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讚美蘭花的詩,你喜歡哪一首?

2020-12-14 萌貨說文史

蘭花,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我們通常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如「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下面小編整理了五首讚美蘭花的詩句,希望大家喜歡!

題畫蘭

清·鄭燮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譯文:蘭花生長在山巖的頂處,它的香氣飄散四溢,在突出的巖石和巖縫中,美妙的花香濃鬱芬芳。不是腳下沒有浮雲翻滾的喧鬧,只是蘭花不願去理睬它們,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來到,更不會在它們離去時去挽留。

題楊次公春蘭

宋·蘇軾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譯文:春蘭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採摘,那嬌羞的神色就主動展現在人們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很多,看不到被掩蓋的春蘭,但是隨著清風陣陣,依然時不時可以聞到那沁人的馨香。

高山幽蘭

清·鄭燮

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採樵或恐通來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譯文:千古年間最幽然貞潔的就是這花啊,不求出名顯達只願做一片煙霞。就連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願意讓他們看見,藏在高山後面遮蔽著自己。

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唐·李白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松蘭相因依,蕭艾徒丰茸。

譯文:作草就要作蘭草,作樹就要作松樹。蘭草的幽香隨風而遠,松樹遇寒冷而不改容姿。松樹與蘭草相因相依,蕭艾之類野蒿只是徒然丰茸茂盛。

種蘭

宋·蘇轍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遣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譯文:蘭花生長在幽深的山谷之中,沒有人觀賞。有一個朋友在向著太陽的廊簷種了一些,拿來送給我。蘭花的清香可以除去穢氣,更有讓人憐愛的細葉可以抵禦風霜。它根扎在密集的石頭旁,秋天早早地便綻放了,散發著芳香。中午的時候一叢叢的小草倚靠著長竹,享受著難得陰涼。想要找到一些蘼蕪,把它和蘭花一起放置在廳堂階下,這樣就可以經常看見楚辭詩句中描繪的浪漫優雅的意境。

蘭花在中國代表著女子氣質如蘭,蕙質蘭心,男子溫文爾雅,淡泊名利,那麼這五首蘭花詩,你喜歡哪一首呢?

相關焦點

  • 5首馳名世界的讚美詩
    這首讚美詩被稱為「宗教改革的馬賽進行曲」,至今仍為世界上許多宗派數以百萬的基督徒所傳唱。雖然很長時間裡,這首讚美詩在羅馬天主教中不受歡迎(因為路德創作這首歌,是為了抵禦教會改革中所遭遇的敵對力量),但是今天在一些天主教的讚美詩集裡也能找到這首歌。在基督教界,這首讚美詩被翻譯成的語種比其他任何一首讚美詩都更多。
  • 從鄭板橋這三首詩,看蘭花的君子氣質
    可見我國古代早就非常崇拜蘭花,並把它作為高尚人格情操的象徵。我們今天來看清代畫家、詩人鄭板橋寫的三首蘭花詩。鄭板橋是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曾經擔任範縣、濰縣縣令,後來客居揚州,以賣文為生。他的詩書畫都有自己獨到的特點。他是揚州八怪之一,性格有點古怪,一般的事物入不了他的法眼。
  • 為何宋人都愛蘭花?這首不知名詩人的經典,短短幾句道盡千年真理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把蘭花看作是高潔典雅的象徵,既有借蘭花比作真摯的友誼,也有借蘭花表達純真的愛情,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首由宋代詩人曹組創作的詩篇《卜算子·蘭》,雖然說時至今日描寫蘭花的詩篇數不勝數,但是這一篇還是特別值得推薦的。
  • 兩首詠風的五言小詩,一首家喻戶曉一首少有人知,你喜歡哪首?
    在這眾多與風有關的詩中,李嶠的《風》是比較有特色、且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一首。他沒有固定寫哪個季節的風,他以「風」為題,詩句中沒有一個「風」字,卻將風寫得生動形象、人人可感受到,令人印象深刻。清朝詩人袁枚也寫過一首五言小詩《春風》,也將無形的風寫得有形生動、惟妙惟肖,卻少有人知。
  • 學唱新編讚美詩第251首《每想到你歌》
    這首詩原作於 1929年 (或1930年),是唐守臨長老 (事略參閱第51首)最初學習寫詩時的一首習作,當時曾被宋尚節、周志禹等老一輩傳道人在奮興會中採用。唐守臨回憶這事,認為這對他日後多寫讚美詩是一個很大的鼓勵.      曲是毛宗傑同道所寫。毛宗傑1913年出生於上海傳道人的家庭,外祖父、祖母、父親都曾擔任教會傳道。
  • 【讚美詩】聖哉三一歌
    (啟4 :8)《聖哉三一歌》是一首偉大、莊嚴、雄壯、優美的頌歌。英國著名詩人丁尼生(A.Tennyson)稱它為「世上最偉大的詩」。它是按照啟示錄所載和先知以賽亞所見異象(啟4: 8-11;賽6: 1-4)按詩意描寫,是傳神的傑作。可用於早晨禮拜的開始:「清晨我眾歌聲,穿雲上達至尊」;也可作為一般的頌歌。
  • 詩寫得不好,詩寫得不好,詩塗得不好,三萬多個讚美名不副實
    不過,我經常喜歡看網上評論,高手在民間是名不虛傳。很少有人在網上評論也寫過詩或印過油,我覺得比郭德綱和于謙好,為什麼人們不讚美他們呢?相反,他們被認為是「詩仙詞聖」,因為他們是名人。他反映了內心世界的五種味道,《易經》的心境都很差許多,即使我們抽油,一半的油和一半的水混合。如果馬未都說這首詩寫得好,如果是真的,只能說明馬未都就是這樣。我不需要用腦子和眼睛隨便捏一首歌,也許耐人玩味:一個桃在上面,一個朝在腳上。
  • 「花中四君子」之蘭花——空谷幽香,與世無爭
    中國栽培蘭花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而中國人也歷來把蘭花當作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把蘭花與「梅、竹、菊」三者並列,合稱為「花中四君子」;文人墨客也通常以「蘭章」比喻詩文之美,以「蘭交」比喻友誼之真。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詩人口中的、筆下的蘭花,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吧!
  • 民調:《你真偉大》成為新冠狀病毒期間英國民眾激發希望的讚美詩之選
    天主教海外發展機構(Catholic Agency For Overseas Development,以下都簡稱CAFOD)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你真偉大》(How Great Thou Art)是英國人們在新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激發希望最受歡迎的一首讚美詩。
  • 讚美史話|《快樂崇拜歌》的背景你可知道?
    經文:「耶和華啊,你一切所造的都要稱謝你;你的聖民也要稱頌你」 (詩 145:10)。範·戴克著書二十五本,其中為我國信徒比較熟悉的有《第四博士》,其它著作如《蘭花》、《傷心的牧人》等,也都充滿了服務的熱誠,積極的安慰和希望的信心。1905年起他擔任長老會《公共崇拜禮文》的主編;1932年,該書修訂本再版時,他還是編委會的委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約 1907年時範·戴克應邀在美國威廉斯大學演講。該地的青翠山巒引起了他的遐想而作這首詩的。
  • 20首!井陘當代詩人筆下的中秋,你最喜歡哪一首呢?
    20首!井陘當代詩人筆下的中秋,你最喜歡哪一首呢?雞叫難敲詩一首,妙詞早被柳韓吟。中秋節漫思(二首)韓金貴一蛩聲如水漫樓臺,風露中宵涼入懷。欲向深情幹往事,端來明月共清白。二銀光已瀉滿頭霜,千古嫦娥未換妝。
  • 【智慧 · 蘭花】古詩詞中的詩意蘭花
    國學知音:這是一首寄寓深意的詩。蘭艾並生,概況相互糾纏,莖葉相互依附。「鋤艾恐傷蘭,溉蘭恐滋艾。」這構成了一個悖論。作者因此而困惑,希望友人能給出一個完滿的答案,遂作此詩。作者借蘭艾說話,雖未明指,但了解到白居易所處的時代,不難發現,使作者困惑不已,沉吟未決的應是君臣關係。
  • 種類繁多的蘭花,你喜歡哪一種?
    三明表情【種類繁多的蘭花,你喜歡哪一種?】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擁有亞洲規模最大的精品國蘭繁育中心。繁育中心探索出的「洗衣式」蘭花組培新模式,使母體受損程度大幅下降,切芽成功率由不足10%提升到80%左右。(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倩) ​
  • 獻上讚美——新編讚美詩71首《平安夜歌》
    曾有先知預言說:「猶大 (地名) 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你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來,牧養我以色列民。」耶穌就在伯利桓這個小村子降生了。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當時是約瑟(大衛王的後代)的未婚妻,她感受聖靈,懷了孕。天上的使者向約瑟顯靈:「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
  • 十一郎給張宇寫了150多首歌,而這五首最為經典,不知你喜歡哪首
    導語:十一郎給張宇寫了150多首歌曲,而這五首最為經典,不知你喜歡哪首在華語樂壇,自己作詞作曲自己的唱的歌手有很多,就比如閱女無數的樂壇大哥李宗盛、火了二十年的周杰倫等等,但是你知道有這樣一位歌手他唱的很多歌曲都是自己老婆寫的嗎?而且一共寫了大概有150首之多。
  • 蘇軾寫下一首詩讚美春天,結果被當成新婚必背臺詞流傳到現在
    某年春天,蘇軾寫下一首《春宵》詩。這首詩非常優秀,第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在現在非常有名。因為很多古裝劇裡,只要有人結婚,就一定會有人一臉姨母笑,悄咪咪地對男主念出這句詩,然後把男主塞進婚房。要是讓我等小輩來讚美春夜,恐怕連拍張美照都做不好,只能驚呼「wo槽」。2.王維是唐朝著名詩人,他的詩仙氣飄飄,非常有格調。但王維最有名的那首詩,卻很樸素,很簡單。
  • 她22歲嫁朱德,23歲犧牲,朱德為她寫40首詠蘭詩、栽6000盆蘭花
    乍看這首詩,你很難認為是一個將軍寫的。「漫道林深知遇少,尋芳萬裡幾回看」,如此纏綿的意境似乎只有那些文人名士、才子佳人才能吟出。然而它的作者卻是我們的開國元勳之一的朱德元帥。不要不信,朱德元帥也是一位詠蘭詩高手。他一生寫過40多首詠蘭詩,而且僅為一人而作;不僅寫詠蘭詩,他還曾栽培了6000多盆蘭花,也僅為紀念一人而栽。
  • 一首不讀就讀不懂的菊花詩,他很漂亮,筆觸很輕
    許多古代文人都喜歡寫讚美菊花,其中最經典的一首是陶淵明的《飲酒.其五》,其中有這樣一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來寫一種豁達的心情,讚美是為菊花寫的。文人之所以喜歡菊花,是為了欣賞菊花的獨特性格,因此菊花與梅花、竹子和蘭花齊名,後人稱之為「四君子花」,他代表著一種精神和積極樂觀的態度,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無數文人喜歡讚美菊花,從而留下了許多經典的菊花詩,除了陶淵明之外,還有唐代詩人元稹的《菊花》,這也是一部難得的傑作。秋叢房子周圍像道士一樣,四周籬笆邊緣逐漸傾斜。
  • 李白送給偶像的一首詩,極盡讚美之詞但卻不切實際!
    李白為人狂放不羈,自恃才高目空一切,即便是對當時權傾一時的宰相李林甫也不看在眼裡,在當時能讓他點讚的人並不多,在他所作的1000多首詩詞中,也找不到幾首是讚美別人的。記得之前有朋友問我,李白的粉絲群很龐大,那麼他有沒有自己的偶像呢?
  • 李白寫了3首詩讚美她,1000年後被鄧麗君演唱
    《清平調》故事《清平調》由李白所填,共有3首,這三首詩都寫得非常美,特別是每一首的第一句,更是千古經典,而經典中的經典,要數「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相傳,在唐玄宗天寶年間,一個春日,唐玄宗和楊玉環在沉香亭賞牡丹花。這牡丹花,可不一般,唐宋時期,那是受上流社會喜愛的花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