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生活你可以這樣做,「獨處」其實是一種短暫的自我放逐

2020-12-23 同根築夢

一個人生活也可以很好,獨處也能成為現下的流行!雖說有另外一派的人馬不喜歡獨處,獨處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寂寞。但是獨處不代表就一定寂寞,這個觀點相信現在的大家都能越來越接受了,先前有網友分享孤獨等級表,很有趣的是依照是情種類分為十個等級。

從最簡單的層級依序是一個人去逛超市、一個人去吃餐廳、一個人去咖啡廳、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吃火鍋、一個人去唱KTV、一個人看海、一個人去遊樂園玩、一個人搬家,一直到最後一個層級:一個人去做手術。

其實這些事情自己去做也未嘗不可,反而覺得沒有什麼不好,自己去做也方便一些,是用一種很享受的態度去完成這些事情。除了上述提到的情況之外,其實也還有很多事在我們獨自一人時,應該嘗試做的,學會之後說不定你也會認為:「一個人的生活反而更加迷人!

學習新事物

勇於嘗試一些新的事物、課程或體驗,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或許你也有機會會遇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為自己下廚、自己吃飯

人多吃飯雖然熱鬧,但是事前準備也需要費很大的功夫,光是在構想食材、採購、烹煮、擺盤就已經夠累人了!何不試試看自己一個人吃飯呢?自己喜歡吃什麼就準備什麼,因為是一人份,所以也不需要耗費龐大的時間來準備,輕鬆的完成一餐的感覺不是很好嗎?

一個人去一場演唱會

還記得你的偶像之所以會成為你的榜樣,是他那麼努力不懈的模樣都被你深深烙印在心底。在舞臺上閃閃發亮,在臺下的你興奮卻也覺得幸福,對你而言,也是一種感動吧?其實不一定是演唱會,一場旅行、一場音樂會、一場展覽,只要是你喜歡的活動,都足以為你帶來滿滿的回饋。

一個人也能看電影

不管什麼類型的影片,只要自己想看,就算獨自一人買票進場又有什麼關係呢?不用在意同行的朋友想看的電影類型,就做你自己,把自己視為主角,今天你就是要來電影院好好欣賞電影的!

多留意生活周遭,探索一些沒去過的地方

創意常常來自於生活周遭的體驗,你可以用心生活,在天氣好的時候,不妨試著到一些沒去過的地方探索,哪裡都好,因為沒有去過的地方都能給你帶來不同的體驗。例如美術館、劇場、餐廳等等,這些都是很棒的地方!

一個人也能完成很多事,也可以從中獲得屬於自己的能量。這些事情有哪些是你還沒有嘗試過的呢?一起來體驗看看吧!你會發現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很迷人。

相關焦點

  • 獨處時可以做的100件事,生活其實一點也不無聊
    獨處時能做的100件事|生活其實一點也不無聊很多時候我都很容易感到無聊,不知道要做什麼,但是其實生活真的有很多有趣的、值得的、能提升自我的事情等待我們去做,所以我整理了這個《獨處時能做的100件事》,當我覺得無聊的時候我就看看,隨便找一件事情做,在與自己相處的過程中提升自我,增加自己的價值
  •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萬籟有聲,風移影動,珊珊可愛……天空純淨如水,屋內時光靜好,很有一種讓人心動的美感。就這樣,守著靜謐的日子,守著一個人的一世清歡,守著本真,守著初衷,守著一顆不染浮塵的心,在歲月中踽踽獨行。獨處,是一個的的清歡。周國平在《風中的紙屑》一書中說:「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我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
  • 獨處的能力,越早擁有越好
    孤獨和無聊並不可怕,轉換思維,轉化成內在能量,將助你走上更好的「人生賽道」。正文開始之前,我想請你先回憶一下:1、你是不是有時候會擔心被討厭、擔心被孤立,而不得不參加一些自己並不想參加的社交活動?我總以為她下班後有什麼重要的事要做,然而並沒有。她每天下班後都直接回家了,要不就是在電腦前打遊戲到凌晨,要不就是刷B站的視頻一直到凌晨。我問她是不是很喜歡打遊戲和看視頻,她的回答讓我吃了一驚,她的回答是:「不喜歡!就是打發一下無聊的時間而已。」
  • 人到中年,獨處是一種享受,一種修行
    與其在一群人當中狂歡感到寂寞,不如一個人的時候獨處收穫驚喜。 盧梭說:「我常常想,若是把我囚在巴士底獄或一間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室裡,我也仍然可以悠悠幻想。」 對盧梭而言,獨處是一種難得的奢侈。一個人的獨處,就是給自己一個遠離喧囂的機會。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學會獨處,遠離喧囂,寧靜而以致遠。
  •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是獨處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得學會與自己獨處,給自己一點獨處的時間,讓自己的心在這個喧囂的世界得到歇息。很多人都把自己活的很鬧騰,卻忽略了活著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與自己獨處,享受孤獨。人生最佳的狀態,不是天天都有忙不完的吃喝,聽不完的奉承,而是一個人時,靜靜的獨處,拋開瑣事煩惱與心靈對話的樣子。
  • 獨處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境界
    獨處,可以將我們從現實的浮誇和虛偽中抽離出來,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裡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想一些自己想要找到答案的問題,在思考中反省自己的不足,在反省中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獨處,可以讓我們身心自然放鬆,我們可以什麼都不想,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只是靜靜地發發呆,我們還可以漫無目的的走在安靜的林蔭小道上,思想天馬行空,身心悠閒自得。獨處,是一種能力,人在獨處的時候思維活躍,精力集中,非常適合思考和決策,很多偉大的構想都是在獨處的時候應運而生的。
  • 《蛋糕》,詹妮弗·安妮斯頓演技大爆發,自我放逐成就自我救贖!
    (但其實在外人眼中看來根本是墮落到了極點),她們的苦境,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幫之解脫,就算最親密的伴侶也無法協助任何一丁點、另一半甚至會被她們強大的負面漩渦所驅走。然而《蛋糕》與《涉足荒野》兩部電影的女主角卻又都是在自我放逐的生命過程中,終獲自我救贖。所以《蛋糕》和《涉足荒野》可謂都是描述一個女人如何通過外在不可知的環境以及時間的漸進流逝,逐漸自助獲得身心靈的康復過程。這兩部片對我而言實在是太相似了,但為何《涉足荒野》至少還能搶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入圍名額、《蛋糕》卻不能?
  • 安心也孤獨,獨處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些朋友說:我們變得越來越喜歡獨處,因為獨處時不用強顏歡笑,獨處時可以隨心所欲,獨處時可以垂頭喪氣,獨處時可以不再壓抑自己。 不難看出,對於他們來說,獨處的主要原因是環境,是踏入社會這個大染缸之後的社會環境。
  • 詩詞丨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導語: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隨風而起,自在飄揚;其實,也是身不由己,若它能選擇,也不願意那樣無根無垠地漂泊吧。遠離塵世喧囂,遇見自己的詩意生活,悠然自在。喜歡獨處的人,只是靜靜觀望,花開花落,雲卷與舒,只是淡然一笑。萬水千山隨風而去,唯有獨處,內心才能清明,才能更清晰地看待生活和認知自我。不會因為重重迷霧,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 你敢不敢一個人獨處?
    你是否害怕一個人獨處,你敢不敢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買菜,一個人做飯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如果你說yes,那麼你真的很厲害,為你點讚哦![贊]人是群居動物,離開了群體,一個人會顯得特別的孤單。正是因為這樣,那些敢於離開群體獨自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但其實一個人生活充滿了無限的可能,不一定跟寂寞畫上等號。一個人生活可以說走,了無牽掛。其實每個人的一生當中都有一段「獨居時光」。也許是單身很久,一直獨自生活。
  • 獨處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認為:「擁有獨處的能力,是一個人情感成熟最重要的標誌。」 中國臺灣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劉若英就是這樣的人。
  • 一個人獨處的文案,安靜獨處默默強大!
    二,安靜獨處默默強大。Quiet, alone, silent and powerful三,希望一個人打傘的日子裡都能夠順順利利。七,交際是一種能力 獨處更是一種能力。Communication is an ability, and solitude is an ability八,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 《放逐》:是命運還是自我選擇的放逐,並不僅僅是選擇題
    時隔八年後,杜琪峯的《放逐》中卻安放了兩位女性,一個是殺手的妻子,一個是妓女,在杜氏暴力情懷下難得有了一絲玫瑰的色彩,兄弟情義之雖然很悲壯卻有了一種堅韌。在影片中,放逐的意味感十分強烈,阿和是為了愛選擇了自我放逐,而最終的回歸卻是想能夠歸根,畢竟澳門已經回歸再即,自己當然也得要回來過小日子了,只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最終要面對兄弟情義的對決。都是好兄弟,面對這種情況,大飛是老大命令不能違抗,但另一邊卻是多年的兄弟應該如何辦才好?
  • 獨處,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
    文/飛魚人生一世,生活不易。面對不同性格、不同愛好的人,必須接納,因為你在接納別人的同時,也被別人接納。這不是隨聲附和,也不是隨波逐流。對己即便從嚴要求,也不可能做得盡善盡美,也要愛護自己,讓人生活的寧靜,讓人間充滿和諧!
  •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獨處?心理學家的答案很明確,看完豁然開朗
    獨處,作為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它既是一種價值取向,也是生活方式的一種境況。人們經常把好人緣,朋友成群,當成一種了不起的能力,但實際上,脫離群體的「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種能力。
  • 「生活是一種自我展現。」用心揀選周遭事物,細心灌溉你我的日常...
    承如標題所見,你是否也認同「生活是自我風格的展現」呢?某日在書店翻閱刊物時,突然讀到這麼一句話:「如何將生活過的講究而不是將就。」既有邏輯、有智慧,還很有想法的我們,都該認真打理與之朝夕相處的「日常」,就讓 FLiPER 為你精選三項優質生活的美好提案,打造舒心、順心的自我風格。
  • 最高級的相處「獨處」
    孤獨:「 一個人可在眾人參與的生活環境中,或者在眾皆歡樂的熱鬧社交場合而仍深感孤獨,孤獨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負性情緒體驗,在孤獨心態下人們往往會感到寂寞、鬱悶、焦慮、空虛、無助、冷漠甚至絕望,常伴有銘心刻骨的精神空落感。」獨處:「 獨處是一種處世的態度,是一種身心的自我調整。更是一種獨立人格的體現。
  • 獨處是單獨一個人的意思嗎?聽佛陀告訴你什麼是勝妙獨處
    很多人都把獨處當成一個人的獨行,一個人待著;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等等。其實獨處有另一層深意,我請佛陀來告訴你。其實獨處更深的意思在印度佛陀時代,佛說過一部經叫《勝妙獨處經》,經文中大概的故事是這樣的:那個時候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個叫上座的比丘,獨住一處,常愛讚嘆獨處的好處,獨自乞食,獨自回來,獨坐禪思。
  • 越長大越孤單,一個人獨處的時光才真正的屬於自我
    可是當我們長大之後,我們卻不想接朋友熟人的電話,只想一個人獨處,不被打擾。這些表明我們開始變得成熟了。孤獨是一門必修課,有些苦悶需要我們自己堅持。郝金是一名大公司的高管,他以前每年都過得很忙,但是到年底總結的時候,卻一直沒有可以規劃的事情。他每年都會帶著妻子孩子去旅遊,也很顧家,但是每天還是渾渾噩噩的,沒有成績。後來,他刪除了微信裡不經常聯繫的好友,拒絕了無意義的社交。他才覺得自己的每天的生活才沒有那麼累。
  • 喜歡一個人獨處,究竟是什麼樣的心理?主要是三個原因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獨處,有的人就喜歡多交朋友。身邊總是會有很多的朋友,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仿佛並不喜歡交際,也不喜歡往太熱鬧的地方走,他們總習慣於一個人生活,一個人靜靜的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