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深圳暴雨一場接一場
急風驟雨,電閃雷鳴,愈發頻繁
在這樣的雷雨天氣之下
大家要儘量減少外出
然而,雷暴發生時
待在室內不代表可以放鬆警惕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
近日寶安西鄉一名女子
就在家中遭遇雷擊受傷
據曾女士介紹,6月7日下午4點半左右,窗外有雷聲,她的母親在廚房裡忙活。
突然,曾女士在客廳看到一道白光閃過,緊接著就感受到背後有一股熱浪襲來,回頭一看,正在做飯的母親應聲倒地。
曾女士將倒地的母親拖到客廳,發現她的面部、腿部都受了傷,隨即撥打了120。曾女士表示,120到場後也說這種情況第一次見。
曾女士說,雷電是廚房窗戶進來的,當時窗戶上層玻璃就碎了,入戶防盜門也被巨大的衝力,推到鄰居家的門上。
事發後,曾女士的母親第一時間被送往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救治。
醫生介紹,事發時有雷電落地,但從患者的傷情來看,實際是被火燒傷,燒傷程度達3度,結合患者自述,推測是閃電後因不明原因形成火球衝擊所致。
6月8日8時53分,據深圳市氣象局官方微博發布數據,6月5-8日,我市記錄到閃電次數5236次,2019年全年深圳共錄得雲對地閃電(含深汕)22635次,較近5年平均次數相比偏多。近4天,閃電次數已達去年總數的近1/4。
據中國國際防雷論壇透露,中國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達3000人至4000人。
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公布的最嚴重的十種自然災害之一。據統計,每秒鐘地球造就1800次雷雨,伴隨600次閃電,其中能有100個雷電直擊地面。
據統計,夏季6-8月是我國雷電災害的高發期,其次是5月和4月,在這個時期雷電造成的傷亡人數佔全年雷擊傷亡人數的65%左右。
根據我國各時段雷電災害佔全天的百分比得出,每天13-21時是我國雷電災害發生的集中時段,其中以15-17時最為突出,這與雷暴天氣最容易在下午至傍晚時段出現的特徵密切相關。
雲中、雲間或雲地間不同電荷相互吸引而發生放電時所伴隨的強雷閃光稱為閃電,而沿著閃電通道迅速膨脹的氣體所爆發出來的聲音就是人們所說的打雷。
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放電現象。一般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
雷電分為直擊雷、電磁脈衝、球形雷、雲閃四種。其中直擊雷和球形雷都會對人和建築造成危害,直擊雷是危害最大的。
閃電的類型包括線狀閃電、帶狀閃電、片狀閃電、火箭狀閃電、球狀閃電、聯珠狀閃電等,我們常見的通常是線狀閃電。
雷電傳人的方式主要分為四種:直接雷擊、跨步電壓、旁側閃擊、接觸電壓。
當氣象局發布雷電預警後,應儘量待在室內減少外出;如若在戶外,遇到雷雨時千萬別在大樹下、田間小屋等容易引雷的地方躲雨;待在室內時,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或者防止球形雷飄進室內。
進入夏季,雷電頻密
無論居家或在戶外
多留意天氣變化情況
及時採取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