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19賽季早早便確定了這將是隊內三位功勳老將--羅貝裡和拉菲尼亞的最後一季時,任誰也未曾想到2020賽季的拜仁竟然成為了三冠王的擁有者。畢竟,一個時代的落幕也總要有時間和耐心才能去開創新的未來和王朝。
開玩笑地說,會不會是1:5慘敗法蘭克福來晚了一年還是弗裡克同樣晚到了一個賽季,要不然也許真的羅貝裡會帶著歐冠離開。
只是,玩笑歸玩笑,如若真的想立足於2020賽季的現實將羅貝裡納入,其實還是有不少的疑問或擔憂需要討論或解決的。
可以說,自2014賽季歐冠半決賽的慘敗之後,2015--2019賽季的拜仁儘管依舊堪稱奪冠的熱門和頂級豪強,也有著世界級的教練和眾多頂尖球員的坐鎮。但似乎只有羅貝裡才真的是拜仁的底氣所在,畢竟作為2013--2014能分別入選FIFA年度最佳陣容的兩大邊鋒,在彼時是絕對的巔峰展現。
裡貝裡入選的2013最佳陣容
羅本入選的2014最佳陣容
只是,這樣稍顯短暫而不夠盡興的巔峰隨著傷病的來襲並常駐讓羅貝裡往往很難同時堅持到來年的4月,便提前宣告了賽季的結束。
因此,往往賽季初並無太大壓力的拜仁卻會在排兵布陣之際陷入兩難。本該是充分提升並展現年輕球員之際卻不得不對於羅貝裡的「虎視眈眈而膽戰心驚」,看似替補和輪換是和平的最佳方式,但年輕球員的「敢怒不敢言和有勁使不完」與羅貝裡的「不願破壞隊內氛圍而忍氣吞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若過於偏袒一方則勢必引起另一方的不滿,而這樣的顧此失彼幾乎持續了近四個賽季(2015--2019)。
儘管狗剩離開的比較早,但在隊時的發揮也是高開低走的典型
其實,升級甚或「淘汰」羅貝裡本應在2015--2016得到更好的解決,但彼時為「coco組合」所付出的5800萬似乎真的還不如在2016年直接花費5000萬引進薩內來的直接和明顯。
只是,「coco」不知是因為羅貝裡的巨大威懾力所導致的成長有限還是其特點和能力本就有限,只是外界對其的期望過高罷了。但似乎從格納布裡近兩年的進步和表現來看,完全無束縛或後顧之憂的環境,可能真的才是年輕球員成長的關鍵。
不論是撒鹽哥還是倫敦殺手,似乎都是在羅貝裡的離開後才得到了最大的展現
如此一來,似乎羅貝裡再多一年也不會有如今的大好結局了,但誰又不希望他們能帶著三冠王離去哪怕就此退役呢???
眾所周知,2018年的夏天及其之前,拜仁便早已制定了關於2019賽季「不設過高成績的要求,只為平穩過渡;且力主在新教練能形成新的球隊面貌和重點培養年輕球員。同時能在歡快的氛圍中告別功勳老將」的主題。
儘管三老離開之時還是親吻著獎盃,但要是歐冠會不會更加的完美了
也正因此,中場層面比達爾和魯迪的先後離開儘管為拜仁掙到了些許的轉會費,但其更大的意義還是在於培養託利索,格雷茨卡和桑謝斯等未來的中場核心。而後防線則確立以聚勒為核心且耐心恢復諾伊爾的主旨,前場保持萊萬的箭頭作用的同時尋找穆勒和J羅之間的高效共存以及培養科曼同格納布裡之間的默契。
不論是「比爹」還是「低配克羅斯」,都在2018之夏為拜仁的中場做出了犧牲選擇了離開
而不知是否也因為這般較為「佛系」的要求讓拜仁在轉會市場十足令人大吃一驚。3500萬的帕瓦爾還算是在「1仁幣」一下,盧卡斯的「新1仁幣」則直接大幅刷新了拜仁的轉會紀錄,更不要忘了還有在2019賽季冬歇期引進的戴維斯和夏窗引進的屈桑斯和阿爾普。
從這些轉會不難看出,拜仁已經提前為2020賽季做足了準備和規劃。畢竟,2019賽季的冬窗薩利還曾公然追求奧多伊,以及在夏窗對於薩內,羅德裡和德裡赫特的追逐,幾乎無不在彰顯著對於復甦的雄心和開啟第三個十年的壯志。
初登拜仁管理層的薩利可能在當時還是比較稚嫩的,但相信未來的他也會為拜仁繼續淘寶
儘管這樣的競價均告失敗,但至少拜仁已經為能引進這樣的頂尖球員而「騰」出了相當的空間和極大的「割捨」。不只是羅貝裡和拉菲尼亞,金童--桑謝斯和直至現在依舊堪稱德國最強中衛的胡梅爾斯也均告別了安聯(桑謝斯的轉會不意外,畢竟科瓦奇完全沒能實現他對於金童的承諾;狐媚的轉會雖令人震驚和無奈,但要是了解科瓦奇的都知道,早在法蘭克福時期就已經對狐媚的 慢 進行了極強的針對。這樣的被迫離開其實至少對於彼時的科瓦奇是有利的)。
除卻魯梅尼格,真的都是一起來卻先後離去了
雖然整個2019夏窗的引援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但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營收和健康的財政環境的拜仁,至少也為2020儲備了足夠的銀兩(尤其在疫情對於經濟產生重創之時,健康甚至還相對富裕的拜仁所秉持的經營理念,的確值得太多的俱樂部學習了)!
當歐冠決賽弗裡克用庫鳥和佩劍將科曼和格納布裡一起換下之時,相信不少仁迷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如果這是羅貝裡那該有多好的感慨」吧。畢竟,也不過最多30分鐘的比賽且在一球領先的優勢下,相信二老即便體能再有限也會拼了命的協助防守(如同2013賽季的積極回防)並且在進攻端通過自己爐火純青的技術和良好的大局觀,說不定還能為拜仁再下一城呢!
儘管二人留下的可能性均不大,但至少這樣一個漫長的賽季少不了他們的重要貢獻
只是,漫長的賽季不只是一場決賽就可以囊括的,是經過了長時間的國內聯賽到激烈的歐冠一場場積累下的三冠王。拋開庫、佩其實也相對較為一般的數據不談,至少二人無論是在耐久性還是自身所擁有的的特點來看,似乎是均為35+的羅貝裡還真的有點望塵莫及的。
誠然,隨著弗裡克的上任庫、佩更多只是以替補或輪換球員的身份參與比賽。但其實因為科曼和格納布裡的易傷屬性,對於此二人的要求還是要能及時承擔起首發的實力並且保證高效的輸出和兼容全隊的整體貢獻的。儘管本賽季的裡貝裡還榮膺了紫百合的最佳球員,但依舊無法擺脫同傷病的持久鬥爭且參與比賽整體競爭力較低、目標較低的客觀現實。而且,裡貝裡一旦選擇留下勢必要去犧牲極大的勇氣去擔綱替補並且還有著前面所提的工資「腰斬」,對於這位曾經在安聯叱吒了十餘載的國王來說,是可以接受的嗎?
休整了近半年付出的羅本,也許荷甲是比較適合的選擇
儘管裡貝裡依舊在意甲賽場風生水起,但這裡的要求畢竟同拜仁不一樣了
同樣,羅本也是在靜心休養了大半年才開始的付出和準備。如此一來,可能即便接受了替補的角色,只怕是出勤率都很難得到基本的保證,又何談戰力呢?
可能,無論是基於隊伍平穩、長久而健康地發展和建設,還是擁有著嚴格「工資帽」體系的財政預算,再到漫長賽季持久而穩定的輸出。2020賽季結束之時都將分別年滿36、7的兩大傳奇,的確很難找到即便一絲的可能留下迎接又一個三冠王的到來了。
當今足壇,以C羅,魔笛為代表的1985年出生的球員,已經堪稱是對抗生理和歲月的最後兩個「倔強而傲慢」的老男孩了。只是,即便強如C羅都需要執行嚴格的「負荷管理」才能保證在關鍵戰役的重要發揮。這對於本就傷病較多的羅貝裡而言,只怕是輪休也很難對抗傷病的長久來襲,只會是無法長時間比賽的婉轉說辭了!
論起同神醫--沃爾法特 待在一起的時間,估計羅貝裡也是最多的
2019年的安聯,除卻羅貝裡和拉菲尼亞這三位功勳的離開令人感慨之外,後防核心--胡梅爾斯、歐洲金童--桑謝斯、只需要白菜買斷價的J羅都因為同主帥的不同矛盾選擇或只能選擇離開。
回想2016之夏,狐媚扛著巨大的壓力和輿論的質疑來到拜仁,其目的也絕不是為了品嘗聯賽和德國杯等國內的桂冠,就是劍指歐冠的最高榮譽。
只是,拋開已經戰略放棄的2019賽季不談,2017--2018賽季連續的被皇馬所淘汰甚至於惜敗,幾乎也擊潰了狐媚的最後的決心和勇氣。
誰也不會再去職責烏爾賴希了,但誰也都會記得狐媚的全勤付出
如果說還有誰是依舊可以勝任拜仁的主力且拿出上佳發揮的,似乎在2019年的人選中狐媚是最合適的。畢竟,拜仁不是已經選擇了放棄他才籤下的盧卡斯,而是因為單方面的認為盧卡斯可以替代狐媚的作用而最終尊重了他的決定將其送回了威斯伐倫(也許未來的盧卡斯會成為更好的中衛,但至少真的不是在2020賽季,他先需要恢復身體,再需要恢復信心,最後才是恢復往日的拼搶和攔截)。
估計任誰也沒有想到,當回看整個2020賽季和2019之夏的引援時,似乎盧卡斯的到來和羅貝裡的離去帶走了最多的關注,薩內的新聞帶走了最多的流量,甚至關於後衛在現代足球中愈發重要的討論也佔據了不少的版面。
只是,弗裡克就這樣安靜地走上了拜仁的教練席成為了科瓦奇的助教。而當彼時科瓦奇下課之時似乎同溫格的傳聞也讓眾多仁迷好一番期待,甚至是在彼時關於主帥的選擇中所糾結的波切蒂諾,滕哈赫、圖赫爾以及穆裡尼奧等等。而就在這個時間中,弗裡克率領的拜仁迅速擺脫了以往的笨重和遲緩,4連勝且未丟球的表現的確令人刮目相看。
看看這四位德國球員,儘管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但能少的了弗裡克對於他們的信任和釋放嗎?
遙想2008年的夏天,當拜仁早早確定了將由少帥--克林斯曼成為拜仁未來三年的主帥之時,未曾想夾在兩位功勳名帥當中的轟炸機卻不過就是拜仁主帥的一位短暫過客而已。2006-2007賽季,由於馬加特的執教無法繼續帶領拜仁取得好成績,07賽季的冬歇期過後老帥--希斯菲爾德挺身而出,執教拜仁至2008賽季結束;而未曾想,2006世界盃帶領德國隊打出青春風暴的的克林斯曼卻在聯賽遭遇了水土不服,很早就被拜仁解僱,接替他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時賦閒在家的海因克斯。
彼時德國最被看好的少帥,卻偏偏沒能同兩位老帥一般帶領拜仁走向巔峰
而科瓦奇頗有和當年的克林斯曼相似的地方,2018年執掌帥位的他正式接過海因克斯的旗幟,以「具備拜仁DNA」的優良血統開啟了豪門之旅。未曾想,接替他的卻也是他的助手,還帶領這支球隊取得了最高的榮譽。
科學家還真的是尷尬了,前後的兩位主帥都是拿了歐冠的,偏偏他創造了近十年來歐冠的最差成績
所以,到底是拜仁只能由德國主帥執教還是說執教拜仁的必須是50歲以上且之前有過大賽成功經歷的人,似乎是不得而知的。但至少在21世紀拜仁的三大名帥有且只能是上述這三位,因此這既是對於弗裡克的激勵更是對於他的動力了。
這自然不是巧合也不是運氣,2020賽季的拜仁所贏下的三冠王是極具含金量和說服力的。畢竟,如果遙想賽季初的表現,幾乎歐冠打入1/4決賽就足矣了。
只是,弗裡克的上任,眾多德國籍30+老將和全隊整體面貌和比賽方式的改變,讓拜仁一路高歌猛進拿下最高榮譽。
無論是安撫哈馬,還是提點了磁卡,甚或激活了穆勒阿滕,也許只有弗裡克能同時做到了
的確,不論是羅貝裡還是狐媚的離開都是很不走運的。畢竟,即便他們也經歷了同聚勒一般的韌帶大傷都是可以在這樣一個漫長的賽季於最後時刻付出並且幫助球隊一起登頂巔峰的。
只是,也沒有可是,他們的離開至少也為年輕球員的成長帶出了最大的空間和可能。只是,他們再想品嘗歐冠的勝利,也許就不再有可能了。
其實不想走,應該都希望留下。但即便是再不舍的球迷也要面對這樣的現實和遺憾。儘管羅貝裡無法再品嘗頂級賽事的激烈,但至少可以純粹享受足球的他們可以帶著對於足球和這份熱愛的最後激情滿載而去。
再見,羅貝裡,曾經的黃金十年是那麼的絢爛和激情澎湃;
2013,就是羅貝裡
你好,二萬,當下的巔峰和未來的輝煌依舊要有你們的坐鎮;
拜仁的現在,就是最強的二萬
歡迎,薩布裡,你們的相遇其實還比羅貝裡早一年(2009之時,羅貝裡25、6;2020之時,薩布裡24、5),但其實你們已經在國家隊有過默契和配合。拜仁的未來在你們,德國足球的未來更會有你們!!!
希望這般不可阻擋的薩內,能繼續翱翔在安聯球場
儘管這樣的犯規是有惡意或者侵略性的,但這不也正是未來的核心和領袖所需要具備和挺身而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