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的魅力
走夜路,最怕遇到燒烤店。就像有人安排好了,這種考驗意志力的誘惑,總能碰上。無論加班結束,還是下晚自習,是損友夜奔,還是網吧停電,前面總會出現一個,鮮豔奪目的霓虹燈箱,卡住了必經之路,撩撥起各種想像。
第一次,必有一番天人交戰,吃的糾結,下不為例;第二次,就卸下包袱,放飛自我;第三次,已經是輕車熟路,配合默契。也搞不清是第幾次了,小攤兒已然變成大店,萬幸滋味兒沒變。青春歲月已老,而我們,還在燒烤。
哈爾濱的燒烤大哥
北三第一家,老太太燒烤,誰能想到,一家名震哈爾濱的燒烤店,發跡於一條廁所都沒有的巷子裡。哈爾濱燒烤裡大哥級人物,姓房。操練燒烤三十年,夜場生意以和為貴,為了遮掩天生自帶的彪悍霸氣。房哥苦思冥想,琢磨出了這個可愛的店名。
幾年前,房哥走出北三道街之後,親手調理出一批手藝過硬的燒烤工。現在,想嘗嘗房哥上手烤的,只能跟著這幾位十幾年勤奮老客,蹭吃蹭喝了。大綠棒子小燒烤,一世兄弟跑不了。外地人很難想像,燒烤在線下社交中的崇高地位。
有一種極為標準的粉絲式讚美「他家的東西每一樣都是特色」,卻恰恰道出了困擾房哥多年的痛點。說起哪個才是代表老太太燒烤的特色烤品,房哥的大哥氣質就會瞬間崩塌。房哥選擇無視這個問題,因為他拿手的實在太多,不便推薦。單說牛身上的筋頭巴腦,沒點兒解剖學基礎,菜你都點不明白。比如說:肥翅、香筋、亮筋、板筋、窩骨筋、醬油筋、熟筋……這都是牛身上的。如果強迫房哥必須選擇一個特色菜,他的答案就是——肥翅。
肥翅是哪兒呢?牛身上肋條最底下的那條肉。肥翅能穿串兒?可以。肥翅長得跟肉筋極為接近,但獨特的內部構造,給這種牛肉串帶來了更為濃鬱的肉香味,解饞功能得到強化。首先,它自帶一些油脂,但又不多。肥翅的肥瘦比例由牛決定,肉味兒的細微斟酌,卻需要香料調節。這就考驗一位燒烤師傅對調料的分辨、拿捏能力。
肥翅貨少難搞,每天只能做出二三十斤,供求關係長期失衡。比起需要另穿肥肉的牛肉串,肥翅上天然生長的肥肉,少而均勻,遍布肌理。炭火炙烤,油脂滲出,對肉的滋潤,更為自然深入。肉中的筋膜,提供了有嚼頭的彈跳感,真是渾然天成,妙不可言。肥翅不僅給老太太燒烤插上了事業起飛的翅膀,也徹底改變了松光電影院門前群雄爭霸的燒烤格局。
燒烤朝聖之地哈爾濱
哈爾濱,遠東的芝加哥。如果說,中華巴洛克是道外區的面子,那老太太燒烤在內的各色老味兒,就是道外的裡子。幾十年前,這片極具風韻的街區,叫松光電影院。老太太燒烤的位置,正對電影院門口,這個選擇,幾乎決定了房哥的人生走向。你很難想像,當年一場電影結束後,人們需要一把的迫切心情。
那時候,沒讓女朋友吃上,就選擇放棄,這麼不上道兒的哥們兒,結局堪憂。
好東西理應分享,以上摘自《人生一串》,稍作改動。