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寒節氣與臘八節同一天
臘八節的這天主要是為了祈求來年的豐收、吉祥,祭祀先人和神靈的日子,主要習俗就是吃臘八蒜和臘八粥,臘八節是漢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諺語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過後,說明春節也就不遠了。
2021年臘月臘八這天是陽曆2021年的1月20號,農曆臘月初八,和大寒節氣是同一天。
臘八節拉開了春節的序幕,這個時候人們都要開始忙著準備年貨了,年味也會越來越濃。在很久以前,冬季祭祖之日被稱為「大臘」,逐漸地,臘月初八也就定位了「臘日」。
大寒要注意
「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是庚子年24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還在冬三月裡,所以我們起居生活以「藏」為要!大寒又是辛丑年初之氣的開端,受「主客氣厥陰風木」影響,春風陣陣,此時的氣候特徵為「冬行春令」,本來身體應該處於「藏」的狀態,結果,有些人會自然不自然處於「生發」的狀態,這樣就會瀉陽!所以大寒節氣的養生重點是:護陽滋陰,疏肝健脾。
一、注意保暖
以大寒為界,前面為寒燥,大寒之後為寒溼,老話說「寒燥凍皮肉,寒溼凍筋骨」;所以年老體弱者儘量少出門,出門要戴好帽子、圍脖。如果天氣好,可以下午出去曬曬太陽。有條件的,房間裡可以開暖氣保溫;但是一定不要溫度過高,溫度過高會使人燥熱,不利於陽氣的收藏。二、飲食得當
《黃帝內經》:少食補氣、味淡補氣。相對應的意思是:吃多了耗氣,味道過重也會耗氣。天氣越冷,大家就容易想到溫補。因為工作的關係,溫補以晚餐為主,這樣會傷脾傷氣!特別是晚上吃得過飽,也不利於睡眠,這樣又會加重傷陰耗氣。多吃滋補腎陰的食物,比如山藥、黑豆、黑芝麻、桑葚、枸杞;乾貝、海參、墨魚.前面我說過「告訴大家在家做九蒸九曬黑芝麻的」視頻這幾天剪輯好後發出來。大家也不要急,辛丑年中運「水運不及」,也就是說全年都需要吃滋補腎陰的食物。此時,一杯酸梅湯對喜歡發脾氣的朋友來說很有必要,可以滋陰收斂肝氣,讓過旺的肝氣往回收;但是酸梅湯也容易生溼,所以,大家要多觀察自己的舌苔,如果舌苔有溼滑現象,就要停用。如果有朋友出現了氣虛情況(這種情況在辛丑年春三月裡會越來越多),我們可以晚上睡覺時,在舌苔下含服一片紅參,第二天早上醒來,把紅參咀嚼後吞下。脾虛溼重的朋友,可以用山藥+白朮各10克泡水喝;也可以煮「小米山藥白扁豆粥」,煮好後加一點點生薑絲。三、控制情緒
大寒過後,因為肝氣旺,很多朋友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大發脾氣很可能出現眼部充血,甚至腦溢血。如果立春後繼續發脾氣,則出現焦芽敗種,身心全年落空。平時多搓腳底板,幫助滋陰斂陽;如果肝火太大,大家可以多按揉腋窩,和敲打大腿內側段。臘八別忘記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穀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慄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乾、白果等乾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裡保養脾胃。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臘八醋,傳統臘八節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有在臘八這天用醋泡大蒜的習俗,名「臘八醋」。臘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餃子,要吃素餃子,取一年素素淨淨之意,蘸臘八醋吃,別有一番滋味是。「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臘八蒜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臘八節撞上大寒節氣,天氣再冷,有一碗臘八粥溫暖人心,心中有一份溫暖,讓我們朝著美好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