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奇對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貢獻——寫在祖父艾思奇誕辰110...

2020-12-17 杭州網

學習時報

(一)

今年是我的祖父艾思奇誕辰110周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工作期間專程來到騰衝和順古鎮的艾思奇紀念館,看展品,聽介紹,詳細了解艾思奇為黨的理論宣傳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大眾化作出的積極貢獻。總書記深情地指出,我們現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樣能夠把馬克思主義本土化講好的人才。我們要傳播好馬克思主義,不能照本宣科、尋章摘句,要大眾化、通俗化。這就是艾思奇同志給我們的啟示。作為艾思奇的後人,聽了總書記這樣的評價,我心裡很激動,切實感到歷史沒有忘記他,我們黨沒有忘記他。總書記在我祖父誕辰周年到訪艾思奇紀念館,就是對他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做出貢獻的最大肯定、最大褒揚。

我由此想到,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講話中,列舉了對創建當代哲學社會科學做出開拓性努力的名家大師,在郭沫若、李達兩位先生之後,就提到了艾思奇。我祖父是1966年3月去世的,終年56歲,從學術生命上說,算是英年早逝。2016年是他去世50周年。剛好這個時候得到總書記的肯定,我想祖父地下有知,也一定會欣慰有加。

(二)

艾思奇到底對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做出了哪些突出貢獻呢?我父親李昕東曾經給我講過,艾思奇很像中國的普羅米修斯,為暮靄沉沉的舊中國盜來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天火」。為他帶來最大榮譽的,無疑是他25歲時就出版的《大眾哲學》(最初以《哲學講話》書名出版)。1937年4月還出版了膾炙人口的《哲學與生活》。《大眾哲學》一書,深刻闡明了革命與哲學的辯證關係,開啟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通俗化大眾化的先河。1935年李公樸在這本書的編者序中寫道:「這本書是用最通俗的筆法,日常談話的體裁,溶化專門的理論,使大眾的讀者不必費很大的氣力就能夠接受。這種寫法,在目前出版界中還是僅有的貢獻。」李公樸認為,艾思奇寫這本書在理論體系上是很用了心力的,對新哲學許多問題的解釋,比一切其他著作更明確,有許多深化的地方。他說:「這一本通俗的哲學著作,我敢說可以普遍地做我們全國大眾讀者的南針,拿它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確,正是有艾思奇這樣一批像普羅米修斯一樣的名家大師的努力,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迅速成為當時一代進步青年的思想武器。

艾思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傳播者和中國哲學大眾化的拓荒者之一。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致力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艾思奇結下了不了的「哲學情結」。他們尚未謀面之前,就已經有了共鳴。毛澤東同志在閱讀《哲學與生活》時,曾在百忙之中摘錄了多達十幾頁的觀點。毛澤東同志的哲學論著,亦不乏與《大眾哲學》觀點的相通之處,兩人在概括認識發展總規律上是一致的。毛澤東同志也特別注意用歷史和現實中的事例來闡明抽象的哲學原理,在《實踐論》中解釋事物的變化發展時就借用了《大眾哲學》中提到的雞蛋孵化成小雞的淺顯例子。1937年年底,艾思奇到達延安,直接在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領導下從事革命鬥爭和哲學研究。毛澤東同志1963年指出,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使之群眾化,為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所掌握,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裡解放出來。」艾思奇在這方面無疑是一位先驅者。

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決定為大學出版一套中國自己的教科書,艾思奇承擔了主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重任。這是新中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在這之前,人們主要學習前蘇聯為主的西方哲學經典。所以毛澤東同志得知後高興地說: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哲學教科書。這部教科書集中反映了毛澤東哲學思想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重要歷史成果。

(三)

主持延安新哲學會,是艾思奇在延安時期的學術標誌事件之一。

新哲學會的成立,是與當時毛澤東同志對理論和哲學的濃厚興趣分不開的。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環境逐漸穩定下來,毛澤東同志就以異乎尋常的熱情和精力讀書和倡導讀書。除馬列原著外,他重點閱讀研究哲學和軍事。隨著從國統區來的文化人逐漸增多,毛澤東同志在發奮攻讀哲學書籍時,如果條件允許他還經常主動和作者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這期間就包括研讀《哲學與生活》與艾思奇的交流。在延安,毛澤東同志親自倡導和帶動掀起了空前規模的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潮。1938年和1939年,他曾先後組織過三種形式的哲學討論小組,分別叫新哲學會、哲學研究會、哲學小組,大體上每周左右討論一次。

新哲學會是1938年6月在毛澤東、張聞天、陳雲分別牽頭的三個哲學小組基礎上,由艾思奇、何思敬主持共18人發起成立起來的。1940年6月召開第一屆年會時,新哲學會已經發展到50多人。艾思奇作為新哲學會的主要負責人之一,組織起草了通告《新哲學會緣起》,發布在《解放》周刊上,介紹了新哲學會成立的目的、性質和任務。「緣起」指出,若使理論對實踐更有指導意義,研究者不僅要結合抗戰的實際經驗和教訓,而且要發揚本民族傳統中最優秀的思想,吸納國內外最好的理論成果。

參加新哲學會活動的有黨政軍高級幹部、理論文化教育工作者等。該會翻譯了許多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編輯了一些哲學教材,並經常舉行哲學報告會、座談會、討論會。艾思奇在這期間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1939年5月主持編輯出版了約37萬字的《哲學選輯》,把當時在延安所能見到的中外新哲學著作的精華內容薈萃一起,便於人們集中學習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

研究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思想和哲學思想是新哲學會的核心內容,可以說,新哲學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首個試驗場。它不只是一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組織,而且對全國的文化理論界來講,又起著抗日統一戰線的作用。受新哲學會影響,在延安的許多黨政軍機關、學校都成立了哲學研究小組,對廣大幹部學習和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斷提高理論素養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樣,延安以外的解放區和國民黨統治區的進步知識分子也掀起了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熱潮。延安新哲學會和不少國統區地方的學術團體建立了聯繫,互相交換學習資料和研究成果,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進一步廣泛深入地傳播。在毛澤東同志的倡導下,延安成為研究和普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想基地,使各解放區廣大黨員、幹部乃至軍隊廣大指戰員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四)

艾思奇在普及自然科學特別是自然辯證法方面的貢獻,是一般人不大了解的。

艾思奇兩次東渡日本留學,第二次留日考入了日本福岡高等工業學校採礦系。他的本意是學習地質科學,發揮雲南的資源優勢,以推動實業救國為目標。這期間,他廣泛汲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各種知識,甚至在同學聚會的喧鬧場合仍然手不釋卷,其刻苦精神為同學們所嘆服。

艾思奇認為,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搞哲學的人一定要懂得自然科學。他最早的職業是在上海泉漳中學任物理化學教師。做教師之餘,艾思奇常為江蘇省委的地下黨報《日日新聞》寫政治評論,還為「反帝大同盟」起草過宣言。他在上海時期發起組織「自然科學研究會」,不僅是個人愛好,也是黨組織領導的工作,參加的有章漢夫、于光遠等20多人。他們堅持舉辦學習和研究自然科學的活動,寫了許多科普文章。艾思奇發表了《談死光》《談潛水艇》《火箭》《斑馬》《太陽黑點與人心》等一系列科學小品。其中,介紹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內容最受歡迎。他還借自然科學文章抨擊時弊,也令讀者耳目一新。這期間,國際著名微生物科學家高士其腦部受到感染而患重病回國,艾思奇熱情幫助他走上了科普創作的道路,他們成為一生的摯友。在延安時期,他又和徐特立、于光遠、周建南等人組織了「自然科學研究會」,也講授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新中國成立後,艾思奇參與組建了「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大力倡導自然科學。艾思奇與發現北京猿人的人類學教授裴文中成為好友,他們和溫濟澤一起到勞動人民文化宮給工人們普及自然科學知識,介紹社會發展史和自然辯證法,大力推動自然科學在中國的普及。小麥專家李振聲曾提出,他自己在科學領域的成就,受到華羅庚和艾思奇的啟發。艾思奇作為自然科學方面的專家,做到了教學相長和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恩格斯曾經指出:「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艾思奇非常重視恩格斯的這一重要思想,反覆強調哲學是科學發展的總結,「一定時代的新哲學,是以這一時代的科學成果和科學發展為基礎的」,只有善於吸收現代科學的最新成果,才能建立和發展適應時代需要的進步的新哲學。為此,他特別重視自然科學最新成果的研究。1933年,他翻譯了日本著名核物理學家菊池正士的《最近物理學展望》《宇宙線》兩篇文章,向國內讀者介紹現代物理學的最新進展,同時也為從哲學上總結自然科學最新成果做理論上的準備。1952年,艾思奇受馬寅初校長聘請,在北京大學擔任了5年的客座教授,重建了北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他還「三進清華園」,為清華大學師生講課,首次提出了「基本粒子無限可分」的論斷,一時引起轟動。1958年,艾思奇提出,在科學技術日益進步的時代,應當使自然辯證法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在他的建議下,中共中央黨校在全國率先開辦了自然辯證法學習班。在他的指導下,中共中央黨校編寫了全國第一部自然辯證法著作《自然辯證法提綱》。他希望通過這部著作發展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思想,解決好哲學與自然科學新發展的關係問題。1965年,艾思奇在《紅旗》雜誌發表《唯物辯證法是探索自然界秘密的理論武器》一文,對日本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坂田昌一的新基本粒子的思想給予高度評價,指出「由原子理論到基本粒子理論的發展歷史,一次又一次更有力地證明了這個唯物辯證法的真理」。這篇反映哲學時代化的論文,是他逝世之前發表的最後一篇文章。坂田昌一也提出了「毛粒子」的觀點,稱讚了毛澤東同志的辯證法思想。

(五)

艾思奇一生從事教育事業,不僅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貢獻良多,而且對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的傳播同樣注入了心血和熱情。新中國成立後,全國範圍內邀請艾思奇講課的需求量很大,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就聘請他通過電臺系統講授歷史唯物論和社會發展史。這樣做,也開創了中國電化教育的先河。 艾思奇對語言的學習有著天賦的能力。在日求學期間,他以超常的閱讀速度和記憶力,吸收了廣博的科學知識。為精確理解各國經典著作作者的本意,他在短時間內至少自學了日語、德語、英語和俄語,跨度之大難以想像。由於各國語言特點不同,經典著作的翻譯版本文字也有所不同,他自創了多種字典連環對照的方法,準確印證了名家的思想脈絡。看到祖父努力學習的熱情和掌握語言的天賦能力,令我們這些後輩感到汗顏。他早年利用工作之餘,翻譯了海涅詩集《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我從祖父的語言類學習筆記中看到,他到中晚年學習語言的勁頭仍然不減當年,而且還更加勤奮。他上班前至少學習半小時外語。祖母王丹一跟我講過,祖父一有功夫就扎進外文書店,購買自己喜歡的外文書籍和黑膠唱片進行收藏。他對各類馬克思主義哲學書籍都要儘可能閱讀原文。學習俄文時他格外精心,曾經收集了整箱的《史達林講演集》黑膠唱片。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艾思奇與學生之間啟發式的教學關係。2010年,我去拜訪大書法家歐陽中石老人。一見面,老人就和我說:艾思奇是我的老師。我開始還不太理解祖父怎麼會是歐陽中石的老師,後來問了祖母王丹一我才知道,對中石老人來講,艾思奇確實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師。上個世紀50年代初,歐陽中石先生考取了輔仁大學哲學系。一年後他又考進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修中國邏輯史。當時,艾思奇正是北大哲學系的客座教授。

有一次上課之餘,中石先生與艾思奇攀談,艾思奇知道中石先生和齊白石先生熟識,就問中石先生知道齊白石先生畫蝦的事情嗎?中石先生說知道,艾思奇說那我問你個問題:為什麼他畫的蝦是透明的。中石先生說齊先生畫的是淡墨的,淡墨就透明,還畫了許多蝦的須,還有蝦的腿,另外在蝦頭上的淡墨裡面加了一點重墨。艾思奇繼續問,就這樣嗎?中石先生說就這樣,艾思奇說那你再看看去。中石先生帶著艾思奇的問題,又來到了齊白石家看他畫蝦。齊先生在蝦頭部分先畫一灘墨不很深,還往外洇一點,然後齊先生停下筆,又用一個小筆添很濃的墨,等上一會在這個黑墨裡頭再畫了一道,很細很濃,經過這一道下去以後,這個蝦就活了,就真成了透明的了。中石先生回來給艾思奇說,艾思奇說這回你看對了,他就是在濃墨中又有一筆焦墨。當時還很年輕的中石先生非常感嘆,一個哲學家在觀察一幅國畫作品的時候,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太了不起了。

艾思奇的觀察能力和認知能力確實不同於常人。作為一個哲學家,他能夠從畫作中感受到齊白石先生的洞察力。他能夠從蝦頭上的那很濃的墨,總結出「透明」與「混濁」的區別,說明他對齊白石先生畫作觀察之深入。他從哲學的角度闡明了齊白石先生之所以成為藝術大師的必然性。艾思奇通過齊白石先生畫的蝦,深刻地講明了一點,那就是:一位深有文化底蘊的藝術家,他既要有整體認識,又要有具體的、局部的、深刻的認識,才有可能創造出常人所達不到的藝術高度。

今年也是我祖母王丹一誕辰100周年。她1937年11月去延安,比我祖父小整整10歲,他們1944年7月在延安結婚。之後,我祖母主要在中組部和中央黨校工作。艾思奇去世後,她受鄧穎超、李培之、郭明秋等同志囑託整理艾思奇的遺稿。離休之後,她仍然以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簡樸,並十分關心黨和國家事業以及黨校工作的發展。她依託中央黨校和中國社科院,組織全國專家和開國老幹部召開多次艾思奇紀念研討會,出版了幾十本論文集。她主持出版了《艾思奇文集》兩卷本、560萬字的《艾思奇全書》八卷本等一系列著作。1978年,她將艾思奇故居贈送給國家成立了艾思奇紀念館。她和我講過,艾思奇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性。我看到有些評論說,祖母王丹一把艾思奇的工作和貢獻又延長了50年。

艾思奇是現代中國傑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他在現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現代中國哲學發展史上都有很重要的歷史地位。我了解到的這些內容,只是只鱗片甲、吉光片羽,儘管如此也可以印證艾思奇內涵豐富的一生。他在我心中,是那麼的立體,那麼的鮮活。今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這樣的時代,艾思奇的哲學、自然科學、文學遺產值得我們後輩認真學習、繼承和發揚,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艾思奇』推薦的書籍有哪些?
    艾思奇的書類別:圖書、哲學、宗教、哲學、哲學理論。資料:艾思奇介紹:艾思奇是我黨在延安時期和新中國建設初期傑出的哲學家,他一生為研究、宣傳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做出了重要貢獻。①艾思奇為我國現代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宣傳、傳播、研究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延安抗大、馬列學院、陝北公學任哲學教員,到後來任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國哲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著述頗豐。
  •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構建暨《江蘇社會科學》三十周年刊慶...
    12月11日,由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主辦,《江蘇社會科學》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構建暨《江蘇社會科學》三十周年刊慶高峰論壇」在南京順利召開。  江蘇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原巡視員、江蘇省期刊協會會長沈建國致辭表示,新時代,人文社科期刊要有所擔當,應積極參與到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構建中,既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又立足中國、借鑑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推動學術理論中國化,充分展現哲學社會科學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 《大眾哲學》之「續篇」——新中國初期艾思奇歷史唯物主義教科書...
    前後期雖然範式不同,但大眾化風格一脈相承,整體上可謂《大眾哲學》之「續篇」,是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的珍貴資料。> 作者簡介:杜濤,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講師  艾思奇是我國著名的「大眾哲學家」,他不僅在辯證唯物主義領域貢獻卓著,在歷史唯物主義領域同樣成就不凡。
  • 吳曉明:黑格爾誕辰250周年,他的哲學遺產過時了嗎?
    這個主題之所以成立,並不僅僅出於個人興趣,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由於這樣一個事件的發生:伴隨著當今中國歷史性實踐的展開過程,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正面臨著一個根本性的轉折。而黑格爾的哲學遺產對於當下的轉折意義深遠。吳曉明,復旦大學復旦學院院長、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費孝通誕辰110周年精選集出版
    費孝通誕辰110周年精選集出版 華西都市報2020-12-20 04:19:03.0當代書評   今年是費孝通(1910 年—2005年)先生誕辰 110 周年。作為中國民族學的奠基人之一,費孝通是20世紀中國極富思想洞見和人文情懷的著名學者,他一生致力於探尋有著悠久歷史與傳統的中國,它的社會特質及其現代轉型。  與其他20世紀的思想者一樣,他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為中國找尋現代之路。
  • 哲學社會科學與時代同行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兩個不可替代」可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是城市「智庫」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頭聯合著高校系統、黨校系統、社科院所、黨政部門研究機構等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一頭連著黨委政府的決策和政策。
  • 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四個堅持」是什麼?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裡。  ——習近平2019年4月16日在《求是》雜誌發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的重要文章  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
  •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怎麼建?學術期刊的責任和使命是什麼...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提出「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新要求之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任務尤其顯得重要而緊迫。為此,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及其文化形態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主體內容,也是當代中國社科理論發展的最大增量。
  • 華東師範大學在滬發布《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化研究前沿報告》
    >(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2月29日,「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化研究前沿」項目報告發布會暨第二輪啟動徵詢會在華東師範大學召開,會上發布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化研究前沿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專家學者、科研人員等40餘人與會,就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化、形成國際話語權進行了學術探討。
  • 完善哲學社會科學社會服務評價體系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國第五輪學科評估方案對哲學社會科學的社會服務評價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主要變化是「充分認可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在政策諮詢、智庫建設、公共服務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貢獻,加大社會服務案例權重,豐富案例內涵,設置開放性留白,更加強調同行評價」。
  • 武漢大學專家共議新時代一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建設
    他希望《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聯合校內期刊服務學校相關學科發展、打造武大學術品牌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同時立足學術前沿,面向時代熱點、面向中國現實問題大力刊發精品力作,搭建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為學術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 中國哲學史學會2020年年會暨第四屆經史傳統與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和西北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哲學史學會2020年年會暨第四屆經史傳統與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在陝西眉縣橫渠鎮召開。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暨南大學、蘭州大學、東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天津社會科學院、山西社會科學院、北京體育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哲學研究》《哲學動態》《道德與文明》《人文雜誌》《社會科學研究》《船山學刊》等期刊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參會。
  •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常州舉行2020-11-12 15:03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11月12日電(虞啟忠)傳承華羅庚精神11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主辦,中共常州市金壇區委、常州市金壇區政府承辦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常州金壇舉辦。
  •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
    荔枝新聞訊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大會閉幕,與會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紛紛表示,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站在「為時代立傳、為人民立言」的高度,加強理論研究、積極資政建言、打造學術品牌,不斷開闢江蘇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境界。
  • 「全民閱讀」康震:肩負起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
    ,全面深入地闡明了在新形勢下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繁榮的一系列重大原則問題,是新形勢下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的綱領性文獻,為哲學社會科學的建設指明了方向。這就要求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牢牢把握時代脈搏,緊緊抓住歷史機遇,系統總結改革創新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肩負起自身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
  • 中國當代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陶德麟先生逝世
    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最前沿最有影響的前輩學人   陶德麟先生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和研究,是中國當代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從1953年起,他兼任李達同志的科研助手達13年之久。  20世紀80年代以後,陶德麟先生在繼續深化對真理和真理標準問題的探索的同時,就「雙百」方針的理論基礎問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和方法問題、生產力標準、「三個有利於」及其與實踐標準的關係問題、人道主義問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原則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關係問題、哲學與科學的關係問題、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關係問題、社會穩定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論域問題
  • 華羅庚誕辰110周年 院士專家聚其家鄉談「傳承」
    華羅庚誕辰110周年 院士專家聚其家鄉談「傳承」 2020-11-12 22:56:11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輝致辭 郭一航 攝   中新網常州11月12日電 (記者 唐娟)2020年11月12日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日。
  • 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切實扭轉當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存在的「唯論文」不良導向,建立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全面優化學術生態,不斷提高研究質量,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現提出如下意見。
  •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獲批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日前,經過成都市規劃辦資格審查和專家組評審等環節,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產業發展與文化建設研究中心獲批為成都市第二批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成功晉升市廳級科研平臺。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成都航院組建了成都航空產業發展與文化建設研究中心。
  • 關於表彰婁底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通報
    中共婁底市委 婁底市人民政府 關於表彰婁底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通報 (2020年11月27日)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市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