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又到了一年高考季,雖然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的高考比往年晚了一個月,但是今年哈爾濱的氣候還是很給這些正在考場上披荊斬棘的戰士們面子的。往年到了7月份,不說驕陽似火,每天的氣溫也是十分悶熱的。而今天的哈爾濱溫度卻是十分的涼爽,微風拂面,氣候宜人。
等考完試,不妨到道外的北三逛逛,看看吃的、玩的,欣賞一下街道兩側的老建築,瞻仰一下他們昔日的榮光。站在靖宇街和道外三道街的交口,分別向南、北兩側望,你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南三道街現在修建的十分整潔,一棟棟仿古建築仿佛真的穿越回到了百年前,它有一個好聽又響亮的名字:中華巴洛克。看著這些建築和街道兩側的銅像,仿佛就能聽到他們曾經走街串巷的叫賣聲。捏麵人的,磨剪子的,做糖畫的……好像一幅幅畫卷在我們眼前展開,訴說著他們一生的故事。
但是如果你站在街頭向北往,你看到的只是一棟棟破敗的老建築,狹窄的街道,一個個其貌不揚的小攤位。雖然能夠聞到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香氣,可是街道上的環境,卻總讓第一次來的人望而卻步。可是如果你要想體會這條街上的百年文化,那麼北三道街是永遠繞不開的。因為這裡是哈爾濱開埠以來最早的一條美食街。中華巴洛克建築群想要描繪的就是在這條街上各類形形色色的人。
第一次去北三,你會覺得環境很凌亂,氣氛很嘈雜,但是只有你走進去,細細地品味,才能體會到它們那種獨特的味道。抬頭看看兩邊的老建築,在斑駁的牆體上,依稀還能夠看到它們原本的樣子。老道外的熱鬧,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吆喝聲,叫賣聲,賣各種吃食的小攤位比比皆是。在北三道街上開設的幾家小飯館,閉著眼睛隨便走進一家嘗嘗他們家的飯菜,你都不會後悔。驢肉火燒、羊肉串、燻醬館、「光頭」甚至是一個燒餅都能就著喝頓酒。
曾經的「松光電影院」、「黑龍江省評劇院」、「輔和茶園」都坐落在這條如今看來窄窄的街道上,甚至松光電影院的牌子還掛在靠近北四道街的牆體上。仔細觀察,你還能發現這些建築上精美的雕刻和獨特的建築風格。
生活還在繼續,時代還在發展,也許有一天這裡拆遷變成了一條旅遊景點,那些曾經在這裡居住了幾十年的居民偶然間再次回到這裡,卻再也看不到承載著他們少年往事的老建築、聽不到每天縈繞在他們耳畔的叫賣聲,聞不到每天伴著他們入睡的美食香氣,而是一排排冰冷的旅遊景點、一個個販售著旅行紀念品的店鋪,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