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華輿訊 據華訊365報導,2019年12月10日,阿根廷總統阿爾貝託·費爾南德斯(Alberto Fernández)正式入主玫瑰宮成為新一屆總統,結果總統寶座還沒有捂熱,立刻迎來了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一起來看一下這一年,新政府在面對各種挑戰時的表現?
阿根廷媒體發表了評論文章,將阿爾貝託·費爾南德斯政府這一年分成了四個階段:「熱身階段」、「檢疫階段」、「激進階段」、「接地氣階段」。第一個「熱身」階段指的是上臺後12月到2月,總統阿爾貝託·費爾南德斯(Alberto Fernández)延續了前總統毛裡西奧·馬克裡(Mauricio Macri)的緊縮政策。國會批准了《社會團結和生產復興法》,提高了個人財產稅的稅率,暫停了某些稅種的減免,並為購買美元設立了團結(PAIS)稅。
就像每一次政權更替一樣,新政府的上臺讓一大部分民眾(尤其是在總統選舉中投票支持全民陣線的48%人口)恢復了信心,產生了新的期望。大流行的爆發和3月檢疫的開始也沒有讓人們信心減退。政府及時下令全面檢疫防控疫情、與反對派的高度統一和溫和對話,不僅使得政府在全面陣線選民中的形象大幅度提升,也贏得了非執政黨選民的支持。阿爾貝託·費爾南德斯(Alberto Fernández)被認為是一位明智的領導人,形象急劇上升。根據D'Alessio IROL-Berensztein的數據,其正面形象從2月的51%上升至3月的61%(跳升了10個百分點)。不過隨後從那個「天花板「開始開始出現下降。
隨著時間的流逝,檢疫似乎沒有取得預期的結果,感染和死亡人數持續增加,而且檢疫措施也帶來了致命的經濟影響。年初的1月和2月,有52%的人口認為經濟狀況會更好。但是隨著大流行的到來,人們的期望逐漸降低。到3月份這一數字下降到47%,與那些認為經濟形勢會更糟的人比例差不多。 6月達到了最低點,當時只有41%的人認為一年之內的情況會好轉,而55%的人認為情況會更糟。不過所有機構都預計到2021年將出現反彈和一定程的復甦,但並不可能回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隨後,政府的一系列操作讓民眾開始看不懂,先是試圖將維森汀公司國有化(由於強烈的社會反應和司法部門的阻撓而最終被取消)。面對非法侵佔(佔地皮佔空置房屋)現象,政府表現出了驚人的被動性,先後表態也自相矛盾。司法改革更是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反對。顯然,最能體現出激進主義的時刻是與首都市長霍拉西奧·羅德裡格斯·拉雷塔(Horacio Rodríguez Larreta)的決裂(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他們曾經是對抗疫情的戰略盟友),結果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警察抗議後,立刻從首都抽調資金轉到布省。
檢疫工作的僵化和規劃不善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對人口流動性施加了過度的限制(或由各省長施加限制)。除了對未來缺乏不確定性之外,匯率危機再現。10月底,黑市美元匯率直逼200比索,點亮了警燈並在政府中引起恐慌。從那一刻起,執政黨開始了一個務實的轉變(儘管有局限),特別是在經濟事務上。政府重返了調整公共支出的議程:退休補貼增幅將低於預期,緊急家庭補貼被暫停,公共服務費率將重新調整。部長馬丁·古茲曼(MartínGuzmán)雖然未提出穩定計劃,但試圖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通過發行貨幣減少融資需求。
經濟危機以及大流行的防控不到位(阿根廷是每百萬居民中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使得執政黨高支持率已經成為歷史。而面對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執政黨無法像最初希望的那樣面對2021年:通過注入大量資源來實現經濟蓬勃發展。取而代之的是盡最大努力調整,謹慎調整各項政策。
與債權人重新談判、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終達成協議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執政黨能否利用好它?而且僅憑這個能夠為他們在中期選舉中贏得良好的結果?這都還是未知數。(原標題:新政府上臺滿一年啦!看看阿根廷媒體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