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公布2020年度生態環境執法十大典型案例 一公司偷排廢氣被罰...

2020-12-22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濟寧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公布2020年度濟寧市生態環境執法十大典型案例,違法類型包含幹擾在線監測設施採樣偷排廢氣案、非道路移動機械冒黑煙案、超標排汙案、虛假標記焚燒爐工況偷排廢氣案、非法處置危廢案、加油站不正常運行汙染防治設施案等,接受社會監督。

案件一、泗水縣某包裝材料公司幹擾在線監測設施採樣偷排廢氣案

2020年3月15日,濟寧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在瀏覽在線監測歷史數據時,發現重點排汙單位泗水縣某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外排廢氣在線數據異常,氧含量接近2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均接近零。執法人員調閱了該企業2019年至2020年3月份的在線監測歷史數據,發現從2020年1月開始,每當在線運維公司到廠時,在線監測數據氧含量為1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持續超標,運維公司離開廠區後,氧含量即變為21%,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趨近於零。該公司主要生產玻璃酒瓶,因生產窯爐的生產特性,廢氣氧含量一般不會發生較大變化,經綜合研判該公司疑似在線監測造假。

2020年3月16日,執法人員赴該企業現場核查,攀爬至30米高的採樣平臺發現在線監測採樣管線被人為斷開,在線監測設施採集的是空氣。經監測其外排廢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分別超出《山東省建材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DB 37/ 2373—2018)4.79倍、12.26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處以80萬元罰款,並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2020年5月8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實施期間第一批8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該案為其中之一),濟寧市生態環境部門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利用汙染源在線監控、視頻監控等手段強化非現場監管,依法打擊惡意環境違法行為,切實維護群眾環境權益,獲得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

案件二、泗水縣某垃圾處理廠超標排汙案

2020年8月底,濟寧市在線監測系統顯示泗水縣某垃圾處理廠在線監測頻繁出現小時值超標報警。濟寧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趕赴企業現場,經現場調查,該垃圾處理廠滲濾液處理設施發生故障後,不報告,不維修,仍然超標排汙,由於是間歇性排汙,因此只出現外排水小時值超標,而沒有日均值超標。經採樣監測,其法定排放口廢水COD、總氮、總磷分別超出《流域水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第1 部分:南四湖東平湖》(DB 37/ 3416.1—2018)1.36倍、95倍、0.64倍。

執法人員還發現該企業雨水口有棕紅色廢水外排,經調查為滲濾液調節池發生洩漏,與地下泉水混合後流出地表經雨水口外排,該企業環保管理疏漏,一直未發現該情況。經採樣監測,雨水口外排廢水COD、氨氮、總氮分別超出《流域水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第1 部分:南四湖東平湖》(DB 37/ 3416.1—2018)2.08倍、4.92倍、5.43倍。

上述兩股超標廢水,在廠區外匯合後流入尹城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條以及《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之規定,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對該企業違法行為處罰款75.25萬元,並責令其停止外排廢水,排查洩漏點,消除汙染。

案件三、魚臺縣某紙製品有限公司非道路移動機械冒黑煙案

2020年3月,濟寧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在對魚臺縣某紙製品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企業正在使用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柴油叉車)排放明顯可見的黑煙,排氣筒處黑灰積存。該企業的行為涉嫌違反《山東省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汙染防治規定》(2020年2月1日)第十四條規定,依據《山東省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汙染防治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對該企業的違法行為處以5000元罰款並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

本案為《山東省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汙染防治規定》2020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後,對使用排放明顯可見煙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全省首例處罰案件。

案件四、魚臺縣某光源有限公司幹擾在線監測設施採樣案

在濟寧市2020年第一次重點環境信訪「回頭看」活動中,執法人員在瀏覽重點排汙單位魚臺縣某光源有限公司在線監測歷史數據時發現,其歷史數據從2020年1月份開始,多次出現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降為0的情況,每次持續時間從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

經現場調查,該公司沒有煙氣脫硫系統,當發現外排煙氣中二氧化硫分鐘值超標後,企業人員要麼切斷在線監測設備的電力供應,要麼斷開在線監測系統的採樣管,導致採集的樣品為空氣,二氧化硫監測數據降至零,以達到逃避監管的目的。在線監測站房內的攝像頭完整記錄了上述操作過程,相關人員對該違法行為供認不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規定,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的違法行為處罰款20萬元,並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案件五、曲阜市某裝飾材料公司超標排放VOCs氣體案

2020年6月29日生態環境部下發了《關於對藍天保衛戰夏季臭氧汙染防治開展遠程監督幫扶的函》,將衛星遙感綜合分析得出的VOCs排放高值區域函告我市。接到文件後,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立即對相關點位進行排查,發現曲阜市某裝飾材料有限公司使用高揮發性油墨,印刷工序未密閉,敞開式作業,車間內異味強烈;末端治理僅使用一級活性炭過濾,經人工監測外排廢氣VOCs超出《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第4部分:印刷業》(DB 37/ 2801.4—2017)11.6倍。該公司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十八條之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第二項以及《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處以64萬元罰款。

2020年7月14日生態環境部2020年藍天保衛戰夏季臭氧汙染防治強化監督幫扶動員會上,翟青副部長點名表揚了此案辦理迅速、執法精準。7月20日中國環境報刊登了此案《濟寧VOCs治理開出首張罰單》。

案件六、任城區某電力有限公司虛假標記焚燒爐工況偷排廢氣案

2020年7月23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下發了《關於調查處理相關企業涉嫌環境違法問題的函》,向濟寧市生態環境局移交了有關某電力有限公司環境違法的線索。濟寧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於2020年7月27日至29日對該公司進行檢查,發現其三臺垃圾焚燒爐均存在不按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標記規則》標記的情況,在爐溫低於850℃時投加垃圾且仍標記為「烘爐」。

根據《生活垃圾焚燒汙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要求,爐溫低於850℃時嚴禁投加垃圾。該電力有限公司明知故犯,在生產中一直存在爐溫未達到850℃時投加垃圾的行為。且為了減少啟爐時間佔用,虛假標記「烘爐」、「啟爐」時間,根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應用管理規定》,上述行為應定性為「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之規定,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上述違法行為處罰款82萬元。

案件七、汶上縣某礦業有限公司「未驗先投」案

2020年4月17日,濟寧市雷霆攻堅重點環境信訪「回頭看」專項執法行動中檢查發現,汶上縣某礦業有限公司正在生產,現場有大量鐵礦石和鐵精粉產出及外售。經調查,該公司鐵礦開採項目於2008年7月16日經原山東省環境保護局審批,原設計規模60萬噸/年,後生產規模擴大至一期120萬噸/年,二期70萬噸/年。檢查時該公司主體項目已建成,環評中要求鐵礦石破碎及篩分工序配套的除塵收塵設施未安裝,整體項目至今尚未驗收。建設項目久拖未驗,以採代建,藉口基建為名,行開採之實,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嚴重未落實。

依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以及國家《關於建設項目「未批先建」違法行為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濟寧市生態環境局責令該企業立即改正違法行為,並處罰款60萬元。

案件八、梁山縣某資源有限公司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案

2020年11月3日,濟寧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在處理信訪案件過程中,發現梁山縣某資源有限公司回收廢舊電路板,用熔化爐焚燒回收銅錠,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版),「廢電路板」屬於危險廢物(HW49-900-045-49),該公司未辦理危險廢物處置資質,涉嫌「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根據調查,廢電路板處置數量已經超過三噸。

該公司上述行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之規定,應當認定為「嚴重汙染環境」,目前該案已經按照要求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案件九、任城區某化工有限公司超標排放VOCs氣體案

2020年7月18日,根據生態環境部《關於對藍天保衛戰夏季臭氧汙染防治開展遠程監督幫扶的函》提供的線索,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檢查任城區某化工有限公司時發現該公司用三甲胺、鹽酸等原料生產飼料添加劑,廢氣治理設施簡陋,現場異味刺鼻。經人工監測,其外排廢氣VOCs超出《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第6部分:有機化工行業》(DB37/ 2801.6—2018))24.2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以及《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規定,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違法行為處罰款70.75萬元,並責令其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升級改造治汙設施,確保達標排放。

案件十、任城區某加油站不正常運行汙染防治設施案

2020年10月份,濟寧市生態環境局組織了加油站專項執法檢查行動,重點檢查加油站汙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油氣排放達標情況。10月29日,執法人員抽測了任城區某石化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監測人員對其油氣回收管線液阻、密閉性以及加油槍氣液比進行現場監測,結果顯示三項指標均不滿足《加油站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20952-2007)要求。92#、95#汽油加油槍的氣液比為0,油氣回收系統工作不正常,加油過程中的油氣無法回收。

該企業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條之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一百零八條以及《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規定,濟寧市生態環境局責令其立即改正違法行為,並處罰款6.5萬元。

閃電新聞記者 賈鑫 濟寧報導

相關焦點

  • 重拳出擊|濟寧公布2020年5起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
    2020年,濟寧市生態環境系統為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生態環境執法工作,及時調整思路,轉變監管理念,服務「六穩」「六保」,嚴格落實《濟寧市企業復工復產環境執法幫扶專項行動方案》《濟寧市實施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工作方案》要求,多措並舉,幫扶指導工業企業落實好環境治理主體責任,促進企業平穩復工復產。
  • 攀枝花2020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出爐,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等主題
    攀枝花觀察 彭莉 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1月5日,在攀枝花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上,攀枝花2020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及2020年度「優秀司法建議」發布,以此進一步傳遞司法正能量,增強全民法治意識,規範社會行為。
  • 企業偷排廢氣,難逃火眼金睛!東莞大氣辦通報3起案例
    閒置汙染防治設施、直排廢氣、逃避監管……逃不過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的火眼金睛。藍天保衛戰百日衝刺行動中,東莞查處了一批涉氣違法案件,發現不少企業日常管理不到位,汙染防治設施運轉不按規程,因疏忽監管等主觀過失而對大氣環境造成了汙染。
  •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公布執法正面清單典型案例 其中涉合肥3例
    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將正面清單作為支持服務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為切實發揮典型案例在執法實踐中的示範引領作用,積極學習借鑑有關經驗做法,進一步優化執法方式,提高執法效能,現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 營口地區生態環境局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1大石橋市匯聚利實業有限公司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案一、案情簡介2019年11月19日,營口市生態環境局和營口市站前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對位於新生農場一大隊的大石橋市匯聚利實業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典型案例3張某利用滲坑違法排放水汙染物案一、案情簡介2020年4月1日,營口市鮁魚圈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在位於熊嶽鎮大鐵村現場檢查時發現,張某經營的水洗塑料造粒加工廠在無營業執照和環保審批手續的情況下,將收購來的各種廢塑料製品清洗後造粒銷售給他人牟利
  • 瀋陽通報今年第二季度環境違法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汙水中化學需氧 量 超 標 6.37 倍 罰 款 60 萬元2020 年 2 月 26 日,瀋陽市渾南生 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對瀋陽東星醫 藥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並對 該公司總排口的排放汙水進行採樣 檢測。
  • ...八家公司合併重整案入選山東省2020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
    為展現山東法院服務保障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新成效,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引導、示範作用,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展了「全省法院系統2020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評選活動。活動期間,各中院推薦報送案例共計百餘篇,初步篩選了20篇,經過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俱佳的10篇。山東華金集團有限公司等八家公司合併重整案入選。
  • 泉州一環境執法案例上榜生態環境部「正面清單」
    本報訊 (記者謝曦)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正面清單實施期間第三批6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我市一案例上榜。同時,泉州市生態環境局等單位辦案工作受到生態環境部表揚。 我市上榜的案例,為南安市某陶瓷有限公司以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環境違法案。案例中,通過生態雲汙染源監控管理系統,執法人員及時識別出企業環境違法行為。
  • 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公開3起生態環境執法減輕和免除處罰典型案例
    30日,為持續做好相關工作,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梳理了一批昆明市生態環境減輕和免除行政處罰的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免除處罰的典型案例2起,減輕處罰的典型案例1起。 免除行政處罰典型案例一 昆明潔潤塑料製品有限公司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免除處罰案 一、案情簡介 經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宜良分局執法人員調查核實,該公司2019年
  • 中國發布丨2018年度反壟斷執法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中國網5月10日訊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消息,5月9日,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在海南海口舉行,會上發布了市場監管總局2018年反壟斷執法十大典型案例。2018年度反壟斷執法十大典型案例‍1.冰醋酸原料藥案 案情:2018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立案調查冰醋酸原料藥壟斷案,查明三家涉案企業達成並實施了提高冰醋酸原料藥價格的壟斷協議。
  • 生態環境部通報環境執法典型案例:多地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對...
    11月26日,生態環境部通報執法正面清單第三批典型案例並對相關辦案單位予以表揚。生態環境部持續指導各地進一步落實落細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截至10月底,清單內企業合計84179家。其中,各地環境部門開展非現場檢查24.9萬餘次,依法減免行政處罰939次。
  • 我省公布2019年1-7月十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西安市灞橋區無名廢電池作坊利用暗管滲坑非法排放汙染物涉嫌汙染環境罪案 一、案情簡介 2019年1月3日,西安市環境監察支隊執法人員執法檢查時,發現西安市灞橋區一處主要從事廢電池收集和貯存的無名作坊,現場勘察發現該作坊正用塑料管向埋入地表的一個敞口塑料容器排放生產廢水
  • 台州市舉行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警示案例整改生態環境保護...
    >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警示案例整改「十大硬核實招」,組建台州市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警示案例整改生態環境保護監督員隊伍
  • 貴州省環境資源審判十大典型案例(2019年)
    貴州省環境資源審判十大典型案例貴州高院2020年6月17日發布一、開陽縣貴冠山泉水廠訴開陽縣榮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水汙染侵權責任糾紛案 【基本案情】 原告貴冠山泉水廠在龍水鄉花山村龍洞溝泉點取地下水生產桶裝水
  • 我市公布一批環境違法大案要案
    為震懾環境違法行為,擴大環境執法警示效應,現將一批嚴重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接受社會監督。銅山區柳泉鎮興盛新型節能牆材廠拒不改正大氣汙染物超標排放行為2020年4月,銅山區柳泉鎮興盛新型節能牆材廠排放廢氣超標,被責令改正環境違法行為,經複查,該公司拒不改正大氣汙染物超標排放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徐州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實施了按日連續處罰。
  • 綿陽市三臺縣法院召開2020年度十大典型案例新聞發布
    本網綿陽訊12月11日,三臺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就2020年度執行工作情況和十大典型案例進行發布。發布會由院新聞發言人、綜合辦公室主任楊軍主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全縣12個執行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代表以及4家媒體應邀參加。
  • 雲南省高院發布環境資源十大典型案例
    新華社昆明6月4日電(記者王研)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4日發布了2019年度環境資源十大典型案例,涉及走私洋垃圾、汙染水體、礦權退出自然保護區等,凸顯出當前環境資源案件的審判更加關注修復、預防及生態環境的損害賠償。
  • 汕尾市生態環境局:在環境執法中推動普法 以普法促進嚴格執法
    2016年「七五」普法啟動之際,根據環境保護工作實際,制定了《汕尾市環境保護局關於開展環境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明確「七五」普法的具體工作任務,每年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計劃,並將各項工作任務分解到各科室、分局,層層推進。(三)建立普法責任制。
  • 2019年全省環境資源十大典型案例
    「南京勝科水務有限公司、浦錢東等人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施聖華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王小朋等59人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案」被最高院人民法院評選為2019年度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為進一步發揮典型案例的釋法指引功能,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組織評選出2019年全省環境資源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 【公布】十大典型案例!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四是聚焦「生態宜居」加強生態民生司法保護。嚴格落實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要求,持續淨化政法機關政治生態。加強環境保護公益訴訟,助力打造「築巢引鳳」的自然生態。深化平安遼寧建設,推進命案防範治理,維護安全穩定的社會生態。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營造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