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瀾滄江水從這裡綿延而過,哺育著這裡世世代代辛勞的百姓。如今,橫亙在瀾滄江上的糯扎渡水電站,重新抒寫著這裡的故事,也給周邊的人們帶來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今年30歲的黎春梅,是瀾滄縣糯扎渡鎮扁擔山村的村民。從春梅記事起,貧困幾乎一直陪伴著自己。
糯扎渡鎮扁擔山村上幹壩村民 黎春梅:「小時候飯不夠吃,真的有點難,去借飯人家也不給吃,覺得難,餓著肚子要去山上摘野果、野草、野菜摘來吃,有些時候拿去集市換點錢,去集市要好幾十公裡,還是走路去。」
隨著國家扶貧工作的深入,家裡通了電,接上了自來水,原來破舊漏雨的老房子旁也蓋起了新房。2018年,黎春梅作為建檔立卡戶,成為了重點幫扶對象。從那時候開始,一家人的生活逐漸發生了巨大變化。
糯扎渡鎮扁擔山村上幹壩村民 黎春梅:「摩託車也買了一輛,因為每天早上要早起,上班早,路走不遠,差不多(工作)三四個月時間就買了一輛摩託車騎著去上班。」
黎春梅現在的工作,是在當地一家種植三七的企業做樹木養護。收入一方面來自公司租賃自家林地的費用,另一方面來自平時養護三七的勞務費。而這片三七林地,就是華能糯扎渡水電廠和雲南青基會合作的產業扶持項目。
瀾滄縣糯扎渡鎮扁擔山村上幹壩村民小組長 黃平:「做了老百姓好大的動員工作,之前都要勘察學習,開了三次會以後,大家一起努力配合,才解決下來的。」
由華能公司出資,專家團隊確認種植方案,當地藥材企業運營,與村合作社籤訂協議,收益分配給農戶。通過這樣的模式,帶動了當地貧困戶持續增收。如今,這一項目已經惠及糯扎渡鎮扁擔山村94戶359人,其中建檔立卡戶33戶126人,戶均收入1.47萬元。
華能糯扎渡電廠水庫班 班長 簡雲忠:「華能集團與雲南省政府2016年籤訂脫貧攻堅協議之後,糯扎渡電廠作為依託單位對瀾滄縣進行精準幫扶。」
其實早在2007年,華能公司就已經開始與雲南青基會合作,設立華能瀾滄江水電希望工程愛心基金,把公司提出的"百千萬工程"與希望工程深度融合。
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董事長 袁湘華:「在瀾滄江周邊持續實施"百千萬工程"累計投入2.4億元,有效解決上學難、看病難、吃水難、行路難、發展難等五難問題,參與希望工程是"百千萬工程"的重要部分。」
"百千萬工程",是華能公司對瀾滄江流域梯級電站所涉及的7個州市進行建設支持的項目。在第一輪"百千萬工程"行動計劃項目時,便與雲南青基會合作,幫助農村中小學新建或改造基礎設施,改善辦學條件;資助自然村進行村容村貌整治;建設農村文化室。到2012年,新的"百千萬工程"啟動,從"教育扶貧"發展為"實施素質提高、民生保障、民族文化和生態保護四項主題工程",華能集團與雲南青基會的合作正在發生著轉變。
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董事長 袁湘華:「我們將持續實施新時代"百千萬工程" 在聚焦助學,服務青少年成長,促進教育發展,引領社會風尚等方面下功夫。」
由華能公司出資建設的華能糯扎渡鎮希望小學也在發生著變化。自電站建設以來,華能公司共投入145萬元,從宿舍樓建設到校園美化綠化、從學生校服到教學設施,方方面面都有考慮。
瀾滄縣糯扎渡鎮中心小學 校長 何正梅:「我們老師們新生入學也會給孩子們介紹 (宿舍樓)是怎麼來的,孩子們也感受到華能對他們的關愛。」
一幢幢漂亮的樓房替換了低矮的磚瓦房,一條條寬闊的道路代替了泥濘的土路。糯扎渡鎮中心小學副校長當年就是從這個學校畢業的,對於華能公司給學校帶來的變化,他的感受最為深刻。
瀾滄縣糯扎渡鎮中心小學 副校長 王力宏:「包括老師自己的宿舍都是簡單的磚瓦房,現在蓋了宿舍樓,學生比我們環境好,終於可以住上樓房了,所以心情比較激動,也為這些學生高興,因為他們有華能的資助。」
除了硬體設施,華能公司的工作人員還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僅今年一年就有20名學生得到資助。
瀾滄縣糯扎渡鎮中心小學 校長 何正梅:「不僅從物質上解決了學生生活上的需求,還從精神上給予了鼓勵,多一個關愛他的人。」
"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保護一片環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諧"。
華能糯扎渡電廠水庫班 班長 簡雲忠:「我們在彰顯華能紅色央企責任的同時也促進了庫周地方教育的發展,為老百姓做出了實事。」
華能公司12年間,從未間斷過對希望小學師生的關心,堅持每年回訪學校,同時還通過舉辦教師培訓、設立獎學金機制,持續不斷地提供支持。
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董事長 袁湘華:「希望工程實施三十年來,在雲南助力脫貧攻堅、促進教育發展、服務青少年發展、引領社會風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改善了貧困地區辦學條件,喚起了全社會的重教意識 ,促進了基礎教育的發展,改變了一大批失學兒童的命運,架起了愛心互助和傳遞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