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城市面貌和運輸環境的改善都存在著重大發展機遇,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供了新的條件並產生了新的要求。新型城鎮經濟建設和交通規劃需要不斷適應由內外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新形勢和新需求。「天地交而萬物通」,淮安作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正積極發揮區位優勢,有效提升淮安發展標識度、提高發展競爭力,加快實現轉型高質量發展。
淮安是江蘇北部中心城市,全市地處江蘇淮河兩岸,鄰江近海,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區位優勢獨特。淮安是江蘇省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長三角北部地區的區域交通樞紐。近年來,隨著機場、高鐵、航運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設運營,江蘇淮安以高速鐵路為骨幹、國際空港為優勢、高等級公路為支撐、內河航運為特色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日益成熟,「公鐵水空」統籌發展、有效銜接的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基本形成。
航空貨運樞紐 增添新引擎
發展航空貨運是適應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搶佔發展先機和發展現代物流業的重要平臺,已成為我國布局全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領域。建設淮安航空貨運樞紐,為淮安轉型跨越發展增添了新引擎,讓淮安躋身全球全國航空貨運的「快班朋友圈」。江蘇錦天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東升表示,2016年開始與淮安機場開展合作以來,業務量實現逐年攀升,2019年共運輸各類貨物600餘噸。
建設東部沿海航空貨運樞紐,是淮安機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淮安機場通航以來,貨運量每年以30%以上的增幅快速攀升。2019年,淮安機場完成了國際貨站監管場所改造升級。目前,全國快遞前10強企業均在淮安建立了區域分撥中心,淮安機場已成為國內物流產業鏈上的重要節點。
內河航運樞紐 推動高效能
伴隨著清脆的汽笛聲,滿載鐵礦石的班列緩緩駛入淮安新港。鐵礦石是鋼鐵企業最重要的基礎原料,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我們的運輸方式以水路為主、公路為輔,周期長、費用高,運輸過程中也會出現環境汙染等問題。現在,我們與港口物流集團合作,通過『公轉水』『公轉鐵』,水路與鐵路運輸相結合的方式,越來越環保高效,這一舉措還為企業降低了成本。」
2019年以來,淮安新港搶抓運輸結構調整契機,以推進大宗貨物、貨櫃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及貨櫃多式聯運為主攻方向,高標準規劃建設內河航運樞紐和多式聯運物流中心,進一步鞏固了淮河流域、京杭運河沿線乃至全國重要內河港及蘇北中心樞紐港地位。去年,淮安港內河貨櫃吞吐量24.4萬標箱,蟬聯全省第一。
高速鐵路樞紐 打通中軸線
高鐵樞紐是淮安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淮安積極搶抓高鐵建設機遇,截至2019年底,淮安鐵路運營裡程達247.5公裡。其中,高速鐵路裡程147公裡,高鐵樞紐格局基本形成。
連淮揚鎮鐵路位於江蘇省中北部,直接連通淮安與全國高速鐵路網,隨著12月11日連鎮高鐵淮鎮段正式開通運營,標誌著連淮揚鎮鐵路全線貫通,淮安實現了與上海、南京、杭州等長三角中心城市的無縫對接,真正走進「南北貫通」新時代。連淮揚鎮鐵路的開通為鞏固蘇北地區的脫貧攻堅成果,推動淮安高質量發展,建成「綠色高地、樞紐新城」的城市目標具有重要支撐作用。與此同時,寧淮城際鐵路先開段完成樁基86%、承臺45%,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
交通是城市的命脈,淮安在加快現階段交通項目建設進度的同時,推動長遠交通規劃落地,打造順暢的綜合交通樞紐。綠色高地,樞紐新城,淮安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