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神話》已經播出10年了。前段時間,女演員們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重聚,胡歌也一直活在熱搜上,唯獨其中的大反派張世已經銷聲匿跡幾年了。
他沒有太多觀眾緣,也很少上綜藝節目,卻總是憑藉演技一次次徵服觀眾。被央視欽點演出,塑造的角色被寫進北影課本,可這樣的人,卻讓父親憂心了一生。演技好,成就了他的輝煌,卻也為此,讓父親和他永別。
意外闖出了成就
1966年,張世出生在一個軍人世家。家人過度寵愛,生活條件也很不錯,所以養成了他無法無天的性格。在班裡,他就是最調皮的那個孩子。學習成績差,還愛惹是生非,經常被請父母。父親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他的同學都學有所成,考上名牌大學,唯有張世,什麼都沒有還自在樂呵。為了讓孩子有個謀生的手段,父親給他報考了國光劇藝戲劇專業。學藝術自然對學習成績要求稍微寬鬆點,所以張世勉勉強強才進來學校。
但他在校期間依舊還是本色不改,帶著同學上山下海到處玩。父親罵過,甚至棍棒教育過,可還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年少的他沒有夢想,沒有經濟壓力,過得肆意快活。父親總以為他沒救了,可他竟然在無意中,闖下一片天地。
當時,和他一起的「狐朋狗友」鈕承澤想要去拍電影《風櫃來的人》,於是邀請夥伴們一起去。為了兄弟義氣,張世硬著頭皮就上了。還好人物角色和他本人性格出入不大,也是過著呼朋引伴,打架鬥毆的生活,所以張世在影片中表現得很出彩。
從那之後,他還和劉德華合作了《飆城》,又憑藉著《香蕉天堂》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次年有拍攝的《第一次約會》,更是讓他聲名大噪。被邀請去了世界各地參加影展,成為紅極一時的演員。
看著兒子才23歲就有如此輝煌的成就,父親的興奮可想而知。看來有時候別人說是沒用的,還是要他自己做了才知道喜不喜歡。幸運的是,兒子在這方面天賦異稟。那時,父親一度以兒子為傲,軍人世家竟然出了個表演藝術家。
以兒子為傲
1993年,27歲而張世自導自演了《聽彩虹的聲音》,在那年同時入圍了金鐘獎的最佳單元劇,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音樂,最佳攝影等多項提名,功成名就。但這部劇雖然口碑好,可也只是藝術層次的誇讚,傳播性並不廣。
直到2003年熱播的《粉紅女郎》,全國都掀起了一股熱潮。張世把色房東一角演繹的出彩之際,就算在胡兵這樣的帥哥面前,長相普通的張世都令人印象深刻。那一年,張世才真正有了國民級的知名度。
父親偶然走在外邊,遇到熟悉的人都會主動和他說起張世「老張,你那個兒子演得好啊」「老張,你兒子有出息了,成大明星了」「老張,我要是有張世這樣的兒子,做夢都能笑醒啊」。那部劇大火的時候,父親聽了很多人的讚美,也時常是樂呵的。
張世拍完電視回來後,父親雖然對他的態度還是很嚴格,可語氣早就變了。「兒子,你要謙虛一點,不要因為別人的幾句誇讚就驕傲,繼續努力」。可他自己說完,臉上都是笑意盈盈的,或許父親自己也沒發現。
這部劇播出後,張世也受到了不少大導演的關注。央視要籌拍一部歷史大劇《漢武大帝》,專門指名道姓要張世來扮演宰相田蚡。得到認可的張世自然不會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接受了央視的邀請。
過火的玩笑
雖然看起來張世功成名就,穩重了不少,可他骨子裡的那股無拘無束勁從來沒有變過。在朋友邀請他一起去上《康熙來了》時,這個講義氣的男孩又去了。和朋友一起做節目,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在節目中,他們暢談曾經的過往,回想年少時的意氣風發,看起來十分的青春。事實上,每次來節目的好友們都會要求互相揭短,因為觀眾就想聽一些他們不了解的隱秘。過於一本正經的寒暄,必定會引起反感。
在節目中,好友開玩笑的提起張世的另一面。情侶間的玩笑被好友形容成「抓著女孩的頭髮去撞玻璃,張世有暴力傾向」等等,在張世聽來不過是朋友的故意惡搞,所以故意配合著對方。可對於父親而言,意義就徹底不一樣了。
軍人出身的父親正氣凜然,最怕的就是孩子學壞了。偶然的機會聽到他們高談闊論,氣得當場舊病復發,被送到醫院。其實那段時間本來父親身體就不好,因為這件事讓病情加重了。節目中的好友看到網上爆料張世父親生病的原因後,紛紛去了醫院探病,還公開道歉,表示玩笑過火了,以後會注意。
其實張世也有反思過,要是當時自己不配合,或者根本表演不出來「那就是我本人」這種感覺,或許父親就不會嚴重到如此程度。在那之後,他就鮮少上綜藝節目,爆料自己的生活了。終歸做演員,還是要讓大家看作品,而不是私生活。
一直做好的演員
父親在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後,病情稍微穩定住了。因為早就定好了拍攝,可張世遲遲不到崗,所以他的手機更是響個不停。父親苦心勸說兒子回去工作,要好好表演,在劇組踏實一點,不要浮躁。前前後後,父親囑咐了不少,可張世沒想到,這會是他和父親的最後一面。
按照約定,他回到劇組繼續拍攝。可在那一天突然來臨時,他真的一點準備都沒有。張世曾經對著記者形容道「早上起床後開機,20多個未接電話,還都是臺灣打來的,當時看到的第一反應我就知道出事了」。
果然,當他把電話打回去時,聽著電話那邊的哭聲,他就知道了答案。當時他在劇組請了幾天假回去,幫助家人料理父親的後事。他沒有沉浸在悲傷裡,又趕回劇組開工,在鏡頭面前沒心沒肺的笑著。他知道,這就是他最應該做的事。
父親一直都很支持自己演戲,雖然他常年身上有著一股威嚴,可是我知道,他為我驕傲。我要好好拍戲,讓他能一直以為為傲。「父親在世的最後幾年,我把以前做的錯事都改正了,我是他最好的兒子」。
2008年,他獲得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提名。2010年,他參演了《神話》趙高,2011年《夢回唐朝》,甚至在2014年導演了作品《活路》。他從未停下表演之路,每一次的亮相都有很大的進度。在父親看不到的地方,他一直在努力。
近幾年,他停下了盲目的演員路。他想繼續提高表演能力,挑好的劇本,潛心學習幾年,再重新開始影視生涯。因為他知道,父親也想看他好的作品,而不是以數量取勝。2020年,他參演了《唐人街探案》。雖然只有預告中的幾秒畫面,可時隔多年,他終於復出了。做最好的演員,他一直都銘記於心。
結語
我們都曾年輕過,也有過荒唐歲月。幸好張世悔改的早,讓父親看到了自己的一路成長,也以自己為傲。相信只要自己過得好,父母都會為你開心。孩子的幸福一定是父母最大的快樂,你我皆是如此。
趁現在有時間,一定要常回家看看。遠在家鄉的父母,我想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