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洋縣第二高中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加強和改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調節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心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洋縣第二高中舉行「好習慣成就好人生」勵志演講報告會
專題講座,傳遞心理健康知識。該校定期組織兼職心理諮詢老師作「心理生理健康知識教育」「防欺凌 築安全」等專題講座,讓學生科學地了解青春期身體和心理變化,增強自尊、自愛和自我保護意識,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身心變化,學會保護自己,懂得交往有度,更加理性地對待與同性、異性的關係,為今後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和幸福生活打下堅實基礎。學校邀請著名專家王恩為全體學生和家長作了「好習慣成就好人生」 勵志演講報告會,激發學生學習潛能,鍛造學生優良品質,提醒家長盡心盡責,密切配合學校工作,社會、學校、家庭三方合作,齊抓共管,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班主任工作會上,政教處還對班主任老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緩解教師工作和心理壓力,呵護教師身心健康,構建安全、穩定、和諧的校園環境,預防校園心理安全事故發生,讓教師處理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更科學、更自信。開展「預防為先」心理健康研討會,加強師生談心談話工作,開設「心靈驛站」,縱深推進學校的心理健康工作。
洋縣第二高中舉行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講座
主題班會,增強學生自我認識。 各班積極開展「陽光總在風雨後」「做有禮、有度、有序、有節的文雅中學生」等主題班會。班主任們精心策劃活動內容,並結合高中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以案例分析、討論交流、影片欣賞、學唱勵志歌曲等形式,指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的「四要素」— 自知、自愛、自製、自持。要求全體學生對自己的相貌、興趣、體型、體質、生理特點、體能、氣質、性格品德等方面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特點。對自已的個人能力及自己與周圍現實的關係有正確的認識,學會欣賞自己,接納自己,努力適應自己。讓學生有法制觀念,遵守社會公德、行為規範,遵守學校紀律,個人服從集體、服從社會,使自己的行為規範化。要求始終保持活潑、開朗、穩定、豁達的心態,時刻充滿活力、充滿朝氣。讓同學們充分懂得知識改變命運,勤奮決定人生,習慣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一切。在人生之路上要堅定信心,以平和樂觀的心態砥礪前行 。
心靈驛站,陪伴學生健康成長。該校團委廣播站專門設立「心靈驛站」欄目,每周安排一個心理知識專題進行講解,與同學們分享調節情緒的方法、應對壓力的措施等一些心理疏導小技巧,倡議大家在學校的生活學習中保持積極的心態。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和心理諮詢室,由兼職心理諮詢老師負責,針對不同年段學生的心理需求制定了相應的心理輔導方案, 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全面協調發展, 高一新生入學不適應較為普遍,對高一新生著重進行「心理準備、環境熟悉、融入集體、學法指導」四方面的心理輔導。對高二學生著重進行人際關係輔導,引導、鼓勵學生敞開心扉與家長、老師坦誠相見,說出自己的困惑以及不要畫地為牢以開放的心態廣泛地與人交往。對高三學生著重引導學生適 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消除緊張的學習壓力,保持平穩的心態。提醒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勞逸結合,用音樂來緩解緊張壓抑的情緒,調整狀態,積極備戰高考。
洋縣第二高中開展談心談話活動
精準幫扶,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學校建立了班主任、代課老師與學生「一對一」「面對面」談話機制,要求老師做好談話記錄,對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進行篩查與跟蹤調研。在談心談話活動中,老師們採取傾聽、共情等心理輔導方法,將談話內容具體化,貼近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及思想狀況,改進師生關係,提高學生信心,增強班級凝聚力,促進班風班貌建設。對談心中發現的特殊問題,給予重點幫助並將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家長、學校,將談心談話活動延伸到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老師們切實關注學生成長中的喜憂,做學生成長的領路人和知心朋友,增強師生間的心理溝通和交流,進一步融洽師生關係,為每一位學生架起校園防護傘,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攜手,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文/ 圖:閆勝興 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