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衛
糧油一哥、千億巨無霸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魚」)即將在創業板上市。
9月24日,金龍魚在深交所發布公告,協商確定本次發行價格為25.70元/ 股,本次發行新股逾5.42萬股,預計募集資金淨額約將近136.93億元,並將於9月25日進行網上和網下申購。
這意味著金龍魚將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並成為創業板有史以來募資規模最大的企業。
不過,上市前夕,金龍魚卻意外登上了海關的一則通報榜單,其菜籽油檢出轉基因成分被拒絕入境,再次讓金龍魚的轉基因問題浮出水面。
日前,海關總署發布了2020年8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由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進口自哈薩克斯坦的10批次共603700千克初榨菜籽油,因檢出未標示的轉基因成分被拒入境,涉及的未標示的轉基因成分包括FMV35S、NPTII、GOX、pFMV35S、tE9、CTP2-CP4-EPSPS、pCaMV35S、CP4-EPSPS等。
目前,金龍魚尚未回應轉基因標識事件。由於金龍魚大量採用進口轉基因大豆作為加工原料,因此檢測出含有轉基因成份並不意外,只不過,含有轉基因成份的初榨菜籽油必須標識,且需要獲得進口資質,這也是金龍魚被海關總署通報的原因。
多個子公司有轉基因許可
金龍魚隸屬於華僑郭鶴年與侄子郭孔豐共同投資的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目前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主營業務是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旗下擁有「金龍魚」「胡姬花」「香滿園」等品牌。
9月16日,證監會同意金龍魚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金龍魚擬發行5.42億餘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為10%。本次發行初始戰略配售發行數量1.62億餘股,佔發行數量的30%。回撥機制啟動前,網下、網上初始發行數量分別佔扣除初始戰略配售數量後發行數量的80%、20%。
對於上市募集資金,金龍魚擬投資7個廚房食品綜合項目、6個廚房食品食用油項目、4個廚房食品麵粉項目、2個廚房食品其他項目,總投資額為178.99億元,募集資金擬投資額為138.7億元。
9月24日,金龍魚舉行了網上路演,其公開回應上市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繼續深化國內的本土化進程,增強業務拓展能力,持續提升產品創新能力,為廣大消費者提供營養、更健康、更安全的優質糧油食品,滿足國人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求。另一方面,希望藉助A股上市使公眾了解一個更加透明規範的公司,並分享公司的經營成果。
此前,益海嘉裡總裁穆彥魁曾對外表示,益海嘉裡在國內上市,融資並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在於上市之後,公司便能順理成章地變身成為一家地道的國內企業,徹底擺脫「外資」的限制。
對於這次捲入轉基因標識風波,金龍魚在路演時並未就投資者的提問作出答覆。
金龍魚在招股書裡承認公司使用了部分進口轉基因大豆、菜籽進行壓榨,主要是「由於國內大豆、菜籽等油料作物產量無法滿足行業需求。「
金龍魚在招股書中稱,我國對轉基因食品實行安全評價管理制度,經國家農業部安全評價的食品不存在安全問題,但轉基因食品依然受消費者較多關注。」
招股書顯示:金龍魚在全國各地設有數百家子公司,有17家子公司持有」《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許可證》」,這些公司大多布局在沿海地區,如嘉裡糧油(防城港)有限公司、泉州福海糧油工業,深圳南天油粕工業有限公司,加工範圍包括大豆、豆粕、大豆油等轉基因生物原料。頒發證書的機構既有農業部也有地方農業廳。
這次上榜海關總署通報的「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招股書顯示:其並無轉基因加工資質。一般而言,進口轉基因大豆、油菜籽等,需要農業部頒發的轉基因原料許可證,而這次金龍魚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的10批次初榨菜籽油,是忽視了檢測還是矇混過關,不得而知。
我國對轉基因實行強制標識,如果說大豆油的原料為轉基因大豆,那麼要做硬性標識。這些年,由於國內對轉基因爭議較大,所以不少糧油公司如果採用的是非轉基因原料,會在食用油包括上作出更大的「非轉基因標識」。
從標識問題上,也可見不同的食用油公司的競爭。西王食品2020年半年報中表示,在食用油行業深耕多年,公司主營為小包裝玉米油,且致力於非轉基因玉米油,品牌的首要目標人群定位於關注健康、重視健康的高品質客戶及白領人群。
金龍魚就轉基因曾回應稱:「不論是轉基因原料還是非轉基因原料生產的食用油,只要是國家批准使用的原料,都是安全的,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
而金龍魚則在招股書中援引政策的說法「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有利於促進全社會對轉基因食品的接受和認可。
營收年增速放緩
事實上,金龍魚母公司豐益國際此前曾多次嘗試將中國業務獨立上市。
2009年,更名前的金龍魚在港股IPO中折戟而歸。2017年,豐益國際雖在第四季度財報中透露,已基本完成中國業務的重組,正推動中國業務板塊分拆上市,但後續無下文。直至2020年,金龍魚最終確定在A股上市。
招股書顯示,2017 年、2018 年及 2019 年,金龍魚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507.66億元、1670.74億和 1707.43 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約為52.84億、55.17億和 55.64億元。
而2020 年 1-6月,金龍魚則實現營業收入約為869.73億元,同比增幅在11%以內;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30.08億元,同比增幅在88%以上。
金龍魚稱,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大幅增長具有一定程度的偶發性,與新冠疫情導致的小包裝產品銷售增加、廚房食品作為民生必需品在疫情期間未受到明顯影響、非洲豬瘟影響減弱導致公司飼料原料銷售逐步向好等因素有一定關係。
以2019年營收計算,金龍魚位於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第12位。不過,金龍魚的營收增速逐漸放緩,2017-2019年,金龍魚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12.94%、10.82%和2.20%。
超1700億的營收,金龍魚是茅臺的兩倍,但是毛利率卻相距甚遠,茅臺的毛利率達到90%,而金龍魚的毛利率只有10%左右,2017年甚至毛利率還低於10%,只有8.42%。
目前,從事與金龍魚部分業務類似的 A 股上市公司主要有道道全、京糧控股、金健米業、克明面業、西王食品。金龍魚的綜合毛利率並不算太高,只有11.4%。
由於大豆是金龍魚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我國對進口大豆的依存度較高,大豆價格受國際市場行情和國內供需變動情況影響較大。
金龍魚提到原材料採購較大,短期借款金額較高。2017年至2019年,金龍魚產品原材料成本佔主營業務成本比重分別為88.99%、89.08%、87.82%。對此,金龍魚表示,在公司不能有效採取拓展新的原材料採購地、加強供應鏈管理降低產品綜合成本等措施的情況下,原材料價格如果出現大幅波動,可能對盈利水平產生較大的影響。
還有一個問題是轉基因原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金龍魚業務。金龍魚在風險揭示中表示,未來國家在轉基因食品的政策導向如果發生變化,且公司未能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公司產品銷售和原材料採購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公司的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