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還有不少消費者質疑電動車的行駛能力,認為跑了幾萬公裡之後,電池會出現衰減,並且整車性能也嚴重下降。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空口無憑,而車主分享出的自己真實經歷,或許更有說服力。
據外媒報導,美國車主伊瑪的2018年款Model 3長續航版,已行駛10萬英裡。他說道:「用電總成本為2985美元(平均每英裡3美分),維護和保養總成本為1741美元,因此總擁有成本為4732美元。」100%電量305英裡(約合490公裡)續航裡程,電池容量衰減約為5%。
按照伊瑪的說法,他自己的維保費用,都主要用來買了一套新輪胎。他在4.5萬英裡時,花了1200美元買了一套高端輪胎。
並且在3.6萬英裡時,更換了空氣濾清器並清潔蒸發器,花費136.5美元;9萬英裡時,花費410.61美元更換雨刮器葉片。在保修方面,5萬英力前沒有任何保養索賠。後來,儀表臺木飾條剝落、車窗有些異響,更換密封條、9.3萬英裡時駕駛員頭枕破舊,以上均屬於保修範圍,車主自己並沒有任何花費。
除了維保費用及用車成本低廉之外,電池方面的衰減性能,則更是讓車主吃驚。伊瑪稱,「電池衰減似乎不大,目前100%電量是305英裡續航裡程,但數字確實會不時地波動。」伊瑪表示。經過粗略計劃,在兩年和10萬英裡行駛下,電池容量衰減約為5%。
這樣的衰減性能,即使讓「鍵盤俠」來說,也不好再批判什麼。因為即使是燃油車,跑了16萬公裡之後,發動機性能下降的數據,恐怕也不僅只有5%。更重要的是,在後期用車成本方面,電動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754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