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分八節】臘八情思

2021-02-07 大美準格爾

古人對每個農曆月份除用數字表示外,還賦予一個漢字來說明這個月,比如將「一月」說成「正月",「十一月"說成「冬月","臘月」則是「十二月」的另一種稱呼。而「臘八」,是一個很少見的詞語組合,專指「臘月初八」這個節日。

中國人過臘八節據說與佛教有關。佛家記載,佛祖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的一位王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的折磨,毅然捨棄王位,出家修道,以探求普度眾生的真知,解萬民於水火之中。佛祖苦修6年,終在臘月初八日,於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於是,"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據傳,釋迦車尼成道前,有牧女獻乳糜粥於前,後人不忘佛祖所受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做粥供本。

同時,佛寺也將剩餘粥施捨給善男信女,窮困百姓。這樣,臘八吃粥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由於製作臘八粥的原料最初由佛寺用一年來各個穀倉、豆倉快吃完的糧食底子熬煮,因此配料少則一兩種,多則20餘種,主要看剩餘的倉底有什麼。傳到民間,形成用8種原料熬製的做法,同時出現了「八寶粥」這樣的別稱。其實,民間原料遠不限於8種,這裡的「八」,如同古代"三六九」一樣,只是一個虛數詞配已。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這天,佛寺會舉行浴佛會,高僧誦經,並將臘八粥贈送給善男信女,傳說這天吃了佛寺的臘八粥,可以

祛病延年,得到佛祖保佑,因此人們也把它叫作「佛粥"。宋朝大詩

人陸遊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生動地描寫了佛寺施捨臘八粥的景象。

由於佛寺曾用臘八粥救濟災民,因此歷朝官府也效仿此法,在實年設粥棚賑災。為了能使災民一碗管飽,賑災粥嚴格按照臘八粥的稠度熬製。粥熟後巡視的官員要在鍋中的粥上插立筷子,能夠立住筷子的粥說明稠度很高,當時標準是只有「立箸不倒」者,賑災粥方為合格。如果「著倒」,主持賑災的官員就有貪汙之嫌,也將隨倒下的筷子一樣人頭落地。

家鄉的臘八粥,主要以黃米為主,附加以橢圓形的紅豆、豌豆、錄豆、紅棗等。每年離臘八尚有三四天時間時,母親會將黃米倒入水盆中浸泡,到臘八早晨下鍋時,米和水已經發酵並黏稠在一起了。

家鄉的習俗是,臘八粥必須在太陽出來以前做好,且做粥的過程中地上不能酒下一滴水。於是,記憶裡總是母親用水飄從水缸往鍋裡舀水,父親則用一個空盆在水飄下面接著灑出的水。父親的盆隨著母親的水氯在水缸與鍋之間移動,我和哥哥的兩雙小眼睛也會隨著父親的盆和母親忙碌的身影轉來轉去。當那饞人的粥香味越來越濃時,紅豔豔的臘八粥就熬好了。可能那時是飢餓的緣故吧,母親說我從小就愛靜靜地坐在旁邊,看她下米、舀水、熬粥,直到臘八粥熟了,才歡天喜地跑到飯桌前。而母親盛出的第一碗臘八粥是給我的,並且總要附加一句:「今天是給你過生日兒呢。」

據二奶講,臘八粥是我來世上吃的第一口食物。我出生時,正逢臘八。只是我天生愚鈍,根本理解不了佛祖講的「人生來是受苦的,因此人人都要哭著降生」的道理,長時間不哭不言也不動。正在母親焦急萬分時,二奶看到熬好的臘八粥,忽然靈機一動,用手指沾了少許粥汁送入我口中,我才遵從了佛祖的訓示,同時,將第一口吃到的世間美味慢慢咽下。雖然現在吃的飯頓頓不缺肉,有時也能見到山珍海味,但最想吃的,還是記憶中母親在地上忙來忙去做好的臘八粥。

16歲那年,我離開家鄉外出求學,畢業後因生計又在外地奔波,幾十年過去了,再沒有在臘八那天回過家鄉,也沒有在自己生日那天吃一口散發著陣陣豆香的臘八粥了。

相關焦點

  • 臘八的八種美
    為歲寒增添三分暖意、七分溫情。舊時的老北京,人們會在臘八這一天緊鑼密鼓打著算盤,只因臘八蒜初叫「臘八算」。商戶在這天清點帳務,算算今年是否盈虧? 中國人講面子,欠錢不好當面說。舊時臘八稱臘日,會舉行臘祭。臘祭,祭祀八谷星神,慶賀豐收。
  • 今日臘八,八種風俗,八大福運!(寫的真好)
    八種風俗其實除了臘八粥,臘八節還有許多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臘八粥,起源於古代臘祭,用來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禮記·郊特牲》:「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有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臘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產有所不同。
  • 2019年臘八節英文祝福語大全 臘八節快樂英文怎麼說臘八英文介紹
    以下小編推薦臘八節英文介紹,教你臘八節的英文單詞怎麼說,以及關於臘八節的英文祝福語。臘八節英文介紹臘八節The Laba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celebrated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month of the lunar Chinese calendar.
  • 傳承文明,臘八話粥——塔山小區幼兒園甜甜的臘八節主題生成活動
    為了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節日氣氛,對優秀的傳統文化產生親切感和更進一步的了解認知,德清縣塔山小區幼兒園開展了以「傳承文明,臘八話粥」為主題的系列臘八節活動。都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孩子們甜甜的臘八節吧!
  • 臘八吉祥
    富平縣的農家,這一天喜歡釀酒,名曰「臘腳」;長安縣的古風俗,這一天要煮肉糜,拋灑在花木之上,謂之「不歇枝」;乾縣、禮泉一帶,講究臘八節要給老人送粥,女方家要請新女婿吃粥;鳳翔一帶則是用黃米和八種豆子,加上油鹽做一頓臘八燜飯;銅川地區的農村,在這天還流傳著為幼男幼女剃頭理髮的習慣。陝南人臘八要吃雜合粥,分「五味」和「八味」兩種。
  • 臘八節: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
    轉眼歲末,臘八已至。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也被稱為臘日。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臘八節有上千年歷史。天上人間,共此良辰。在這一年一度佳節之際,不管你是獨在異鄉,還是闔家團圓,不管苦也好,樂也罷,都祝你:臘八節快樂!
  • 臘八遇大寒,庚子將圓滿!
    ◇今天是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農曆臘月初八既是傳統節日臘八,又是傳統節氣大寒好日子都趕到一起了~「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當這首熟悉的歌謠響起時一歲之末為「臘」,意為新舊交替,辭舊迎新之時,也是古人正值農閒,祭祖祭神的時節,以求攘除災禍,禱告來年安康吉祥。年味兒越來越濃,辛苦工作一年的人們,開始感受到家的溫暖,故鄉的一切隨風而至,歸心似箭。臘八是粥,更是節,臘八節,是不盡的相思味道。
  • 臘八||高華:臘八面
    每年農曆十二月八日臘八節,又稱為「法寶節」「佛祖成道節」「成道會」等。本為佛教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節日,後逐漸成為民間節日。 追溯源遠,每逢臘八這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乾縣方圓,就有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乾縣俗語:過了冬至,長一棗刺。過了臘八,長一杈把。過了年,長一椽。
  • 臘八祝願!愛在家裡更幸福!
    幾千年來,臘八的文化已經深入中國人的心,那些關於臘八的歷史傳說已化成寒冬臘月裡的民間故事,溫暖慰藉著每一位中國人。
  • 臘八節丨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
    韓城傳媒網民生/社會/時訊/熱點關注今年的臘八節是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農曆臘月初八「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當這首熟悉的歌謠響起時,我們都知道,又是一年臘月初八了。一歲之末為「臘」,意為新舊交替,辭舊迎新之時,也是古人正值農閒,祭祖祭神的時節,以求攘除災禍,禱告來年安康吉祥。一進臘八,「年」以倒計時的腳步臨近。年味兒越來越濃,辛苦工作一年的人們,開始感受到家的溫暖,故鄉的一切隨風而至,歸心似箭。臘八是粥,更是節,臘八節,是不盡的相思味道。
  • 臘八,祝福~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今天就是臘八節啦,臘八的到來,意味著春節序幕已經拉開,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今日臘八節,一曲《祝你健康》送給大家!    她兩手撐在落葉和泥土上,透過石爐旁邊地板上的一條縫隙努力朝上看去,這是她晚上睡覺時偶然發現的。她在這底下已經睡了將近一個月,只裹著祖母用她溫柔的雙手所織成的羊毛毯——這是薩拉騎著騾子跟隨父親離家之時,帶在身邊為數不多的幾樣物件之一。
  • 臘八遇大寒,轉眼就是年
    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也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 臘八巧遇大寒,願你事事「粥」全!
    臘八遇大寒天寒心愈暖大寒和臘八攜手而至在這冰天雪地裡喝上一碗熱氣騰騰充滿年味兒的臘八粥這一年的勞碌辛苦便有了慰藉除了習見習聞的喝臘八粥,常見的臘八風俗還有:祭祀先祖、吃臘八面、泡臘八蒜、制臘八豆等等。這是臘八最原始,也最根本的禮俗。
  • 白龍寺臘八情緣
    吃完臘八粥的孩子們開心的和小義工菩薩一起共慶臘八節           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然而,天氣的寒冷和空中的雨點,都擋不住白龍寺兩序大眾及義工菩薩們為社會奉獻愛心的熱情。       送走了2016臘八,總結了義工工作中的所有不完善,期待社會廣大愛心人士的積極參與,為來年的臘八節做好更充分的準備,讓我們一起把關愛灑遍蘇城。
  • 「臘八」民俗文化節徵集IP創意設計 請你來設計「臘哥八妹」文創產品
    蘇報訊(記者 管有明)第五屆姑蘇區「臘八」民俗文化節即將來臨。為進一步擴大活動影響力,開發利用「臘八」民俗文化節吉祥物「臘哥八妹」特色形象,提升品牌文化魅力,自即日起,文化節組委會圍繞「臘哥八妹」文化IP、蘇州「臘八」民俗等主題公開徵集「臘哥八妹」文創產品創意設計,進一步助推文化與產業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集聚新動能。
  • 今日臘八(大寒)要注意
    諺語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過後,說明春節也就不遠了。  2021年臘月臘八這天是陽曆2021年的1月20號,農曆臘月初八,和大寒節氣是同一天。  臘八節拉開了春節的序幕,這個時候人們都要開始忙著準備年貨了,年味也會越來越濃。在很久以前,冬季祭祖之日被稱為「大臘」,逐漸地,臘月初八也就定位了「臘日」。
  • 臘八節,過了臘八就是年!
    到漢代時,「臘祭」中加入了「驅儺」的活動,以此祛除邪氣。這時「臘祭」也被固定到冬至後第三個戌日。《說文解字》中解釋「臘」字:「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到南北朝時期,據傳「臘祭」之神有八神,「臘祭」才被固定到臘月初八這一天,因此有了臘八節。
  • 過了臘八就是年 溫暖吉祥迎團圓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也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臘八粥臘八,牽涉八與七兩個神秘數字,臘八祭祀始於周代,四面八方,四與八是等分數,臘八祭祀原始還是為「八臘不通,則四方不成」,是祈禱天地交通。至於寺院賜臘八粥,則始於北宋,已經很晚了。臘八粥是「七寶五味粥」,七是生命之數,七而來復,佛教以七寶蓮池為化生處,粥字含義,本也是養、育、生。
  • 臘八節 記者帶你探訪長沙縣安沙鎮食品工廠的臘八豆製作
    曾詩怡 攝紅網時刻1月3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熊冰俏)過了臘八就是年,昨天是臘月八日,在長沙縣,臘八節吃臘八豆的習俗歷史悠久。臘八豆多在每年立冬後開始醃製,至臘月八日後食用,因具有特殊的香味,味道鮮美,深受人們的喜愛。「小時候,媽媽做的臘八豆特別香,特別爽口。」
  • 臘八,來鬱錦香酒店喝碗粥
    古語有云:「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農曆的十月二初八又稱之為「臘八」,過臘八就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臘八本是為了紀念釋迦摩尼佛成道之節日,又臨近年末,後逐漸成為民間節日流傳。至今,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官宦人家還是尋常百姓,都要喝上一碗臘八粥,營養美味、諸事大全。  臘八粥熬製一般都要選用八種食材,寓意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