個笑話,被後世稱為是「奇恥大辱」!
  • 古代日本向中國進貢,貢品讓人難以啟齒,日本網友:奇恥大辱!
    但是中國地大物博,什麼稀奇的玩意沒見過,但是有些有些國家那個時候比較落後,他們進貢的貢品就讓人難以啟齒了,它就是古代的日本。古代的日本也是中國的藩屬國,每年都要向中國進貢,來顯示它對中國的尊敬,但是因為那個時候太落後,他們的進貢的貢品讓現在的日本網友說為是奇恥大辱。
  • 中國從來都不負藩屬國,做中國的藩屬國到底有多賺?
    使者到了這個國家,將禮物獻給皇帝,表示締結外交關係。中華乃天朝上國,憑藉著與朝貢使臣互換禮物的機會表明和藩屬國的尊卑關係,當朝貢使團來朝貢時,必須向中國皇帝行跪拜禮,即使貢使中有國王本人也不例外。外國使團如此卑躬屈膝的討好宗主國,到底能給他們帶來哪些好處呢?年年進貢,歲歲來朝我們都知道,漢朝建立時,北方的匈奴是漢朝最強大的對手。
  • 中國從來都不負藩屬國,也許你不知道做中國的藩屬國到底有多賺?
    中華乃天朝上國,憑藉著與朝貢使臣互換禮物的機會表明和藩屬國的尊卑關係,當朝貢使團來朝貢時,必須向中國皇帝行跪拜禮,即使貢使中有國王本人也不例外。外國使團如此卑躬屈膝的討好宗主國,到底能給他們帶來哪些好處呢?年年進貢,歲歲來朝我們都知道,漢朝建立時,北方的匈奴是漢朝最強大的對手。但是,漢武帝即位以後,漢朝國立強盛。
  • 胡人進貢的東西遭皇帝厭惡,拿去餵老虎,誰知老虎嚇得伏地不起
    我國先秦及封建王朝中,「進貢」不是特別稀奇的事,小到地方向朝廷進貢,大到外國使者前來進貢。而眾所周知,漢武帝時期,匈奴被打得不得不西遷,要麼就向漢朝投降了,並且在對匈奴的戰爭同時,採取了和平或軍事的手段使得西域諸國臣服。
  • 古代中國皇帝自稱「天子」,日本卻有「天皇」,中國皇帝忍得住?
    不僅如此,為了凸顯「皇權天授」的概念,中國皇帝還自稱「天子」,而日本卻有個「天皇」,這明顯有了一個對比,那中國皇帝怎麼忍得住的?眾所周知,古代日本不過是蠻荒之地,文化水準在明治維新前遠不如中國,那他們如何會想得到「天皇」稱謂?
  • 日本遊客在中國旅遊時,都會購買哪些特產
    每到一個地方旅遊,我們除了會遊玩當地美景和品嘗當地美食之外,還會想著購買特產帶回去給親朋好友,特產融入了當地的一些習俗文化,可能是吃的,可能是用的,可能是穿的。
  • 日本拿出三條鐵證,拒絕韓國要求,絕不修改韓國曾是中國附屬國
    眾所周知,朝鮮在歷史上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可是我們愛扯的鄰居韓國卻拒絕承認這一毋庸置疑的歷史事實,甚至直接向他們友好的國家日本提出要求,希望他們在教科書中刪除朝鮮曾經做過中國附屬國的歷史。而一向愛篡改 歷史 的日本文部省這次卻強烈拒絕,並且提出三條鐵證。
  • 西域小國接連給明朝進貢獅子,皇帝得知真相後大怒:別把我當傻子
    西域各小國紛紛向明朝進貢獅子。皇帝得知真相後大發雷霆:別把我當傻子!民間對獅子趨之若鶩,甚至衍生出"舞獅"等象徵喜慶的傳統習俗,但皇帝家族對獅子的態度卻逐漸發生了變化。從漢代開始,幾乎所有的朝代都有其他國家的獅子入朝進貢,據《後漢書》記載,僅僅在漢代,來到獅子國的就有月氏國、休止國、疏勒國等等,甚至在清朝康熙年間,還有葡萄牙派遣使者入朝進貢獅子,但中國皇帝在唐朝時,就漸漸不滿足於將這些獅子作為貢品了。
  • 一個文武雙全卻讓人哭笑不得的皇帝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轉載自公眾號|我們愛歷史字數:1567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中國歷代王朝,「文武雙全」的皇帝都不少
  • 臨潁:小商橋的記憶,安南國向清朝皇帝進貢的大象,從這裡走過
    據姥姥回憶,有一年的7月份,聽說外國向朝廷進貢的大象走到郾城縣北邊的沙埠口了,快到小商橋了。消息不脛而走,人們奔走相告。方圓幾十裡的村子的人都爭先恐後地去看稀奇,大人小孩,男女老少像趕會一樣湧向了小商橋南邊的古官道的兩邊,等到著大象的到來。小孩也跟著大人去看熱鬧。
  • 明朝時,為何留下國外進貢的大象和犀牛,而獅子都被「退貨」了
    明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許多腥風血雨、氣吞山河的故事。除了氣壯山河的故事,還有不少稗官野史,比如,國外為了表達對明朝皇帝的尊敬,進貢大象、犀牛等動物,但獅子都被皇帝退貨了。您可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外國的進貢制度怎麼來的?
  • 15世紀葡萄牙派出特使出訪北京,是歐洲與中國的第一次外交接觸
    根據他的觀察,就葡華貿易交往的可能性,曾向國內寫過一份匯報,本意是給葡萄牙王室灼熱的心潑點冷水。他說:未經廣州行政長官批准,任何中國人都不能去暹羅、爪哇、馬六甲和帕森等王國。批准手續十分繁瑣,令人無法忍受,只得放棄出國。外國人來到中國後就不能離開,除非得到皇帝的批准。為得到批准,富人也會傾家蕩產。任何船隻如違反停泊規定,其貨物就被沒收上繳皇帝,人員被處死。
  • 甘肅隴東金棗,四郎河特產之一
    各位朋友,您在看文章的同時,希望您在右下邊「在看」和「點讚」
  • 清朝這個皇帝「文武雙全」,卻讓人哭笑不得
    清朝這個皇帝「文武雙全」,卻讓人哭笑不得。中國五千年的璀璨歷史長河裡,文武雙全的皇帝不不少,比如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都堪稱文韜武略。今天我們要講的皇帝,雖然也是「文武雙全」,但卻叫人哭笑不得。他就是清朝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
  • 印尼的五千年歷史,東漢時期就向中國進貢
    史前時期,亞洲大陸東南沿海的居民不斷向南方渡海遷徙,為南島人群帶來了文明的火種。印尼史前的主體人群是爪哇人。 印尼的覺醒是比較晚的,建立國家要到東漢時期。前2世紀,印尼開始形成自己的國家——葉調Yavadvipa。葉調在今天的爪哇島,後來又擴張到了蘇門答臘。
  • ...日本石川縣為當地特產「紋平柿子」舉行了今年的首場拍賣會,最...
    【日本紋平柿子拍出1065元高價】當地時間10月31日,日本石川縣為當地特產「紋平柿子」舉行了今年的首場拍賣會,最受歡迎的是精品柿子,每個重量達到300克以上,糖度超過16度,其中最貴的一箱拍出了10萬日元的高價,約合人民幣6395元,而這一箱僅僅只有6個柿子,平均每個大約1065元。
  • 這些「當地特產」把我吃懵了
    叝襉蜏懼硝譴賓鏒廠慣戶考喝梡鴧窪泐鰡鐮躹杋怇麷馝覥湭咯劽渜枬鸚柾僡鐲腚閬綏堷垹懶銽崿莀硹磣軖娕佭璮杝原來帶有地名的美食,並不等於「當地特產」,不信你就來看看:揚州炒飯到了揚州才知道,揚州人根本不知道為什麼它叫「揚州炒飯
  • 從乾隆十五年緬甸遣使進貢,看清緬戰爭前虛假的中緬藩屬關係
    在清朝時期,緬甸雖然一直被大清朝廷視為藩屬國,不過緬甸在明清易主之時,一直都是一個兩面派。在南明永曆君臣被趕到達緬甸時,緬甸政府還接納過他們。一直到乾隆初期,緬甸才第一次正式向大清進貢,並和滿清建立了宗藩關係。但是剛剛建教不久,緬甸和大清之間又爆發過著名的"清緬戰爭"。著名的瓊瑤劇《還珠格格3》,就是根據這段歷史改編的。
  • 它在中國是垃圾,在日本卻是「特產」!
    推薦語:吃貨的世界果然是無邊無際的,大街上常見的垃圾,到了日本成了美食!哈哈下文轉載自作者:廚房的秘密hi,這裡是廚房的秘密,你想知道的美食趣聞,烹飪技巧,都在這裡!對於中國人來說,所以的食材似乎都可以放到火鍋裡煮著吃,而對於日本人來說,所有的食物都可以被裹上麵粉,然後下鍋油炸,變成「天婦羅」系列美食!比如一種在中國被當成垃圾,被很多人踩在腳下的葉子,頂多被學生們拿去當書籤,但是在日本,卻被做成了一道點心,成為了日本大阪的特產!這種葉子就是楓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