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淮安屬於全國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省,更是所謂的十三年太保之一。但是,作為蘇北幾個城市之一,前面有著南京、蘇州、南通幾個比較知名城市在前,再往後就是常州這些城市,而淮安往往是要排在最後幾位的。
因此,即使淮安也是全國百強城市之一,不過其被關注度卻不高,往往在外最大的標籤就是偉人故鄉了。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三線城市,卻在前段時間憑藉房價漲幅,一舉拿下全國第一,實力登上了熱搜。那麼,淮安的房價到底是怎麼漲起來的呢,都漲在哪裡呢?
棚改貨幣化的推動
2014年淮安房價均價4000不到,2015年樓市去庫存開始,在一個個拆字中,淮安樓市出現了大量的拆遷戶,房價也隨之開始「一日三價」式的上漲。那幾年,如果說賣房子年入幾十萬,其實一點也不誇張。
大量的棚改拆遷帶來的手握巨款拆遷戶,不僅僅讓房價迅速上漲,更是救活了不知道多少已經爛尾多年的樓盤和開發商。原本已經長草的售樓處,一夜之間重新開張,不論是在哪裡的房子都能找到一定的客戶。
當然,房產中介等之間的渠道大戰更是相當激烈,如果你有過在三四線城市的買房經歷話,應該會有看見過每個樓盤售樓處門口附近都會站著或者坐著那麼一小批人。他們會死死地盯著每一個從售樓處門口路過,或者即將走向售樓處的人,因為這些人是客戶更是鈔票。
而售樓處之間的互相截客自然也是家常便飯,大打出手更是屢見不鮮,在這樣的一種狂熱的樓市環境中,淮安的房價自然是迅速的水漲船高。
一騎絕塵的頂尖學區房
如果說淮安初期的房價上漲是因為棚改貨幣化的話,那麼在2016年房住不炒提出後,在棚改貨幣化逐步叫停之下,淮安房價的另一個增長點就是全國通用的標籤。那就是學區房,一個優質的學區房從來都是供不應求。
而淮安作為一個常年流出人口大於流入人口的城市,當沒有了拆遷戶增量,如何創造新的買房需求,那就是學校和教育了。人口常年流出,想要創造買房需求,只能是從創造新的需求點,教育就是一個屢試不爽的方式。
這一點,淮安的生態新城區(現在叫生態文旅區)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列。作為淮安全新開發的一個城區,最初的吸引點是市政府的搬遷和「四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規劃館規劃,然而效果平平。
直到淮陰中學新城校區和淮安實驗小學新城校區的設立,生態新城區東西片區的房價迎來了爆發式的上漲。這裡要說一下淮陰中學是淮安的知名高中在江蘇省內也是可以排得上名號,其本科率可以達到95%以上,淮安實驗小學更是淮安四大直屬小學之一。
這樣的兩所知名學校分校區設立了,怎麼不能夠讓家長們狂熱追捧,尤其當時的東西片區還是淮安的房價窪地。也正是因為大量家長的湧入,開發商瘋狂的蓋房子,導致原本設立的分校區根本不能容納那麼多的學生,沒少造成一些麻煩。
為此後來生態新城區又多設立了幾個校區,至於這些校區之間到底有哪些區別,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所以,淮安的房價漲上熱搜既是意料之外也是常理之中。即使沒有淮安,也會其他的城市出現,而這樣的房價上漲邏輯,其實也是很多城市中依然上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