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取出福島核電核燃料熔塊 系難度最大環節

2021-01-19 環球網

中新網7月26日電 據日媒報導,工作人員在截至本月22日的時間裡使用機器人對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反應堆正下方和安全殼底部存在塊狀物體,很可能是核燃料熔化後與反應堆結構混合形成的「核燃料熔塊」。

資料圖:東京電力公司7月19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了首次使用水下機器人拍攝到的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內的具體狀況。

日媒指出,取出這些熔塊需要遠程操控機器人等來進行,被認為是廢堆作業中難度最大的環節。

對此,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在25日的內閣會議結束後表示:「確認到了可能是核燃料熔塊的熔化物,得到了很多寶貴的資料。將結合這份調查的分析和評估結果,爭取在9月左右敲定取出熔塊的方針。」

據悉,根據現行的廢堆進程表,敲定取出熔塊的具體方法的時間為明年度上半年,啟動該作業的時間為4年後,即2021年結束以前。

當被問及日本政府是否考慮修改目前的進程表,世耕回答說:「現階段,我認為會按進程表進行。」世耕以此表示,將按照現在的進程安排開展廢堆作業。

相關焦點

  • 國際原子能機構將監控日本福島核燃料取出作業
    原標題:國際原子能機構將監控日本福島核燃料取出作業   中新網11月22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日本原子能規制廳為防止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被轉用於核武器,將從預計2021年開始的實驗性取出少量燃料碎片階段起,對作業實施嚴格監控
  • 推遲4年多,日本今天開始取出福島核電三號機核燃料棒
    (觀察者網訊) 距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已經過去八年,其3號機燃料棒的取出工作終於在數次推遲後開始了。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4月15日報導,當地時間8:50分,3號機第一次燃料棒取出工作在最初計劃推遲4年4個月後,正式開始。三號機組內殘存了使用過的強放射性核燃料棒514根,未使用過的新燃料棒52根。
  • 受疫情影響 日本東電推遲福島一核燃料碎片取出作業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23日報導,相關人士透露,因新冠疫情等原因,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已基本決定,放棄原定於2021年啟動的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取出作業。東電正探討推遲1年左右。
  • 回首福島事故八年,細數國際核電沉浮
    距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已過去8年。由於核洩漏事件的影響,8年間國際上關於核電發展路徑的討論從未停止,核電發展也歷經了「叫停」、「放緩」、「重啟」等起伏。先從日本來說,在福島事故之前,核能在日本能源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多年後福島終於開始取出核廢料 預計2020年完成
    【環球網軍事綜合報導】「3·11」東日本大地震已經過去8年有餘,福島最新情況依舊牽動人心。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5日開始取出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乏燃料池中保存的核燃料棒(如圖),這是自爐心熔融發生以來,首次從1至3號機組取出核燃料棒。
  • 東電負責人:為取出熔落核燃料,將用10年做準備
    (觀察者網訊)日本共同社3月5日報導稱,在福島核事故將迎來發生9周年之際,東京電力負責報廢推進部門的最高負責人小野明表示,希望在到2030年左右的10年裡,為正式回收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夯實基礎。在此基礎上,將描繪燃料碎片取出作業的藍圖。」據介紹,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取出作業被視為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報廢工作中的最難關卡。第一核電站計劃推進從反應堆廠房最上層的乏燃料池中搬運出燃料,並調整已回收的低放射性廢棄物保管方式。
  • 歷經8年,中國科學家將核燃料利用率從「不到1%」提高到「超過95%」
    本期基金版將總結該重大研究計劃取得的經驗,展示取得的成績。詹文龍(右一)在惠州CIADS裝置場區現場指導工作。近日,日本政府公布第5次修改過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報廢計劃路線圖,將從2021年開始取出核燃料殘渣,並力爭在2031年將所有燃料棒取出。
  • 印度拒絕中國核電:雖自誇華龍一號,但核燃料後處理落後印度10年
    印度幾乎把所有核電項目都給了俄羅斯和法國。印度看來,中國連核燃料後處理都沒能工業化,說明中國核電技術沒啥了不起。2001年國內核工業界專家就直言「中國在快堆和燃料循環技術方面已經大大落後於印度,可能落後印度20到25年。」
  • 福島核電站又現致命恐怖輻射,日本竟...
    2008年,日本地震調查研究促進會總部經過研究,建立了一個海嘯分析模型。這個分析模型顯示,如果日本巖手縣附近發生如1896年明治三陸衝那樣大的地震(8.3級),那麼福島核電廠附近海域的海嘯將達到驚人的15米,這麼高的海浪足以淹沒整個福島第一核電廠!
  • 除了福島核汙水,日本還面臨著一個人類未曾經歷過的挑戰……
    日本政府原計劃在27日的「廢爐·核汙水對策有關閣僚等會議」上宣布「海洋放出」方案。這可不是一般的反應堆報廢,而是發生嚴重核事故導致堆芯熔毀的反應堆。東電好不容易把4個機組的核反應控制下來。然而,如何清理取出熔化成渣的大量高輻射核燃料棒,是一個人類未曾有過的挑戰。
  • 福島核事故過去近十年 核電站廠房內仍有汙染浮塵
    原標題:福島核事故過去近十年 核電站廠房內仍有汙染浮塵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8日,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對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廠房開展了實地調查。結果顯示,福島核事故雖已過去9年半,但廠房內仍然漂浮著被放射性物質汙染的灰塵。
  • 日本福島核電事故9年了,20公裡範圍內野豬能吃?檢測結果出來了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成了全球最大「焦點」,大量人造放射性物質釋放到自然環境中,上萬人被迫撤離家園。現在,儘管時間已過去9年,但野生動物體內所含輻射劑量仍然高得離譜。 福島核電事故將多种放射性元素釋放到環境中,尤其是銫137,銫134,碘131,銫137半衰期為30.2年,銫134半衰期為2.1年,碘131半衰期為8天。
  • 重壓下,日本推遲福島130萬噸「核汙入海」決定
    福島核電站的廢水將如何處理,如今已成為了一個「燙手的山芋」。  原本,日本政府計劃在27日正式決定是否將處理過的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但鑑於此事引發的巨大爭議,目前這一決定的時間已推後。
  • 記者親測福島核輻射,如今的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日前表示,中方一向高度關注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產生的影響,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做好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洩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這不僅是對日本國民負責,也是對鄰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  但日本方面聲稱,福島輻射值處於正常水平。
  • 日本福島核電站反應堆溫度超高 東電稱系溫度計異常
    環球網駐日本特約記者王婧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2月13日消息,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所屬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再度成為多事之地。自從大地震引發嚴重的核燃料洩漏事故之後,無論是發生在核電站反應堆的事故,還是與處理核電站事故相關的人身事故均未間斷。日前,針對反應堆爐內高溫,東京電力又有了「溫度計故障」的新說法。
  • 日本要把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福島核洩漏的真相是啥?
    壹 在經歷了長達9年的欲蓋彌彰後,日本政府終於撕下其虛偽的面孔,宣稱計劃將130多萬噸的福島核電站核廢水,傾倒在大海中。 貳 2011年3月11日,受地震影響,福島核電站發生震驚世界的核洩漏事故。 日本雖是無核武國家,但日本55座在運營核電站,遠遠超過中國的11座。其中,福島核電站是全球最大的核電站。
  • 岌岌可危 福島核事故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
    從現在開始,在未來的幾十年內,人們將會聽到越來越多關於它的消息,它的危害也將會逐一呈現在人們的面前。正文中新網2月4日電綜合報導:日本福島核電站出現前所未見的超高輻射量,足以使深入反應爐內進行勘察的機器人停止運作,恐將妨礙核電站的拆除工作。
  • 福島核電站廢水要排放,日本又計劃另啟反應堆,專家:挑戰全人類
    2011年的311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依舊無法消退,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福島核電站的全面癱瘓,還有因為地震停電造成的反應堆洩漏問題在短期內根本就無法得到解決,如今福島核電站用於存儲核處理廢水的容器很快就會沒有更多的空間,為此日本政府宣布將向太平洋排放120萬噸含有核物質的廢水,此舉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因為廢水中含有的核物質對於人類生態鏈的影響是巨大的
  • 福島百萬噸級核汙水,是否只能排入海洋?
    近日,日本或將決定將123萬噸放射性核汙水排入大海的消息,讓本就不景氣的日本東北地區漁業雪上加霜。而幾千公裡之外的中國,正在一家進口超市選購海產品的顧客表示,如果排放方案最終敲定,那麼她在日後購物時會儘量避免吃來自日本的海鮮。  據日本共同社等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已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淨化後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核汙水排放入太平洋。如此巨量的核汙水從哪裡來?
  • 福島核事故將重現?日本又一核電站拉響警報,冷卻系統崩潰43分鐘
    43分鐘,中斷運行近一個小時,導致反應堆溫度猛增,難道福島核事故將重現嗎?,直到日本技術人員將主電路修復,在這9秒期間反應堆的水溫也只上升了1攝氏度,還處在安全值之內,也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圖為日本福島核電站此前的福島核電站事件已經讓日本喪失了全世界的信任,其實如果日本能在海嘯爆發後迅速行動,福島核事件本不會這麼嚴重,甚至連核洩漏都可能不會發生,但是在事故當時日本就沒有做出及時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